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93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docx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

突围闯关活动心得体会

  篇一:

团体活动之人际关系

  第一次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相互认识

  活动目标:

1、小组成员间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协助成员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2、培养和谐的、具有凝聚力的团体。

  活动过程:

  

(一)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以及团体规范

  

(二)热身游戏

  1、活动目的:

感受团体,体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活动过程:

  

(1)全体成员站立,手拉手围成一圈

  

(2)领导者说出一个数字,成员们必须马上围成同样人数的圈

  (3)没有组成圈的学员谈体会

  (三)活动一

  1、活动名称:

人椅

  2、活动目的:

增强团体凝聚力

  3、活动过程:

向学员讲“人椅”的规则:

前面的学员坐在后面学员的腿上,围成一个圈。

活动开始时,学员绕着圈一边走一边唱《两只老虎》,当指导者喊停时,所有的学员以最快的速度坐成“人椅”。

由指导者检查“人椅”是否牢固。

  4、活动分享:

怎样使速度更快,怎样使“人椅”更牢固。

  (四)活动二

  1、活动名称:

棒打薄情郎

  2、活动目的:

使团体成员互相认识

  3、活动准备:

报纸做的棒子

  4、活动过程:

先由各成员依次自我介绍,然后指导者随机选一个成员,让他拿着棒子走到任意一个成员的面前,问他“我叫什么名字?

”,如果对方回答正确,就把棒子交给他,如果回答错误,就打他一下,再告诉他自己的名字,然后把棒子交给他,然后由他去问下一个成员。

活动中应尽量让每个人都被问到。

  (五)活动三

  1、活动名称:

我记住了他

  2、活动目的:

总结第一印象的影响因素

  3、活动过程:

  

(1)第一单元的活动即将结束,请每位成员把印象最深刻的成员名字写在卡片上,并注明原因。

  

(2)将结果公布,看谁是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分析原因,总结影响第一印象的各种因素。

  (六)结束(围成一大圈)

  1、一句话感受(描述今天在团体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欣赏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3、领导者说结束语,并布置作业

  生活中练习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对别人微笑;写出今天在团体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以及对团体辅导的意见和建议。

并在下次活动时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次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1、我沟通,我快乐。

  2、友谊

  活动目标:

  让成员们体会言语沟通的重要性,总结沟通的技巧;鼓励各组成员彼此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人际交往困惑;理解友谊的内涵,学会处理和朋友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活动名称:

突围闯关

  2、活动目的:

团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解决困难,体会团队支持对个人的重要性

  3、活动过程:

(1)突围时,一位成员站在团体中间,作为突围者,其他成员用手相互勾结组成包围圈。

(2)突围者可以采取钻、跳、推、绕、拉、诱骗等方式,力求从圈子中突围出来,包围圈的人尽力不让他出来。

(3)闯关时,一位成员站在圈外,作为闯关者,力图打入圈内。

(4)闯关者可以采用钻、跳、推、绕、拉、诱骗等方式,力求从圈外闯入圈内,其他成员围圈面向外,竭力排拒。

  4、活动分享:

成员之间应该怎样配合才能不让突围者或闯关者得逞?

  

(二)活动一

  1、活动名称:

同舟共济

  2、活动准备:

两张报纸

  3、活动目的:

增强团体凝聚力

  4、活动过程:

把成员随机分成两组,,每个小组一张报纸,报纸都是滔滔洪水之中的一条小船,成员都要站上去,不能让任何一个成员落水。

成功后,把报纸对折,依次类推继续下去。

失败的小组给获胜的小组捶背。

  5、活动分享: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活动二

  1、活动名称:

心灵援助

  2、活动目的:

帮助成员汇集大家的意见解决当前的困惑

  3、活动过程:

成员们把自己目前比较困惑的人际问题写在纸条上,小组每个成员都要收到一张这样的纸条,然后把建议写在纸条上,交给纸条的主人。

每个小组请一位成员在团队分享。

  (四)活动三

  1、活动名称:

坐地起身

  2、活动目的:

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活动过程:

学员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围成一圈,背对背地坐在地上,胳膊挎胳膊,领导者说开始后,成员努力一同站起来。

完成后再换8人、12人游戏。

  4、活动分享:

在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五)活动结束

  1、一句话感受

  2、放歌曲《朋友》

  3、朗诵:

释放我的爱

  在我生命深处

  有一份温暖的爱

  它融化了我心底的不安和怨恨

  帮助我坦然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

  我愿将这份爱与身边的朋友来分享

  分享我走过的人生道路

  分享我的欢乐和悲伤

  我愿意为你展示我的爱心和期望

  我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我用爱来消融一切

  第三次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敞开心扉交朋友

  活动目标:

1、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2、真诚地赞美他人以及接受他人的赞美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活动名称:

包容与掌声

  2、活动目的:

学会包容别人,并为别人喝彩

  3、活动过程:

学员们跟随领导者做动作,先是两手握成拳头,用力相互击打,再将一手打开成手掌,相互击打,最后把另一只手也打开。

  

(二)活动一

  1、活动名称:

爱在指间

  2、活动目的:

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交互的原则,学会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3、活动过程:

  

(1)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分别围成两个圈,一个内圈,一个外圈。

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成员面向圆心。

即内外圈同学两两相视而站。

同学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动作。

  

(2)当领导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

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伸出两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伸出三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伸出四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3)当领导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

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如果两人都是伸出一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如果两人都伸出2个手指,那么微笑着向对方点头;如果两人都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如果两人都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拥抱对方。

  (4)每做完一组“动作—手势”,外圈的同学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同学相视而站,

  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

以此类推,直到外圈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一组“动作—手势”为止。

  (5)分享:

握手和拥抱让你感觉如何?

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

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中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当你们伸出的手指一样多时,感觉如何?

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领导者点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

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喜欢与讨厌、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

一般而言,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喜欢他;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接近他;而对于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或厌恶他。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交互原则。

对于交往的对象,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7)分小组讨论:

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8)领导者总结:

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活动二

  1、活动名称:

盲人越障

  2、活动目的:

让学员体会到互相信任、互相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3、活动准备:

凳子若干,眼罩四个

  4、活动过程:

将成员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一位指挥官,站在终点,其他成员站成队列,穿越时戴上眼罩,依次在指挥官的指挥下越过障碍。

获胜的一方要求失败的一方表演一个节目。

  (四)活动三

  1、活动名称:

知己知彼

  2、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肯定和接纳,学会真诚的分享和表达。

  3、活动过程:

  

(1)每个学生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写完后按顺时针方向传给自己右边的同学,让别人写纸条主人的优点,然后再继续传下去,直到传过一圈回到纸条主人的手中。

写别人优点的时候,态度要诚恳,努力发现别人的长处,避免伤害到别人。

  

(2)从组长开始,依次坐到中间,每个学生真诚地望着他,对他说出赞美的话,并和他握手。

  (3)分享:

当有人真诚地赞美你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

当你真诚地赞美别人,看到别人愉快的样子,你的感觉如何?

在这个活动中,让你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4)领导者总结:

人际交往中,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肯定是最高兴的,适时恰当的赞美可以调节人际关系。

欣赏别人是一种视角和胸怀,也是一种能力。

学会欣赏,并且不要吝惜表达你的赞美。

  (四)结束:

  1、请成员谈整个活动的感受

  2、各员相互握手,并送给对方一句话。

(背景音乐)

  3、同唱歌曲《祝福》

  篇二:

团队游戏

  心理游戏——突出重围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头脑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

  2、培养学生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持到底不服输的精神。

  【活动场地】室外最佳。

  【活动程序】

  1、以15—20人为一组,所有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这个圈被称为“包围圈”;

  2、辅导老师介绍游戏规则:

  

(1)假定你被“敌人”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包围圈是由许多人手拉手围圈而成。

要求你尽快想办法冲出围圈。

可采取钻、跳、推、拉、诱骗等任何方式(以不伤害人为原则),力求突围挣脱,冲出包围圈;

  

(2)其他同学则站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包围圈;外围的同学必须要尽全身气力、心计,绝不让被围者逃出;若圈内的同学从某两个同学手拉手的缝隙中逃出,则这两个相邻的同学双双要进入圈内作为被包围者。

  3、游戏开始:

老师可通过随机抽学号的方式,让一名同学站在包围圈团体中央开始游戏。

倘若被围的同学灰心失望,一时冲不出“包围圈”,则可增加两名同学到圈内作为“突围者”,其他的同学可鼓励他继续努力。

一段时间后,换其他成员。

  4、分享其突围的感受。

  讨论:

(1)闯关突围会令人想起什么?

  

(2)突围者成功了几次,失败了几次,为什么会失败?

  (3)突围者在游戏中感觉如何?

单兵作战容易吗?

  【注意事项】

  1、注意场地安全。

有人称这个游戏为“暴力游戏”,游戏的场地最好在草地上而不要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

在做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可能会发生的碰撞以及跌倒等问题,要同学们做好预防,事先须注意移去危险器物。

  2、有健康顾虑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功能欠佳者等)不要参加,以防意外发生。

3、突围方式以不伤害别人为原则。

这个游戏虽然可以允许圈内突围者采用钻、跳、推、拉、诱骗等任何方式,但有一点要提醒学生,不可以对外围的同学进行过分的暴力攻击,如用脚踢对方的腿或手等地方。

  4、包围圈男女同学的搭配问题。

这个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用于异性交往中。

男女同学的身体接触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不被允许的,也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而在这个游戏中,男女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是游戏的需要并且大家都这样做,一般就不会觉得害羞了。

在包围圈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男女同学交叉站立,然后手拉手围成一个圈。

  5、如果学生们比较保守,不愿意的话,则先可先分为男女各一个包围圈,过一段时间,将两个包围圈合并为一个,同样可达到目的。

  “松鼠”搬家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竞争和被淘汰的残酷,感受合作的力量。

  2.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在竞争中体验双赢的快乐。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10分钟。

