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1000法养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450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养生1000法养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生1000法养性.docx

《养生1000法养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1000法养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生1000法养性.docx

养生1000法养性

七、养性

  老年人心理健康能长寿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心理。

那么,应该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常藻青春活力,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

譬如,走亲访友,旅游参观,考察访问,进行社会调查等。

通过这些活动,对克服老年人的老朽感、孤独感和无价值感等是颇有裨益的,而且还能增添生活的乐趣。

其次,要坚持有规律的生活。

尤其是离、退休以后,原来工作时的一套生活程序已经消失,如果不妥善地安排新的生活日程,无聊的感觉就会乘虚而入,生活将变得单调无味。

所以,应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练气功、散步等;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听听音乐,看看戏剧,习书作画,种花养鱼等。

第三,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和睦的家窿,友好的邻里关系是健康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它可以使老年人的心理得到某种满足,从而使他们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国外人口寿命调查统计资料表明,长期单身的未婚者和离婚者,平均寿命要比有和睦家庭者缩短五年左右。

据我国人口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和睦的家庭生活。

第四,要正确对待疾病。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往往体弱多病,因而容易引起焦虑烦躁、忧心忡忡等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加速疾病的蔓延。

因此,正确对待疾病是老年人心理卫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乐观主义和坚强的意志,是老年人战胜病魔的最宝贵的心理要素。

  总之,老年人要注意生理卫生,更要讲究心理卫生,做到遇事不躁不怒,心境从容坦荡,悠闲乐观,精神生活丰富,切不可独困斗室,无所事事,懒散无聊,唉声叹气。

另外,家庭和社会也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使每位老年人都能健康长寿,愉快地欢度晚年。

  情绪能影响健康

  现代医学证明,有些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是与精神状态不佳,情绪异常有关。

以高血压为例,如果情绪反应接踵而来,不断发生,首先产生间歇性的高血压,之后就转为顽固性的高血压。

再以癌症为例,虽然目前离开彻底揭开致癌的秘密还很远,但根据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体验与癌症有关。

一些充满着心理矛盾、压抑、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人容易患癌症。

这样的人,由于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使激素的分泌发生了变化,减弱了人的免疫能力,所以容易致癌。

其他如胃病、皮肤瘙痒症、心律不齐、心绞痛、十二指肠溃疡、月经不调等等,都与情绪变化有关。

临床的大量事实表明,乐观的情绪可以帮助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绝症患者可以缓解,重病者可以减轻,加速疾病的治愈。

  如何保持乐观情绪

  保持乐观的情绪是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怎样才能保持乐观的情绪呢?

  首先,应经常在空气清新的户外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太极拳、散步等。

这些运动能唤起人的心满意足和愉快之感,给健康以良好的影响。

同时,任何健康、有趣的嗜好、家庭融洽的气氛也颇有益处,它会“中和”不良情绪产生的恶果,并大大提高乐观情绪的“储备量”。

当你在不顺心或陷入痛苦的时候,这些“储备量”就会发生作用,它不仅使你不至于过度忧伤,而且有助于迅速恢复良好的心境。

  运动还可给肌肉以负荷,从而“吞食掉”酿成情绪低落的种种起因,使人摆脱激动、愤怒、委屈、不满等情感。

  其次,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刻,投身到大自然怀抱,它可以帮助你从中找到慰藉。

另外与家人、朋友到郊外森林散步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痛苦与折磨时,流泪也是排除苦闷的方法,它可帮助你排泄不良情绪。

因为人体在情绪激动时血液中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流泪就是宣泄这种化学物质的方法之一。

  常听音乐保健康

  生理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当人处在某种声音的环境中,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如流经四肢的血液减少,心跳加速以及内分泌增加,水分消耗加速等等。

同时生理学家又指出,人的情绪和行为,与音乐节奏相协调。

在徐缓的乐声中,人的情绪松弛,举止文雅;在欢乐跳动的节奏中,人的情绪和动作都会随之活泼起来。

有些人在听到舞曲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这种对音乐节奏的跟随和协调,可以改变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的健康。

