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8358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docx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第四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考点一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铜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

O2

(1)潮湿的空气中:

2Cu+O2+CO2+H2O===Cu2(OH)2CO3(碱式碳酸铜,绿色)

(2)2Cu+O2

2CuO(黑色固体)

Cl2

Cu+Cl2

CuCl2(棕黄色烟)

S

2Cu+S

Cu2S

氧化性酸

浓硫酸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浓硝酸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稀硝酸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AgNO3、FeCl3

Cu+2AgNO3===Cu(NO3)2+2Ag、Cu+2FeCl3===CuCl2+2FeCl2

二、氧化铜和氢氧化铜

物质

氧化铜

氢氧化铜

化学式

CuO

Cu(OH)2

颜色状态

黑色固体(粉末)

蓝色固体

水溶性

不溶

不溶

化学性质

CuO+2H+===Cu2++H2OCuO+H2

Cu+H2OCuO+CO

Cu+CO2

Cu(OH)2+2H+===Cu2++2H2OCu(OH)2

CuO+H2O

  三、硫酸铜

1.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或胆矾,受热易分解为白色粉末CuSO4和水。

2.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试剂,但不适于作干燥剂。

(1)Cu在加热条件下与O2非常容易反应,利用这一性质,可把Cu作为O2的吸收剂。

若在实验题中看到加热的铜网或铜粉,应想到这一作用。

(2)无水CuSO4常用作水的检验试剂;由于其吸水效率不是太高,一般不作干燥剂使用。

(3)铜盐属于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铜盐有毒。

农业上常用石灰乳和CuSO4混合使用,是被称为“波尔多液”的农药。

 (2015·最新调研)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

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____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空,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________,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_____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加热坩埚时温度较高,应放在泥三角上进行加热,且取用坩埚时要用坩埚钳,并且为防止坩埚炸裂和烧坏桌面,灼烧后的坩埚要在石棉网上冷却,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2)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3)利用途径Ⅱ制取胆矾时,必须先加酸将氧化铜溶解,加热通氧气将Cu氧化,过滤除去粗制氧化铜中的不溶物杂质后,然后再蒸发溶剂,冷却结晶,再过滤得晶体,最后将其干燥,由此可写出答案。

(4)根据途径Ⅰ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和途径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Cu+O2+2H2SO4(稀)

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Ⅱ的优点是:

①产生等量的胆矾比途径Ⅰ耗硫酸少;②途径Ⅱ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SO2)。

[答案] 

(1)c e b 

(2)ab (3)蒸发 过滤

(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Ⅱ消耗硫酸少 途径Ⅱ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1.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Na+、NH

、NO

、Mg2+可以大量共存

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

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S2-===CuS↓

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2NH3·H2O===Cu(OH)2↓+2NH

解析:

选A。

A.CuSO4溶液显酸性,Na+、NH

、NO

、Mg2+可以大量共存,A项正确;B.CO2与CuSO4溶液不发生反应,违背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B项错误;C.H2S属于弱电解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写化学式,C项错误;D.CuSO4溶液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基合铜离子,D项错误。

题组一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无

B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对;有

C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氨气,有深蓝色沉淀产生,过滤后灼烧滤渣,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把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Ⅰ对;Ⅱ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对;无

解析:

选D。

稀盐酸可以与Cu2(OH)2CO3反应,而且稀盐酸不能与Cu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Ⅰ、Ⅱ有因果关系,A错误;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铜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铜制容器盛装浓硫酸,B错误;硫酸铜与氨水生成Cu(OH)2,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CuO,Ⅰ、Ⅱ均正确,但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uSO4可用作消毒剂,但与前者没有因果关系,D正确。

2.氢氧化铜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

溶解25.25g的上述混合物,恰好消耗1.0mol·L-1盐酸500mL。

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质量为(  )

A.15gB.20g

C.30gD.35g

解析:

选B。

用盐酸溶解上述混合物,最后所得溶液为CuCl2溶液,根据Cl-守恒得n(CuCl2)=

=0.25mol。

根据Cu元素守恒得n(CuO)=0.25mol,其质量为0.25mol×80g·mol-1=20g。

题组二 铜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3.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转化关系可知A中含有SO2,故可利用碱性溶液吸收。

