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98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docx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LGGROUPsystemofficeroom【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小组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1页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设备部

执行日期

分发

部门

总经理、总工办、验证委员会、设备部、生产部、质量部、档

共印

7份

目的:

为检查并确认现有空气净化系统符合GMP要求及设计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及文件切实、可行,特根据GMP要求制定本验证方案,作为对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进行验证的依据。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小组批准。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的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的再验证。

责任者:

验证小组生产部质量部设备部

验证小组

----负责再验证方案的批准。

---负责再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再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再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负责空气净化系统日常监测项目及验证周期的确认。

设备部

----负责制定验证方案和组织组织实施。

----负责建立设备档案。

----负责仪器、仪表的校正。

----负责拟定空气净化系统日常监测项目及验证周期。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报验证小组。

----负责修订空气净化系统操作、清洁、维护保养的标准操作程序。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2页

----负责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清洗和维护保养。

质量部

----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负责洁净厂房洁净度的监测。

生产部

----负责洁净厂房的清洁、消毒。

----负责配合设备部完成验证工作。

1.验证

概述:

本公司的提取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固体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空气净化系统建立于2002年7月,2006年对固体车间空气净化系统进行了改进,其余两大系统从末发生变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进行了再验证,根椐验证文件的相关规定,空气净化系统定期再次验证。

相关资料的查阅情况

查阅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保养维修记录及该系统的操作、清洁更换等相关记录,将查阅情况记录。

验证用仪器仪表的校验

在空气净化系统的测试、调整及监控过程中,需要对空气的状态参数和冷、热媒的物理参数、空调设备的性能、房间的洁净度等进行大量的测定工作,将测得的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这些物理参数的测定需要通过准确可靠的仪表及仪器来完成。

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仪器、仪表进行校验。

安装在设施、设备上的仪器、仪表以及本公司负责进行监测的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必须进行校验,委托外单位进行监测的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应由监测单位负责对监测用仪器、仪表进行校验。

将仪器、仪表校验情况记录。

运行确认

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是为证明空气净化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

求而进行的实际运行试验。

运行确认三天,期间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动,与空调系统有关的除湿机、除尘机也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差。

运行确认的主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3页

要内容有:

高效过滤器检漏、空调设备的测试、高效过滤器的风速及气流流向测定、空调调试和空气平衡、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预测定。

1.3.1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

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

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测试部位:

①过滤器的滤材;②过滤器的滤材与其框架内部的连接;③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和过滤器组支撑框架之间;④支撑框架和墙壁或顶棚之间。

测试仪器:

尘埃离子计数器

测试方法如下:

(1)立即用尘埃离子计数器的采样头扫描过滤器的出风侧。

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沿过滤器内边框等巡检,扫描速度应低于5cm/秒。

(2)当计读数游明现变化时,表明泄漏量超标,需要修补或更换。

(3)用环氧树脂硅胶堵漏或紧固螺栓后,再进行扫描巡检。

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

1.3.2空调设备的测试

空调设备主要包括空调机和空气处理机组,空调机由蒸汽加热器和冷冻除湿机两部分组成,空气处理机组由初效和中效过滤器及臭氧灭菌发生器组成。

空调器测试项目

①风机的转速、电流、电压

②冷冻机组的高、低压,蒸汽的压力

③过滤器的压差(初效、中效压差)

测试及评价结果记录。

1.3.3气流流型测试:

方法:

用悬挂单丝线的方法驻点观察,记录气流流型,并在测定点布置的抛面图上标示流向。

可接受标准:

应符合垂直单向流

1.3.4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4页

测试仪器:

热球式风速仪和测定支架

测试方法如下:

对于安装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状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

点风速。

风速测定仪器:

风速测定仪

     V1+V2+V3+V4+V5+V6

计算方法:

v=-----------------------m/s

n

其中:

V1V2…V5—各测定的风速(m/s)n—测定点总数(个)

可接受标准: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在设计风速(s)的100%-120%之间。

出口处的面风速应≥0.35m/s。

风速不均匀度应≤

1.3.5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

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测试内容包括:

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房间静压差、温湿度测试、照度没测定、侵入粒子测定、自净时间测定等。

1.3.5.1风量测试

进行风量测试的目的是证明整个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风量。

测试仪器:

热球式风速仪。

测试方法如下:

风速换算法:

①根据送风口形状,将送风口均匀分成若干测量点。

②用风速仪贴近风口处测量每点的风速(m/s)。

③按下式计算平均风速和送风口的风量:

送风口平均风速=

各测量点风速之和

测量点数

送风口风量(m3/h)=平均风速(m/s)×风口通风面积(m2)×3600

可接受标准: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5页

洁净区

系统实测风量

总实测新风量

各风口的风量

乱流洁净区

在设计风量的100%-120%之间

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之间

在各自设计风量的85%-115%之间

层流洁净区

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之间

风量测试结果记录。

1.3.5.2换气次数的计算

根据测得的送风量、房间容积计算换气次数,目的是确认洁净区换气次数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换气次数。

计算方法:

换气次数按下式计算:

L1+L2+L3+……+Ln

N=  次/h

A×H

式中:

L1、L2…Ln为房间各送风口的风量m3/h;

N为房间换气次数;

A为房间面积(m2);

H房间高度(m)。

可接受标准:

级别

项目

1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换气次数

0.3m/s0.4m/s

≥25次/h

≥20次/h

≥15次/h

风速和

风量

实测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

风口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只差在设计风量的±15%之内。

≥s

将计算及评价结果记录。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6页

1.3.5.3房间静压差测定

在风量测定后进行房间静压差测定的目的是查明洁净区和邻室之间是否保持必须的正压或负压,从而知道空气的流向。

测试仪表:

压差表

测定方法如下:

将差压表安装在墙壁上,可随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并读数记录。

要求测试过程中洁净区所有的门应关闭,测试时不允许有人穿越房间。

测试时所有的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的运行状态,测试状态应固定。

可接受标准:

空气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绝对值应大于5Pa;

空气洁净级别要求高的区域相对洁净级别要求低的区域呈相对正压;

洁净区(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

将测定结果记录。

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空调系统,使各房间静压差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1.3.5.4房间温湿度测定

进行房间温湿度测定的目的是确认整个空气净化系统具有净洁净厂房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的能力。

温、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后进行。

测试仪器:

温湿度计

测点分布:

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在工作区或洁净区的中心点。

测定方法如下:

(1)温湿度计在测试前应经校正合格。

(2)测试前,空气净化系统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所有照明设施也应在测试前24小时全部打开。

(3)监测记录频率:

每个房间的每个测量点,2次/天。

(4)应按静态和动态分别测试、报告。

可接受标准:

级别

项目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压差

比10,0000≥5Pa

比室外≥10Pa

比室外≥10Pa

温度

20—24℃

18—26℃

18—26℃

相对湿度

45%—65%

45%—65%

45%—65%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7页

将温度、相对湿度监测及评价结果分别记录。

1.3.5.5照度测量:

测试仪器:

照度测定仪

测点分布:

每个房间应均匀分布4点。

离地0.8米。

可接受受标准;每个操作间的照度≥300LX

1.3.6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的预测定

在各工作间清洁消毒后,对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进行预测定,以便在测定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空气平衡及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为最终的环境评价做准备。

测定仪器:

尘埃粒子计数器,培养皿。

测定方法:

洁净区悬浮粒子数检测程序、洁净区(室)沉降菌检测程序进行测定。

可接受标准:

测定结果应符合相应洁净级别对悬浮粒子数和沉降菌数的要求。

将悬浮粒子数和沉降菌数监测结果分别记录。

1.3.7空调系统自净时间的测定

方法:

在空调系统开始运行后,分别在0,10,20,30,40,50分钟测定代表点的送风口的尘埃粒子数,以各送风口的尘埃粒子数达到30万级为标准,确定空调系统的自净时间。

设计标准:

空调系统自净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性能确认

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后,应对整个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性能确认。

进行性能确认的目的是确认整个空气净化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使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性能确认应在动态或模拟全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进行。

考虑到公司的空调系统每月定期监测的实际情况,所以决定对其作回顾验证。

方法:

对每月监测结果整理后进行分析评估。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8页

 每月监测项目: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标准

检测频率

悬浮粒子数

洁净区悬浮粒子数检测程序

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级别洁净区标准规定的要求

每月监测一次。

沉降菌数

洁净区(室)沉降菌检测程序

每月监测一次。

温湿度控制

洁净厂房温湿度监测控制程序

每日监测,每4小时读数记录1次,

压差

洁净厂房压差监测控制程序

每日监测,每4小时读数记录1次。

判断标准:

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数、压差、温湿度控制均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应级别洁净区标准规定的要求,可判定系统通过性能确认。

性能确认结果应以全年为一个周期,只有经历了季节变化,才能全面评价空气净化系统对洁净区的控制能力。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空气净化系统性能确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系统标准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检测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

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标准的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

进行处理:

1.5.1待系统稳定后,重新检测。

1.5.2必要时,分区分段进行对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以确定不合格原因。

1.5.3若属系统运行方面的原因,必要时报验证小组,调整系统运行参数或对系统进行处理。

拟定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

设备部负责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性能情况确认,拟定空气净化系统日常监测周期及验证周期,报验证小组审核。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设备部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起草验证报告、修订标准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报验证小组。

