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64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地质找矿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在由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向集约、质量效益提升型转变,“十二五”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拐点。

一是在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0国际元时,GDP增速已明显放缓,GDP增速在2008年、2009年已分别下降到9.6%、9.3%,2010年二季度至2012年三季度甚至出现10个季度的连续下滑。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在去年四季度7.9%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到7.7%,二季度又下滑至7.5%,三季度也仅回升至7.8%,预计全年增速在7.6%左右。

二是我国部分传统竞争优势和增长动力近年来逐渐减弱。

一方面,劳动供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并使高储蓄的水平不如以前,从而使资本供应进一步减少,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减弱。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幅已达35%。

另一方面,重工业峰值逐渐临近,重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于2009年达到70.5%,超过日本、德国、美国等在工业化过程中达到的峰值。

三是节能减排将对资源需求产生刚性影响。

2000年至2010年,我国一次性能源占全球新增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4.1%,石油占43.3%,天然气占11.5%,煤炭占86%,发电量占48.3%。

然而,我国单位能耗产值仅为3.8美元,而德国、日本和美国分别为8.4美元、8美元和6美元。

如果我国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将进一步降低。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生存,更决定未来。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时间里,GDP年均增幅始终保持在10%左右,但同样是在高速发展的环境里,地勘单位却经历了境遇相反的冰火两重天。

在上世纪最后的十几年里,我国工业化主要以轻纺业为主,对矿产资源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地勘单位获得政府支持和开拓市场均十分困难。

而新世纪的前10年,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使资源、能源需求空前高涨,短短十几年中,我国由资源、能源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资源需求使地勘单位迅速由行业配角成为主角,政府的事业费投入和公益性地质工作日渐增多,市场项目也愈来愈多。

这充分表明影响地勘单位生存环境的决定因素并非为较高的经济增速,而是资源的有效需求。

“十二五”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是一个中长期趋势,我国GDP增速的减缓将对全球40%左右的大宗商品需求产生影响。

巴克莱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投资大宗商品的总资产规模下降到3490亿美元,为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

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持仓创纪录地下降了630亿美元,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下降幅度。

标准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中国GDP增速放缓,全球对铜、钢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显著下降。

《2013年三季度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也指出,全球勘查活动指数持续走低,8月份跌落至历史第二水平。

今年上半年,国内非油气固体矿产勘查投入165亿元,同比减少24%,出现了十几年来国内地质勘查投入的首次下降。

以上充分说明,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将或快或慢地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影响勘查活动的投入,最终影响到地勘单位的生存环境。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我国地勘行业面临着不同的改革环境。

已错失了一次改革机遇的地勘单位,如再误判形势,不仅会直接影响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大局,更会使地勘行业陷入更加被动、更加困难的境地。

  二、国有地勘单位应对步入深水区改革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5年中改革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4年,重点进行了以土地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短短3年就将集体所有、集体占有使用的土地制度转变为集体所有、农民个人占有和使用的新土地产权制度。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此改革进入了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企的渐进式改革主要在不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进行,以扩权让利和承包经营为重点来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

而此时的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基本与国企改革同步,进行了预算包干节约分成和承包经营,按专业化分工要求改组地质队伍,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式进入市场。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司法》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1999年9月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全面并迅速地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和产权制度变革。

而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只完成了组建国家级公益地质队伍和中央地勘单位的属地化任务,组建企业或并入企业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等实质性改革却没有推进下去。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矛盾变了,改革的重点也随之改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深层次体制矛盾,明确提出本轮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标志着35年渐进式改革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从农村和国企为重点的改革,转向以政府为重点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使政府从资源的配置者转为市场的监督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改革重点的转移反映我国的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而本轮改革所指的“政府”并非简单地等同为国家机关。

政府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行政机关,还包括非居民和非企业的、所有和市场相对应的机构,如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甚至还包括垄断性国企。

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国企构成的体制内与民营经济等社会组织构成的体制外已显现出轮廓分明的二元分割,这种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与政府的界限没有厘清,这个边界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要交给市场,市场失灵的就要交给政府。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地勘事业单位不知不觉中已面临着被改革的命运。

一方面,国有地勘单位的人员经费、装备投入、养老和医疗保险均来自纳税人缴纳形成的财政收入,探矿权大多来自行政资源的配置,许多地勘单位的主要领导不仅有行政级别,还兼任政府组成单位的领导职务。

一方面,30多年来的改革并没有对国有地勘单位的体制进行实质性变革。

地勘单位不仅未能形成泾渭分明的公、商地质队伍,更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小而散、同质化的布局不仅几十年不变,还因为事业费和市场的双向获利而成为既得利益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改革将从面对具体的经济问题转向面对相互交织的经济社会矛盾,从经济体制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全面进发,以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为重点的改革将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破除既得利益群体和固化的利益藩篱、打破垄断将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