  音乐通过心理作用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因为悦耳的音乐对人脑具有良好的刺激,它对人体的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系统及运动系统都能产生有益的作用。

通过对音乐的旋律、速度、音调的控制,可以对人体起到镇静、镇痛、降压的作用和安定、兴奋等调整情绪的不同效果。

  长叹短吁益身心

  人们在愉快、悲伤或忧愁、思考的时候,长吁短叹几声,便有一种胸宽郁解的舒畅感;惊恐惆怅之际,长吁短叹有定心安神作用;工作、学习紧张或疲劳时,长吁短叹有轻松神经的效果;锻炼身体时长吁短叹几声,可强健呼吸肌,改善呼吸功能,爽炔精神。

医学家指出,长吁短叹时吐音不同还会有不同的健身效果,但要因人因病而异。

比如,吐“吁”字养肝,吐“呵”字强心,吐“呼”字健脾,吐“泗”字清肺,吐“吹”字固肾,吐“嘻”字理三焦。

需注意的是长吁短叹时,口型、吐音、动作要协调,吸气呼气要顺其自然。

有医生让临场前心理紧张的运动员和考生长吁短叹几声,结果他们的收缩压下降十到二十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五至十毫米汞柱,呼吸和心跳减慢,心理紧张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生命亦在于“静养”

  “生命在于静养”,究其实质,这种“静养”是在为再次“运动”创造内在条件。

从人体生化角度分析也是如此,人在运动时,氧化加速,新陈代谢增高,是消耗能量的;而在静息时,还原、合成占优势,代谢降低,是储藏能量的。

所以即使是运动员,也需要有静息和睡眠的时间,以修补在运动中消耗的能量。

  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状态下使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寿命相对延长一些。

  因此,生命在于运动或者生命在于静养,无论哪一方都不是绝对的,单纯强调一点是有失偏颇的。

然而,鉴于目前一般人生活节奏增快,“动”多而“静”少,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动静结合的前提下,注意多让自己“静”一些。

不防做做“白日梦”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朴克杰说:

“白日梦题材多属个人关心的切身事情,由于脑筋不受传统思维形式限制,问题经过深恩熟虑,而答案则反复训练,往往会激发出自己意想不到而觉得欣喜的解决方案。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比利保正顿博士指出,白日梦虽然是虚幻的遐想,但对人的精神心理有积极作用。

他说,对每日从事刻板枯燥工作的人们,能暂时从乏味的现实中游离出来,倘佯于白日梦境中,情绪能获得松弛,有助于消除生活与工作上的不悦。

研究者们还发现,做白日梦的人较易抗拒欲望的诱惑。

因在白日梦中使他们充满了幻想,梦醒之后又回到现实,这种幻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们懂得现实中有许多欲望是难以满足的。

心理学家告诫人们,不要低估白日梦的价值。

老人养生有“四戒”

  一戒久视:

“久视者伤血”,人到老年,眼目本已昏花,倘过于用目,会伤血耗气,头晕目眩因此65岁以上的老年人看书报杂志或电影电视以1至2小时为宜。

  二戒久卧:

“久卧者伤气”,要顺应四时,春夏“晚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睡眠不能过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8小时足矣。

适量的睡眠才能达到宁神养气,确保益寿延年。

  三戒久坐:

“久坐者伤肉”,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休息,但长期坐着不动,会使肌肉缺乏锻炼,从而导致肌肉松弛,久而久之加速了肌肉的衰退与萎缩。

因此,老年人应多参加户外活动,不宜坐得过多、过长。

  四戒久立:

“久立者伤骨”,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气血,如果久坐不动或久立不走,会出现气血凝滞,从而招致疾病。

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减弱,全靠动静结分调节平衡,因而要安坐与行走轮流交替,活动筋骨。

