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64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docx

0号块混凝土浇筑方案

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工程NBSG-1标

YDK11+694马村左江右线特大桥

0#块混凝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马村左江右线特大桥设计图纸。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工程概况

马村左江右线特大桥连续梁工程,共有0#块3个,本方案针对0#块结构受力复杂,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而编制。

本连续梁0#块混凝土设计方量为170立方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55,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本连续梁0#块顺桥向长度均为12米,箱梁顶宽7米,底宽4米,与墩固结处梁高6米,箱梁墩上顶板厚0.3米,底板厚度在主墩处为0.6米,墩柱上腹板厚度为0.7米。

在墩两侧箱梁腹板厚度在0.7m和0.3m之间随箱梁剪力大小变化。

马村左江右线特大桥0#块横、立面图如下:

3施工具体配置方案

0#块混凝土为C55,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0#块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成。

1混凝土浇筑顺序:

底板→腹板→顶板。

2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前与混凝土搅拌站提前计划混凝土浇筑时间,落实混凝土运送车、天泵及原材料准备情况。

24#墩0#块混凝土采用2台天泵施工,二号站配备混凝土运输车5台,三号站配备混凝土运输车8台,每个搅拌站各自备用一台混凝土运输车,两台天泵对称同时浇筑,当一台泵车出现问题时准备好三通胶管,用一台泵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原材料要求二号站、三号站各备足200方混凝土原材,以备拌合设备出现问题满足一个站连续供应混凝土。

3机具准备

施工振动机具:

Φ50振动棒:

8台,备用3台,Φ30振动棒:

4台,备用2台。

梁上配备木工锯:

2台,电焊机:

2台,氧气、乙炔:

一套。

梁下配备50KW发电机:

1台。

4成立项目部混凝土浇筑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

张恩桥

副组长:

李凌峰、武睿、余修建

组员:

技术保障:

黄勇、安全保障:

刘德祥、试验保障:

刘将飞、物资保障:

黄坚、后勤保障:

孙鹤、合同保障:

郑忠仁、财务保障:

华倩。

施工现场负责人:

刘晓煜

施工技术负责人:

董星智

施工组织人员:

张涛、曹庆阳、贺绍辉、周俊武、唐东意、刘延陆、赵通

现场安全人员:

陈波

现场带班员:

杨新华、周贵忠、蒙贵生

搅拌站人员:

梁永金、梁云建

试验人员:

阳文涛

电工:

胡彩庭

施工劳务人员管理:

曾令鹏、罗成

混凝土振捣人员:

蓝荣庆、钟智、王宇、李秀方等。

施工人员:

4人收面、抱泵管4个人,提振捣棒5个人、放料3人。

5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

为保证0#块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根据现场人员进行分工,其岗位职责如下:

施工现场总负责人:

刘晓煜

职责:

负责现场混凝土浇筑全面工作。

施工现场协调负责人:

张涛

职责:

负责梁下混凝土浇筑组织工作及现场协调工作。

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

董星智

职责:

负责0#块梁上技术指导、指挥工作。

组员:

曹庆阳、贺绍辉、周俊武

职责:

负责0号墩底板、腹板、顶板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及模板盯控工作

组员:

周贵忠

职责:

负责0号块梁上混凝土浇筑倒泵管工作及托架螺栓、模板拉杆有无松动检查。

组员:

阳文涛

职责:

负责混凝土抗压试块、弹性模量试块制作及坍落度控制工作、主要盯控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按原设计做及混凝土原材料供应情况,并及时与现场沟通混凝土发料情况。

组员:

杨新华

职责:

负责地面混凝土泵车、灌车泵送的协调工作。

组员:

胡彩庭

职责:

负责现场所有用电工作,及临电的安全维护工作。

组员:

梁永金、梁云建

职现:

负责混凝土供应、与混凝土搅拌站协调工作;

施工作业队:

曾令鹏

职责:

组织施工人员、分配混凝土浇筑片区振捣人员,并落实到人;施工期间在梁上全面盯控混凝土浇筑振捣情况,对项目部提出的意见及时整改。

4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共3个0号块,施工进度如下:

124号墩0#块混凝土浇筑施工计划于2016年7月4日。

223号墩0#块混凝土浇筑施工计划于2016年7月11日。

322号墩0#块混凝土浇筑施工计划于2016年7月24日。

5混凝土浇筑

5.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

箱梁钢筋、预应力管道位置及模板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组织人员及机械对混凝土泵车占位、泵管接长的场地清理到位。

根据本方案对下料管位置处钢筋进行撑开,安装串筒,振动棒、电焊机等使用机械设备安装到梁上,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5.2技术准备:

1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和混凝土浇筑顺序,以保证0#块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

2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培训、教育工作,确保技术要点和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3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过程中的技术细节,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5.3混凝土原材料准备

0#块混凝土等级为C55,混凝土配制强度为设计强度的1.15倍。

本混凝土配合比由搅拌站进行试配,项目部进行复核并提出技术要求:

1水泥:

选用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

采用粒径为5~20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水泥用量,从而使水化热减小,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

选用人工中粗砂,平均粒径不大于0.5㎜,含泥量不大于2%,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Ⅱ类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外加剂:

选用低收缩率,特别是早期收缩率低的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商品砼厂家试验室试配确定。

减水剂:

在砼中加入减水剂可减少用水量,提高砼强度,增大砼流动性,适用于泵送砼。

缓凝剂:

在砼中加入缓凝剂可降低热峰值,推迟热峰出现的时间,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5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8h。

6混凝土进场坍落度为:

200mm。

5.4混凝土施工方案

本混凝土浇筑工艺为24、23、22号墩0#块混凝土浇筑工艺,单个0#块混凝土设计方量为170立方米,底板处混凝土方量为28方,腹板混凝土方量为:

112立方米,顶板混凝土方量为:

30立方米。

先从两端向中间对称浇筑混凝土,先底板后腹板最后顶板。

底板模板表面采用木板半封闭施工,待混凝土浇筑至底板顶面并抹面完毕后进行腹板、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

10号块预应力管道及非预应力钢筋较多,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拟在腹板设置三个下料口;为保证底板的浇筑质量在底板中心及横隔板外侧各设置一个下料点。

底板、腹板混凝土浇筑下料点设置如下图所示:

下料点设置9个,2、5号下料口尽量位于6米处,7号下料口居于中心。

其余下料口距离梁端2m左右为宜,其中8、9下料口分别设置在底板处。

为防止混凝土离板,根据规范要求,下料口距离混凝土浇筑面不大于2米的要求,混凝土浇筑时,1~7下料口必须安装导管,导管长度为4米,导管直径200mm。

泵管1负责“2、3、6、7、9”五个下料口,泵管2负责“1、4、5、8”四个下料口。

2混凝土浇筑顺序及分层厚度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0.6m~0.8m。

因0#块两侧悬臂端底板处于抛物线上,墩顶处底板内模倒角处高0.6m,首次混凝土浇筑层厚为0.6米,以上部分分层浇筑厚度为0.8米。

每层浇筑厚度及分层情况如下图所示:

0#块梁段混凝土浇筑天泵2台,根据2台天泵泵管的安置位置,分别对底板、腹板、顶板浇筑顺序进行详细划分。

具体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

①、底板混凝土浇筑共分两层:

A、首次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方量为:

16立方米。

料口放料顺序为:

a、1、6号孔各放料4立方米;

b、3、4号孔各放料4立方米。

B、二次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方量为:

12立方米。

料口放料顺序为:

a、8、9号孔各放料1立方米;

b、1、6号孔各放料2.5立方米;

c、3、4号孔各放料2.5立方米。

②腹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将8、9号下料口撤除。

墩顶处腹板高5.1米,混凝土浇筑分为6层,每层浇筑厚度为0.8米。

每层混凝土方量为21立方米。

腹板混凝土同底板混凝土均本着对称浇筑的原则;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

A、第三次至第七次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方量为:

105立方米,每次浇筑21立方米。

料口放料顺序为:

a、1、6孔各放料3立方米。

b、3、4号孔各放料3立方米;

c、7孔各放料3立方米。

d、2、5孔各放料3立方米。

B、第八次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方量为:

7立方米。

料口放料顺序为:

a、1、6孔各放料1立方米。

b、3、4号孔各放料1立方米;

c、7孔各放料1立方米。

d、2、5孔各放料1立方米。

以上几个步骤,直至浇筑至箱梁顶面。

③顶板混凝土浇筑顺序为:

腹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顶板混凝土从腹板处向两侧进行混凝土浇筑。

顶板混凝土浇筑方量为:

30立方米。

对称进行浇筑(同腹板方式),一次浇筑成型。

3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

箱梁的混凝土振捣质量是关系着工程的实体及外观质量,0号段内预应力筋布置复杂、非预应力筋密集,要求一次灌注成型,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振捣施工质量,对底板顶层按照每隔0.5米设置震动点。

混凝土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振捣棒直径为5cm和3cm两种。

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10cm;

(2)振捣棒距离腹板的距离为25-30cm,振捣棒棒距为400-500cm,振捣时梅花状布置振捣棒的插棒位置;

(3)机械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部件;

(4)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5)混凝土振捣要点:

A、预应力锚板处:

因锚具后部有钢筋网、螺旋筋,此处宜出现振捣不密实情况,因此振捣时必须对此处作为一个要点,重点振捣。

B、波纹管处: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振捣人员要对预应力管道位置心中有数,振捣禁止向波纹管上插捣,防止将波纹管振漏。

应在其周边进行振捣。

C、预埋精扎螺纹钢、预埋孔位置: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泵管尽可能不碰预埋钢筋,振捣在周边进行。

