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8238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docx

部编小学三年级上册《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朱小花教案教案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执教教师: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朱小花

指导教师: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杨乾妹

林廷彧

丁学洪

教学目标:

1.

引导发现丰富贴切的修饰语、比喻,学习运用把句子写形象具体。

2.

引导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巧于想象、妙于表达,发现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

教学重点:

 

引导发现丰富贴切的修饰语、比喻,学习运用把句子写形象具体。

教学难点:

引导完成小练笔,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巧于想象、妙于表达,发现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

教学时数:

第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积累卡、小练笔

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迷人。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发现作者的写法,学习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

一、运用学法

体验表达

(一)体验修饰语,将事物写具体写形象

1.第一组词:

水泥道

湿漉漉的水泥道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

水泥道:

一起读,看到这三个字,朱老师脑袋里就只迸出一个画面,猜猜?

(2)湿漉漉的水泥道:

就是一条冷冰冰、硬绑绑的水泥路,一点也不好看、一点也不美。

那如果前面加上这个词【课件演示:

湿漉漉的】,你脑海中的这条水泥道又是怎么样的呢?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湿答答的,好像也不好看、也不美。

但是,作者这样一写,画面就不一样啦!

【课件演示:

铺满金色巴掌的】现在,你看到什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我们都知道,这“金色巴掌”就是——梧桐树叶。

被这么一写,这条水泥道就变得——活泼可爱了、变得美丽迷人啦!

你喜欢吗?

(4)三个词同时出示:

是什么让“水泥道”发生了变化?

 

小结:

同一个事物,增添了不同的修饰语,它的样子就变化了。

本来不美的|变——美了,本来不可爱的变得——可爱了。

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修饰语,我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

修饰语】

2.第二组词:

水洼

 

叶子

 

地方

 

亮晶晶的水洼

金黄金黄的叶子

很远很远的地方

(1)齐读【水洼

叶子

地方】:

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词。

美吗?

可爱吗?

(2)请你帮帮忙,从课文中发现秘密,把它们都变得美丽可爱起来。

(3)学生浏览发现:

【亮晶晶的水洼

金黄金黄的叶子

很远很远的地方】

(4)引导想象、拓展运用:

亮晶晶的水洼,你见过吗?

想象下,什么光照着它亮晶晶的?

你喜欢吗?

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是亮晶晶的?

叶子变得?

原来没有颜色的,现在一下子丰富起来了,美吗?

大自然有金黄金黄的叶子,还有其他颜色的叶子吗?

很远很远的地方,你有什么感觉?

(5)发现叠词的妙处:

再读一读这三个修饰语,谁还能发现这三个修饰语共同的特点?

学习中,我们也积累过这样的叠词吗?

我们开火车一人说一个——

(6)小结:

(指导重音处理读好叠词),叠词读起来感觉如何?

有节奏感,更表达作者的喜爱。

让我们把部分叠词送回课文,一起美美读一读。

3总结:

因为有了准确丰富的修饰语,所以作者可以把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写具体、写形象,这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秘密噢!

(二)感受比喻句,体验观察想象的重要

 

过渡:

修饰词很重要,课题的修饰语还藏着一个秘密呢?

我们一起再读课题。

课题的修辞语金色巴掌其实说的是——梧桐树的叶子。

那老师改改这个课题:

铺满梧桐树的水泥道,你喜欢吗?

说说理由。

是生动有趣的比喻,让水泥道变美了【板书:

美】;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比喻,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含有比喻的句子划出来,反复地读一读。

1.学生找读句子。

2.品读感受,生成体会。

出示句子1: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思考:

作者把水泥道比作了——彩色的地毯,怎么会有这么奇妙的比喻呢?

联系课文前面的描写,读一读想一想。

|

(2)交流:

引导学生围绕看到、想到表达。

引导:

——金黄金黄的叶子,那不应该是金色的地毯,怎么变成彩色的了?