  三、活动道具

  无。

  四、活动场地

  室内、室外均可以。

  五、活动程序

  1.参与者每三人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人扮“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

  2.根据主持人的口令进行变化,如:

  “松鼠搬家”——“小松鼠”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

  “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

“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小松鼠”。

  3.主持人可以不断变化着发出口令,大家作出相应的变化。

在活动一开始安排2只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充当竞争的角色,这样在变化中必然会有新的“小松鼠”或“樵夫”被淘汰出来。

  4.集体分享活动的感悟。

  六、注意事项

  1.要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便于“小松鼠”、“樵夫”跑动变化。

  2.本活动是人数越多效果越好,出现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和没有“小松鼠”的“小木屋”均被认为是淘汰。

  3.主持人要关注多次被淘汰的“小松鼠”和“樵夫”,可以请他们表演节目或交流被淘汰的原因及心理感受。

  二、同起同坐

  第一个项目:

同起同坐,开始两队东倒西歪的都站起不来,像有个千斤秤坠着,

  教练和宝马场外指导,男女插花平均力量,前后两人背顶背,喊“一二起”,秒坐下,

  秒起来,大大低于教练的要求和秒。

  1、大风吹、小风吹游戏规则:

  主持人喊“大风吹,吹XXX!

”,吹现场某些或某个人的特征,大风吹的时候,没有该特征的人需要站起来,小风吹的时候,有该特征的需要站起来,看谁出错。

  大风吹翻天覆地(取反),小风吹清风扑面(取正)。

  例子:

  “大风吹,吹带眼睛的”

  “小风吹,吹长头发的”

  “大风吹,吹男生”

  “小风吹,吹90后”

  6、我们是最棒的

  游戏规则:

  参与者分组进行,整组齐喊“我,我们,我们是,我们是最,我们是最棒,我们是最棒的”,边喊边一字一拍掌,最快最整齐完成的小组获胜。

  道具:

  秒表一个、成绩表一张

  篇三:

团体活动分享要点

  团体活动分享要点:

  1、松鼠与松树:

  活动目的:

在游戏中体验竞争与被淘汰的残酷,感受合作的力量。

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在竞争中体验双赢的快乐。

  时间:

约30分钟

  分享要点:

一个小木屋住两个小松鼠,建成堡垒,无家可归,不参与竞争的私下安排,家的感觉,无家可归的感觉,小松鼠的主动移动去找家,灵巧的就近原则,活动中出现的其他不寻常的现象都可以拿来分享。

  2、小小动物园:

  活动目的:

增进成员之间的彼此认识与熟悉,对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提供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并促使小组成员接受每个人的独特性。

  时间:

约40分钟

  准备:

每人一枝笔,一张彩色卡片。

  分享要点:

自己所画的动物有哪些是与自己想似的,是哪一些特征是比较想像的?

哪些特征是你比较讨厌的?

你不喜欢这些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特征是你想拥有的?

你觉得如果有了这些特征,你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这个小小的动物园中,你觉得你画的动物在动物园中处于什么地位?

这和你在团体人际的地位想象吗?

  3、突破重围(突围闯关):

  活动目的:

促进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时间:

约50分钟

  准备:

足够宽敞的活动空间,人数8-12人。

  分享要点:

活动中你是否感觉到团体的重要性?

你们或你是怎样阻止或进入成功的?

被团体拒之圈外是什么感受?

你如何理解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团体在合作中出现了些什么问题,怎样改进?

活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发等?

  4、同舟共济:

  活动目的:

集思广益,团体合作,创新思维,努力尝试工,靠团体力量,克服困难,达成目的。

  时间:

约50分钟。

  准备:

每组一张大报纸,可视为大海中的一条船,每组最多8人。

  游戏成功的关键:

1、信念―――“我们是一家人,一个都不能少“。

(2)团队的合作精神;(3)力学中的平衡技巧。

  分享要点:

团队的合作,竞争的感觉。

小组中出现的任何特别的事件,比如叠罗汉最下面那个人的感受,小组中的搭配带给大家的感觉,小组中谁是领导者,谁是出主意最多的人,谁是最弱小的人,被背的人,被踩的人的感受,因为体形关系影响到团体合作与平衡的人的感受。

团队中的沟通,对他组成员的表达,沟通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别队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本队,找到最适合本队的方式。

  5、猜成语:

  活动目的:

利用非言语信息进行沟通,大家利用比划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时间:

约半个小时。

  准备:

每组抽一个成语,利用肢体语言依次向下传递。

  分享要点:

人际间的误解是怎么样产生的?

我们真实的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了吗?

别人表达的意思我们领会了吗?

我们表达的方式和别人表达的方式相同吗?

如果不同,我们有意愿前去协调吗?

  6、萨提亚沟通:

  7、我的自画像: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