稀HNO3虽然也能与SO2反应,但又会放出有毒气体NO,故不能选b。

(2)Fe2+具有强还原性,可利用KMnO4溶液来检验,若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3)由泡铜冶炼粗铜利用了铝的强还原性(铝热反应)。

Cu2O中铜元素为+1价,利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3Cu2O+2Al

Al2O3+6Cu。

答案:

(1)cd

(2)Fe3+ 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

(3)3Cu2O+2Al

Al2O3+6Cu

4.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该绿色物质是碱式碳酸铜。

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绿色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OH)3

1.9

3.2

Fe(OH)2

7.0

9.0

Cu(OH)2

4.7

6.7

若提供的药品有:

Cl2、浓硫酸、NaOH溶液、CuO、Cu,试结合题给表格,简述除去步骤③溶液中Fe2+的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无水硫酸铜变蓝,可知反应中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有CO2生成;根据黑色固体溶于稀盐酸溶液变蓝色,插入铁丝后有红色物质析出,知黑色物质应是CuO。

(1)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CuO。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CuO+H2O+CO2↑。

(3)上述实验步骤③中铁置换出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Cu+Fe2+。

(4)该实验装置中最后的干燥管中装有碱石灰,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广口瓶中,干扰实验。

(5)要除去Fe2+,根据表格可知Fe2+开始沉淀的pH为7.0,而Cu2+完全沉淀的pH为6.7,所以当Fe2+开始沉淀时Cu2+已完全沉淀,要保证Cu2+不被沉淀,只有把Fe2+氧化为Fe3+,再调节pH除去杂质,根据提供的氧化剂,只能选择氯气,为了不引入杂质,选择CuO调节溶液的pH,注意沉淀后一定要过滤。

答案:

(1)CuO

(2)Cu2(OH)2CO3

2CuO+H2O+CO2↑

(3)Cu2++Fe===Cu+Fe2+

(4)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广口瓶

(5)通入足量Cl2将Fe2+氧化成Fe3+,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3.2~4.7,过滤除去Fe(OH)3

 

(1)溶液中的Cu2+常为蓝色(浓CuCl2溶液为绿色,稀CuCl2溶液为蓝色),可作为Cu2+的鉴别依据。

如CuSO4溶液呈蓝色,在推断题中,“蓝色溶液”基本可作为Cu2+的存在依据。

(2)Cu2+与碱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这也是鉴定Cu2+的原理之一。

考点二 金属矿物的开发及利用[学生用书P64]

一、合金

1.概念:

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

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1)熔点:

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2)硬度和强度:

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二、常见金属材料

1.重要的黑色金属材料——钢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2.几种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四、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五、金属冶炼的实质

金属冶炼的过程就是把金属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的过程。

即:

Mn++ne-===M。

六、金属冶炼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构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2)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不是简单加合;但在化学性质上,一般认为合金体现的是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两种金属形成合金,其前提是两种金属在同一温度范围内都能熔化,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

(4)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越容易被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阳离子越难被还原。

(6)冶炼Mg时只能电解MgCl2不能电解MgO(熔点太高)。

(7)冶炼Al时只能电解Al2O3不能电解AlCl3(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

加入冰晶石(Na3AlF6)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化温度。

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

A.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

B.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

C.在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单质Na

D.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

[解析] A项,Mg的还原性大于H2的还原性;C项,制取钠,应电解熔融NaCl;D项,4CuO

2Cu2O+O2↑。

[答案] B

 

(1)电解法K~Al;

(2)热还原法Zn~Cu;

(3)热分解法Hg~Ag;(4)富集法Pt~Au。

   

 2.被称为“国防金属”的镁,60%来自于海洋,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正确方法是(  )

物质

氧化镁

氯化镁

熔点/℃

2852

714

A.海水

Mg(OH)2

Mg

B.海水

MgCl2溶液―→MgCl2(熔融)

Mg

C.海水

Mg(OH)2

MgO

Mg

D.海水

Mg(OH)2

MgCl2溶液―→MgCl2(熔融)

Mg

解析:

选D。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应在HCl氛围中加热,电解熔融MgCl2(不是MgO)制取Mg。

题组一 有关合金的性质考查

1.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

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

C.密度小D.强度高

解析:

选B。

合金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铝镁合金在家居装潢中经常会用到。

铝镁合金强度高,制成的门窗、防护栏等坚硬牢固;密度小,同体积时比较轻,方便运输、搬运;不容易生锈,制成的装潢材料经久耐用;只有导电性好与这方面的用途无关。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奥运会金牌成分提出猜想:

甲认为金牌是由纯金制造;乙认为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金牌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

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请你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  )

A.硫酸铜溶液B.稀硝酸

C.盐酸D.硝酸银溶液

解析:

选B。

当金牌是纯金时遇到稀硝酸不溶解;当金牌是金银合金时遇到稀硝酸会部分溶解;当金牌是黄铜时遇到稀硝酸会全部溶解。

题组二 有关金属冶炼的考查

3.(最新改编)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钛:

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

B.炼铁:

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C.制钠:

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D.炼铜:

用黄铜矿经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99.9%的铜

解析:

选B。

A中不能用TiCl4溶液,要用熔融态的TiCl4;电解NaCl溶液得到NaOH、Cl2和H2;电解法精炼铜的原料是粗铜。

4.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Al2O3+2Fe。

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1)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B.稀硫酸

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1)该反应温度下铝已熔化,未反应的铝可与生成的铁熔合在一起,形成合金 

(2)NaOH溶液 有气泡生成 (3)B

 

(1)熟记2个物理性质:

①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低。

②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大。

(2)记住2种有色金属:

铝、铜。

(3)牢记4种物质的颜色:

Cu——紫红色,CuO——黑色,CuSO4粉末——白色,CuSO4·5H2O——蓝色。

(4)熟记5个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2(OH)2CO3(铜锈),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u(OH)2

CuO+H2O。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014·高考江苏卷)Cu溶于稀HNO3:

Cu+2H++NO

===Cu2++NO2↑+H2O。

(  )

(2)(2012·高考广东卷)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3)(2012·高考江苏卷改编)MgCl2(aq)

Mg(OH)2

MgO

Mg。

(  )

(4)(高考广东卷)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有Mg(OH)2沉淀生成。

(  )

解析:

(1)Cu和稀HNO3反应,产生NO,应为3Cu+2NO

+8H+===3Cu2++2NO↑+4H2O。

(2)工业上制取Al采用的就是电解熔融的Al2O3,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工业上制取镁是电解熔融的MgCl2,若电解MgO则能耗太高,故错误。

(4)Mg2+与NaOH产生Mg(OH)2沉淀,故正确。

答案:

(1)× 

(2)√ (3)× (4)√

2.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解析:

选B。

四个选项的反应方程式及固体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A.H2+CuO80

Cu64+H2O,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B.2CO2+2Na2O2156===2Na2CO3212+O2,固体质量增大,正确。

C.2Al+Fe2O3

Al2O3+2Fe,固体质量不变,不正确。

D.Zn65+Cu(NO3)2===Cu64+Zn(NO3)2,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3.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解析:

选D。

A.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固体质量增加的是OH-的质量,且有n(OH-)=n(e-),设合金中镁、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有

解之得

,则该合金中铜、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该硝酸的浓度c=

=14.0mol/L。

C.NO2和N2O4都来自硝酸,设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x+(0.05mol-x)×2=0.06mol,x=0.04mol,NO2的体积分数为80%;D项得到2.54g沉淀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NO3,故n(NaOH)=0.7mol-0.04mol-0.02mol=0.64mol,则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mL。

4.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解析:

选B。

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题意,则有

64x+144y=27.2①

由Cu―→Cu(OH)2 Cu2O―→2Cu(OH)2得

34x+52y=39.2-27.2②

解①②得:

x=0.2,y=0.1。

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0.1=2∶1,A正确;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aOH和NO的物质的量之和,1.0mol+(0.2mol×2+0.1mol×2)/3=1.2mol,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0.5L=2.4mol/L,B不正确;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0.2mol×2+0.1mol×2)/3=4.48L,C正确;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1.2mol-0.2mol×2-0.1mol×2×2-(0.2mol×2+0.1mol×2)/3=0.2mol,D正确。

5.金属冶炼与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_______。

a.Fe2O3        b.NaClc.Cu2Sd.Al2O3

(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

2Cu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