地勘单位囿于自身体制、既得利益等多方面原因,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改革由此还将会加速。

如果我们此时还在误判形势、不能有所作为的话,不仅会丧失难得的改革机遇而扼杀自己的未来,还会让找矿突破蒙上阴影。

  三、事企不分的路径依赖已成为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死结

  自1992年我国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后,中央、国务院不仅对国企、其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要求和路径也非常明晰。

中央5号文件明确指出:

“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

国务院4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按照企事分开的原则,推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37号文早就指出,要“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

国土资源部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后形成的58号文、59号文、60号文、61号文中也相继指出,“促进勘查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和勘查开发一体化,推动地勘单位向矿产勘查市场主体转变”。

  然而,面对国企轰轰烈烈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变革,面对中央、国务院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明确的改革要求,国有地勘单位却因属地化过程中的顶层设计缺失而停滞了市场化改革步伐,“戴事业帽子、走企业化路子”成为国有地勘单位十几年来习惯和依赖的改革路径。

从政府的初衷来看,同意继续“戴事业帽子”,或许是对国有地勘单位过去贡献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回报和扶持,或许是出于对最终“走企业化路子”的一种过渡性政策考虑。

尤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一方面对中央下放的地勘单位改革工作有一个衔接过程。

另一方面不可能像中央部门一样只需单纯考虑一个行业的改革问题,而必须把地勘单位改革与同一个地区的其他事业单位改革统筹起来考虑。

因此,属地化的国有地勘单位基本没有按照国务院办公厅37号文要求转制为企业或并入企业集团。

与此同时,由于地方财力的逐步好转,地勘单位的事业费不断增加,地勘单位在获得财政资金的同时还能通过市场项目获得其他收入。

事业费的足额发放、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项目的不断增多使地勘单位的日子逐渐好过,职工收入也随之提高,事业性质的养老、医疗体制收益也远高于一般的企业。

两头利益均沾的既得利益使事企不分的体制成为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的“乌托邦”,也让长期贫困的国有地勘单位潜移默化中滋长了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

于是,百局千队格局依旧,同质化、低质化现象普遍,非地勘的多种经营依然是地勘单位的主要产业(总收入中的大部分仍然来源于非地质勘查),“公益类”也因此成为此次分类改革中国有地勘单位的主流呼声。

在国土资源部及八部委联合组织的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专题调研中,除了极个别的单位主动希望划为生产经营类和少数几家已被政府改制为企业外,绝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都希望划入公益类。

“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已成为绝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所依赖的改革路径,而这一“路径依赖”恰恰是地勘单位的改革死结、发展死结。

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深水区改革,将着重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改革的决心之强、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将是前所未有的。

任何侥幸心理和错误判断都将再一次贻误地勘单位的改革大业,判断和设计上的失误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无法预料的生存危机,从而导致找矿主力军建设受挫,找矿突破受到影响。

在事关国有地勘单位未来发展命运的改革问题上,主动改与被动改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早改和迟改的结局也大相径庭。

  四、没有商业化地勘队伍,市场主体如何培育?

市场如何配置找矿要素?

  资金、劳动和不确定的矿产资源存储区块是地质找矿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从资金上来看,公益性地质找矿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执行的是核销制度,提供的是社会公共产品。

商业性找矿资金来源于市场上的商业性“投资”,它有着投入的商业动机和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利润,追求资本的增值。

从“劳动”来看,找矿中的劳动要素既包含了物化劳动(装备),更包含了活劳动,而活劳动主要指从事地质勘查的队伍和人员。

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要素流动均应由市场进行配置,而不是由政府来进行配置。

然而,一旦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划归公益类,有可能会重创地勘市场的微观主体,使市场无法配置资源。

  1.勘探市场的竞争主体缺失,找矿突破主力军力量将被严重削弱。

目前,我国80%以上有资质的地勘队伍都集中在国有地勘单位。

如果绝大多数地勘单位都划进公益类的话,则意味着国有地勘单位不再是可以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近60万地勘职工无法进入微观市场主体。

我们从来都不否认地质找矿需要一支精干的公益性地质队伍,但这支队伍的特点是精干,因为它只需要负责提供有边界的“社会公共产品”,目标只能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位利益最大化,因此它不能从事其他商业性活动,不能参与市场竞争。

政府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为了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公益性地质工作是为了化解商业性地质工作的风险,商业性地质勘查才是找矿突破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从各国的找矿实践来看,公益性地质调查资金源远小于商业性勘查投入,公益性地质队伍远小于商业性勘查队伍,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适应地质找矿需要的各类矿业和勘查企业才是找矿突破的主力军。

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成为公益性地质队伍后,这支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有着地质信息的优先获得优势、国家的资金支持优势和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

