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63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69 大小:1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9页
中药学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9页
亲,该文档总共4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题库.docx

《中药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题库.docx(4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题库.docx

中药学题库

中药学试题库

中药的性能

四气和五昧

一、A1型题

(1)中药的作用包括: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B.药物的副作用

C.药物的治疗作用

D.药物的不良反应

E.以上均不是

(2)中药性能的主要容包括:

A.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

B.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C.功效与不良反应

D.药物的偏性

E.气味、归经

(3)中药的性能是:

A.中药治病的原理

B.中药的偏性

C.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D.每味药的功效特点

E.以上都不

(4)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

A.用药部位

B.用药后的反应

C.药物的加工方法

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

E.以上都不是

(5)药性理论的基础是:

A.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B.脏象理论

C.脏腑、经络学说

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

E.以上都不是

(6)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

A.消除病因

B.扶正祛邪

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E.以上都不是

(7)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8)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多属于:

A.热性

B.温性

C.平性

D.寒、凉之性

E.温、热之性

(9)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

A.温性

B.热性

C.平性

D.温、热之性

E.寒、凉之性

(10)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

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性味甘淡的药物

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11)五味是指药物的:

A.最基本的滋味

B.五类基本作用

C.全部味道

D.五种不同的滋味

E.部分味道

(12)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

A.辛、甘、酸

B.辛、甘、淡

C.甘、淡、苦

D.辛、苦、酸

E.酸、苦、咸

(12)五味中属于阴的是哪一组:

A.辛、甘、咸

B.辛、甘、淡

C.酸、苦、淡

D.酸、苦、咸

E.甘、淡、酸

(13)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

(13)甘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

(14)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

A.温中止痛

B.活血止痛

C.缓急止痛

D.祛风止痛

E.行气止痛

(15)淡味药物能:

A.软坚散结

B.利水渗湿

C.活血祛瘀

D.泻下通便

E.疏肝理气

(16)酸味药具有的作用是:

A.收敛、固涩

B.收敛、补虚

C.收敛、清热

D.收敛、软坚

E.收敛、温中

(17)酸味药物与下列何种味的药物作用有相似之处?

A.苦味

B.辛味

C.咸味

D.甘味

E.涩味

(18)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A.行气、活血

B.软坚、泻下

C.和中、缓急

D.收敛、固涩

E.通泄、降泄

答案

(19)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

A.甘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

(20)咸味药的主要作用是:

A.清热泻火

B.引血下行

C.降逆止呕

D.利水渗湿

E.软坚泻下

答案

(21)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A.甘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

(22)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A.淡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

(23)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甘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

答案

二、B1型题

A.发汗、解表、行气、活血

B.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E.渗湿利水、利尿通淋

(1)甘味药的作用是:

(2)辛味药的作用是:

答案

A.苦

B.甘

C.辛

D.咸

E.酸

(3)五味中能缓、能和的是:

(4)五味中能燥、能泄的是:

答案

A.通泄作用

B.发散作用

C.升提作用

D.收敛作用

E.补益作用

(5)苦味药的作用是:

(6)酸味药的作用是:

答案

A.能散、能行

B.辟秽、化湿、开窍

C.能燥、能泄

D.能缓、能和

E.能软坚、润下

(7)咸味药的作用为:

(8)甘味药的作用为:

答案

A.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B.十九畏

C.中药“七情”

D.十八反

E.配伍

(9)中药的性能包括:

(10)单行属于:

答案

A.发散

B.固精

C.生津

D.降火

E.降气

(11)涩味药的作用为:

(12)辛味药的作用为:

答案

归经

一、A1型题

(1).中药归经指的是:

A.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B.药物寒热温凉四性

C.药物的五种滋味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答案

(2).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寒热温凉四性

C.脏腑经络学说

D.药物的四气五味

E.药物质地轻重升降浮沉趋向

答案

(3).归经的依据是:

A.脏腑经络学说

B.所治的具体病证

C.辛甘酸苦咸五味

D.炮制所用的辅料

E.寒热温凉四气

答案

(4).酸枣仁具有较好的安神功效,能治失眠、心悸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

(5).麻黄能发汗、平喘,用以治疗外感风寒、喘咳等病证,

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

(6).柴胡能疏肝解郁,用以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病证,

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

(7).白术能补气健脾,用以治疗食少便溏,脘腹胀满等病证,

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

答案

(8)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

A.羌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

(8)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

A.独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

(9)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

升降浮沉

一、A1型题

(1)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

A.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B.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C.作用趋向性

D.药物有无补泻作用

E.药物作用的峻猛与否

答案:

(2)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甘、淡,寒

E.酸、咸,热

答案:

(3)作用趋向于沉降的药物气味多是:

A.苦、甘,温

B.酸、苦,寒

C.辛、苦,热

D.甘、咸,温

E.辛、甘,寒

答案:

(4)酒炙药物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

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

答案

(5)醋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

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

答案

(5)盐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A.升提

B.下行

C.发散

D.收敛

E.无影响

答案

(6)升浮药的作用趋向是:

A.向上、向外

B.向下、向里

C.向气、向血

D.向阴、向阳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7)沉降药的作用趋向是:

A.表示发散、上升

B.表示能降逆、泄利

C.表示向气、向血

D.表示向阴、向阳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8)病变在上在外在表时一般宜选用药性属()者:

A.沉

B.降

C.升浮

D.沉降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9)肝火上炎时宜选用药性属()者:

A.上浮

B.发散

C.降逆

D.升提

E.以上都不宜

答案

(10)病势下陷者宜选用药性属()者:

A.凉

B.寒

C.降

D.升

E.以上均不宜

答案

(11)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

A,明朝时代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金元时代

E.宋朝时代

答案

二、B1型题

A.病势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呃逆

B.病势表现为向下,如泄利、脱肛、子宫下垂

C.病势表现为向外,如自汗、盗汗

D.病势表现为向内,如表证不解

E.以上均不是

(1)具有降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

(2)具有升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

  答案

A.病变在上在表的疾病,如头痛、头晕

B.病变在下在里的疾病,如腹痛、腹泻

C.病势逆上者,如肝火上炎头痛、目赤

D.病势陷下者,如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

E.以上都不是

(3)升浮药可治:

(4)沉降药可治:

答案

中药配伍

一、A1型题

(1)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

A.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

B.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C.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2)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

A.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有某些相同功效的配伍

B.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

C.两种性能或功效相似药物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3)相须、相使配伍的共同点是什么?

A.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

B.拮抗作用,使疗效降低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二、B1型题

A.性能功效相似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B.性能功效有部分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

C.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毒性的配伍

E.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

(1)相恶的定义是:

(2)相须的意义是:

答案

A.生南星与生姜配伍

B.黄芪与茯苓配伍

C.石膏与知母配伍

D.黄芩与生姜配伍

E.以上都不是

(3)相使配伍是:

(4)相恶配伍是:

答案

A.药物配伍时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

B.药物配伍时能互相拮抗而抵消、消弱原有功效

C.药物配伍时能减轻或消除原有毒副作用

D.药物配伍时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5)在用药时应避免的是:

(6)在用药时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答案

A.黄芪配知母

B.当归配桂枝

C.乌头配半夏

D.干姜配细辛

E.丁香配郁金

(7)属相反配伍的是:

(8)属十九畏内容的是:

答案(

A.石膏配知母

B.当归配桂枝

C.乌头配半夏

D.干姜配细辛

E.黄芪配茯苓

(9)属相须配伍的是:

(10)属相使配伍的是:

答案(9)(10)

中药禁忌

一、A1型题

(1)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

A.鱼、虾、蟹等腥膻发物

B.油炸粘腻食物、寒冷固硬食物、不易消化食物

C.胡椒、辣椒、大蒜

D.脂肪、动物内脏

E.葱、蒜、萝卜

答案.

(2)临床应用属禁忌的是:

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单行

答案

(3)为配伍禁忌的是: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大戟与芫花

E.白及与瓜蒌

答案

(4)中药配伍禁忌包括:

A.相畏

B.十九畏

C.相须

D.相杀

E.相使

答案

(5)与乌头相反的药:

A.白及

B.天南星

C.大戟

D.甘草

E.瓜蒌

答案

二、B1型题

A.川乌、草乌、三棱、莪术

B.黄连、桂枝、党参、山药

C.肉桂、附子、枳实、枳壳

D.木香、香附、柴胡、前胡

E.麦冬、玉竹、阿胶、杜仲

(1)妊娠慎用药是:

(2)妊娠禁用药是:

答案

(1)

(2)

A.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B.生冷食物

C.肥肉、脂肪、动物内脏等

D.鱼、虾、蟹、辛辣刺激性食物

E.不易消化的食物

(3)胸痹患者最应忌食的是:

(4)皮肤病患者应忌食的是:

答案(3)(4)

中药的用法

一、A1型题

(1)需先煎的药是:

A.薄荷、大黄、番泻叶

B.蒲黄、海金沙

C.人参、阿胶

D.川乌、附子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2)需后下的药是:

A.磁石、牡蛎

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C.蒲黄、海金沙

D.人参、鹿茸

E.芒硝、阿胶

答案

(3)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A.功能峻下逐水者

B.对胃有刺激性者,作为消食者

C.用于驱虫者

D.用于安神者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4)宜饭前服用的药是:

A.矿物类药品

B.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C.用于驱虫的药物

D.用于安神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5)胶类药应当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答案

二、B1型题

A.磁石、牡蛎

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C.蒲黄、海金沙

D.阿胶、竹沥

E.人参

(1)宜先煎的药是:

(2)当后下的药是:

答案(1

(2)

A.驱虫药、攻下药

B.安神药

C.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

D.截疟药

E.以上都不是

(3)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4)宜空腹服用的药是:

答案(3)(4)

 

解表药

一、A1型题

(1)细辛的性味是:

A.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C

(2)细辛的功效是: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C

(3)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D

(4)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A.白芷

B.藁本

C.苍耳子

D.辛夷

E.细辛

答案E

(5)解表药主要用于:

A.风寒或风热表证

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

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

答案A

(6)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A.桂枝

B.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

答案D

(7)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

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

答案C

(8)桂枝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

答案B

(9)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B

(10)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A温通经络

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

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

答案C

(1l)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桂枝

E.郁金

答案D

(12)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答案D

(13)紫苏的功效是:

A.发汗平喘

B.发汗利水

C.发表行气

D.发汗通阳

E.祛风胜湿

答案C

(14)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荆芥

D.紫苏

E.防风.