(深

深浅浅的黄、黄中带绿、黄中带红,那不就是彩色嘛!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

——为什么是闪闪发光呢?

(闪着雨珠、星星点点的阳光,看到了叶子上的雨珠,看到了洒落的阳光,就有了闪闪发光的地毯。

(3)指导朗读:

你看,美是需要发现的。

【板书:

发现】谁能把作者发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抓叠词,放慢节奏,读出意境)

过渡:

同样是写落叶,作者还有不同的比喻,谁找到了另一句?

出示句子2: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贴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交流:

金色的小巴掌,这个比喻,写出了梧桐叶的——形状。

一片片梧桐叶,就是——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是可爱的、美的,但在作者看来更美的是?

(它们凌乱的、不规则地粘在水泥道上。

(2)理解凌乱:

凌乱其实就是什么意思?

(不规则、杂乱、无条理)教室里凌乱的桌椅,好看吗?

图书角凌乱的书本,好看吗?

凌乱的讲台,好看吗?

那水泥道上这凌乱的落叶,怎么就好看了呢?

(因为自然,所以生动、所以活泼、所以美好,所以,这时的落叶带给作者是一种没有被雕琢过的自然的美,作者的发现多么奇妙。

(3)指导朗读:

同样的落叶,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美,请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

(抓甚至、然而,这些关联词关联着作者的情感。

3.句子比较。

出示:

句子1和句子2【出示在一个课件页面上】

(1)比较:

心里默读这两句话,想想为什么同一个人看同样的落叶,怎么就会有这样不同的比喻呢?

(2)交流:

抓“一块”,“一个”:

“一块”,作者看到的是整条水泥道,整个水泥道上落叶,于是想到了地毯。

“一个”,作者看到的是一片,这是一片、那一片,看到是是一片和一片,于是想到的是小巴掌。

|(3)小结:

观察角度很重要,角度不同,发现的美自然不同,当然美的发现还要有美的想象。

【板书:

想象】

(4)链接:

瞧,不仅是文中的作者,就是古代诗人也一样,一插上想象的翅膀,生活中普通事物就鲜活起来了——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4.

句子3: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过渡:

作者还有更美妙的想象呢?

谁发现了?

(2)品读:

这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就是?

(作者的这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哎,这句话不在写梧桐叶啊?

是不是可以删去呢?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想一想。

谁来说说看?

(3)交流:

引导:

因为作者太喜欢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了,那满满的落叶,让作者觉得自己就是小鸟,可以在叶丛间自由地、快乐地蹦跳着、歌唱着。

不是小雨靴成了小鸟,是作者成了小鸟,在——蹦跳、歌唱、飞翔又落下……

(4)指导朗读:

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谁来试试。

(5)思考:

走在这样的一条水泥道上,也许我们也会把它比作地毯,也会把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但你会想到把雨靴比作小鸟?

想到它在叶丛中蹦跳、歌唱吗?

那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联想、写出这样的比喻呢?

(6)小结: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如果我们有一颗爱美的心灵,我们就会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展开美妙的想象、就能用美的语言去表达。

5.

再读三段文字:

三个比喻句,表达一份爱美的情。

让我们来一起总结下吧——一起读、一起想象、一起感受。

三、创设情境

美的表达

1.

过渡:

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是在上、放学的路上。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是作者在上学路上一次美妙的发现!

2.引导想象,完成课后小练笔:

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家|门口的小路上听到小鸟的歌唱、还是遇见了春天盛开的鲜花,或是见到草坪上的小昆虫,还是各种叫卖……学习今天叠词等修饰语和比喻手法,把你看到的美写出来。

3.

交流点评:

围绕叠词、修饰性的词语、同样的景不同的比喻等评价,突出想得美、写得美。

四、梳理收获

布置作业

(1)积累抄写课文的比喻句

(2)修改片段,读给爸爸妈妈听

 

(3)邀请爸爸妈妈说说小时候上放学路上的风景和趣闻

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修饰语|

|

|

 

发现

 

 

比喻

 

想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