5.5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5.5.124#墩0#块设施

本桥连续梁施工均利用栈桥及平台作为混凝土施工通道,根据桥墩所处地理位置及栈桥、平台搭设空间合理布置混凝土运输通道;临时用电由栈桥上的二级配电箱在站桥下引线接至墩顶的三级配电箱在分接引至各施工点,详见下图:

混凝土运输通道图

二级配电箱三级配电箱

6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成,在混凝土初凝后对其顶板顶面进行拉毛处理,在混凝土顶面铺设无纺布(或麻布),保证混凝土顶面24小时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保证混凝土内箱及外箱的养护工作。

0#块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养护的方法,由施工人员每天24小时进行箱梁内、外全面洒水工作,保持湿润状态。

7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供应、由混凝土输送泵运送到位。

拌和站的搅拌能力和天泵运送能力,以满足在最早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0#段的全部混凝土为控制标准。

20号段混凝土数量,结合混凝土振捣所用时间和地泵运输混凝土的能力,将0号段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定为8h左右。

为此,将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粗骨料采用5—20mm级配良好的碎石

3混凝土灌注时要前后左右基本对称进行浇筑。

4混凝土入模导管安装间距为2m左右,导管底面与混凝土灌注面保持2m以内。

在钢筋密集处断开个别钢筋留作导管入口,待混凝土灌注到此部位时,将钢筋焊接恢复。

在钢筋密集处要适当增加导管数量。

5混凝土捣固采用Φ50和Φ30插入式振捣器。

钢筋密集处用小振捣棒,钢筋稀疏处用大振捣棒。

振动棒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l.5倍。

振捣棒的作用半径需经试验确定。

6对捣固人员要认真划分施工区域,明确责任,以防漏捣。

7混凝土灌注前先将原墩顶混凝土面用水或高压风冲洗干净。

灌注前在原混凝土面上铺2cm厚的同标号砂浆,并摊铺均匀平整。

灌注底腹板混凝土前,对顶板钢筋顶面要用苫布覆盖,以防松散混凝土粘附其上。

混凝土倒入储浆盘后,试验人员要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如不合适要通知搅拌站及时调整。

8在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插入式振捣器对顶腹板接缝处进行充分的二次振捣,确保连接处密实、可靠。

9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加强箱梁内侧、外侧和顶板的洒水养护。

确保混凝土任何表面长期处于湿润状态。

10混凝土灌注结束后,要加强对梁段包括箱梁内侧和外侧的洒水养护,夏季覆盖麻布或无纺布后洒水养护。

现场制作的混凝土试块除一部分在标准养护室内养护外,其余的应与混凝土同条件养护。

为随时检查混凝土质量和控制端部凿毛、拆模、张拉时间,每个梁段需作4—5组试件。

顶面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手工抹平,顶板混凝土在初凝前进行横向拉毛,端头板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后予以拆除,并凿毛处理。

11混凝土灌注时应设专职指挥员,负责混凝土分配、坍落度调整、混凝土振捣和模板检查等事宜,以确保混凝土灌注按计划有序进行。

8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职人员3人进行模板的盯控工作。

2、混凝土浇筑前,对0#号块四周进行全部封闭。

3、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4、混凝土浇筑前,全面对模板拉筋及0#块支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混凝土进场后的道路全面进行整修。

6、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7、施工现场电工对现场用电,箱梁混凝土浇筑所用振动棒电机等工作全面进行检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技术、安全交底的要求。

8、混凝土振捣人员穿防滑鞋、戴绝缘手套等。

9、施工作业人员严禁站在护栏处,尽可能站在中间处。

9应急预案

9.1重特大事故应急求援预案

1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必须立即报告领工员、工地负责人或项目领导。

2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指挥有关人员抢救伤员,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3要认真保护事故现场,撤离所有人员。

4建立警戒线、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5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如果为了抢救伤员,不得不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6接到事故报告后,有关部门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救伤员,维持现场秩序,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

9.2触电事故应急求援预案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B、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

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C、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B、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C、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A、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并对其严密观察。

B、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

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C、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D、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E、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F、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

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

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才能够决定停止抢救。

9.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

2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3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送医院抢救,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9.4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必须立即报告领工员、工地负责人或项目领导。

2工地负责人或项目领导接到火灾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集合,赶赴现场,进行有效的扑救指挥。

3视火灾情况进行报火警(119),和急救中心电话(120)。

4项目部消防人员采用项目部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势,火势太大时应控制火势蔓延。

5当火势太大时,应将火源周围的易燃品等搬至安全地带,控制火势蔓延,尽可能减小火灾损失,同时为当地消防队创造更好的火灾扑救条件。

6守好各通道入口,防止无关人员再次进入不安全地带。

7疏散围观群众,避免堵塞交通。

8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抢救。

9对受伤严重的要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9.5其他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电焊工工作时必须佩戴眼镜。

2配电箱以及其它供电设备不得置于水中,电线接头要牢固,并且要绝缘,输电线路必须设有漏电开关。

3塔吊、吊车等工作之前必须进行机械安全检查。

4施工作业平台必须规整平顺,杂物必须清除干净,防止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