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6583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docx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

中考历史专题材料论述题训练附参考答案

 

专题重要问题归类

目录

1.   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

3.   关于台湾、香港、南京问题

4.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5.   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6.   三次科技革命

7.   国际关系史

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 

一、根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说明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

①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片国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设厂、增辟商埠,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因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请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四例。

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答:

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感受:

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文资本主义其他种种主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答: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答:

无产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答: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四、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毛泽东

回答:

(1)“三年来”从那一年开始?

此年发生了什么重大时间?

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

此间任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答:

1946年,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军;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情为起点?

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

答“三十年来”五四运动为开端。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开端。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什么重大事件?

此后为争取独立,中国人民开展了那些反帝斗争(三件)?

答:

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五、材料同上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何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1949年9月

2、碑文叙史由近溯远,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转变,其标志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

“三十年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

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经过“三年以来”的解放战争,革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答: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诵读碑文,董存瑞、孙中山、林则徐等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年轻一代应继承和发扬先烈们怎样的革命精神?

说明:

所谈认识可以是具体方面的,也可以是历史课外的,只要正面积极、客观合理的,均给分;若从革命先烈对国家、民族命运和社会进步的崇高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视角上谈认识的,可奖1-2分)

六、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

②     材料中的“三次巨大变化”的核心事件是什么?

③     材料中的三位伟大人物是指哪三位?

④     从20世纪以来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

(1)民族独立与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

(2)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3)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4)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七、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行了哪几次最著名的重大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八、19世纪末和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这两次战争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战争的结果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各有什么不同?

答:

两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最后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激起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中国人民在1945年9月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九、1898年—1911年为挽救民族危机出现的三次高潮性事件是什么?

指出与其相对应的阶级派别,从他们的探索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

(1)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2)启示:

无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者民主革命派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十、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临民族危机,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结果如何?

从他们的探索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

启示同上题。

十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探索。

请回答: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什么探索?

这次探索的进步意义有哪些?

答:

探索:

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进步意义: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进行了什么探索?

这次探索的伟大业绩是么?

答:

探索:

领导辛亥革命。

功绩:

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上述两次探索的最终结果如何?

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结果:

都失败了。

根本原因:

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十二、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演讲时说:

“革命为唯一法宝。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施共和。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又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的救国手段和实现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

暴力革命手段。

目标:

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阶级共和国。

(2)材料二中,孙中山明确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

答: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3)综合两段材料,你认为孙中山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

答:

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救国主张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

十三、1911和1919年中国发生了两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是哪两次革命运动?

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十四、 材料: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哪个组织的纲领?

写出其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1905年、东京、中国同盟会

(2)该组织成立的基础是什么?

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

(3)该组织的性质如何?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该组织的成立有何作用?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5)文中“建立民国”后来被阐发为什么?

民权主义

(6)上文有何发展?

起到了什么作用?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该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十五、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

它由谁颁布?

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结合有关史实,概述该文件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命运

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该文件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命运主要说明的什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十六、   阐要说明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大革命时期我国政局和社会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化。

并据此分析辛亥革命和革命大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这两次革命最终结局对以后中国革命有何重要启示?

不同之处:

①发生的时期不同:

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领导者不同:

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领导下进行的。

②指导思想不同: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旧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

③群众基础不同:

辛亥革命只依靠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大革命中工农群众大力支持参加革命。

④成果不同: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制度,国民大革命打倒北洋军阀政权。

启示:

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十七、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全国田地,不论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分”。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

“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

颁布于什么运动中?

意义如何?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2)材料二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

什么机构颁布的?

意义如何?

资产阶级。

中国同盟会颁布的。

孙中山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称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材料三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

哪次会议颁布的?

意义如何?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中代表大会颁布的。

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对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歌词,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于何时诞生?

到2005年,她已走过多少年的历程?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启发工人觉悟,帮助建立工会组织,出版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成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到2005年她走过了84年历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南昌起义等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等等

(3)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你有哪些感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等等。

二、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

旧:

三民主义;新:

毛泽东思想。

(2)旧、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建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家的性质各是什么?

答:

旧:

中华民国,性质:

资产阶级共和国;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3)写出两次革命建国时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名是什么?

答:

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简述两次革命的意义。

答:

旧: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国民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的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②使世界占的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使亚非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信心。

三、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发生了两次重大挫折。

(1)是哪两次重大挫折?

