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18007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docx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

前言

一、规划范围

三峡大学所在地宜昌市被人们誉为“三峡明珠”、“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适宜。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西陵峡、三峡大坝、葛洲坝均在此地。

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亿元,国家及省部级实验室13个.

二、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对三峡大学校园旅游中远期旅游开发的总体部署和近期优先项目开发的行动纲领,和谐发展三峡大学校园旅游,提高三峡大学知名度与竞争力,为使三峡大学更好更和谐的发展提供参考。

三、规划期限

2014年~2025年,规划期为11年。

规划期分近、中、远期,近期为2014—2018年;中期为2019—2022年;远期为2023—2025年.

四、规划任务

1、对规划区的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2、界定规划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3、确定规划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提出旅游产品营销规划.

4、确定规划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5、确定规划区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优先开发项目内部游览步道布局。

6、规划优先开发区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7、提出规划区的环保、植物管护和环卫布局规划。

8、提出规划区近期建设规划,对优先开发项目进行详细规划。

9、提出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10、对规划区开发建设项目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五、规划背景

1、世界旅游经济重心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人均GDP正在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国人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转变,休闲旅游业将呈现速增长态势,度假旅游将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

2、旅游业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3、国家旅游局“十一五”将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宜昌作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得以优先发展。

4、湖北省积极支持宜昌市建成三峡旅游目的地,宜昌市举全市之力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环坝旅游圈异军突起,需要整合旅游业与林业的关系,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壮大旅游支柱产业。

六、规划依据

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

2、《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5-2003),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4、《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技术监督局布实施;

5、宜昌市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资料,课题组实地考察调查资料;

6、规划编制合同.

七、规划进程

1、2014年3月中旬规划座谈会在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旅游管理2012级605寝室召开明确了三峡大学校园旅游发展方向、规划定位和指导思想.

2、2014年3月下旬编制组深入三峡大学校园调查,了解其旅游发展现状.

3、2014年4月上旬提交规划纲要给老师.(未完)

 

八、规划成果(待续)

第一章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规划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三峡大学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的湖北省宜昌市(东经110°15’一112°04,北纬29° 5 一31° 34 )。

三峡大学占地面积3 787亩。

三峡大学位于宜昌市区东北方向.主校区占地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学校西望长江,南接东山,东靠翠屏、翠岗、翠岭三丘,校园布局大致以大学路为轴线,南北纵向发展,校园建筑沿轴线东西对列,整体地貌呈东、南、西三周隆起向北环抱之势。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水清水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就在境内,现已形成了以自然风光、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现已初步形成“一体四线”的旅游格局。

即:

以宜昌城区、葛洲坝工程、峡口风景区、三峡大坝为主,集上述周边景观的一体。

以长江三峡的三峡线,清江土家民风、民情、民俗的三民线,三国古战场遗迹的三国线,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美人王昭君、神农架野人探险的三人线的四 线。

此外近几年还相继推出了大老岭、玉泉寺、龙门河、柴埠溪等景区。

这些景区,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为三峡大学的旅游增添了特殊的魅力。

2、地质地貌

三峡大学地处宜昌市西陵区,为丘陵地区,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距今25亿年前的元古界到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世界著名的“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和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发现于西陵峡境内,引起世界地质学界的浓厚兴趣,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1924年春,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调查了秭归至宜昌的西陵峡区地质,写下了《长江峡东地质及峡之历史》,将秭归新滩龙马溪一带地层为“志留系龙马岩”.其中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更是中外地质学界研究的标准剖面之一。

3、气候特征

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春秋较长。

年平均水量为992。

1~1404。

1毫米之间。

雨水丰沛,多在夏季,比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

1℃~18℃,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气温24.1℃~28.8℃,元月平均气温1.7℃~6。

5℃。

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5.6℃。

4、水文

三峡大学内有一条求索溪,求索溪是三峡大学校园内连接莲心湖与文思湖之间的一条校园景观水系。

求索溪两岸绿树成荫、百花似锦,远处深林密菁、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教学建筑群体。

