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17850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docx

环境监测的课后答案

    

序号

分类

标准值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水质

1

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33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量纲)

6~97.3

3

溶解氧≥

饱和率90%(或7.5)

6

5

3

5.5

4

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5

化学需氧量(COD)≤

15

15

20

30

5.5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

3

4

6

2.6

7

氨氮(NH3-N)≤

0.15

0.5

1.0

1.5

8

总磷(以P计)≤

0.02(湖、库0.01)

0.1(湖、库0.025)

0.2(湖、库0.05)

0.3(湖、库0.1)

9

总氮(湖、库,以N计)≤

0.2

0.5

1.0

105

10

铜≤

0.01

1.0

1.0

1.0

0.008

11

锌≤

0.05

1.0

1.0

2.0

12

氟化物(以F-计)≤

1.0

1.0

1.0

1.5

13

硒≤

0.01

0.01

0.01

0.02

14

砷≤

0.05

0.05

0.05

0.1

0.005

15

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01

16

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05

17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015

18

铅≤

0.01

0.01

0.05

0.05

0.04

19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02

20

挥发酚≤

0.002

0.002

0.005

0.01

0.004

21

石油类≤

0.05

0.05

0.05

0.5

0.2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0.2

0.2

0.3

23

硫化物≤

0.05

0.1

0.2

0.5

0.01

24

粪大肠菌群(个/L)≤

200

2000

10000

20000

800

12题

(1)

答:

从以上数据看,石油类达到四类标准,汞、镉指标达到三类标准,其余达到二类标准,所以该河流基本上属于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的四类标准。

(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分级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生化需氧量(BOD5)

化学需氧量(CODcr)

色度(稀释倍数)

PH值

悬浮物

氨氮

硫化物

六价铬

苯胺类

二氧化氯

I级

25

100

40

6~9

70

15

1.0

0.5

0.5

1.0

0.5

Ⅱ级

40

180

80

6~9

100

25

1.0

0.5

1.0

2.0

0.5

印染排放废水

80

240

150

7.5

100

0.8

1.0

答:

排入GB3838中IV、V类水域,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从以上数据看,COD、BOD5、色度指标大于二级标准,其余达到二类标准,所以该排放的废水未达标排放。

(3)

表1渔业水质标准

项目

标准值

色、臭、味

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漂浮物质

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

悬浮物质

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类产生有害的影响

pH值

淡水6.5-8.5,海水7.0-8.5

溶解氧

连续24h中,16h以上必须大于5,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

生化需氧量(5天、20℃)

不超过5,冰封期不超过3

总大肠菌群

不超过5000个/L(贝类养殖水质不超过500个/L)

≤0.0005

≤0.005

≤0.05

≤0.1

≤0.01

≤0.05

氰化物

≤0.005

硫化物

≤0.2

挥发性酚

≤0.005

石油类

≤0.05

计算污染物浓度

项目

标准值

印染排放废水

稀释100倍后印染排放废水

色、臭、味

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色度=150

16

生化需氧量(5天、20℃)

不超过5,冰封期不超过3

80

3.36

pH值

淡水6.5-8.5,海水7.0-8.5

7.5

氰化物

≤0.005

0.2

0.022

硫化物

≤0.2

0.8

0.018

挥发性酚

≤0.005

0.5

0.0090

石油类

≤0.05

1.98

悬浮物质

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类产生有害的影响

100

0.99

答:

从以上数据看,氰化物、挥发性酚和石油类浓度大于标准值,所以稀释后不能满足渔业用水标准。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1.生物处理法

常用的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如“厌氧与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技术,生物铁法技术”等。

2.物理和化学处理法

 采用化学混凝法,氧化法,吸附法,膜技术,电化学技术法等。

参考文献:

[1]白晓慧,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及其进展[J],印染,2000,12:

39-43.

1、以如下河流为例说明如何布设监测确断面(说明理由)和采样点,请在图上画出并标明。

(假定河流断面的宽度小于50m,水深为7.8m)?

