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变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9716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一切都在变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切都在变3.docx

《一切都在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切都在变3.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切都在变3.docx

一切都在变3

 

大二班主题活动:

一切都在变

 

活动背景:

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目光注意到更多的事物,发现了更多的可以去探索的“主题”,时不时的会听到他们兴奋地报告着自己的新发现。

能不能让孩子们的兴趣更长久一些,从兴趣延伸探索、思考、动手、动脑,让他们发现并初步了解身边变化着的事物,发现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喜欢上动手操作,学会耐心细致地观察,有了一定的发现能和同伴一道分享呢?

老师预设了《一切都在变》这一主题,希望能让小小科学家们满足一下他们想发现、想探索的愿望,让他们开心、主动地踏上“发现之旅”。

 

主题活动目标:

健康领域

1.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2.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感、情绪。

3.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4.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语言领域

1.乐意倾听同伴讲述有关食物变化的趣事。

2.积极参与“一切都在变”的话题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3.喜欢欣赏和阅读有关“一切都在变”的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

社会领域

1.乐意与同伴或家人一起收集食物变化的信息资料。

2.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3.喜欢与同伴分享有关事物变化的经验。

4.遇到困难会请示帮助,愿意再尝试。

科学领域

   1.主动探究事物变化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录。

2.感知动植物和人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生命是有周期的。

3.能坚持较长时日记录天气的变化。

4.能运用原有经验解决新问题,变废为宝。

5.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画出物体的造型。

6.愿意与同伴合作,大胆进行实验与操作探索活动。

艺术领域

1.感受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了解世界的奇妙与美丽。

2.尝试创编歌曲和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各种造型。

3.用色彩、线条、图形等表达对食物变化过程的理解。

4.尝试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玩具。

主题网络:

 

环境布置:

情境创设       

1.师幼共同创设“一切都在变”的主题墙饰,展示有关食物变化的图片、照片、艺术品和幼儿作品等。

   

    2.创设“我长大了”专版,展示幼儿小时候和现在的衣物、照片等。

语言区        

    1.提供有关人的变化、动物变化、天气变化和其他变化的图片、图书,供幼儿观察、讲述。

2.提供《小熊长大了》《小豆子的旅行》等故事录音,让幼儿倾听、复述。

科学区

1.提供手电筒、立体小玩具、白色背景板等器材,让幼儿探索影子的变化。

2.提供石磨、黄豆,让幼儿动手磨豆浆。

3.提供天气统计表和温度计、彩笔,让幼儿记录天气和气温的变化。

4.提供各种可变大变小的游戏材料,如气球、拉花、橡皮筋,让幼儿操作探索。

数学区        

    1.提供颜色、形状、表情不同的娃娃脸,供幼儿尝试运用多维分类法按规律排序。

2.提供各种小棒,让幼儿拼摆出各种图形和物品。

3.提供可等分的图纸或物品纸,让幼儿尝试二等分和四等分。

 美工区

1.提供各种废旧物品、自然物、蔬果等材料,供幼儿创作各种作品,如变脸娃娃、蔬果造型、墙饰、吊饰等。

2.提供彩泥或橡皮泥,供幼儿运用揉、搓、捏等技能制作各种艺术造型。

3.提供不同表情的图片、照片,供幼儿合作制作“情绪照片册”。

4.提供水彩颜料、滴管、水彩笔、画纸,让幼儿进行吹画和添画活动。

音乐区

1.提供播放器及音乐《心情歌》《我会变》等,引导幼儿欣赏、歌唱。

2.提供各种节奏乐器和自制乐器,让幼儿演奏,感受声音的变化。

结构区

1.提供积塑、积木、纸盒和易拉罐等建构材料,供幼儿进行创意建构。

2.提供沙土建构器具,供幼儿在沙上建构。

家长工作:

1.帮助幼儿收集小时候的衣物、照片,并给幼儿讲述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2.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食物变化的图书、图片等资料,并与幼儿一起阅读。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留心观察周围食物的变化,如米变成饭、面粉变成馒头、水变成水蒸汽等。

 

《一切都在变》主题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科学——我长大了

活动目的:

1.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

2.乐于与同伴分享成长趣事。

3.体验成长的快乐。

经验准备:

请幼儿向妈妈了解自己刚出生时的样子和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物质准备:

教师、幼儿每人带一张小时候的照片(或一系列的成长照片)。

活动过程:

1.猜测照片。

①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看一看、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婴儿是谁。

②启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猜不出?

