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307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 电院 自动化 面试经验总结.docx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自动化面试经验总结

今天电院自动化系的笔试和面试结束了。

明天还有一项英语听力,但先说说今天复试的感受吧!

  

  8:

30~9:

30  先是专业笔试。

各专业难易不同。

我考的是《数字媒体》,5道大题,两三个可以按照书上内容凑合着写上,但另两道书上没提过。

  所以在此告诫各位后来者!

复习的时候不要光看学校指定教材的内容,还要看看相关的其他资料,尤其是最新技术相关的,事先找些概述性的论文看看,很有帮助,看得面尽量广些,但不一定很深。

(初试科目也类似,最好看看其他材料、教材)

  然后是思政。

这个完全没必要担心。

每人大概5分钟,简单自我介绍一下,然后老师随便提问,就考察你有没有心理疾病啊精神面貌如何什么的。

随便聊聊的。

还问过我有没有女朋友,自己优缺点是什么,怎么克服缺点等等……(考查重点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据说是以此建立档案,在以后培养中作参考!

  接下来是关键的面试!

面试分组不是按成绩来的,是整个自动化系几个专业混在一起,14名一组。

政审完的就马上过去面试了。

每人原则上20分钟。

时间定的是10:

00~17:

00,但中午老师们没怎么休息,下午3点多就全结束了。

所以排在第7,8位的同学要掌握好时间,后面的也要尽量早点过来看看形势。

  

  我是第10个,1点20就轮到我了。

刚开始还挺紧张的,可进去之后,老师就像聊天一样问这问那,什么大学在哪啊,以前叫什么啊什么的。

交完资料,先让我用英语自我介绍。

由于准备很匆忙,加上有点紧张,只说了一点点,后面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说完,老师们很惊讶:

完了?

这么短,你是这几个中说的最少的,准备不充分啊~汗!

所以自我介绍(中英文)一定要准备好,至少2分钟以上,越长越好,还能拖延时间,在后面少问点其他问题!

  

  接下来是专业英语翻译,我们那个组是用幻灯片的,打开一段文章,看个2,3分钟,然后翻译。

其实就是一些专业相关的简单的英语,几乎没有生词,我抽的文章是图像文件格式的定义相关的。

这个也不用太担心,只要考研考过来的都能做好。

如果中间有不会的词,可以放下或说一下不会,老师会告诉你的,然后在补充一下,也没什么关系。

  

  终于该来的来了。

专业提问。

因为我算是跨专业的,拿着成绩单,看看学过哪些课,就问问最相关的科目的问题。

但我准备的都是报考专业相关而不是本专业学过的,而且本专业的东西已经差不多还给老师了,哪还记得……直流汗~!

答不出来老师们还逐渐降低难度,问些最简单的问题……其实老师们也在等时间,最后到点立马结束……

  

  要好好看看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尤其是大三大四学的)!

即使是跨专业的也要准备,老师们要了解的是你的本科学习情况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成绩表上的成绩不要太在意,即使有不少6,70的也无所谓,因为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那个成绩也只能说参考了。

  其实面试也不会太刁难你,即使有时候有个老师问的比较难,你想半天想不出来,说不会就行了,有时还有别的老师帮你解围呢!

所以面试不要太紧张,知多少算多少,尽量答对答全。

  每个组导师不同,情况也不同。

但大体上严格程度都差不多。

如果自己学的好,能跟面试老师聊的开,那是最好的。

我看到不少面试组都挺和气的(面试是在有玻璃门的一个个小隔间,在外面都能看得到每一组的情况),又笑又聊的,所以也要看个人的能力了!

  

  今天我自己发挥的不好,情况不容乐观。

  希望各位后来者,以此为戒,好好掌握方向,顺利通过复试!

============================================

  2008.03.29  英语听力

  今天是全校统一的复试听力考试。

9:

00进场,9:

15分开考并且禁止进场,大约30分钟。

  来的比较晚,8点40多才到教室,已经坐的满满的。

听力是用扩音器放的,效果很好,我坐在倒数第二排靠门的座位,但是听的效果蛮不错的。

虽然教室很大,人又多,但无所谓坐哪里,坐哪效果都不错,只要全场安静的话。

  

    题型都是选择题,三个类型:

短对话、长对话、段落。

对听力也不要太恐惧,感觉还没比6级难,语速较慢,发音很清楚。

只要你能高度集中精神20几分钟就可以了。

    先发答题卡。

用的是博士研究生答题卡,准考证号只有6位。

刚开始我还自以为是的填了后5位,结果开考的时候广播提示说要填后6位,只能换卡了~在这里提醒一下,考试时所有部分都会有广播提醒或监考老师的说明,所以不要太急。

    接到了试卷。

正反两面。

先浏览下选项,尤其要注意长的选项,先有个心里准备。

长对话和段落题,看看一组题的选项,大概了解下可能的内容,以及有没有相似项和完全反义的项,听的时候多注意一下。

每个题之间还有些间隔,足够去琢磨了。

有些题听完对话或文章就能选答案,再听后面的题目确认下。

结束后还有约3分钟的涂卡时间,其实也没必要,边听边涂也来得及,最后再描描。

    基础差的同学,平时多练练6级听力吧!

尤其注重长对话、段落的内容掌握和细节掌握能力上。

    至此,2008年考研终于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就是焦急的等待结果…

    据说我们系5天后才公布结果。

    感觉不妙的还要准备校内调剂了~……

    希望我这些小小的感受能给诸位提供一定帮助~也算是对考研论坛的一次小小回报了,呵呵,几年来考研论坛的帮助可不小啊~在此一并感谢各位热心的学长们!

===================================

  

    呵呵,还有一个小建议!

复试时别忘带必要的东西!

除了必要的证件、文件之外,还要带蓝或黑色笔,2B铅笔,橡皮等,还有伞,今天这里还下了个小雨,呵呵

    复试前要提前联系住房!

晚了就剩贵的,要么住远一点。

我这次就住到康城,虽然便宜点,但比较远,早上要早起~~还有在外面还要注意饮食!

我第一天还吃坏了肚子~不要随便到外面吃东西。

交大的食堂也收现金的,而且饭菜很好吃,呵呵...

===================================

    这里再补充下这次《数字媒体》笔试的题目。

仅供参考,每年题型都不一定的,明年或许会有选择题什么的。

今年全是问答题,共5道题。

  

    1。

关于FDDI的概述,拓扑结构、音频视频特点…有5,6个题目。

    2。

讲述语音识别与语音输出的有关原理,并举算法说明。

    3。

图像检索原理,并举算法说明。

    4。

图像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原理,并举算法说明。

    5。

介绍MIDI。

(500字以上)

    所以光看一本书是没用的,多了解了解扩展领域,看看一些概述性的论文,书上所涉及到的领域尽量多去了解。

====================================

体检方面,我觉得校医院的医生们都挺好的,都希望你能顺利通过。

  早上刚去,可能是因为匆匆走过来的,也有可能是紧张,血压偏高,心跳较快,那位测血压的医生叫我先休息几分钟再测。

也有几个跟我一样的几个哥们儿坐在旁边休息,等稳定了再过来测。

  

    早上:

测血压→抽血→尿检→胸透

    下午:

身高→辨色能力→体重→内外科(听听心脏,摸摸肚子

,分男女科)→视力

      

  整个流程都不是很严格,一般来说,不是专业特限制的疾病,一般的不会有影响。

在体检方面有顾虑的同学也不要太担心。

最好在报考前先打电话到校医院问一下情况,所报专业在体检方面的限制。

  体检时尤其不要太紧张,要不然有些数值会超标。

我前面有人测心律太快,就因为有点紧张。

这时候就深呼吸调节下,跟旁边人聊天什么的。

  抽血看的指标是ALT和HBsAg,也就是肝功能是否正常及有没有乙肝病毒。

还有Hb,好像是贫血之类的。

至于尿常规检验不太清楚,可能是查糖尿病,肾什么的。

====================================

(2008.4.7)

再补充一点吧~呵呵

去年模式识别招了43个,应该不算保送的吧。

今年过线的有30个,刷了一个,也有可能系内有调剂,最后人数就不知道了。

我估计这次刷的基本都是系里5个专业的350~360之间的人,好象总共刷了15个左右。

面试的是9个组,每组14人,一共126人吧。

比例差不多就是1:

1.13。

自动化系复试刷人是整个系一起刷人,不是每个专业按计划刷人(可能没有专业具体计划,只有系里整体名额和大概比例),所以在招生简章上看不到每个专业具体招几个人。

总之,高分就是硬道理!

初试高分,复试也有很大的优势!

