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9987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1

(一)项目概述………………………………………………1

(二)百善镇基本概况………………………………………1

(三)项目概况………………………………………………2

(四)项目提出的背景………………………………………2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一)城镇垃圾的基本组成…………………………………5

(二)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趋势………………………………6

(三)目前垃圾收集处理存在的问题………………………7

(四)社会经济状况…………………………………………8

(五)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的影响…………………………8

三、选址方案…………………………………………………10

(一)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0

(二)垃圾转运站选址不应设置在以下地区………………10

(三)项目选址方案…………………………………………11

四、技术规范及建设方案……………………………………12

(一)设计规模………………………………………………12

(二)总体布局……………………………………………13(三)工艺、设备及技术方案………………………………14

(四)建筑与结构……………………………………………17

(五)建设方案………………………………………………19

五、项目管理…………………………………………………21

六、劳动定员与培训…………………………………………22

(一)劳动定员………………………………………………22

(二)培训……………………………………………………22

七、环境保护、安全消防与节能……………………………23

(一)环境保护………………………………………………23

(二)安全卫生………………………………………………26

(三)消防……………………………………………………27

(四)节能……………………………………………………28

八、项目实施进度……………………………………………29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0

(一)投资估算………………………………………………30

(二)资金筹措………………………………………………31

十、工程招标…………………………………………………32

(一)发包方式………………………………………………32

(二)招标组织形式…………………………………………32

(三)招标方式………………………………………………32

(四)招标内容………………………………………………33

十一、社会效益分析…………………………………………34

十二、结论与建议……………………………………………35

一、总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某镇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

2、承办单位概况:

(1)单位名称:

某镇人民政府

(2)法定代表人:

(二)百善镇基本概况

百善镇位于某县中部,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安徽省重点中心建制镇,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根据全县产业发展定位,百善镇产业发展规划为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中心。

全镇辖23个行政村,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万亩,人口12万人。

百善是某的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省道202、203、303交汇于镇区中心,青阜铁路穿境而过,正在建设中的盐许(盐城至许昌)高速公路在百善镇建设出入口;百善煤矿、徐楼铁矿座落境内;上海铁路局全国100家战略装卸基地——百路物流公司总部设在百善,目前已形成150万吨/年的发送能力。

某县最早的招商引资企业、规模工业企业某鲁王制粉公司座落在百善镇工业园。

全县招商引资入驻最大的民营企业——雨润集团已在百善镇工业园开工建设。

全镇优质小麦覆盖面达90%以上,淮海牌大豆畅销全国各地。

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2亿元,财政收入21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招商引资完成3.15亿元。

(三)项目概况

按照某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百善镇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将逐步向百善小城镇幅射,进一步改善百善镇小城镇环境条件势在必行。

本项目选址在百善小城镇建设垃圾转运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箱28个,其中车运垃圾箱6个,添置垃圾运输车17辆,其中垃圾专用机动车2辆,垃圾清运车14辆,洒水车1辆。

(四)项目提出的背景

环境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通常把防治传染病、促进国民健康和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搞好环境卫生就是通过防治环境“公害”,减少和杜绝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创建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我国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体系的建设,把环境卫生事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

构建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加快生活废弃物污染治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我国环境卫生事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道路。

由于中国农村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村生活废弃物基本上以堆肥农用、内部循环为主。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中如塑料等不可降解物逐步增多,已不能完全采用原有堆肥农用方式。

因此,全国各地政府开始将小城镇、城郊结合部和部分乡村环境卫生纳入所在城市环境卫生体系规划,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一些地方已取得较好成效。

根据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及某市、某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工作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全力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七个方面的配套改革,着力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切实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积极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立足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协调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国在环境卫生事业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但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城镇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体系,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在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努力把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安徽省环保厅、财政厅《关于申报2009年度安徽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

(2)某市、某县《关于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决定》

(3)《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

(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5)《百善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

(6)《某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7)《百善镇总体规划》

(8)《某市统计年鉴》

(9)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城镇垃圾的基本组成

垃圾的成分以及人们对待垃圾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垃圾是指脏土或扔掉的破烂东西,即是人们生活或生产中的遗弃物。

人们在生活或生产中遗弃什么东西。

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城乡生活垃圾中,建筑废弃物、煤灰等无机物较多;厨余等有机质较多;可燃垃圾含水率高;高热值的化工有机物少。