现在的老师或幼儿的相貌与照片上的小婴儿相比,有什么变化?

③小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相貌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2.穿穿旧衣物。

①出示幼儿小时候穿戴过的衣服、鞋、帽等物品,鼓励幼儿试穿。

②交流讨论:

小时候的衣物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身体在成长)。

③组织幼儿将收集来的小时候衣服、鞋、帽等物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小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朋友的身体会不断长大,身上穿戴的衣物也要跟着慢慢地由小变大。

3.说说趣事。

①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里观看各自带来的小时候的照片,结合照片回忆和讲述小时候的趣事。

②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变化:

现在的你和小时候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重点引导幼儿从身体的变化、自理能力的提高、知识经验的丰富等方面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

③每一个人都是由婴儿慢慢地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在亲人和老师的关心爱护下,我们小朋友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课后反思:

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幼儿观察小时候穿过的衣物及照片,感受大班的快乐和自豪,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学做小值日生,增强责任感,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形式,发现自己升入大班后不仅是长大了,长高了,而且学会了很多新的本领,变得更能干、更独立了,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鼓励幼儿今后更大胆地表现自己。

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很棒的。

活动内容:

语言——变脸娃娃

活动目的:

1.知道人有各种不同的情绪,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表达自己的心情。

2.懂得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和发泄情绪。

3.萌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物质准备:

自制画有各种表情的大骰子一个,收集幼儿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情绪的照片;幼儿操作材料《主题·我的情绪》。

活动过程:

1.变一变。

①引导幼儿观察骰子上的心情图案,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表现各种不同的心情。

②小结:

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心情都可以用不同的动作、声音、表情来表现。

2.猜一猜。

①师幼再次玩骰子的游戏,引导而根据心情图猜一猜,说一说:

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人有这种心情?

②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情绪的照片,进一步帮助幼儿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③小结:

不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心情,事情不断地发生变化,心情也跟不断地变化,当我们摔倒时,会因为痛而哭;当我们和同伴合作成功时,会因为开心而笑了;当我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会生气……

3.说一说。

①当自己或别人高兴时,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了解高兴时应该一起分享快乐)

②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主题活动·我的情绪》。

③启发幼儿讨论:

当自己或别人难过时,你会怎么做?

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自己和别人的心情变好?

(让幼儿明白难过时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还可以用唱歌、画画、做游戏等方法让自己和别人的心情变好)

④小结:

心情有好有坏,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心情。

4.演一演。

①播放《心情歌》,引导幼儿欣赏。

②鼓励幼儿跟随音乐的内容,大胆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自己的心情。

活动内容:

科学——身体的秘密

活动目的:

1.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2.萌发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物质准备:

男女玩具娃娃各一个;动画《蜡笔小新》中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视频片段;音乐《找朋友》、播放器。

活动过程:

1.男女有别。

(1)出示男、女玩具娃娃,教师模拟男女娃娃的口吻招呼相同性别的小朋友站在相应的地方。

(2)教师引导幼儿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由两名教师分别利用玩具娃娃介绍男女身体的不同特征,告诉幼儿身体的各部分器官会随着我们的年龄的增长不断发生变化。

(3)师幼共同交流男孩女孩如厕的不同方式,了解洗手间要分“男”“女”的原因。

2.互相尊重。

(1)播放动画片《蜡笔小新》中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视频片段。

(2)交流讨论:

小新随便在小朋友面前脱裤子,这样做对吗?

(3)小结:

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在背心和短裤覆盖的身体部位)不随便让别人看见及触摸,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因为那是我们的隐私,随便暴露杂技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

3.自我保护。

(1)出示玩具娃娃,教师一边用手摸玩具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边问:

摸摸头(手、脚、胸.......)可不可以?

(引导幼儿进一步知道身体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人触摸的)。

(2)请幼儿说说可以与什么人握手、搭胳膊、拥抱、亲脸等,提醒幼儿保护身体的重要性。

(3)董自己遇到不友善的接触时,可以怎样做?