交大复试最后总成绩是:

初试分(满分:

500)+复试分(笔试100+听力20+面试80=200)

初试比例也不小了,相比别的学校的话。

-------------------------------------------------------------------

    我刚才看了下,今年模式识别招了25个(不含保送),面试的有30个,刚好是1:

1.2。

但是模式复试的确只刷了一个,剩下4个可能按照那个志愿系内调了(笔试前有个填协议和调剂意向)。

这样也就满足了学校所规定的1:

1.2的指标。

    我觉得交大先是确定人数,也就是按照招生计划,划1:

1.2的人数以系为单位来确定分数线。

因为高分多,分数线也就高了。

所以你要争取的是系里的排名靠前,而不光是专业里的。

你过了分数线就说明一半已经进入了交大的门。

剩下的要看看你的初试分排名会不会在0.2的比例里面,如果比较危险就得尽早联系校内调剂了~要不然跟交大无缘了~~

    进复试之后,淘汰率相比初试没那么激烈,而且把握好的话,还能抓住几个其他学院复试机会!

    当然,复试并不是不重要,这是直接跟老师们面对面的考核,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而且也要及格才行!

上海交大09自动化系的复试解读

作者:

admin日期:

2009-6-819:

45:

29

模式和双控的复试是在一起么?

主要指面试~

两者区别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

复试不是在一起的。

可能复试英语听力会一起考。

恩,应该说二者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二者的复试笔试科目就不一样,是吧?

其次在面试时,提问的问题差别也很大,模式由于没有本科的基础,老师不会问过多关于模式识别的专业问题;

而双控就完全不一样,老师的会问好多关于控制理论和微机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些东西即使你专业课考了150分,也不一定很完美的回答.

去年的双控面试是英文的,所以专业词汇还是有必要看的。

模式的面试

09年自动化复试

笔试4选三  自控微机多媒体计算机基础(编程)

面试:

思政面试自我介绍,简单问些问题,看反应能力

         导师面试   英文自我介绍问一些简单问题翻译一些专业词汇或文章

         做过的项目,其它问题等

请问,模式的面试都会问些什么方面的问题啊?

---------------------------------------------------------------------------------------------------------------

复试的流程比较多,有英语听力,多媒体笔试,还有面试前的笔试,还有面试。

现在我大致介绍一下模式的面试情形吧,有疑问再提出来^_^

面试篇:

去年的面试分两组,又分上下午,每个人定在20分钟,实际后来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灵活,觉得面试最重要的。

我所在的组一个教授,两个副教授,这三个人我在网上老师介绍都看过。

还有比较年轻的一男一女,我不熟悉,应该是博士吧。

由于模式识别在在本科阶段没有得到相关的涉及,所以老师一般不会过多涉及到这些,但是如果你在准备复试阶段了解一下模式识别学科的一些情况,甚至在某一方向专心的看几篇专业的论文,了解常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那么,即使复试时老师问道你对于本学科有什么了解时,你不至于无话可说吧?

本科毕业设计最好要重视一下,当然和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接近就最好了,我就是这样,因为我很早就定了自己的考研方向,所以毕业设计选了相关的课题,自己也深入的做了些研究,后来复试时老师问道了,我简要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老师问了好几个问题,自己还算完美的回答了,给老师的印象算是positive吧。

对我们来说,老师都是大牛,他们肯定会把你问倒才会放弃,如果你在复试时把老师难住了,那么你也不适合来这里深造了。

英文的自我介绍,建议自己事先准备一下,事实上老师们也都知道学生会提前准备,很多老师在复试时就不要英文的自我介绍,要你用英文介绍你的本科毕业设计,我们06年的复试就是这样,可以说很多人由于不会英文的专业术语而无法展开,这样对于老师的印象会很不好,所以毕业设计涉及的专业术语可以自己准备一下。

关于本科的学习成绩,面试时老师不太看重本科成绩。

关于本科荣誉,那些证书,奖励在面试的当天都要带去吧,不过老师很有可能不看,除非你得过ACM,或者电子设计竞赛这样的荣誉.

先写这么多了.有问题再问。

问一下‘多媒体笔’和‘面试前的笔试’有什么不同啊?

**********************************************************

多媒体笔试--复试笔试1:

笔试科目是"多媒体技术",参考书《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刘惠芬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全是选择题,觉得把那本参考书从头到尾看懂就没有问题了,这个也不是重点考察的,很多题目在常见的多媒体教材习题见过,自己可以注意收集一下练习。

最后大家分数差不多的。

面试前的笔试---复试笔试2:

在面试前进行的,编一个算法和做一段英文论文的中文摘要。

我抽的题目的是验证歌德巴赫猜想,有的考的是求一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具体有些忘了,建议把基本的经典C语言算法复习一下。

编程主要看编程的思想,语法错误不是关键的。

英文翻译很简单,经过考研洗礼的都应该没有问题的。

不妨看一些原版的英文教材,找找感觉。

关于多媒体笔试

我觉得最好自己看看其他的教材,去年考试时有些题目老师是从其他书上出的,而在参考教材上面没有。

没有时间的话注意自己搜集一下相关题目,理解会做就可以了。

具体怎么掌握就看大家的安排了。

跨专业

你好,我是一名跨专业的考生,我本科是数学。

对于模式识别了解不多,报考的时候是因为这个专业是电院少有的

面向数学系招生的专业,所以报的,而且毕设的选择也跟模式识别关系不大。

不知你能否对于我这样的跨专业考生的准备工作给出一些建议?

