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8714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docx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试题集锦

一、选择题

1.假如你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献是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法典》D.《独立宣言》

2.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这个事的实质是

A建立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B为近代化扫清障碍

对外殖民方面取得成功

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3.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封建专制B封建割据军国主义D自由主义

4.造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主要原因是

A普鲁士国王操纵宪法的制定

B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D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各项由选举产生的是

A皇帝B首相联邦议会D帝国国会

6.德国统一后,阻碍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彻底完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世袭君主制B容克地主包揽君主要职

君主立宪制D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7.法国大革命期间,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不同时期的法国政权()

①第一共和国②第二共和国③第三共和国④第一帝国⑤第二帝国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②⑤③.④①⑤②③D.④①②⑤③

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总统权力不包括()

A.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B.缔结并批准条约

.特赦权D.不经参议院赞同可解散众议院

10.19世纪早期,导致德意志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资本缺乏B.国内资匮乏

.国家四分五裂D.技术力量薄弱

11.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主要是针对()

A.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各种势力B.德意志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

.普鲁士资产阶级的革命活动D.马克思领导的国际工人运动

12.德意志完成统一的方式是()

A.平等合作的联邦制B.自下而上的人民起义

.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D.自上而下的改革

13.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B.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D.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较小

14.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重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发动热月政变②攻占巴士底狱③发表《人权宣言》④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1.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B.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6.近代以,法国政权局势的突出特点是()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间斗争激烈B.始终存在着帝制与共和制之间的斗争

.政权更迭频繁D.人民斗争不断

17.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18.法国参议员的任期比美国参议员()

A.长3年B.短3年.长2年D.短2年

19.在178年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B.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

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20.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和被罢免,德皇的做法()

A.合法B.不合法.说不清D.屠戮功臣

21.与美国的各州相比,德国地方各邦的权力()

A.大得多B.小得多.差不多D.各自保留权力不一样

22.与英美相比,德意志的政治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性,主要是因为()

A.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

B.德意志有军国主义传统

.德意志是通过王朝统一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地主拥有巨大的权力

23.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

A《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拿破仑法典》D187年宪法

24法国制宪会议颁布的《人权宣言》,其核心是

A重视人和人性B强调人权和法制否定教权和神权D鼓吹平等和自由

2以下法国政权中,更迭顺序正确的是

A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B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

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

D第二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26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多次斗争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美国D德国

27在促进德意志国家统一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进步人士的统一主张B经济基本连成一体

俾斯麦的个人作用D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2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德国的政体是

A议会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D总统共和制

29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②③D①②④

30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31.仔细观察《拿破仑一世的加冕仪式》一图,它说明了什么A.恢复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拿破仑是值得称赞的英雄

.法兰西共和制度的确立非常艰难

D.罗马教皇控制着当时的法国

32.2002年当地时间月日晚,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统计结果揭晓,现任总统希拉克以绝对优势挫败极右势力代表勒庞,赢得本次总统大选胜利。

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众议院选举B.参议院选举

.选民直接选举D.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

二、非选择题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网球场宣誓共和国历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说,以上两幅图分别代表了法

国人走向共和的初始阶段和确立阶段,请问,在这两个阶段中,分别颁布了什么重要宪法

?

(4分)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宪法的内容根本区别是什么?

(2分)两部宪法

的颁布在法国历史上各具有什么重要的地位?

(4分)

(3)据此,你对法国革命中共和制的确立有何认识?

(4分)

答案

(1)图一:

1791年宪法;

(2);图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年宪法)

(2)根本区别: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分)187年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

地位:

1791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2分)187年究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3)认识: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走民主共和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宪法在走向共和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2.(200年上海历史)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

”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

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

问题:

(6分)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3)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

(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有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

——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凡为积极公民,必须生为法国人或后变为法国人;已满2岁;在城市或区内具有法律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住所;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收据;不处于奴仆地位,即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

——法国《1791年宪法》

回答:

(1)材料二在关于选举人资格的规定中,最关键的条是什么?

(这些规定与材料一的哪些条款相抵触?

(2)从两则材料的对比中,你有什么认识?

(1)拥有一定的财产。

平等。

材料一规定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按其能力可担任官职。

(2)资产阶级标榜平等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其自身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俾斯麦)“他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敌,他憎恨任何民主运动和人民运动。

……恩格斯有一次称俾斯麦为‘非本心的革命者’”

——维纳•洛赫《德国史》

材料二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者应该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列宁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恩格斯称俾斯麦为“非本心的革命者“的原因。

(2)根据材料2,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什么?

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

(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采取什么原则?

(1)因为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而统一实质上是消除封建割据,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也是特定历史条下的一种资产阶级革命。

(2)推行“铁血政策”,发动王朝战争形式。

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德意志内外都还存在反对统一的分裂势力。

(3)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只要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就应当肯定。

.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历史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③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④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①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②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6.1789年以,法国人民为争取共和制反复斗争,但由于特殊的国情,法国的共和制直到187年才初步确立下。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89-187年法国政治体制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恢复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年,法国通过新宪法,共和体制终于初步确立下。

7.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状况的不同,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不尽相同。

请对比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原因。

不同之处:

①君主的权力截然不同。

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而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德国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在国家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不同。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而在德国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扫除了封建势力;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从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封建残余比较浓厚。

②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大;德国长期的分裂状态,导致其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由此造成政治上的落后。

8.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主要大国得以确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各国又呈现出复杂的政体局面。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

(2)当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英、法、美、德等欧美主要大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

(3)导致上述复杂政体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1)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④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的意志和政策。

总统和总理都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不但领导内阁,而且可以控制议会或干预立法。

(2)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3)资本主义政体复杂多样,影响政体的因素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资产阶级成熟的程度、该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地理条、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国际环境等。

9.结合史实分析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条。

(1)统一的客观条:

A、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统一,也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产阶级越越感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为后盾。

B、民族主义情绪的勃发。

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人民觉醒,萌发了民族主义,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其更加强烈。

完成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凝聚力,实行民族振兴,成为德意志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统一的主观条:

A、有意于统一德意志的普鲁士的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等。

B、统一的领导人俾斯麦采取了正确的政策策略,指挥得当,如推行铁血政策、开展灵活的外交等。

10.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依据英国史实从原因和作用的角度对这一制度作一评价。

⑵依据英国、德国两国史实概括其特点。

并指出英德两国本质上的不同点。

(1)原因:

君主立宪制是由当时英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物质与政治力量还不够强大,还没有达到足以改造整个世界的程度;另一方面,英国的封建势力在当时还比较强大,它们不甘心自动或轻易地退出历史的政治舞台,所以最终形成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政治格局。

作用:

但是毕竟这一制度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的君主制,是对上层建筑的巨大变革,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与约束,议会的权力受到法律的保障,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终于确立起。

(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

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其存在主要是作为国家的象征。

②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

③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即是新教徒),天主教徒相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本质不同:

英国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统而不治”;德国议会从属于皇帝,君主立宪制并不完整。

11.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历史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③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④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①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②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12.1789年以,法国人民为争取共和制反复斗争,但由于特殊的国情,法国的共和制直到187年才初步确立下。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89-187年法国政治体制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8.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恢复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年,法国通过新宪法,共和体制终于初步确立下。

1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状况的不同,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不尽相同。

请对比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原因。

不同之处:

①君主的权力截然不同。

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而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德国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在国家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不同。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而在德国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扫除了封建势力;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从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封建残余比较浓厚。

②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大;德国长期的分裂状态,导致其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由此造成政治上的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