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6672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docx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研究

苏州大学宋家荣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跟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不断的完善,中国的民族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如今很多的企业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2005年初,伊利股份董事长被拘、开开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携款而逃、继1995年巴林银行丑闻、1996年三井住友银行丑闻之后又一大金融丑闻的中航油巨亏事件。

展现了如今的管理方法以及严重不足。

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国内外的财务丑闻屡屡出现,其中的主要因由是内部控制的管理不善,而,但是控制系统的基础是控制环境,对于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内部控制环境理论的概念,且从宏观、微观研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并对优化我国控制环境的政策提出个人的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环境政策措施

Abstract

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andmodernenterprisesystemofcontinuousimprovement,China'snationalenterprisesmanagementlevelhasbeengreatlyimproved.Butnowmanyenterpriseshaveencounteredalotofproblems,suchasatthebeginningof2005,thechairmanisarrested,alistingCorporation'sseniormanagementpersonnelwiththemoneyaway,followingthe1995Bahrainbank,SumitomoMitsuiBankingscandalscandalin1996afteramajorfinancialscandalofCaoincident.Showthemanagementmethodandaseriousshortageof.Cannotmeetthemarketeconomydevelopmentneeds.Especiallyinthedomesticandforeignfinancialscandalwhichappearrepeatedly,themainreasonistheinternalcontrolmanagement,and,butthecontrolsystemisthebasisofcontrolenvironment,thecontrolsystemplaysaveryimportantrole.Thispaperreviewsthetheoryofbuilt-incontrolenvironmentconcept,andfrommacroscopical,microcosmicstudiesourcountry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environmentfactors,andtheoptimumcontrolofourcountryenvironmentpolicyputsforwardpersonalopinion.

[Keywords]:

internalcontrolpoliciesandmeasures

 

摘要、、、、、、、、、、、、、、、、、、、、、、、、、、、、、、、、、、、、1

目录、、、、、、、、、、、、、、、、、、、、、、、、、、、、、、、、、、、、2

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概述、、、、、、、、、、、、、、、、、、、、、、、、、、、3

1.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定义、、、、、、、、、、、、、、、、、、、、、、、、、、3

1.2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的意义、、、、、、、、、、、、、、、、、、、、、、、3

1.3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的目的、、、、、、、、、、、、、、、、、、、、、、、3

2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4

2.1内部控制系统外部环境因素、、、、、、、、、、、、、、、、、、、、、、、、6

2.2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环境因素、、、、、、、、、、、、、、、、、、、、、、、、9

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9

3.1会计控制相对“弱势”、、、、、、、、、、、、、、、、、、、、、、、、、、9

3.2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9

4优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10

4.1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10

4.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1

4.3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11

4.4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政策、、、、、、、、、、、、、、、、、、、、、、、、、11

4.5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11

4.6强化内部审计、、、、、、、、、、、、、、、、、、、、、、、、、、、、、、12

小结、、、、、、、、、、、、、、、、、、、、、、、、、、、、、、、、、、、、13

参考文献、、、、、、、、、、、、、、、、、、、、、、、、、、、、、、、、、、14

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控制环境是指对内部控制政策、程序的制定、执行产生影响等各种因素的总和。

1.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定义

企业内部控制在定义和内涵上,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隶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1.2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的意义

实践证明任何企业的核心都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

人的品德、行为、能力等,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企业员工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构成了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区别的特殊环境。

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使员工定位准确,使监督机构及时揭露控制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漏洞,向管理层提出修复内部控制的建设性意见,并且能够降低监督成本;同时,由于员工的工作存在被检查的可能性,还会增加员工的诚实度并力图避免差错和非法事项的发生,进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益。

1.3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的目的

美国Treadway委员会所属的COSO于1992年提出、1994年增补的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圣经”,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控制环境。

在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环境的历史还不是很长,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

它的具体内涵及其内容以及如何对之进行完善,在理论界可以说是各抒己见,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论文通过对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使之较为全面、系统,进而从内部控制环境的视角提出促进和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建议。

本文所研究的内部控制外部环境因素只关注一般环境中的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及规范、政府管制和科学技术进步,其原因在于:

(1)本文将我国企业总体作为研究对象,所以不必考虑行业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2)鉴于人口因素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较小,所以将其从一般环境因素的研究中剔除;(3)鉴于社会文化涉及到社会观点、文化价值等较为复杂的社会课题,故而也予以剔除。

2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

企业今天面临的环境条件和过去的几十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例如:

技术的变革和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的突破需要更加及时有效的竞争行为和反应;社会变革对企业管理实践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影响;政府政策和法律对企业选择在何处以及怎样参与竞争的影响等。

因此,作为企业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外部的竞争地位和内部的控制效率。

2.1内部控制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而COSO报告的环境框架却恰恰忽略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虽然这些因素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但是它们对完善内部控制内容,增强内部控制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将其纳入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框架的研究范围中来。