谢谢

*****************************************************

觉得数学专业考模式识别似乎不算跨度很大,到研究生阶段你会看到,数学是很重要的,而那些本科的自动化基础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个人认为学习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个专业似乎比自动化更有优势,实际上很多老师也非常喜欢本科是数学专业的学生。

没有必要特殊准备什么,自己在面试时要突出你的数学基础,还有编程能力,这是你的优势和特色。

当然如果你对模式识别大致有所了解最好不过了。

我们不会考那些软件的用法的,考试只考原理。

网上的大纲可以看一下,仅供参考,觉得除了应用软件的用法介绍,还是尽量多复习一些吧。

有没有哪几章是比较重要呢?

看了那个大纲,好像好多章都没说考啊~~就画了只有5章。

另外,能不能给点多媒体习题的下载地址呢?

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料。

谢谢。

*****************************************************

你可以到以“多媒体试题”为关键字网上搜索一下,有很多的,也比较有参考价值。

复习最好全面一些,除了软件应用,所有的都看一下吧,尤其涉及原理的内容,大纲中的似乎确实有点少。

09

【解读复试时导师的心思】你应该知道的细节!

MATCH

  复试是学生与导师之间寻求match的过程,成与不成就在于导师对你的估计和判断了,合他的要求那么你龙出生天,不合他意,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说来也很简单,导师和你原来本不认识,仅凭一张成绩单他是很难了解你的,所以复试,尤其是面试则成为了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首先要明白老师想要怎样的学生。

  其实导师带学生也是相当头大的,为了自己学生的毕业、找工作,导师们也是个个头大的要死。

更何况学生还不一定听他的话,交给学生办的事情未必给他办,答应办的事未必能办好。

所以招一个高素质又听话的学生对一个导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招好了,自己如虎添翼,招不好,就像捅了马蜂窝。

举个例子,我有个老师,他读硕士的时候,他导师刚刚升硕导,没什么课题。

他自己找课题,拼命发文章,不断写标书。

等到他硕士毕业的时候,他导师正式升博导。

在这其中,他是功不可没。

而有些学生自己写不出论文,还不着急用功,成天想法,让导师在别人的论文上带自己的名字。

或者一件“多余”的事都不做,导师叫他作些普通的事,只要对他没有直接的好处,他就不干,干也是应付差事。

这样的学生,老师哪敢用啊,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你捅出祸事来。

所以,导师们也会总结经验,形成招生的一些方法。

  导师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呢?

  我感觉,第一:

吃苦耐劳,不斤斤计较。

交给他办的事扎扎实实的办好;交给他写的文章,认认真真的自己分析过,而不是东抄西抄,抄完自己还是没有一点了解;交给他管的病人,管的细细致致,不犯同一个小错。

    第二:

认认真真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把交给他的任务很细致的做好,而不是错误百出或者直接造假。

    第三,自力更生能力强,自学能力强。

有些导师课题多,他希望学生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把他的课题作完先,有些导师课题少,就要学生自谋生路了。

    第四,基础知识和能力扎实。

做操作、专业英语、英语口语等等等等,都反应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也直接决定了你多长时间才能培养成一个独立干活、少让老师提心吊胆的科研人员。

    第五,善于交际。

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酒桌上的技巧、和领导说话、团结同事、喜欢唱K,会开玩笑,懂得逢迎。

这些在社会上的生存技巧是非常受导师重视的。

他要你来不光是干活的,你也是他重要的人脉之一,如果你能成为一朵交际花,无疑,他的阵营中有多一名可以协调关系的干将。

有个博导、专科主任,他升到这个位置靠的并不是专业水平和科研实力,而是他能够协调好各个关系极差的博导之间的关系,这种制约平衡的能力使得大家都希望他当主任来平衡各方利益。

  当然不是要你具备所有的长处,人无完人,但你要突出你的核心竞争力。

  导师怎样判断一个学生的水平呢?