  养生尤须先养德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给健康下了一个新定义:

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

  人们常常咒骂那些不讲道德的人是“短命鬼”。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常做坏事确能损害健康。

  缺乏道德修养、遇事常斤斤计较的人,既要算计别人,又要防备别人对自己暗算或报复,于是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没个安宁。

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

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易与周围人发生矛盾,甚至可因一些小事而使矛盾激化。

当他们处于心理困扰状态时,又难以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十分有损于身心健康。

心境开阔须“八戒”一、疑有这种心病的人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不是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就是在做小动作,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而坐立不安,经常失眠。

二、妒自己无能,却妒忌别人的成就。

不考虑怎样直起猛追,却希望别人栽跟头,方能出气!

三、卑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

猜想别人在嘲笑自己,于是不敢见人,不愿和人交谈,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气越来越古怪。

四、傲自卑走到极端便会转为自高,成为傲慢,处处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

生活空虚,无所奇托,缺少乐趣。

五、躁既自卑又自高,连同而来的是暴躁情绪。

容易发脾气,脸红脖子粗,或吵,或闹,甚至骂人、打人,砸坏家具,然后心理上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

六、愁整天生活在忧虑之中。

愁容满面,心事重重。

凡事总朝坏处想,好像树叶落下来都会砸破脑袋似的。

本来不该他操心的事,他偏要操心;不应着急的事,他也要着急。

七、惧时时提心吊胆:

怕说错话,怕做错事,怕得罪人。

甚至碰到有些作风不正或蛮横无理的晚辈也会胆战心惊。

八、悲一生当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现在眼前,不觉悲从中来,老泪纵横……

  忘年之交防心衰

  英国科研人员曾对早衰者作过调查,发现约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出现过心理衰老。

由此,研究人员认为,防止心理衰老至关重要。

而“忘年交”正是防止心理衰老的良方。

  忘年交,即忘记年龄、辈份而结为推心置腹的挚友。

它不仅是一项高雅的社交往来,而且能使老年人收到“忘年”、萌发童心的奇效,甚至出现青春重返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过心理暗示,会产生愉快、轻松、乐观、充满希望的情绪,从而有益身心健康,延缓衰老的进程。

  延年益寿捉童趣

  莫笑天真,莫笑幼稚,“常藏童心,常捉童趣”,实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交小朋友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很容易产生对童年的回忆,因而对晚年的生活产生一种珍惜感。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会使你觉得自己也年轻多了。

当孩子们拉着你的手,围在你的膝下,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奶奶”时,你的心里会比吃了蜜糖还甜呢!

  二、保持好奇心勤于用脑,培养广泛兴趣,可活跃思维,防止记忆力衰退。

据医学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人,到六十岁时其思考能力仍基本上能像三十岁那样敏捷,明显推迟脑力反应迟钝现象的出现。

而那些三十至四十岁就懒于动脑的人,脑力都会加速老化。

  三、常读童话书童话和寓言虽然其结构简短,但当你在仔细品读后就会发现,一个简单的童话和寓言极富有哲理和幽默感。

因此,经常阅读童话书,不仅能熔融于童年时代,捕捉到童年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情操,充实生活,有时在一乐一笑之余,一切疲劳、一切烦恼均在片言只语中消除。

  孤独乃是长寿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科研人员曾对该地区居民作了长达9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孤独的人在排除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其死亡率和癌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

研究者还核实了关于3809位美籍日本人的研究数据,发现孤独者心脏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一倍。

医学家们还通过对2754人的调查证明,孤独对男子健康的危害胜于女子,独来独往男子的死亡率是普通男子的2~3倍,而孤身女子的死亡率则是爱交际女子的1.5倍。

这进一步说明了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获得健康长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老人尤应防孤独