(4)小结:

当小朋友遇到不友善的接触时,要立刻避开,并马上告诉爸爸妈妈、报警、向可信任的成人求助、大声呼叫求救......

4.游戏体验。

(1)播放音乐,幼儿玩“找朋友”游戏,体验与朋友的亲密接触。

(2)请幼儿说说和好朋友握手、拥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和分辨友善和不友善的接触。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对自己身体中的小秘密都基本了解知道了保护自己身体的简单方法。

特别是讨论小新随便脱裤子这一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知道随便脱裤子是不对的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尊重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在玩游戏“找朋友”时个别幼儿不遵守纪律还是有不友好现象通过讲解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我觉得在活动开展之前对幼儿对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充分

形式还应该再丰富些要力求与各个领域相结合可以配上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等

来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效果会更好。

 

活动内容:

美术——百变人体造型

活动目的:

1.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各种造型,感受艺术造型的趣味性。

2.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体验合作的成功与快乐。

物质准备:

数字卡片1—10,简单的图案卡片,相机等。

活动过程:

1.游戏激趣。

①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边玩木头人的游戏。

②师幼玩游戏2—3遍,教师不断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变出各种不同的造型。

③小结:

小朋友的身体本领大,可以变出许多不同的造型,如金箍棒、机器人、茶壶、小猪等,真有趣。

2.数字造型。

①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

②教师边念“身体身体变变变”边用身体摆数字的造型,引导幼儿说出教师变的是哪个数字,让幼儿感受用身体造型表现数字的乐趣,激发幼儿主动试一试的愿望。

③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身体表现各种数字。

3.图案造型。

①启发幼儿以多人合作的方式用身体变出相应的图案造型。

②鼓励幼儿自由组合,一起协商、合作,大胆尝试用身体表现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造型。

③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将幼儿摆出的各种图案造型用相机拍下来。

4.欣赏造型。

①将相机拍摄下来的幼儿人体造型的照片放在媒体设备上展示,引导幼儿共同欣赏和分享,感受合作的成功与快乐。

②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造型奖”和“最佳创意奖”。

③小结:

我们的身体真神奇,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造型。

活动内容:

语言——我变能干了

活动目的:

1.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2.学会欣赏自己。

3.尝试创编儿歌。

经验准备:

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亲子调查表《我变能干了》。

物质准备:

收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

出示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的人是谁,他们都会做什么事情。

2.交流分享。

(1)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调查记录,与同伴说一说自己小时候不会做但现在已经能做到的事情。

(2)组织集体交流,启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师适时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3)小结:

小朋友长大了,能做许多小时候不会做的事情了,大家还要继续努力加油,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取得更大的进步。

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我变能干了》,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讨论儿歌内容。

(3)启发幼儿边粘儿歌变做动作。

课后反思:

从孩子的反映来看,他们对自己的手有哪些用处是非常了解的,而且也能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但好多时候,孩子往往是说的一套,做起来又一套,说的总是比做得好。

如:

有的孩子总喜欢把积木扔到地上,在老师的引导下才愿意去捡。

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对手有感性认识,产生活动兴趣。

在愉快的表演中,让手指充分活动,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经验交流中,引导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述,通过讲述手能做什么,与孩子们共同搭建了认知的平台。

这样,层层剥平,逐个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在观察发现中获得对手的感性认识。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玩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变魔术中不断提高。

那种迫切的心情,使孩子们自发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去探求、去体验、去表现自己。

考虑到在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内,课后在区角活动中,我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们进一步进行操作活动,再次感受自己小手的能干,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活动内容:

科学——未来的我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人一生的变化,想象并画出自己年老时的样貌。

2.增进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之情。

经验准备:

请幼儿与家里的老人交谈,了解老人的生活。

物质准备:

图画纸、画笔等;教育挂图《主题活动·人的渐变图》。

活动过程:

1.欣赏爷爷奶奶的照片。

①组织幼儿欣赏爷爷奶奶小时候及现在的照片。

②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爷爷奶奶现在和小时候的不同之处。

2.观察教育挂图。

①教师出示教育挂图《人的渐变图》,引导幼儿了解人一生的成长变化。

②师幼小结:

每个人一直在不断成长变化,从小婴儿成老爷爷老奶奶。

3.描绘自己一生的变化。

①每一个老人都长得不一样,有的驼背,有的戴上了老花镜,有的头发全白了,你长大了以后会慢慢变成什么样子?