验证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确认空气净化系统日常监测周期及再验证周期。

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1.7.1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

共9页

第9页

1.7.2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1.7.3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1.7.4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2.培训:

培训对象:

生产部门人员、质量部检查员、设备部人员。

培训时间:

2h。

附:

洁净室(区)测试空气中含有悬浮粒子、沉降菌取样计划表

悬浮粒子、沉降菌取样计划表

房间

名称

洁净度级别

房间面积(m2)

悬浮粒子

采样点数目

采样量L/次

沉降菌采样点数目

≥μm

≥5μm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万级

〈10

2

2.83

8.5

2

〈10

2

2.83

8.5

2

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

验证方案

名称

验证方案

编号

修改内容

修改原因

及依据

修改后方案

起草人部门负责人年月日

验证小组

审批

验证小组:

年月日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审批表

编号:

项目

部门

负责人签名

日期

备注

起草

验证小组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验证小组成员会签:

验证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意见:

                           年  月  日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人员培训情况记录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方式

培训人

培训对象

考核情况:

考核人:

年  月  日

培训结果

综合评价

评价人:

年月日

备注: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设备部

执行日期

分发

部门

总经理、总工办、验证委员会、设备部、生产部、质量部、档

共印

7份

目的:

为满足GMP要求及药品生产质量的要求,检查并确认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能确保符合要求。

范围:

适用于空气净化系统的再验证。

责任者:

验证小组、质量部、生产部、设备部。

一、相关资料的查阅情况:

资料名称

编码

查阅结果

负责人

结论

评价人年月日

确认

设备部

年月日

验证小组

年月日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二、仪器仪表的效验

空气净化系统仪器仪表校验记录

编号

名称

规格及精确度

校验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确认人

U型压力表(初效)

U型压力表(中效)

压力表(蒸汽)

温湿度测控仪

(洁净区)

温湿度测控仪

(空调机)

压力表(空调机)

压力表(空调机)

压力表(空调机)

压力表(空调机)

综合

评价

评价人:

年月日

确认

设备部

年月日

验证小组

年月日

三、运行确认:

主要内容有:

洁净室高效过滤器的检漏、风速风量及换气次数、气流流型、温湿度、压差、照度、洁净度、自净时间的测定。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3.1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

空气净化系统高效过滤器

检漏试验记录及评价

年月日

车间名称

洁净级别

检测

仪器

尘埃离子计数器

检测

方法

依据验证方案中高效过滤器捡漏测试方法

房间名称

高效过滤器位置

泄漏点编号

泄漏点位置

修补方法

修补结果

综合

评价

检查人员年月日

确认

设备部

年月日

验证小组

年月日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3.2设备测试:

空气净化系统空调器操作参数检测记录

年月日

检查项目

设计要求

检测结果

风机转速、电流、电压

9KW×2

380V11.2A

空调机的

高低压

高压-2Mpa

低压

设置温度和监测温度

22℃

26.4℃

蒸汽压力

初效、中效压差

初效≥20Kpa

中效≥10Kpa

洁净风的

温湿度

18℃~26℃

45%~65%

综合

评价

确认

操作人

年月日

设备部

年月日

验证小组

年月日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气流流型测试:

方法:

用悬挂单丝线的方法驻点观察

空气净化系气流流向测试记录

固体车间

固体车间

提取车间

房间名称

测试结果

房间名称

测试结果

房间名称

测试结果

综合评价

评价人:

年月日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

空气净化系统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及评价记录

年月日

房间编号

房间名称

洁净级别

30万级

送风口编号

送风口位置

天花板

平均风速

标准要求

≥米/秒

检测仪器

热球式风速测定仪

检测

方法

测试方法如下:

对于安装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状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

检测结果

计算及

评价

检查人员年月日

确认

质量部

年月日

设备部

年月日

验证小组

年月日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

空气净化系统高效过滤器

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

年月日

房间编号

房间名称

洁净级别

30万级

房间面积

房间高度

检测仪器

热球式风速测定仪

检测方法

测试方法如下:

风速换算法

送风口风量(m3/h)=平均风速(m/s)×风口通风面积(m2)×3600

换气次数按下式计算:

L1+L2+L3+……+Ln

N= 次/h

A×H

送风口编号

计算结果

风量:

m3/h

换气次数:

次/h

送风量计算

换气次数计

结果评价

检查人员年月日

确认

质量部

年月日

设备部

年月日

验证小组

年月日

编码

题目

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共页

第页

洁净区压差监测

洁净区压差监测记录

年月日

房间编号

房间名称

洁净级别

压差设计

要求

空气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绝对值应大于5Pa;空气洁净级别要求高的区域相对洁净级别要求低的区域呈相对正压;洁净区(室)与室外大气的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