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477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XX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

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________的事,说明翠鸟________的特点。

(2)用横线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________   锋利——________

(4)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________。

【答案】

(1)扑鱼

;锐利的眼睛、速度快

(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等待

;锐利

(4)锐利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故答案为:

(1)扑鱼;锐利的眼睛、速度快

(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等待;锐利

(4)锐利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因为它的嘴太小,一口只能吃到一点点东西,所以一堆食物要七八次才能吃完。

不过它吃食物的速度真可谓是飞速的,有时简直快得让人看不清楚。

看它吃饭的样子,好像看体育比赛一样紧张,所以我看了总要发笑。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盖    捧    舔    低    缩    送

①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②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2)请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请把选文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拟人句画上波浪线。

(4)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之情。

【答案】

(1)捧;送;低;舔;缩;盖

(2)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小松鼠喝水的样子;小松鼠睡觉的样子

(3)小松鼠把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盖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低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舔,样子可温柔了。

(4)对小松鼠的喜爱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捧、送、低、舔、缩、盖

(2)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小松鼠喝水的样子;小松鼠睡觉的样子。

(3)比喻句:

小松鼠把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盖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拟人句: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低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舔,样子可温柔了。

(4)对小松鼠的喜爱。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会说话的植物

植物有语言吗?

它能说长道短吗?

年轻的英国植物研究专家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一种植物语言翻译器——植物探测仪,可以清晰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背上仪器,戴上耳机,把仪器的一根线头和植物叶子相接,这根导线就可以振动,生物电子翻译器立即对这种振动进行翻译,在耳机内便可清晰地听到植物对话的声音,植物会向人们诉说是饥是饱、是冷是热、是涝是旱。

意大利发明家发明了一种能和植物讲话的对讲仪。

他将植物连接在对讲仪的电极上,便听到了植物的“讲话”声,然后根据植物发出的信息翻译密码,辨别出“热”“冷”“渴”和其他简单的词汇。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欢快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等灾难性天气时,植物的“讲话”则变得低沉、紊乱。

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讲话”声音就很微弱。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几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植物语言翻译器叫做________,通过它能________。

(3)植物的“说话”有什么特点?

用“________”在原文中画出。

(4)你觉得,研究植物说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

(1)饥;饱;冷;热;旱;涝

(2)植物探测仪;清晰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

(3)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欢快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下雨等灾难性天气时,植物的“说话”声则变得低沉、紊乱。

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说话”声音就很微弱。

(4)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它们提供有针对性地帮助,让它们长得更好。

【解析】【分析】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2)这是按短文原文填空,只要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饥—饱、冷—热、旱—涝

(2)植物探测仪、清晰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3)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欢快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下雨等灾难性天气时,植物的“说话”声则变得低沉、紊乱。

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说话”声音就很微弱。

(4)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它们提供有针对性地帮助,让它们长得更好。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虾趣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渐变为奶白色。

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越明显。

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

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

   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钳足就缩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危险了,就放胆大嚼。

吃东西的时候,用脚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

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他的脚和整个身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虾,是颇费心机的,它们真是多彩多姿!

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

它们头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和觅食的。

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1)短文中的成语________准确地概括了齐白石老人画的虾。

(2)短文介绍了虾的特点有(   )(多选)

A. 虾颜色的变化                 

B. 虾头部的特点                 

C. 虾钳足的变化                 

D. 虾吃食物的样子

(3)短文写齐白石老人的画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下边就是齐白石老人的画,请你为这幅画起一个题目吧。

【答案】

(1)出神入化

(2)A,B,C,D

(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解析】【分析】

(1)此题较容易,读完短文就能从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4)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图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故答案为:

(1)出神入化

(2)ABCD(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对齐白石老人画的虾的概括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答案】

(1)循循善诱;抑扬顿挫

(2)C;AD;C

(3)历历在目;津津有味;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4)②

(5)你可知道.我们的老师有多么朴素(热情、漂亮、爱心,耐心甚至是丢三落四有特点就行)啊?

(后面说明这一特点就行)

(6)                    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我在教学楼丢失一串钥匙。

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刘老师

6月28日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①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②考查比喻修辞方法,由“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小树苗。

”可知把老师比作园丁,把自己比作小树苗。

③文中最后一句连用三个(时而……)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①从给出的词语“循循善诱”来看,是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

②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判断。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6)寻物启事的格式:

1、标题。

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写为“寻物”二字,二是写为“寻物启事”四字。

2、正文:

正文十分简单,无非是某人在某时某处丢失什么东西,如有拾到者,请与xx联系。

3、联系方式,注明联系电话等。

最后标明发文日期。

故答案为:

(1)①循循善诱;②抑扬顿挫

(2)①C;②AD;③C

(3)历历在目、津津有味、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4)②

(5)你可知道.我们的老师有多么朴素(热情、漂亮、爱心,耐心甚至是丢三落四有特点就行)啊?

(后面说明这一特点就行)

(6)

                               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我在教学楼丢失一串钥匙。

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刘老师

6月28日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①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②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③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6)此题主要考查写寻物启事的能力。

掌握寻物启事的格式。

7.【答案】

(1)瞪、跺、指、跑、画。

(2)小瑶;小军

(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

(4)语言;动作

(5)不对。

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解析】【分析】

(1)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小瑶动作的词即可。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描写方法概括为: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结合短文分析即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瞪、跺、指、跑、画。

(2)小瑶、小军(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

(4)语言、动作(5)不对。

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答案】

(1)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

(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

(4)B

【解析】【分析】

(1)寻找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从文章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

(1)画出:

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3)一;二;三;例:

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依据段意选段落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辨析能力。

9.【答案】

(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2)小虾被挑逗时生气的动作;腿;钳子;胡须;眼珠子;有趣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细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

(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2)小虾被挑逗时生气的动作、腿、钳子、胡须、眼珠子、有趣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10.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XX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________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________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________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________

【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画: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 烙花 烫花 火笔画 摄氏三百至八百(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