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184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试题

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古代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古代印度—《荷马史诗》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2.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印度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

D.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3.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他们的学习报告中出现了“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奴隶制城邦”“《荷马史诗》”等关键信息,据此可推断出他们研究的对象是(  )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王国

C.古希腊D.古罗马

4.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塔克里(  )

A.因家庭贫困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B.派奴隶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会

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

D.与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时,把女儿托付给他人

5.“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

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袭扰,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6.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

他在《高卢战记》中写道:

“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

”这表明(  )

A.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7.“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8.西欧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色,也是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逐渐流行始于9世纪,11世纪时遍布欧洲各地

B.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自营地、份地

C.全体佃户都可以在共用地上放牧

D.庄园内发生纠纷,需交付地方法院审理

9.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开始兴起。

下列选项不属于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义的是(  )

A.孕育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B.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C.孕育了近现代西方文明

D.使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10.大学一词源自拉丁语,原意为“总和”和“联合”,即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联合社团。

当时大学兴起的背景是(  )

①城市的兴起 ②西欧封建庄园的发展 ③新兴的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 ④教会的禁锢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1.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某帝国时说:

“这个帝国对外抵抗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位老师介绍的是下面哪一帝国(  )

A.亚历山大帝国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12.查士丁尼一世(483—565)又名查士丁尼大帝,出生于东罗马帝国。

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不断扩大;下令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典(统称《罗马民法大全》),成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后,征服地区大都丧失。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查士丁尼生活在3世纪中期

B.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

C.查士丁尼对外征战,帝国领土大幅增加

D.查士丁尼时期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典

13.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

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日本大化改新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开始改革

B.主要是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C.通过改革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体现了日本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的特点

14.阿拉伯古称大食,中古时期亚洲的大帝国,与其同一时期的中国王朝是(  )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15.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文明交流B.民族交融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是上古文明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a)、图(b)中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名称。

(5分)

图(a)

图(b)

(2)根据下面古罗马历史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建立帝国”和“达到全盛”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2分)

奥斯曼帝国 迦太基 屋大维

 

(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东西方上古文明的异同。

(1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

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开始的时间、效仿对象、主要内容。

(6分)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

写出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4分)

 

18.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

”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

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

材料二 怛逻斯战役爆发于黑衣大食与唐王朝之间,当时,整个中原地区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内忧外患,盛而中衰。

怛逻斯战役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役,而非传统的中原内战。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1)上述三个大帝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相似之处?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6分)

 

(2)材料二中的怛逻斯之战是发生在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战争的结局如何?

(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它的灭亡对我们有何启示?

(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璀璨辉煌。

在复习“东西方上古文明”时,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人类文明”为主题的导学案,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 【先哲名言——感悟思想智慧】

(1)下列是小组合作整理的上古著名人物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一位写出他的主要贡献。

(3分)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之手。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我宁在穷乡僻壤的高卢称王,也不甘在罗马居于人后。

——凯撒

 

任务二 【图片赏析——直观人类文明】

(2)图(a)、图(b)分别是哪一流域的哪一文明成就?

写出这两个文明的相同点。

(5分)

 

任务三 【分类比较——增强时空观念】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①②处内容的填写。

(4分)

项目

发源地

上古文明代表

东方文明

大河流域

①__________________

西方文明

沿海地区

②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 【联系现实——感悟传统文化】

(4)古代中国文明成就斐然,请举出两个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1.A 2.D 3.C 4.C 5.B 6.B 7.D 8.D9.D 10.A 11.C 12.A 13.C 14.D 15.A

16.

(1)A.古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中国文明。

E.古希腊文明。

(2)“建立帝国”: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达到全盛”: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如: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其他答案也可以)

(4)不同点:

东方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农业发达;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

相同点:

都属于奴隶制文明,都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17.

(1)开始时间:

646年。

效仿对象:

中国唐朝。

主要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2)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18.

(1)都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2)唐王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

唐王朝失败,阿拉伯帝国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3)缺乏创新、故步自封。

启示: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19.

(1)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回答凯撒的贡献也可以)

(2)图(a):

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

图(b):

尼罗河流域的金字塔。

都诞生于大河流域。

(3)①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②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4)中阳剪纸、河曲民歌等。

它们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