横跨求索溪的多座小桥风格各异,连通着东西两个校区。

求索溪上还建有五座世界著名的不同坝型的水坝和水电站微缩景观,将水电工程知识寓于风光之中,是小规模的世界水电之窗,充分体现了三峡大学突出水电的办学特色。

5、土壤与动植物

(1)土壤均为蓄水能力良好的黏壤质土壤。

三峡大学地势平缓土壤类型为乔木样地,位于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楼背后的乔木林该乔木林下为一片草地.灌木样地,位于三峡学机械楼正下方的灌木丛。

草本样地,位于三峡大学水电楼背后的幸福草坪.

(2)植物

三峡大学的植物保护良好,教学楼及各个苑区均有草坪覆盖。

校内植物种类众多,也有中药类植物。

三四月份校内桃花樱花竞相开放。

(二)人文环境

1、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坐落于世界水电之都、中国旅游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是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始于1946年,2000年3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更为现名。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先后为原国家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直属高校,为原水利电力部八大本科高校之一,原电力工业部六大本科高校之一;原湖北三峡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三峡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及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自主招生高校。

三峡大学具有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工程硕士培养资格及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格。

经过70余年的发展,该校已成为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2、社会经济条件

作为唯一一所以三峡为名的大学,年轻的三峡大学已告别成立之初的青涩,“十一五”期间,更多的参与了鄂西乃至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李建林在湖北省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相关学科专业是三峡大学“十二五”建设的重点.服务宜昌、服务鄂西圈,甚至服务于整个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峡大学期盼有更大的作为。

3、周边社区环境

三峡大学地处宜昌市西陵区是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总面积89。

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万。

西陵区辖6个街道、1个乡,主要有西陵街道、学院街道、云集街道、西坝街道、葛洲坝街道、夜明珠街道、窑湾乡、宜昌开发区、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葛洲坝水利工程坐落境内。

二、大老岭的旅游开发现状评估

(一)依托城市旅游发展现状评估

规划区所依托的城市宜昌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旅游城市,2001年初被评为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正在以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为总体目标加快发展旅游业。

2005年

接待国内外游客88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8。

0万人次,旅游创汇3856。

6万美元;

国内游客862.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3。

8亿元;旅游业总收入57.0亿元,相当于

全市GDP的8.8%,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居全省地市州之首。

1876年宜昌被辟为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1877年清朝政府在宜昌设立海关,英、日、美、德、意、法等国也相继设立领事馆和商行。

宜昌地理位置居中,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处于南北经济文化交往、东西资源要素对流的交汇处和过渡地带,历来是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梯次推进,长江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部位,是重庆和武汉之间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320。

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入境国际旅游人数34。

34万人次,增长4.4%,其中外国人27。

20万人次,增长2.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7。

13万人次,增长11.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273.10万美元,增长17.3%。

国内旅游人数3286。

03万人次,增长26。

1%;国内旅游收入255亿元,增长30.2%。

全市旅游总收入260。

12亿元,增长29.8%。

(二)规划区旅游开发现状

大旅游格局呈现新局面。

“十五"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极大地改善了我市旅游业发展环境,大旅游、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

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宜昌定位于三峡旅游的重要增长极。

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在宜昌召开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要求举全省之力把“一江两山”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支持宜昌加快建设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目标,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动力产业加以培育,多次召开旅游办公会,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市人大、市政协每年都组织开展旅游工作专项调查和视察,全力支持旅游业发展.