一般地,经济发达地区的燃气区,垃圾中有机质成分较高,无机物中可利用资源也相对较高;而燃煤区有机物成分较低,在高消费区(如住宅区、商业区等)可利用资源如金属、玻璃、塑料、纸张等的比例较高,垃圾的含水率较低,热值较高。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成分变得更加复杂,污染环境的程度也继续增加,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干电池及各种印刷品、塑料制品、包装物的大量使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法与消纳减容的矛盾日益突出,垃圾已成为破坏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镇生活垃圾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以下三类:

1、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2、不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品等。

3、有害垃圾:

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二)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垃圾的基本组成成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处理垃圾的方式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古代农业社会的垃圾数量少,成分简单。

基本上由各家自行清扫收集,就近运送农田做肥料;近代城乡垃圾中的工业品废弃物不能直接当作肥料。

其收集运送有了专业人员和相应的工具;现代城乡垃圾处理,不仅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收集储运工具更先进,而且开始出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垃圾的技术和产业,即开始出现了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垃圾处理方式。

现在,伴随人类繁衍和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垃圾,已经成为摆在现代城乡居民面前的一大难题,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城镇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多,城镇生活垃圾产量剧增,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占用土地,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生态污染,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镇化兴建和旧城区的改造,居住小区建设成为一种新的潮流,长期由环卫部门负责的清扫和清运工作将有所改变,会逐渐出现以企业承包道路清扫和小区垃圾清运的经营方式,这已在一些城镇不断地得到实施。

承包或投资垃圾处理场将因垃圾收费、回报等垃圾产业政策的调整而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并可能出现垃圾股票上市现象。

垃圾产业市场多元化经营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对垃圾进行填埋等无害化处理的做法,是一场根本性革命,它将引导垃圾产业向更经济的方式发展,因此,实现再生的回收、科研、加工、营销产业化,已成为再生行业谋求发展的一大主题。

(三)、目前垃圾收集处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垃圾收集与处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政府条块分割,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各环节难以顺畅。

近年来,政府对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积极支持,投入垃圾清运、处理的资金不断增加。

各级政府环保、市容部门也在加大垃圾处理投资力度。

但是,由于垃圾从收集、清运到处理,不同的环节分属不同的部门,其中牵涉市政、城建、环保、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各环节工作难以协调。

政府每年数千万的拨款则大多用于养活庞大的市容清洁队伍,造成政府仅仅有力收集垃圾,而无力进行处理的局面。

同时,对民营垃圾处理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显得有心无力。

(2)垃圾处理企业不能按企业行为运转,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存在诸多不顺畅,作为城市垃圾处理企业,它的命运与政府、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理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目前的状况是政府补贴不能按时到位,企业在亏损中经营。

(3)居民的垃圾投放行为不规范。

虽然全民环保意识普遍增强,但在垃圾收集与处理的投入方面,居民仍没有认识到垃圾处理从源头做起的意义,不能遵守有关废弃物使用管理条例,嫌垃圾的袋装、分类投放麻烦。

(四)社会经济状况

某镇规模较大,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又是矿产资源大县,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以能源工业为基础,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产业体系。

百善镇建成国有大型煤矿1对,隋唐大运河柳孜码头遗址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某镇被列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镇,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公共服务由市区、县城逐步向百善小城镇延伸。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百善小城镇将发展成为某市城镇体系的次中心,百善小城镇的垃圾处理将与县城统筹安排,在县城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场1座,百善小城镇距离县城12公里,百善小城镇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统一转运至某县垃圾处理场,进一步改善百善小城镇的环境条件,提升小城镇社会文明程度。

这些基础条件,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某镇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基础。

由于地处暖温带,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冰冻期更少,项目建设施工期充分保证。

总的来说有利于施工。

从工程地质和地形地貌条件来讲,对工程方案影响也较小。

某镇能源和建材等资源丰富,某地区年产水泥1000多万吨。

无需长途运输,交通便利,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主要材料能自给自足,将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三、选址方案

垃圾收集转运站一般建于生活区、市中心,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便于收集垃圾,又要便于运输,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垃圾转运站建设选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规划的要求;

(2)垃圾转运站的位置宜选在靠近服务区域的中心或垃圾产量最多的地方,转运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3)选址位于通风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通过空气扩散污水产生的臭气来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

(4)选址考虑位于公厕周围,这样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时可以协同处理公厕的污水;

(5)选址位于主干道侧,既方便收集垃圾,也方便运出压缩后的垃圾,但要考虑垃圾转运站对主干道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同时也要便于铺设排水管网。