这些行政色彩的垄断性优势其本质是“既得利益优势”,对于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是不公平的,对于市场经济秩序也是一种扰乱。

我们应该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到中央对改革的决心。

随着新一轮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益类地勘单位将在工作领域、经费收支、职工收入等方面逐步规范并受到限制,政府和市场的界限一定会厘得很清。

只有商业性地质找矿队伍才能以市场主体身份在勘查市场上进行竞争,同时通过招投标参与公益性地质工作。

而大多数国有地勘队伍划归公益类后,留给商业性地勘企业的资源则会很少,这样的结果意味着商业性地勘市场主体将会缺失,它将拖累中国商业化地质勘查市场的建设进程,严重削弱地质找矿主力军的有生力量。

  2.国有地勘单位划为公益类后,较多数量的探矿权将无法由市场进行配置。

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地勘单位的专业需要,有较多探矿权属于国有地勘单位,如果国有地勘单位大部分划入公益类,这部分探矿权将留在非市场主体的公益类组织内,很难像市场主体的物权一样由市场进行配置和自由流动。

在市场无法配置矿权的情况下,找矿突破中的整装勘查将受到极大制约。

整装勘查需要对同一成矿带上的诸多矿权按市场方式进行整合,地勘单位用探矿权参与整合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收益,但公益一类的收支两条线已经堵死了此类地勘单位的市场之路。

公益二类目前来看虽还未最终堵死市场之路,但真正规范的政策并未出台,未来可能是国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国家有可能在服务领域、人员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公益二类单位进行严格的规范和限制。

如果矿权投资无法获得收益,将严重影响地勘单位用探矿权进行投入的积极性。

大量探矿权不能在整装勘查中按市场方式进行整合,则一定会对找矿突破产生重大影响。

  3.公益类地勘单位的职工收入将普遍下降,从而导致优秀技术专业人才流失,地勘单位空心化。

毋庸讳言,目前许多国有地勘单位仍然热衷“公益类”,是源于对现有事企不分体制的满足,也是对目前事企不分体制等同为公益类的一种误解,即希望通过划为公益类使现有事企不分体制能继续维持下去。

其实,只要客观分析当前国情和中央的改革决心,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

中央下决心通过本次改革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与市场对应的事业单位理应包含在广义的政府概念之中。

收入中既有财政收入又有市场收入,运行中既有政府资源又有市场资源的事企混合体制一定是本轮改革的对象。

改革到位后公益类单位将逐步规范,特别是职工收入将会普遍下降。

据对东部沿海某省地勘单位调查,目前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年薪为40万元左右,但按照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政策,年收入普遍要降到12万元左右。

从事野外工作的地质队普通职工,年薪目前大都在12万元以上,但按照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政策,年收入只能为6万元左右,约为现在的一半。

在收入下降的同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企业并轨已在推进之中。

另外,事业单位由于产权制度缺失和事业身份限制,无法按市场要求对高端人才进行股权激励。

利益导向始终是人才流动的基础,低收入将直接导致大量优秀专业人才离开国有地勘单位,导致国有地勘单位空心化,这对找矿突破主力军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4.事企混合体制将导致国有地勘单位创新动力不足。

地质找矿主要依赖于找矿队伍的科技能力和水平。

历经几十年找矿后的今天,我国易找的地表矿已经不多,攻深探盲已成为新时期找矿突破的主要内容,地质找矿队伍必须从经验找矿转向科技找矿。

生存危机始终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作为事企混合的地勘单位,勘查任务和科研任务主要为上级下达,人头经费主要靠财政支付,地勘单位不需要创新和提升能力就可以获得资金和项目,无生存危机自然就缺少创新动力。

同时,国有地勘单位的事业体制,使之缺乏积累发展机制,实力较弱也是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要困难。

而缺少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地勘队伍很难成为一支合格的找矿突破主力军,找矿突破的成功率也会大大降低。

  5.事企混合体制严重影响找矿的质量和效果。

现有体制下地勘单位与矿业公司是两张皮,矿业企业找矿的目的是希望找到有开采和利用价值的矿,而地勘单位因自身产业链定位,可能会过多关注找矿中的工作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收入。

因此,一些地勘单位不顾找矿的实际需要,设计中随意增加方法和工作量,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找矿成本。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产勘查,是指发现矿床并查明其中矿体分布、矿产种类、质量、数量、开采和利用条件、技术经济评价以及应用前景、满足国家建设或矿业企业需要的全部地质勘查工作。

其中的经济评价及应用前景是找矿真正的目的所在。

而只负责打工找矿不需要对开矿负责的地勘单位,无论是找到富矿还是贫矿、单一矿还是伴生矿、浅部矿还是深部矿、难选矿还是易选矿、难采矿还是易采矿都不如找到矿那么重要。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看到在几千米以下找到贫矿、难选矿却依然高调宣传的重要原因。