  1.是否熟人推荐、老乡、校友之类。

这种乡土情怀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2.大学成绩。

大学成绩反应出学生的刻苦程度。

但是如果大学成绩和能力不符,那么他就认为你是那种没有实习的专业读书族,这种人导师们是很畏惧的。

  3.是否有工作经验。

有工作经验的人往往懂得人情世故,知道轻重缓急,可以不经培养直接上岗,导师们是相当喜欢这类学生的。

当然不是所有有工作经验的一定都比新手强,但是总体来说是这样。

  4.是否名牌大学毕业。

名牌大学毕业生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高考已经替导师们选拔了一次。

而且名牌大学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支持学生不做实习的高分低能培养。

  5.是否男生。

社会以及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在于事业,男人对自己的价值认定也在于事业。

而这一点正符合导师的利益。

不是说女生水平低,不务正业。

余世维说:

在工作上男人女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他是对的,可惜这个社会的评价系统的问题不是一两个人说说就能改的。

  6.有无特长。

有特长,特别是有有助于交际的特长导师们也是很看重的。

  7.英语口语。

这点不用废话了。

导师们也不指望你专业英语强到那里,当然你强的话更好。

从面试可以看出你人际交往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等,也是直接给老师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建议和问题:

  1.多参加求职面试。

积累面试经验。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要读研,就不去找工作了。

这样我个人认为不可取。

第一,也许你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第二,你没有面试过,不了解面试官的心态,也容易上场就说:

“我叫不紧张。

”要从不到半小时的接触中脱颖而出,大方得体、信心十足、谦虚好学、侃侃而谈的本事是至关重要的,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必须经过多次面试的磨练。

我想求职面试多面几次大家都能接受,考研面试多来几次谁也受不了吧。

  2.自我介绍中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自我介绍的时间往往不长,5分钟左右,英文自我介绍,看看你的口语,顺便看看你的核心竞争力。

  3.提前找导师,不要被其他导师知道。

提前找一下导师,面试的时候导师心理对你就会相对重视一些,除非你的竞争者太多,否则他还是会优先招你的。

如果这个导师知道你找了其他导师,他自然不会跟那个人抢你,除非他是大主任,有资格抢。

  4.精心设计面试时每一个可能回答的问题,要读懂这些问题的隐含意思,以及在回答问题中体现你的核心竞争力和优良品格。

如你为什么转专业?

你为什么要读科研型的研究生?

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你家里人怎样?

等等。

  5.好好实习,对实验只有那些经过磨练的的人才能有较清楚的思路。

从这一个专业问题就能立判你的高下。

  6.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总而言之,复试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个方式固然有它的缺陷,但是在没有新的复试方式出来之前,我们还是应该学会这个游戏规则。

进行推荐信的写作时,要好好利用这三封推荐信全面的展现出申请者的特点和优势就会涉及到三个问题;

第一,是如何在三封推荐信中合理分配推荐的素质;

第二,是如何选择推荐人;

第三如何去体现这些素质。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申请者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和PS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分配原则

例证原则

第一:

和PS相结合原则:

确定需要体现的素质

这一原则的立论基础是:

PS,推荐信和简历是三位一体互相映照的,如果脱离了材料的中心PS孤立地撰写推荐信,不会对申请材料起到任何加强的作用,甚至会有副作用。

那么如何和PS进行结合,确定推荐信需要体现的点?

1、PS中强调的点,需要推荐信进行印证,比如说你参加的项目,你对专业的热爱等;

  2、PS中无法覆盖的点,需要通过推荐信进行补充:

比如说你的语言能力、课外活动、个人的特长;

  3、PS中无法扩展的点,需要通过推荐信进行扩展:

比如说申请者具体的某种能力;

  4、PS中暗含的点,需要通过推荐信进行说明:

比如说申请者的性格,品质。

第二:

合理分配原则――选择合适的推荐人,在三封推荐信中合理分配需要推荐的素质

确定好了需要体现的素质之后,就可以根据需要推荐的素质确定推荐人以及每封推荐信推荐的素质。

第一种搭配:

1位任课老师(核心课程的)+1位任课老师(基础课程)+1位对自己十分了解的老师;

第二种搭配:

1位任课老师(核心课程的)+1位对自己十分了解的老师+实习/工作/培训单位的上司;

第三种搭配:

1位任课老师(核心课程的)+1位任课老师(基础课程)+导师;

第四种搭配:

1位任课老师(核心或者基础课程)+导师+1位对自己十分了解的老师;

第五种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