但在校园旅游业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产品结构单一。

二是市场反映迟钝,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是核心吸引力不强,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宜昌周边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游客往往直接去外围县市和三峡腹地,在宜停留时间短,平均花费较低。

第二章三峡大学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类型状况及赋存

(一)地文景观大类

1.综合自然旅游地

三峡大学依山伴水,所处地势波澜起伏,既有地势平坦的大学路,又有参差不齐的绿色山丘。

校内有不少丘陵,各个不同的小山包坐落在校园之中,让三峡大学有了自然的气息。

纵穿大学的一条求索溪,溪水潺潺;求索溪畔绿树成荫,桃花徇丽多彩;坐落在校园内的单体建筑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综合训练馆等气势磅礴;几个大型的体育场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乐趣。

三峡大学交通便利,16路、17路、23路公交车贯穿校内外,还有校车为出行提供方便。

2.地质地貌

三峡大学地处丘陵地带。

(二)水域风光大类

求索溪纵穿三峡大学校内,大小水域点缀其中。

(三)建筑与设施大类

三峡大学的单体活动场馆格外引人注目。

其中主要包括三峡大学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综合训练馆等。

三峡大学图书馆新馆始建于2002年4月,竣工于2003年7月,200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主体7层,总占地面积:

7085.0平米,总建筑面积:

42605.33平米,花园面积1500平米,阅览座位4000余个。

是中国图书馆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

三峡大学体育馆位于校园的中心地带,与综合训练馆相邻。

西面为中心体育场、大学生体育馆与周边的体育场馆构成了三峡大学的最大的体育运动中心。

三峡大学体育馆建于1996年,2000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970平方米,东西长73。

5米,南北长66米,比赛馆平面轴跨54×54米,屋盖采用大型正四角锥体钢网架结构,屋面铺桔红色压型钢板瓦。

比赛大厅净高14米,馆内看台1877个固定座位、活动看台848个座位、主席台66个座位,共计2791个座位。

附房有10×12米的乒乓球练习厅二个,10×12的健身房二个,18×13。

5米的体操练习厅一个,在馆内东、西立面装有电子自动记分的大屏幕,比赛场地中央在网架上安装有集中音响和灯光系统,馆内设有集中空调。

三峡大学体育馆是一个具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艺术体操、武术、柔道等训练、比赛和大型集会活动的综合性体育场馆.

三峡大学综合训练馆建筑面积13206M2,设备游泳区过渡空间1295M2,包括游泳与跳水、武术健身、保龄球、壁球、乒乓球羽毛球及篮球等活动场所.游泳、跳水部分可容纳400个观众座席,设有50M*21M、水深2M的标准比赛池一个,5M*12M、水深1。

2M热身池一个,21M*16M、水深6M的跳水池一个,并设有5M、7。

5M、10M跳台及1M、3M跳板,该馆除满足游泳、跳水等单项比赛及运动员平时训练外,还吸取了国际上先进的游泳馆设计理念,把竞技运动与健身功能相结合,在游泳馆的设计上增加了壁球、网球、篮球、武术健身等内容,以利于体育教学与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更好的发挥体育建筑的综合功能和作用.

(四)人文活动大类

2012年首届桃花节后,三峡大学又迎来了接下来的两届桃花节.以后三峡大学每年都会举办桃花节。

三峡大学桃花节精彩纷呈,它是为了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校师生、宜昌市民的文化生活.

三峡大学的校训“求索"是由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来,已因此屈原文化也给三峡大学增加了些神秘的色彩。

二、旅游资源的现状评价

(一)总体评价(风景资源质量定量评价)

1、评价方法

2、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1风景资源类型

三峡大学校园风景资源类型主要有地文资源,人文资源,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几大类.

地文资源

人文资源

生物资源

水文资源

学校周边及校内的小型山丘

三峡大学桃花节;

屈原文化;

各大苑区的运动场;

求索溪畔的柳树、桃花、樱花等;

溪畔的人工花圃;

大学路旁的梨花、海棠花等

纵穿校内的求索溪;行政楼旁的小池塘;东苑旁的人工池塘和天然水域

2风景资源品质评价

桃花盛开的场景格外的吸引人,但它还是有诸多不足。

例如,桃花不是成片的,这缺一块儿,那也缺一块儿,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3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三峡大学校内虽有水域若干个,但其水的污染很严重;

4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3、评价结论

(二)资源数量与结构评价

1、从旅游资源数量来看,三峡大学的资源类型比较单一。

旅游设施不齐全,也没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2、从旅游资源分类来看,以生物景观类为主;其次是水域风光类;接下来是建筑设施类。