 

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如下

对照断面

G1

G

削减断面

F

E1

E

B

B1

F1

D11

D

C1

C

A1

A

控制断面

(1)A-A1为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自来水取水口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2)B-B1为对照断面:

为了解支流河段的未污染水体的水质状况而设置。

(3)C-C1为控制断面:

为了解自来水取水口后河段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4)D-D1为控制断面:

为了解主流与支流河水汇合水质状况而设置。

(5)E-E1为控制断面:

为了解流入某工业排污口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6)F-F1为控制断面:

为了解流入某工业排污口河段后500—1000m处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7)G-G1为削减断面:

为了解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水体自净作用的情况而设置。

因为水面宽小于50m时,所以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因为水深7.8m时,在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约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2、在下图河流中画出布设监测断面。

印染厂每天经生化处理的废水水质如下:

pH=7.5,BOD5=80mg/L,COD=240mg/L,挥发酚=0.6mg/L,氰化物=0.2mg/L,硫化物=0.8mg/L,苯胺=1.0mg/L,悬浮物=100mg/L,色度58倍数。

①问印染厂排放废水是否达到几级排放标准?

②自来水厂监测到重金属总汞浓度为0.20μg/L,问此自来水汞项目能否达到饮用标准?

监测汞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其原理是什么?

 

 

①pH=7.5(三级),BOD5=80mg/L(三级),COD=240mg/L(三级),挥发酚=0.6mg/L(三级),氰化物=0.2mg/L(一级),硫化物=0.8mg/L(一级),苯胺=1.0mg/L(一级),悬浮物=100mg/L(二级),色度58倍数(二级)。

综上可知印染厂排放废水达到三级排放标准。

②依据生活饮用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表1-5),汞限制浓度为1.0μg/L,自来水厂监测到重金属总汞浓度为0.20μg/L,小于1.0μg/L,所以能达到饮用标准。

汞监测方法采用GB/T7468-87,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因为本法适用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且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05μg/L,灵敏度满足要求。

原理:

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汞转变成二价汞,再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元素汞,利用汞易挥发的特点,在室温下通入空气或N2流将其气化,载入冷原子吸收仪。

测量对特征波长的吸光度,与汞标准溶液吸光度进行比较定量。

汞原子蒸汽对波长为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1、设计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测定NO、NO2、NOX的示意图,简述其测定方法?

同时测定NO、NO2、NOX的示意图,

 

1-空气入口,2-NO2显色吸收瓶,3-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瓶,

4-显色吸收瓶,5-干燥瓶,6-止水夹,7-流量计,8-抽气泵

从2的NO2显色吸收瓶可以进行空气中的N02的浓度测定。

具体是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NO2吸收液。

采样时大气中的NO2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最后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化合物,于波长540nm处测量吸收度,其测定结果为空气中的N02的浓度。

大气中的NO2被吸收后,剩余的NO通过3-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瓶被氧化成NO2

由2NO+O2=2NO2

可知4-显色吸收瓶可以测得空气中的N0的浓度。

2,4瓶测定结果总和即为NOx浓度,

论述题

2.某生产甲苯的化工厂发生爆炸,风向,水流方向如图,问如何进行大气、水体、土壤监测,能在图中画出就在图中画出,不能画出请用文字叙述?

并说明监测依据国标是什么?

 

论述题

2.某生产甲苯的化工厂发生爆炸,风向,水流方向如图,问如何进行大气、水体、土壤监测,能在图中画出就在图中画出,不能画出请用文字叙述?

并说明监测依据国标是什么?

答:

水体监测:

在河流上设置监测断面如图所示进行监测。

大气监测:

在主导风向轴向,在下风向农田区划一扇形区为布点监测区,如图所示。

土壤监测:

以化工厂为中心,向四周画射线,在射线上布设采样点,在下风向增加布设点数量。

如图所示。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11890-89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7-93)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及工业废气中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的测定。

风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