(二)垃圾转运站选址不应设置在以下地区:

(1)立交桥或平交路口旁;

(2)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

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

(3)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三)项目选址方案

1、百善镇垃圾转运站拟选址在百善小城镇南部,淮六路东侧。

则;

2、垃圾收集箱配置28个,其中省道S202线在镇区内设置12个泗永路沿线在镇区内设置10个,油坊路沿线在镇区内设置6个。

 

四、技术规范及建设方案

(一)设计规模

垃圾转运站的设计规模,按照每天运转垃圾能力可划分为大、中、小型三大类,新建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用地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转运站主要用地指标

类型

设计转运量

(t/d)

用地面积

(rn2)

与相邻建筑间隔(m)

绿化隔离带宽度(m)

大型

I类

1000~3000

≤20000

≥50

≥20

Ⅱ类

450~1000

15000~20000

≥30

≥15

中型

Ⅲ类

150~450

4000~15000

≥15

≥8

小型

Ⅳ类

50~150

1000~4000

≥10

≥5

V类

≤50

≤1000

≥8

≥3

注:

1表内用地不含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其他功能用地。

2用地面积含转运站周边专门设置的绿化隔离带,但不含兼起绿化隔离作用的市政绿地和园林用地。

3与相邻建筑间隔自转运站边界起计算。

4对于邻近江河、湖泊、海洋和大型水面的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码头,其陆上转运站用地指标可适当上浮。

5以上规模类型Ⅱ、Ⅲ、Ⅳ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I类含上下限值。

1、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计算方法

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QD=KS×QC

式中QD为转运站设计规模(日转运量),t/d

QC为服务区垃圾收集量(年平均值),t/d

KS为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应按当实测值选用,无实测值时,可取1.3-1.5

2、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与运距的确定

①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垃圾收集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0.4公里以内,最大不应超过1.0公里。

②采用小型机动车进行垃圾收集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3.0公里以内,最大不应超过5公里。

③采用中型机动车进行垃圾收集运输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服务半径。

④当垃圾处理设施距垃圾收集服务区平均运距大于30公里且垃圾收集量足够时,应设置大型转运站,必要时宜设置二级转运站(系统)。

3、设计规模

百善小城镇现有居民20000人,矿区居民10000人,矿区距离百善小城镇2公里。

现有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吨/天(含矿区)。

未来5年,城镇居民70000人左右,本项目生活垃圾转运站适宜按小型规模进行设计,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二)总体布局

1、转运站的总体布局应依据其规模、类型,综合工艺要求及技术路线确定。

总平面布置应流程合理、布置紧凑,便于转运作业,能有效抑制污染。

2、总体布局及平面布置应为后续建设留有发展空间。

3、转运站应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工艺布置。

竖向设计应结合原有地形进行雨污水导排。

4、转运站的主体设施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转运车间及卸、装料工位宜布置在场区内远离邻近的建筑物的一侧。

(2)转运车间内卸、装料工位应满足车辆回车要求。

5、转运站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计量设施应设在转运站车辆进出口处,并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与进口厂界距离不应小于一辆最大运输车的长度。

(2)按各功能区内通行的最大规格车型确定道路转弯半径与作业场地面积。

(3)站内宜设置车辆循环通道或采用双车道及回车场。

(4)站内垃圾收集车与转运车的行车路线应避免交叉。

因条件限制必须交叉时,应有相应的交通管理安全措施。

(5)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停车场。

(6)转运站绿地率应为20%-30%,当地处绿化隔离带区域时,绿地率指标可取下限。

6、转运站行政办公与生活服务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用地面积宜为总用地面积的5%-8%。

(2)可根据需要设置附属式公厕,公厕应与转运设施有效隔离,互不干扰。

站内单独建造公厕的用地面积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中的有关规定。

(三)工艺、设备及技术方案

1、转运工艺

(1)垃圾转运工艺应根据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要求及当地特点确定。

(2)转运站的转运单元数不应小于2,以保持转运作业的连续性与事故状态下或出现突发事件时的转运能力。

(3)转运站应采用机械填装垃圾的方式进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有相应措施将装载容器填满垃圾并压实。

压实程度应根据转运站后续环节(垃圾处理、处置)的要求和物料性状确定。

②本项目的后续环节是某县垃圾处理场,应采用较大压实能力机械设备,装载容器内的垃圾密实度不应小于0.6t/m2。

③应有联动或限位装置,保持卸料与填装压实动作协调。

④应有锁紧或限位装置,保持填装压实机与受料容器结合部密封良好。

(4)转运站在工艺技术上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应设置垃圾称重计量装置;计量设备宜选用动态汽车衡。