答案D;

(15)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

答案D

(16)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答案E

(17)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

A.细辛

B.羌活

C.桂枝

D.白芷’

E.荆芥

答案E

(18)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羌活

E.紫苏

答案D

(19)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

答案D

(20)“风家润剂”指何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羌活

E.防风

答案E

(21)风寒所致巅顶头痛,当用:

A.羌活

B.白芷

C.荆芥

D.苍耳子

E.藁本

答案E

(22)可用于破伤风的药是:

A.羌活

B.独活

C.防风

D.麻黄

E.桂枝

答案C

(23)风寒阳明头痛,宜用:

A.苍术

B.柴胡

C.羌活

D.白芷

E.防风

答案D

(24)风寒侵袭,鼻塞不通,当用:

A.香薷

B.羌活

C.防风

D.麻黄

E.白芷

答案E

(25)具有消肿排脓作用的药物是:

A.桂枝

B.羌活

C.防风

D.白芷

E.辛夷

答案D

(26)具有祛风止痛,燥湿止带的药物是:

A.荆芥

B.防风

C.羌活

D.白芷

E.苍术

答案D

(27)风寒感冒,时作呕吐,当用:

A.白芷

B.防风

C.生姜

D.荆芥

E.羌活

答案C’

(28)生姜可用于:

A.肺热咳嗽

B.胃寒呕吐

C.胃热呕吐

D.风热表证

E.肺燥干咳

答案B

(29)散风寒,通鼻窍宜用:

A.紫苏

B.生姜

C.辛夷

D.羌活

E.防风

答案C

(30)祛风湿,通鼻窍常用:

A.羌活

B.防风

C.独活

D.苍耳子

E.紫苏

答案D

(31)发汗解表兼有化湿和中的药是:

A.荆芥

B.羌活

C.防风

D.独活

E.香薷

答案E

(32)发散风热药的主要作用是:

A.散风热

B.清头目

C.利咽喉

D.透麻疹

E.宣肺气

答案A

(33)疏散风热,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A.桑叶

B.菊花

C.牛蒡子

D.薄荷

E.蝉衣

答案D

(34)风热上攻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痛,宜用:

A.桑叶

B.菊花

C.牛蒡子

D.薄荷

E.蝉衣

答案D

(35)风热犯肺,痰黄,咳嗽,当首选:

A.菊花

B.桑叶

C.薄荷

D.防风

E.淡豆豉

答案B:

(36)具有疏散风热及平肝作用的药是:

A.牛蒡子

B.蔓荆子

C.淡豆豉

D.菊花

E.升麻

答案D

(37)外感风热,目赤肿痛,应选何药?

A.牛蒡子

B.淡豆豉

C.升麻

D.葛根

E.菊花

答案E

(38)功能明目退翳的药是:

A.牛蒡子

B.淡豆豉

C.升麻

D.葛根

E.蝉蜕

答案E

(39)功能息风止痉,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

A.桑叶

B.菊花

C.升麻

D.葛根

E.蝉蜕

答案E

(40)具清热解毒的疏散风热药是:

A.葛根

B.浮萍

C.木贼

D。

桑叶

E.升麻

答案E

(41)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多用:

A.桑叶

B.牛蒡子

C.葛根

D.柴胡

E.蔓荆子

答案B

(42)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葛根

B.桑叶

C.菊花

D.蔓荆子

E.淡豆豉

答案D

(43)具有解表除烦功效的药物是:

A.桑叶

B.菊花

C.蝉衣

D.淡豆豉

E.升麻

答案D

(44)具有升阳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柴胡

B.葛根

C.升麻

D.桑叶

E.菊花

答案C

(45)具有升阳退热功效的药物是:

A.升麻

B.柴胡

C.葛根

D.牛蒡子

E.蔓荆子

答案B

(46)具有升阳生津之功的药物是:

A.升麻

B.葛根

C.柴胡

D.桑叶

E.菊花

答案B

(47)治疗少阳证的药物是。

A.桑叶

B.菊花

C.薄荷

D.牛蒡子

E.柴胡

答案E

(48)麻黄的性味是:

A.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微苦,温

答案E

(49)羌活的功效是: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C

(50)具有通窍止痛作用的药是:

A.苍耳子

B.藁本

C.羌活

D.桂枝

E.以上均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