每次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努力克服挫折,使中国革命呈现新局面的。

答:

(1)1927年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导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2)1927年,党中央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决定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党在当时的总方针;1927年10月建立中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形势不断好转。

1935年5月中共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四、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诗反应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什么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2) 红军远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史实是什么?

四渡赤水

(3)红军远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或会宁会师)

(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几个方面?

①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②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

③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④复杂的民族关系。

五、 阅读下列材料:

平津危机!

华北危机!

中华民族危机!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武装保卫平津,武装保卫华北!

…………为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铸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请回答:

(1)中共抗日通电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不得?

答: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该通电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答: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铸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打倒日本侵略者。

(3)通电发表后,生死对抗十年的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再次正式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伟大抗战并最终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

团结御敌,众志成城,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胜利。

六、材料一:

“今不幸与美英两国开启衅端,洵百得已……前以中华民国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妄自滋事,扰乱东亚之和平,终使帝国操执干戈……美英两国支援残存之政权,助长东亚之战乱,假和平之美名……近来更与加强经济上军事上之威胁,欲使我屈从彼意……事既至此,帝国现为自存自卫计,惟有蹶然跃起,冲破一切障碍……”

——1914年12月8日日本天皇颁布的《宣成诏书》

材料二:

战争开始两天后,《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中乐观地表示:

“我们是一个联合体中的伙伴……我们拥有中国这样的盟友,它有着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它有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和无限智慧的人民,我们对那里所做出的援助,将得到十倍的回报。

——中国作家韩素音在珍珠港事件后的回忆。

    请回答:

(1)日本对中国“操执干戈”是在哪一年?

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答:

1937年“七七事变”。

(2)你同意日本“操执干戈”的理由吗?

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不同意,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日本想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而摆脱危机。

(3)针对美英两国,日本是怎样“自存自卫”的?

其目的是什么?

答:

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目的是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4)材料二中的“联合体”是指什么?

答: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5)你是怎样看待材料二中所说的“回报”的?

答:

所谓的“回报”是指中国在美国的援助下,在战争中牵制住日本更多的力量,以便于美国减轻对日战争的压力。

七、有人出过这样一道谜语:

小日本投降(猜一中国古代人名)。

猜谜者答案众多:

有人猜屈原(意即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有人猜苏武(意即苏联出兵东北所导致)有人猜毛遂(意即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奋战的结果)。

   请回答:

(1)猜屈原的人和猜苏武的人分别倾向于共产党和国民党中的哪一派?

答:

猜屈原的倾向于国民党;猜苏武的倾向于共产党。

(2)你认为哪个答案比较准确?

说明理由。

答:

我认为“毛遂”比较准确。

因为一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了清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3)结合史实,请全面概括分析一下抗战胜利的原因?

答:

原因:

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③国民政府正面作战,粉碎了日本侵华速战速决方针;④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⑤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力量的支持。

八、材料一:

共产党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的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

……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

——引自中共“八七”会议决议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

——引自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决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无变化?

敌对的目标是什么?

答:

有变化。

材料一以推翻反革命政权为目标;材料二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目标。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基本力量有无变化?

说明你的理由。

答:

没有变化,材料一反映了依靠的基本力量是工农群众;材料二强调的是团结一切反日力量,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基本方针。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是否说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说明理由。

答:

没有变化。

反对民族的敌人与反对阶级敌人并不矛盾,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革命是民主革命最迫切的任务。

九、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与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离开西柏坡,乘汽车前往北平。

毛泽东上车时,风趣地对周恩来讲,我们进京赶考去了。

周恩来笑着点头说,我们应当都考及格,不要退回去。

毛泽东充满信心地笑道:

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

请回答:

(1)毛泽东周恩来对话的背景是什么?

答:

三大战役后,新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2)材料中“进京赶考”的含义是什么?

答:

建立国家政权。

(3)他们以什么方式考取了“好成绩”?

答: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功;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革命;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藏和平解放;国民经济恢复。

十、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

“五十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经过了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艰苦卓绝的风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中国革命主要经历了哪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答: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或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了那些历史巨变?

答: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建立了新中国、香港、澳门回归等);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3)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上述问答,我们可以的出那些结论?

答: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十一、 中国近代历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

请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有哪三次变化?

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

①第一次: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中国战败,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第二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不屈不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