3、从旅游资源结构来看,三峡大学的自然旅游资源占约30%,人文旅游资源占约70%。

(三)资源特色定性评价

1、生物资源丰富神奇——植物王国

三峡大学春天有绿意葱葱的大片迎春花、垂柳,还有色彩斑斓的桃花、樱花;夏天有五光十色的水莲花;秋天有高傲挺拔的银杏树、还有硕果累累的金橘树;冬天有迎风独立的清香腊梅花。

2、山水资源徇丽多彩

求索溪常年溪水潺潺,东苑公寓旁相连接的天然池塘和人工水域流水不息.小山上春天有大片的油菜花,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格外夺目.

3、人文资源色彩鲜明——民风淳朴

除了每年的新生迎接晚会外,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也是一大看点。

除此之外,三峡大学每年都会组织大大小小的活动若干场,也都非常的精彩。

三、新增资源与景观定量评价

(一)新增资源情况

1、建筑与设施大类

①综合人文旅游地

对外开放的各大体育场,贯穿校内的三大公交路线

②单体活动场馆

③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教学楼周围有不同造型的标志性建筑。

例如,文科类有孔夫子的雕塑;图书馆前有“求索"的石碑。

值得改进的是,缺少一些特色性的文化建筑.例如,求索溪中的一片水域中可以建造一尊屈原的雕像;水电楼前可以打造一个小型的三峡大坝模型等。

④居住地与社区

三峡大学是一个开放式的学校,新旧教师公寓林立其中,让学校多元化。

其中,小吃城、小吃街让学校有了些商业气息.

2、旅游商品大类(地方旅游商品)

3、人文活动大类

①艺术文化

②民间习俗

③现代节庆

 

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与规模预测

一、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一)、国际旅游市场呈增长趋势

我国的旅游市场自2009年开始复苏,我们可以从全球旅游市场的扩大以及旅行社的收入增长可以看出来。

根据旅游行业的调查报告显示:

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

8亿人次,同比增长4。

4%。

其中的发达经济体增幅超过了新兴市场.二我国也成为旅游消费金砖四国之一。

世界旅游机构预测,到2020年,旅游产业的收入将达到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

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

35%和6。

7%,远远高于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

这表明,世界旅游行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1世纪将是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世纪.

(二)、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

旅游发展的根本基础是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

我国居民的出游率已经从2001年的59%增长到2010年的140%。

到2012年1季度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9亿人次,比增长12。

7%,游总收入7,146亿元,同比增长19.9%。

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人民币,折合约1135美元,超出国际公认的国内旅游急剧扩张的800美元界限,中国城镇居民出游市场出现“井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人民币,折合约354美元,高于国际公认的居民开始出游的300美元界限,中国广大农村旅游市场即将启动,国内旅游市场将会不断升温。

(三)、三峡旅游发展行势

近年来,长江三峡旅游增长迅速,2011年游览三峡人数达到145万人,乘船游三峡的总量近110万人,其中,长江邮轮载客为48万人,比2010年的30万人增长了60%。

数据表明:

三峡旅游品质得到了快速提升,品牌形象进一步凸显,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为促进三峡库区旅游经济发展,确保实现以后长远目标,又以举办“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契机全力推动境外、国内市场营销,深化推进渝鄂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制定长江邮轮企业和组团旅行社的奖励机制和长江三峡旅游行业合作机制,做大客源市场,从而促进长江三峡旅游经济的长期良性发展.