  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

其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遗传、饮食习惯等。

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生活孤独和心脏病死亡率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瑞典卡丽林医学院的戈柏丽博士和美国巴尔的摩约翰斯公共卫生学院的约翰瑟教授,对1700多名瑞典人的家庭、朋友、邻居、同事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有关医学统计。

他们把社会关系中最孤立的那组人群的死亡率,和其余人群的死亡率进行了六年多的比较。

  这项研究在进行统计时,考虑到了医学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年龄、吸烟、体弱少动、遗传因素及其他心脏病易感染因素的影响,在同等条件比较的人群中,发现那些孤独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系数较社交活跃的人高出四成。

而老年人,尤其是丧偶的老年人,孤独正是他们的普遍危机。

  如何帮助老人克服孤独感和死亡感

  老年人最害怕孤独,但又常常十分孤独,特别由于退离工作岗位,亲朋相继去世,老年丧偶,与子女分居等情况,都会使老年人感到寂寞孤单,无所依靠。

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各人都忙于自己的事,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形成“代沟”,越发使老年人觉得自己脱离了沸腾的生活,如果老年人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就会造成性格变异、狭隘、善疑、易怒,甚至人格障碍。

  年龄越大,担心残废的情绪也就愈加强烈,几乎每一个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会想到“死”的问题,有时想到自己已故的亲友、熟人时,往往联系到自己,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少数老人还会万念俱灭,精神空虚,恐惧死亡的心理十分强烈。

  因此,作为小辈以及社会都要关心老年人,组织老年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经常看望老人,并创造老人能为社会继续贡献自己能力的条件,让他们保持一种充满信念的愉快生活,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与死亡威胁感。

丧偶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其中当然也有性的意义。

但老年人再婚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老年伴侣的互相倾诉、互相照顾,能有效地减低孤独感,其意义超过了一般人所认为的性的意义。

统计表明,配偶健在的老人要比孤独的老人长寿。

  难享天年十种人

  日本医学家经过研究归纳,认为下列十种人容易早逝:

  一、嗜烟如命的人;

  二、心胸极度狭窄、嫉妒成性,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的人;

  三、经常酗酒的人;

  四、生活没有规律,不讲养生之道的人;

  五、有一点不舒服就吃药的人;

  六、有毛病硬熬,不去诊治,听之任之的人;

  七、性生活过度的人;

  八、心情长期忧郁、闷闷不乐或悲喜过度以及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的人;

  九、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

  十、从来不参加任何体力活动的人。

易患癌症者的性格癌症是人所共知的疑难病症,什么人易患癌呢?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具有下列性格特点的人易患癌症:

①多疑善感,情绪抑郁者;②易躁易怒,忍耐力差者;③沉默寡欲,对事物态度冷淡者:

④性格孤僻,脾气古怪者。

其原理是:

抑郁、悲观、失望,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致使癌因素乘虚而入。

有些专家指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性格是两个极端,一种是性情郁闷,孤僻离群;另一种是性格好胜,咄咄逼人,爱出风头者。

  消极情绪有碍健康

  消极的情绪往往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

有人试验发现,人在痛苦、愤怒时,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人在恐惧时,由于心搏出量增加,收缩压明显升高。

另据有关文献统计,忧郁、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悲哀是癌症的先兆。

临床医生也发现,癌症病人在发病前大都有极度伤心的事件发生。

恶劣的情绪影响消化功能的事实,恐怕好多人都有亲身体验。

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胃蛋白酶原水平高者易患溃疡病,而通过调查胃蛋白酶原血症者的性格特征是长期精神紧张,有的是情绪被压抑不得外显等等。

由此可见,只有经常保持乐观情绪,才能有利于健康长寿。

  不良情绪可诱发哮喘

  医学界确认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身心疾病。

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哮喘,患者在焦虑、困扰或愤怒时哮喘更会频繁发作。

有人对480名不同年龄的哮喘病人统计后发现,由心理因素引起者占30%。

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可促使机体释放组织胺及其它慢性过敏性反应物质,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性,从而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会给病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造成紧张、抑郁、悲观、沮丧心理。