2.1.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涉及很多因素,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1)经济体制。

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

而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经济体制也就间接地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内容。

(2)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之一是产权明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完全分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

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委托人可以了解经营者履行责任的情况并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同样经营者可向委托人报告自身职责的完成情况,以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3)市场环境。

市场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部分。

企业不仅要分析和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产出需求市场、投入(原材料、燃料、动力、劳动力、土地及资金)供应市场,还应研究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

企业效益与市场竞争程度密切相关,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提高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

也就是说,竞争将促使内部控制向效益改善方向转变。

(4)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可以促使要素、商品和劳务在国家间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的必由之路。

高度的经济开放可以增强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制的动力,因而也就促进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1.2法律法规及规范

内部控制是为企业取得经营效果、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因此,所有对企业经济行为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及规范都应成为内部控制的法律环境的组成部分。

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有着重要作用,既可以推动内部控制的发展,也能够阻碍内部控制的发展。

同时,内部控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促进法律法规及规范的完善。

可见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2.1.3政府管制

政府管制(regulation,又称为“规制”)的概念已被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广泛使用,但是对其含义却颇有争议,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但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共同的法律特点:

(1)政府管制的实施主体主要是享有强制力的政府行政机关,这些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其他形式享有管制权并成为管制者。

(12)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

这些经济主体因为进入依法需要管制的领域(如金融业、房地产业、电信业等)而成为被管制者。

(3)政府管制的依据主要是法律、法规,尤其是各项行政规章制度。

这些管制法规一般都规定了管制的主体、范围、方式和手段。

(4)政府管制权力的行使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性。

现实的经济活动复杂多样,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法律法规难以全盘规范,所以常常采取原则性、灵活性的规范授权政府职能机关根据现实中的情况相机处理。

(5)政府管制的方式既有禁止性、限制性的消极管制,也有通过优惠、鼓励、促进、保护等政策进行的积极管制。

具体到内部控制,政府为了履行管制职能,一方面会颁布法规政策进行指导,其中不乏对内部控制的规定。

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监督企业对这些法规的执行情况。

一般而言,政府对内部控制的管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上。

2.1.4科学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控制手段、控制内涵以及各项控制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相关领域的变革和创新。

(1)科学技术进步对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企业的经营方式、生产工艺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许多原有的产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衰退和消亡,而更多的新兴产业却蓬勃兴起。

这些新的产业,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引发了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的控制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控制业务创新,就成为企业管理部门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2)科学技术进步对控制手段的影响。

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也成为一种必然。

信息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一些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因为程序比较复杂,囿于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在传统条件下只能束之高阁,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种控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都会得到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支持,从而增加了企业控制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控制理论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现有的或传统的控制程序和控制理论形成了挑战。

可以说,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控制系统的信息化,从而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各项职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3)科学技术进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内部控制业务的范围,由此也引发了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发展和更新的问题。

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公司、虚拟企业等高科技创新业务的兴起,已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传统内部控制的有效范围;而且各种新型无形资产,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知识资源的大量涌现,也对传统内部控制领域形成挑战。

例如,各种新兴业务及流程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都要求在控制体系中有所反映。

但是由于网上交易、信息资源配置等业务的特殊性,按传统控制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其结果是,一方面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后,制约了新业务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控制制度的空白,导致部分资源失控,信息丢失,影响了企业管理乃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所具备的信息披露功能、行为监督功能和管理控制功能。

所以说,如何通过完善的企业管理控制制度,将科学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新业务、新流程全部纳入控制体系,是科学技术进步对内部控制建设提出的重要课题。

(4)科学技术进步对企业内部控制内涵的挑战。

科学技术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分配时这种要素就应该在分配总额中享有越来越多的份额。

控制内涵中很重要的一点,也是要保证对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有效地使用。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过分强调按劳分配而排斥其他分配原则,致使非劳动生产要素没有得到与其贡献相应的回报,压制了这些要素投入者的积极性。

即使仅在按劳分配的范畴内进行分析,其分配结果也有许多弊端。

科技含量高、价值含量高的复杂劳动不见得多得,价值含量低的简单劳动也不一定少得,从而挫伤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复杂劳动投入者的积极性。

2.2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环境因素

在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环境因素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借鉴战略管理环境分析工具和价值链分析工具,完成两项工作:

首先,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对现有的内部环境因素构成进行全新审视,根据性质进行重新调整和设计(作者的探索性研究),保留、完善其中合理的部分;其次,重视那些被现有框架忽略甚至是排斥在内部控制系统之外,但同时对企业控制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的环境因素,根据研究需要有选择地使其进入到论文的内部环境因素框架中。

本人将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环境因素划分为四个部分:

(1)管理因素,包括:

公司治理、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

(2)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3)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者素质;(4)新增因素,包括会计信息和流程再造,这个部分是作者的探索性研究。