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引导幼儿将自己想象的一生变化用图画表现出来。

展示作品,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内容:

数学——变化的天气

活动目的:

1.感知天气是经常变化的。

2.尝试记录天气的变化,学习简单的数学统计方法。

3.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经验准备:

教师在活动前制作一张天气记录表,让幼儿轮流当值日生,用图画的形式记录天气的情况。

物资准备:

准备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图片,天气预报节目视频。

活动过程:

1.师出示谜面,猜谜引入。

启发幼儿猜出四种自然现象:

打雷,闪电,下雨,刮风(谜底)。

2.统计天气。

①出示天气计录表,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②幼儿分组统计各种天气的数量。

③幼儿交流统计结果。

3.分析天气。

①引导幼儿交流讨论:

这个月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一天中的天气是固定不变的吗?

小结:

天空像娃娃的脸,变来变去,有时阴天,有时晴天,有下雨。

有时刮风,有时晴转多云,天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4.出示各种天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幼儿感知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师小结:

天气变化多端,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带来方便,有时又造成危害,天气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活动内容:

科学——会变的气温

活动目的:

1.知道气温是会不断变化的。

2.尝试测量、记录气温的变化。

物质准备:

温度计、记录纸;天气预报视频。

活动过程:

1.认识温度计。

①小朋友知道今天气温是几度吗?

②鼓励幼儿大胆分享了解气温的多种方法,如看天气预报、看温度计等。

③教师出示温度计,引导幼儿了解看刻度的方法,知道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温度,一格表示一度,红色的水银柱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长、变短等。

2.感受气温的变化。

①组织幼儿到户外直接感知阳光下和阴凉处不同的温度。

②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炎热”、“凉爽”、“温暖”、“冷冰冰”等词汇来描述温度的变化。

3.记录气温的变化。

①引导幼儿将温度计分别放在阳关下和阴凉处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感知温度的变化。

②交流讨论:

阳关下和阴凉处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③小结:

受太阳光照射的影响,室外阳光下的温度比较高,阴凉处的温度比较低,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标准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4.探索气温的变化。

①祖师幼儿观看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讨论和理解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含义。

②你觉得一天中最高气温应该是什么时间?

最低气温是什么时间?

③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想,并与幼儿达成一致意见:

一天按早、中、晚时段各记录一次气温,其中最高气温的观测时间定在午睡起床后,最低气温定在早晨入园时。

活动内容:

语言——云彩和风儿

活动目的:

1.。

2.学习欣赏儿歌,并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物质准备:

儿歌《花儿几时开?

》的录音、播放器。

材料配套:

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①引导语: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百花园”,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百花园”里有哪些花,长什么样,是什么季节开放的。

②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活动室有哪些花卉,启发幼儿说一说、议一议各种花卉的外形特征及开放的季节。

2.花儿找家。

①出示操作材料《花儿几时开?

》:

这里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图,小朋友能不能按不同花儿开放的季节为它们找到家呢?

②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说清理由,如荷花、向日葵都是夏天开放的花,应该把它们连到夏天的景色图上。

3.欣赏儿歌。

①教师播放儿歌《花儿几时开?

》,幼儿欣赏。

②交流讨论:

儿歌里有什么花?

在什么,季节开放?

③师幼一起学念儿歌。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四散地自由舞蹈。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活动效果并不理想。

幼儿对散文的理解并不透彻,只停留在了表面的肤浅知识。

在感知理解散文结束后,少了一个整体欣赏散文的环节。

原来的设计忽略了幼儿欣赏散文的完整性,如果在逐句理解散文之后加上一段完整的散文朗诵,去完整地呈现散文,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在逐句理解之后来加深对所学散文的印象。

在以后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仔细研究每一次教育活动,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加合理,让每一次活动都进行得更加精彩。

活动内容:

科学——春夏秋冬

活动目的:

1.了解一年四季的明显特征和交替顺序。

2.大胆与同伴交流对四季的认识。

3.在学歌曲中进一步感受四季的变化。

物质准备:

(1)自制四季大转盘一个。

(2)画有四季特征大胆小图片若干。

(3)音乐《四季童谣》、播放器。

材料配套:

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四季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①引导语:

一年有哪几个季节?