②在运输车辆进站处或计量设施处应设置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并进行垃圾来源、运输单位及车辆型号、规格登记。

③应设置进站垃圾运输车抽样检查停车检查区。

④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区应配置通风、降尘、除臭系统,并保持该系统与车辆卸料动作联动。

⑤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区应设置车辆作业指示标牌和安全警示标志。

⑥垃圾卸料工位应设置倒车限位装置及报警装置。

2、机械设备

(1)转运站应依据规模类型配置相应的压实设备。

(2)多个同一工艺类型的转运单元的配套机械设备,应选用同一型号、规格。

(3)转运站机械设备及配套车辆的工作能力应

按日有效运行时间和高峰期垃圾量综合考虑,并应与转运站及转运单元的设计规模(t/d)相匹配,保证转运站可靠的转运能力并留有调整余地。

(4)转运站配套运输车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nv—配备的运输车辆数量;

QU—单个转运单元的转运能力,t/d;

qv—运输车实际载运能力,t;

m—转运单元数;

nT—运输车日转运次数;

η—运输车备用系数,取η=1.1-1.3。

若转运站配置了同

号规格的运输车辆时,η可取下限值。

(5)对于装载容器与运输车辆可分离的转运单元,装载容器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nc=m+nv-1

式中nc—转运容器数量;

m—转运单元数;

nv—配备的运输车辆数量。

3、其他设施设备

(1)大型转运站可设置专用加油站。

专用加油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有关规定。

(2)大型转运站宜设置机修车间,其他规模转运站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考虑设置机修室。

(四)建筑与结构

1、转运站的建筑风格、色调应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协调。

2、转运站的建筑结构形式应满足垃圾转运工艺及配套设备的安装、拆换与维护的要求。

3、转运站的建筑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证垃圾转运作业对污染实施有效控制或在相对密闭的状态下进行。

(2)垃圾转运车间应安装便于启闭的卷帘闸门,设置非敞开式通风口。

(4)转运站地面(楼面)的设计,除应满足工艺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的有关规定。

(5)转运站宜采用侧窗天然采光。

采光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有关规定。

(6)转运站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

(7)转运站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

4、配套设施

(1)转运站站内道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满足站内各功能区最大规格的垃圾运输车辆的荷载和通行要求。

②站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m,大型转运站站内主要通道宽度应适当加大。

路面宜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荷载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有关规定。

③进站道路的设计应与其相连的站外市政道路协调。

(2)转运站可依据本站及服务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配置备用电源。

(3)转运站应按生产、生活与消防用水的要求确定供水方式与供水量。

(4)转运站排水及污水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按雨污分流原则进行转运站排水设计。

②站内场地应平整,不滞留渍水;并设置污水导排沟(管)。

③转运车间应设置收集和处理转运作业过程产生的垃圾渗沥液和场地冲洗等生产污水的积污坑(沉沙井)。

积污坑的结构和容量必须与污水处理方案及工艺路线相匹配。

④应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措施。

(5)转运站应配置必要的通信设施。

(6)小型转运站行政办公设施可与站内主体设施合并建设。

(7)在转运站内应设置消毒、杀虫设施及装置

(五)建设方案

1、垃圾转运站1座

镇区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1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采用压缩式处理,日处理垃圾为30吨。

2、垃圾箱28个

按照商业街间距25-50米设置一个,交通干道50-80米设置一个,一般道路80-100米设置一个。

人流较大的各类交通客站、公共建筑、广场、社会停车场等设施出入口应设置废物箱。

3、环卫车辆14辆,其中机动车2辆,洒水车1辆,垃圾清运车14辆,停车场450平方米。

按2辆/万人配置大中型环卫专用车辆。

可按每辆大型车辆用地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计算,共需停车场地450平方米。

停车场可结合办公场所、垃圾中转站建设。

4、垃圾压缩转运设备1套

YCN040G/YCN065G型分离式垃圾压缩转运站设备,由固定压缩机、举升塔及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成,适宜于设置在靠近街道及该垃圾压缩机具有相对垃圾进行破碎、压缩功能,垃圾经固定压缩机压缩后进垃圾集装箱后,直接由底盘车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即避免了垃圾在途的二次污染,提高垃圾收运率,又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