作这样的划分,主要是希望将功能、性质接近的因素放在一起,以便研究。

2.2.1管理因素

(1)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涉及决策、激励、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等。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影响重大。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根据COSO报告,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首是“控制环境”,它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石,支撑和决定着其他要素,而公司治理是控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司治理不健全,公司必然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无论设计多么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都会流于形式而难以达到既定的效果。

因此,只有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所以说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

公司治理具有权力配置功能、激励约束功能和协调功能,可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可以规范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和克服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可以激励和约束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2)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

内部监督,是指监控、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与结果。

监督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持续有效的运作。

监督的过程,是由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监督适用于企业内的所有活动。

进行监督的方法有两种:

持续监控和个别监控。

一般来说,企业构建的内部控制制度中,通常都含有对自身的某种程度的持续监控的程序或机制。

而且如果持续监控力度越大,其作用就越明显,而企业所需的个别监控就少。

至于个别监控究竟需要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则需要管理层的经验和智慧来判断分析了。

总的来说,持续监督和个别监督的有机整合,基本上可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①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主要是对组织内部的活动的节约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评价、鉴证,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应该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方向延伸。

②内部审计的内容与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除了包括审核企业会计账目之外,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提出建议和报告。

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中应注意其设置的层次性和各层次定位的正确性,以保证其运行的效率效果。

内审机构在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相当于一个反馈装置,负责对其受控对象的信息输出进行采集、量化和比较,再产生控制信号并转化为控制力作用于受控对象,使其按照既定的目标运行。

2.2.2组织因素

(1)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权利与责任关系,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规定公司内部各成员间的业务关系,包括高层组织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等)和执行层组织结构(中层、基层组织结构)。

古典组织理论(Scott,1961)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机构的职能结构(关键职能)、权责结构(权责分工及相互关系)、层次结构(纵向管理层次)、部门结构(横向结构)及其组合形式,强调分工与层级划分。

现代组织理论研究组织的整体效率,强调组织效率胜于资源配置效率。

由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知,内部控制是伴随着组织的形成而产生的,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内部控制内涵也发生变化。

首先,内部控制来自组织内部,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组织变化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其次,组织嬗变是内部控制的发展诱因,它推动内部控制不断发展和完善。

最后,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呈现出管理监控体系与控制环境的关系,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之一,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要素,其设计与运作影响着组织整体的活动方式。

控制环境中,组织结构又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所有活动包括控制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为基础。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包括四个部分:

物质文化,即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文化。

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制度文化,是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称。

精神文化,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这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其他方面。

2.2.3人的因素

(1)人力资源政策

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还能确保执行企业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

人力资源政策一般包括:

完善的招聘与选拔方针及操作性程序;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导向培训;对违反行为准则的任何事项,制订纪律约束与处罚措施;对业绩良好的员工,制订具有奖励和激励作用的报酬计划,并避免诱发不道德行为;根据阶段性的业绩评估结果,对员工予以晋升、指导以及奖罚。

(2)管理者素质

人是企业中重要的资源,亦是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所以管理者素质影响着企业战略的选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管理学理论修养、学习并掌握企业战略选择和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不断发展。

2.2.4新增因素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如果把内部控制工作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内部控制以外的并对内部控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就构成了内部控制的环境。

从这个角度而言,将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计信息、流程再造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体系,是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的。

(1)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的天然联系

美国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其所著的《会计思想史》中指出,“私人财富的积累导致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

这种会计不仅应该保护物质财产的安全,而且应该证明管理这些财产的人是否适当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

调查受托者的诚实性和可靠性的需要,使内部控制成为所有古代簿记制度的主要特征。

”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会计及会计信息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会计及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本质。

(2)会计信息是内部控制的沟通手段

从信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看,会计信息既是监督的手段,也是沟通的手段。

控制论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即信息的联系,任何耦合运行系统之所以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正是由于它具有获得运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和功能,而且在实现上述联系、信息转变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反馈信息的过程,即信息被输出之后,可以将它作为信息的再输入而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从而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信息是控制的基础,离开了信息,控制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通过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把行动和动作施加于被控制对象,将被控客体引入某一预定的合目的的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会计信息的加工和转换过程,就无法反馈信息,也没有办法将其转换成纠正偏差的控制指令,排除干扰,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

从这个角度上说,会计信息是实现控制的主要工具。

(3)一个有说服力的实例

以下是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对中国企业会计实况的一份调查报告的节选。

调查的对象是会计专业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他们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调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份调查报告共收回了77家企业的答卷,这些企业的资产规模多集中在1亿元左右,并且97.4%的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1)关于会计信息对日常管理和决策有用性的评价

类别

有用

不太有用

没有

家数

百分比

家数

百分比

家数

百分比

总计

76

74

97.40%

2

2.60%

0

0%

财务经理

21

20

95.20%

1

4.80%

0

0%

总经理

50

49

98.00%

1

2.00%

0

0%

未注

5

5

100%

0

0%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