你最喜欢什么季节?

为什么?

②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对四季的认识。

③小结: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小朋友有的喜欢春天,有的喜欢夏天,有的喜欢秋天,有的喜欢冬天,因为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丽景象和令人喜欢的地方。

2.认识四季。

①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四季图》,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四季图,你能看出上面的四副图各是什么季节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启发幼儿从不同季节天气情况、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人们的衣着和活动情况进行思考,发现四季的明显特征,如春天,天气暖和,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农民伯伯忙播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引导幼儿自由交流四季的经验,例如:

夏天天气炎热,可以通过吃西瓜、冰淇淋来消暑。

3.认识四季交替。

①教师出示并转动四季大转盘,启发幼儿说说四季的变化顺序。

②教师转动大转盘的指针,指针停转后指向某一季节的画面,请幼儿说出这一画面画的是什么季节,并说出这一季节过后是什么季节。

引导幼儿了解四季的交替顺序。

③小结:

一年四季是按“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顺序不停轮换的。

4.学唱歌曲。

①教师播放歌曲《四季童谣》,引到幼儿倾听欣赏。

②启发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引导幼儿学念歌词,提醒幼儿念歌词是声音要响亮、有节奏。

可以引导幼儿先分小节念,幼儿熟悉后再合起来念整首歌词。

③教师清唱,幼儿学唱。

可分段教唱完后,在把整首歌连起来完整演唱。

④引导幼儿用活泼、愉快的声音进行轮唱或小合唱等。

活动内容:

数学——花儿几时开

活动目的:

1.认识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卉,并尝试分类。

2.学习欣赏儿歌,并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物质准备:

儿歌《花儿几时开?

》的录音、播放器。

材料配套:

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①引导语: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百花园”,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百花园”里有哪些花,长什么样,是什么季节开放的。

②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活动室有哪些花卉,启发幼儿说一说、议一议各种花卉的外形特征及开放的季节。

2.花儿找家。

①出示操作材料《花儿几时开?

》:

这里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图,小朋友能不能按不同花儿开放的季节为它们找到家呢?

②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说清理由,如荷花、向日葵都是夏天开放的花,应该把它们连到夏天的景色图上。

3.欣赏儿歌。

①教师播放儿歌《花儿几时开?

》,幼儿欣赏。

②交流讨论:

儿歌里有什么花?

在什么,季节开放?

③师幼一起学念儿歌。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四散地自由舞蹈。

活动内容:

科学——白天和黑夜

活动目的:

1.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及转换关系。

2.乐于探索白天和黑夜的秘密。

物质准备:

地球仪1个,手电筒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引导幼儿说说白天你在干什么?

晚上你又在干什么?

①启发幼儿说说自已在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活动情况。

②引发思考: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呢?

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已的想法。

④小结。

2.白天和黑夜的秘密。

①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

②思考问题: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在不停地转动?

怎样转动?

白天和黑夜是怎样产生的?

夜晚,太阳是不是消失了?

③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已的看法。

④幼儿进行试验探索,让幼儿观察并判断白天、黑夜的转动情况

3.小结:

地球和太阳都是圆球体,地球绕着太阳不停转动,同时地球还在自转,当太阳光照到我们居住的地方时,我们这儿就是白天;而没有照到太阳光的地方就是黑夜,当我们居住的地方背朝太阳的时候,我们这儿就是黑夜。

4.幼儿玩游戏“白天和黑夜”。

活动内容:

科学——面包生病了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小试验。

2.了解面包变质的原因。

3.知道不能吃变质的食物。

经验准备:

活动前几天,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做试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活动过程:

1.师讲述故事《面包生病了》,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

面包弟弟生了什么病?

它为什么会生病?

小结:

面包弟弟身上长了霉菌,因为霉菌喜欢水,也喜欢温暖的地方,而面包弟弟身上总是湿湿的,又喜欢到处乱跑,所以生病了。

3.试验证明。

①请两个试验小组分别派代表展示“面包发霉”的试验观察记录

②引导幼儿发现面包的变化:

每一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