要克服这方面的局限性,就必须使国有地勘单位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真正成为探采一体化后矿产领域的一部分。

  五、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应加快顶层设计

  从目前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诉求来看,绝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要求划归公益类,同时大多数分类改革局限在以每个单位为单元小系统中进行,这样改革下来依然是每个省有3个~4个地勘单位,每个地勘单位内部都有“参公”、“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企业类”等多种无法融合的体制。

这种缺乏顶层设计的改革将直接导致改革的形式主义大于实用主义,地勘单位的体制、机制无法得到彻底的变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市场化改革信号已十分强烈,改革的力度之强、范围之广、布局之全,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35年所仅有。

因此,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全面深化已迫切需要顶层设计。

  1.根据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要求和公、商地质需要来设计地勘单位改革。

公益性、商业性地质工作界限的厘清是政府与市场界限厘清的重要内容。

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由政府提供社会所需的社会公共产品,商业性地质工作是一种投资行为。

地质找矿新机制提出的“公益先行、商业跟进”概念,与国务院1999年对地勘单位改革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即通过组织一支精干的公益性地质队伍,向社会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在化解找矿风险的同时,引导并鼓励“商业跟进”中的社会投资。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已明确了公、商地质的界限,但作为公、商地质的实施主体却是混乱的,大多数地勘单位是公、商一体,事企不分。

因此,在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必须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需要,把公益性地质工作严格局限在区调、矿调范围内,在各省组建一支统一、精干的公益性地质队伍,再把经营类地勘单位改组为适应商业性地矿工作需要的各类市场主体。

通过公、商地质工作的严格厘清,通过全面整合精干的公益性地质队伍,通过跨地区、跨行业重组商业性地勘企业,使找矿突破分工明确,各得其所,全面推进。

  2.把重组作为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把公益类地勘单位做精,把商业性地勘企业做强。

在本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前,无论是原地矿部在各省、市的地矿单位,还是原各工业部门的地勘单位,属地化后都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布局,即大多数省市都有2个~3个地勘局。

在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许多省市基本以每个地勘单位为单元来进行内部的分类切割。

如果按此思路延伸和实施下去,改革到最后仍然会像以前一样每个省有好几个公益类地勘单位,每个地勘单位中既有参公体制,又有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企业体制。

这样的结果是公益类队伍大而不精,商业性地勘企业小而不强,仍然是公、商不分,事企不分。

应把重组作为本轮地勘单位改革的重要抓手,按照公益类地质工作的需要,把多个地勘单位中的公益类机构整合到一起,每个省组建一支精干统一的公益类地勘队伍。

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方式引导生产经营类地勘单位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用资本的杠杆效应放大地矿产业规模,从而把商业性地勘企业培育得更优更强。

目前,世界前三大铁矿石公司控制了全球近40%的铁矿石产量,前十位的铜矿公司控制了全球近60%的铜矿产量,前十位的铅土公司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铅土矿石量。

2010年和2011年,全球三大矿业巨头共实现净利润486亿美元和516亿美元,而国内77家大中型钢企每年的利润总和不过800亿元,不及三大矿业巨头利润之和的三分之一。

全国2404家有资质的地勘单位2012年总收入才2185亿元,平均每个单位总收入为9100万元。

2404家地勘单位总资产5762亿元,平均每个地勘单位资产仅为2.4亿元。

中国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分割在两个不同产业,不仅产业链不完整,而且资产规模小、经营规模小、盈利水平低。

地勘单位百局千队格局与30多年前未改革时状况几乎一样。

地勘单位被排斥在矿业领域之外,与矿业企业形成两张皮,不仅产业规模小,而且常常面临生存危机。

找矿突破为地勘单位融入矿业公司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平台。

找矿突破需要整装勘查,地勘单位可以通过整装勘查这个平台,借用资本的杠杆效应,使资源、资产和资本有机结合,与参与整装勘查的矿业企业进行重组,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打造出一艘在国际矿业舞台上有竞争实力的矿业航母。

  3.借力改革,培育适应找矿需要的各类市场主体,提升找矿企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目前,国有地勘单位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

一方面,每个地勘单位都是小而全,都拥有地物化遥等找矿手段,缺少差异化的专业技术特色。

另一方面,以队为基础、百局千队的体制格局几十年不变。

而国际找矿市场早已形成大型矿业企业、初级勘探公司、个体勘查者和纯技术服务企业并存的找矿组织网络架构。

应借力找矿突破这个平台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机遇,在打造中央、地方两级统一精干的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同时,按照矿产勘查的市场需要和找矿规律,全方位培育产业互补、特色各异、分工明确、协作化生产的矿产勘查市场主体。

应引导国有地勘单位与矿业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组建我国大型跨国矿业企业。

为保证矿产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