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又会刺激、加剧哮喘发作。

如此恶性循环,会使疾病经久不愈。

  因此,为了减少哮喘发作,患者应注意自己的心理调节,避免产生焦虑、郁闷的情绪,遇事冷静,注意保持闲适的心境。

如能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情绪,哮喘的复发和恶化是可以防止的。

生闷气易患高血压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系循环科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把不顺心的事闷在心里易使人患高血压。

该大学的高血压研究所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60%来自遗传,其余40%则是由心理因素所致。

研究所的吕德尔博士对百余名患者进行了长达8年的观察,发现情绪上的波动会影响他们的血压。

他们之中受高血压之苦的多是那些把不顺心的事闷在心里的人。

吕德尔博士建议这类患者多作一些放松性活动来降低血压,而不是用药物。

冷水敷面稳情绪每个人都有生气着急的时候。

有些人着急时,脾气暴躁,心率增快,情绪烦躁不安。

有没有抑制烦躁情绪的方法呢?

从人体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生气着急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只要抑制了交感神经的神经兴奋,就可以抑制烦躁情绪。

人的头部有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当面部组织受到冷刺激时,可以反射性地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使人的烦躁情绪平静下来。

因此,可用凉水浸湿毛巾,或将毛巾放在冰箱内冻一会儿,然后用冷毛巾放在面部,一般只需十几秒钟,心率即开始下降,情绪就逐渐稳定下来,假如人们遇到情绪烦躁不安时不妨用这种简单的方法试一试。

有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脏病患者不宜用这种方法。

如何克服不良情绪除树立崇高的信念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

自我暗示的方法。

自我暗示是以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的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及心理治疗的方法,目的是要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情感、爱好、思想过程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通俗地说,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说服。

  语言的方法。

当你第一次坐飞机时,心情有些紧张,只要你暗自默念:

“没有什么,一切都会平安的。

”你的心情很快就会平静下来。

这表明,语言能通过心理对整个有机体发生作用。

  改变生活环境的方法。

明亮的光线、柔和的色彩会使人心情舒畅;欢快而有节奏的声音,能消除神经疲劳,气味也同样有改变情绪的功能。

消除不良憎绪的五种方法

(一)环境调节: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情绪压抑时,可到外面走走,散散心,欣赏一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对调节情绪很有效果。

(二)自我鼓励法:

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至理名言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作斗争,从中汲取振作起来的力量。

(三)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的工具,如有人在案头或床边写上“镇定”、“冷静”之类的警句,也可用无声语言进行自我命令、自我提醒、自我暗示。

(四)注意力转移法:

如遇到苦闷、烦恼之事,不防将其抛诸脑后,到朋友家叙叙家常,或参加一些文体活动。

(五)情感宣泄法:

哭,是调整机体平衡的一种方法,许多人痛哭一场后,痛苦和悲伤就会减少许多。

宣泄情绪念“呵”、“嘘”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常有情绪。

人有情绪,总得发泄,不是积极地发泄,就是消极地发泄,否则就会生病。

只有把情绪释放出来,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

假如你在工作或生活中产生了情绪,或愤怒,或抑郁,要尽量使自己安静下来,自然站立(坐在椅子上亦可),尽量放松,深吸气,呼气时默念“呵”的声音,周而复始,共吸呼6~18次;再深吸气,呼气时默念“嘘”的声音,周而复始,共吸呼6~18次,同时你想象把愤怒或抑郁“呵”和“嘘”了出来。

这样你就会气愤全消、心平气和。

老年人精神衰老的表现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测验老年人精神老化方面,列举了下列15种迹象:

(1)记不住最近的事。

(2)如有急事在身,总感到心情焦急。

(3)事事总好以我为主,以关心自己为重。

(4)总好扯过去的事。

(5)对过去的生活总是后悔。

(6)对眼前发生的任何事都很不介意。

(7)不愿意麻烦别人,愿意一个人过日子。

(8)很难接受新事物。

(9)对喧嚣很烦。

(10)不愿接触生人。

(11)对社会的变化疑虑重重。

(12)很关心自己的自我感觉和情绪变化。

(13)好讲自己过去的本领和功劳。

(14)好固执已见。

(15)好搜集和存藏无聊、无趣的东西,而且还觉得快乐。

老年人容易有哪些病态心理1.孤独消极。

老年人表现出孤独、不合群,沉默寡言,不爱交际,不好客,不愿管别人的事,对生活态度比较悲观,常常有风烛残年、日薄西山之感。

这类老年人易发展为老年性抑郁症患者。

2.亢奋。

与孤独消极型相反,这类老年人情绪比较高涨,事业上不甘落后。

生活态度过于亢奋,有时会表现出不自量力,说大话,做与自己年龄不相适应的事,并常以家长或首长、师长的地位自居,常不易为儿女及亲友、同事所理解。

3.敏感固执。

这类老年人多疑、敏感、心胸狭窄、自负、嫉妒,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耿耿于怀;考虑问题比较偏执,比较保守,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特别是晚辈人的话,常常表现出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因此,这些老年人的家庭关系比较紧张。

4.依赖。

依赖心理强的老年人大都是身患疾病,甚至丧失生活能力的老年人。

他们要求子女孝敬他,对他能体贴入微、照料周到。

对儿女的不周经常表现出不满,甚至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无理要求。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1.精神失落感。

人随着生命钟的不断变化,心理方面也带来了很大影响。

有一些离退休老干部原来精神振奋,精力充沛,情绪乐观,由于工作移位,一下变得萎萎缩缩,闷闷不乐,对人不爱搭理;还有一些老人觉得壮志未酬,心猿意马,吃不好,睡不好。

他们不能有效地应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挑战,因而容易产生怀疑、妒忌、孤独等种种表现。

  2.忧郁孤独感。

不少老年人对晚年生活不可能是一切称心如意,往往面临生活的挑战,儿女已婚嫁另建新巢,带隔代小孩等等。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不幸丧偶,失去了亲人,有心事无处诉说,因而终日忧郁寡欢,沉没在对昔日的情思之中。

  3.疾病恐惧感。

情绪可引起疾病,疾病也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

人到晚年,如果健康不良,疾病较多,则会使老年人产生恐惧疾病心理。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恐惧是过早死亡的心理状态。

  4.性生活节制感。

由于陈腐文化观念的偏见,人们对老年性感情、性要求和性关系是讳莫如深的。

因此,不少老年人在性问题上会产生忧虑。

实际上,一个健康的老年人,衰老并不意味着性欲的必然减退和获得性高潮的丧失。

生理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老年人进行有节制的适度的性生活,能增加晚年生活的乐趣,对健康长寿是有益的。

  如何防治老年多疑症

  “老年多疑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它的形成是与老年人的心理和心理变化相联系的。

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常常使自己陷入一种痛苦、迷惘、惊恐的精神状态中。

因此,“防治老年多疑症”就成为保护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地防治“老年多疑症”,首先要了解它的成因。

  1.不安全感。

人到老年,精力逐渐衰竭,体力不支。

这种感觉,带给他的心理感受是“我已经老了”。

他认为,在家庭中他已从“当家做主”的

  地位上跌下来,开始变成累赘,他会由此生出许多“猜想”,如子女是否嫌弃他了,等等。

往往会在疑心重重中愈陷愈深。

  2.主观臆断。

老年人在判断问题时常常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带有许多个人经验的因素。

因而,这些判断往往有失误。

但是,越是这样的判断对于他就越有诱惑力。

如何解除这种由“不安全感”引起的“多疑症”呢?

那就是树立老人的自信心和优势感。

所谓自信心,就是想方设法,用事实证明他还没有老,应该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他想做,千万不要说他不行,但可以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