(四)、宜昌旅游发展趋势

长江三峡与宜昌市客源市场经过近三年的跨越式发展,宜昌旅游在三峡区域的地位显著提高,宜昌市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线游客集散地的局面正在形成,1996年武汉市接待海外游客21万人次,重庆市接待16万人次,分别是宜昌的2.1倍和1。

6倍.由下表可知,2002年宜昌接待海外游客数超过武汉,直逼重庆,三峡旅游经济重心东移.三峡大坝坐落在宜昌,高峡平湖,宜昌是最佳视点.宜昌同时又是鄂西铁、水、公、空门类俱全的交通枢纽,三峡机场近年航班增多,转途武汉不再是海外三峡游客唯一的交通选择。

2001年长江30多万海外游客,已有近10万人次从宜昌进出。

当年,宜昌海内外游客绝对数首次超过武汉。

一大批海内外大公司将旅游投资目光转向宜昌,目前在宜昌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旅游续建、在建重点项目有30个,计划总投资34亿多元。

根据宜昌旅游周边景区市场开拓经验,三峡大学近期市场定位在省内周边市场,重点开拓宜昌、武汉、荆州、荆门、襄樊等省内城市居民,中小学生,大学生,学术研究等市场,兼顾外来宜昌商务会议旅游以及三峡旅游的机会市场。

(五)、高校旅游发展形势

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个性化旅游和特色旅游将逐渐取代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的主导地位。

而具有秀美自然风光和纯美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独特深厚的校园旅游就应运而生了。

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它是城市旅游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融教育性,新奇性,时间性,针对性的旅游。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园旅游很快甚至出现人满为患的状况,而其他城市的高校也逐渐发展起来.只要组织协调好校园旅游,将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极大的效益,校园旅游也将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三峡大学校园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高校旅游动机分析

人们选择高校旅游的动机,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产生旅游动机以后决定外出旅游,在选择旅游项目和旅游地时,可能产生高校旅游动机;另一种是直接产生高校旅游动机。

产生高校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出于增长知识:

三峡大学在宜昌市算是一流高校,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特色水电专业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将给来此观光游览的旅客增长一些知识,特别是一些中小学生。

2,出于放松身心:

人们常年生活在喧闹的环境中,空气污染严重,噪声无时不在烦扰,生活节奏紧张,因而感到身心疲惫,精神压力大.为了暂时从这种烦扰和压力中解脱出来,来三峡大学感受学校的宁静和文化的熏陶,放松自己,使融入其中.

3,出于探亲访友:

其他高校学生来三峡大学看望朋友亲人,并参观三峡大学,了解三峡大学.

4,出于工作需要:

可能一些工作需要来三峡大学,如向学校教授咨询,大学生市场调查等,都有可能观光三峡大学。

(二)、三峡大学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1,旅游吸引力主要在湖北省内市场,客源市场主要在宜昌市及周边城镇。

2,以观光及文化学习旅游为主,兼科研,学术研究旅游游客.

3,以散客旅游为主,兼团队旅游,主要是宜昌市。

(三)、三峡大学旅游市场定位

通过客源市场特征及宜昌市大环境旅游发展态势的分析研究,对客源市场规划划分为三级体系:

一级客源市场:

宜昌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居民。

游客包括各年龄和职业群体,旅游者可以利用节假日到三峡大学观光学习旅游。

二级客源市场:

武汉市和湖北省省域范围内的城镇居民.游客交通距离相对较近,是三峡大学近、中程客源市场。

游客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到三峡大学休闲度假、观光游览。

三级客源市场:

国内外来宜昌游三峡看大坝的游客,这是三峡大学旅游的机会市场,是远期开发的三级客源市场。

为此,三峡大学近期旅游市场开拓的总体定位为:

以宜昌市、武汉市等省内周边大中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校园观光旅游市场和学术研究市场并重.

三、三峡大学旅游市场预测

(一)、客源市场预测的依据

1,目前,三峡大学旅游已初具规模,重要庆典及节日来参观游览的游客正在逐步增多.

2,三峡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也在扩大范围.

3,三峡大学知名度的推广力度也在加大.

(二)、游客规模预测

随着三峡大学知名度不断的提高,游客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规划以宜昌市、武汉市作为基础客源地,宜昌周边城市及湖北省作为重点发展客源地。

近期完善一级客源市场、积极大力开拓二级客源市场,远期形成以健全稳固的一、二级市场为核心,三级市场初具规模的客源市场体系.

1,近期(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