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0978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docx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方案

 

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

 

总体设计方案

 

江苏万全集团

2012-03-19

目录

1建设背景与意义

1.1建设背景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安全生产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安监局承担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职能,随着安全生产业务不断发展,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工作的迫切性已经不断显现出来,急切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以及相关的软硬件配套设施。

1.2建设意义

安监局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是保证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前提,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2建设目标与原则

2.1建设目标

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目标是:

依托政务专网,通过建设覆盖重点监控试点单位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应急指挥平台,开发建设应急指挥、监控管理等业务系统及专业数据库,实现对数家重大危险源、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数据的采集,满足安全生产预防预警和应急指挥要求,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与处置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满足安监局日常监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建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同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并实现与安监平台的互联互通。

建设目标概括为“日常监管、应急处置”,体现在:

1)满足安监局日常监管业务的需要

2)加强安监局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频度和透明度

3)增强安全生产企业和安监局的日常沟通

4)明确安全生产企业和安监局的责任和职责

5)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

2.2建设原则

本项目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指导思想和政策,在充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检查”的管理方针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在线监测,实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及时隐患排查和动态跟踪;变“被动式”为“预防式”的监察,提高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监局即时掌握信息和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提高各级部门相互协同的整体工作效率,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的进程。

本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急用先行、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建设。

对项目的规划要兼顾未来业务的发展,对项目的实施要根据资金情况,本着“急用先行、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分期建设实施。

3主要建设内容

安监局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外网网站门户和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以下简称“指挥平台),指挥平台分为政府端和企业端两部分。

主要建设内容见下图:

31总体建设内容

指挥平台分为政府端和企业端两部分,政府端为部署在安监局、由安监局建设的系统;企业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部署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自行建设或由政府和企业一起建设的部分,第二部分为企业用户登陆到安监局系统中,实现信息维护和反馈的“安监局互联”部分。

根据项目资金情况,对上述功能,根据“急用先行、重点突出”的原则,可选择分期实现。

3.1外网网站门户

主要使用对象:

安监局外网网站门户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所辖的各安全生产类企业及对安全生产感兴趣的社会大众。

图32外网网站门户

主要栏目内容:

安监局外网网站门户的主要栏目内容包括工作动态、新闻关注、典型案例、资料下载、应急预案、应急知识、法律法规、信息互动、内部交流等。

3.2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

使用对象:

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安监局内各部门,兼顾对各相关委办局和相关单位的使用,同时支持企业用户登陆系统中,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反馈。

33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首页

主要内容包括:

“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日常监管”、“救援指挥”、“恢复重建”、“地理信息”、“统计分析”等。

4应用场景

本项目建成后的主要应用体现在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

项目的价值可通过两个应用场景(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来体现。

4.1日常监管

41日常监管场景

4.2应急处置

42应急处置场景

5总体功能

安监局的平台总体功能如下图所示:

51总体功能图

安监局的平台总体功能包括:

外网网站门户和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

指挥平台政府端和企业端的用户功能模块类似,因此在上图总体功能图的“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中的功能,没有区分政府端和企业端,在下文的功能模块描述时,会按照政府端和企业端分别做详细的介绍。

5.1外网网站门户

外网网站主要服务于所辖的各安全生产类企业及对安全生产感兴趣的社会大众,保持安监局与企业、社会的沟通,实现安监政务信息公开和信息透明,树立安监局的良好社会形象。

外网网站门户作为本项目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安监局外网网站的核心作用概括为“展现窗口、知识门口、互动助手和应急入口”。

展现窗口:

网站通过“工作动态”和“新闻关注”栏目,将安监局的工作和相关行业新闻进行展现。

知识门口:

网站通过“应急预案”、“法律法规”、“典型案例”、“资料下载”等栏目,向社会传播应急相关的知识。

互动助手:

网站通过“信箱服务”、“在线解答”、“电子刊物”、“应急论坛”实现与社会的互动。

应急入口:

安监部门人员通过登陆此网站,进入日常办公和处置的“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

5.1.1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栏目展示潍坊安监局的最新工作动态,其二级页面如下:

52工作动态二级页面

5.1.2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栏目展示安全生产领域的相关新闻。

其二级页面如下:

53新闻关注二级页面

5.1.3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栏目展示安全生产领域发生的相关事故案例情况,引起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意识的加强和提高。

其二级页面如下:

54典型案例二级页面

5.1.4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栏目提供安全生产相关的资料的下载,其二级页面如下:

55资料下载二级页面

5.1.5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栏目提供应急相关的预案情况,提供预案的内容查看等功能,其二级页面如下:

56应急预案二级页面

5.1.6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栏目提供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情况,提供法律法规的内容查看等功能,其二级页面如下:

57法律法规二级页面

5.2指挥平台政府端

指挥平台政府端为部署在安监局、由安监局建设的系统,是本期项目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主要功能如下图所示:

58指挥平台政府端功能

5.2.1日常监管

日常监管主要满足安监局对安全生产单位和企业的日常监管需求,主要功能包括:

1、安全隐患管理:

安监局安监员记录企业安全隐患,并将重大隐患上报给领导,并利用手机短信通知领导。

主要功能包括:

隐患登记、隐患上报和隐患通知。

2、安全巡查管理:

安监局辖区内的所有安全生产企业,每月将被巡查一次。

安监员接收巡查任务单,并执行任务。

安监局领导干部跟踪任务执行状态,并针对任务执行状况,进行内部考核。

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巡查任务制定;接收、分发任务单;任务跟踪;内部考核等。

3、安全行政处罚:

安监员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记录处罚相关内容。

主要模块包括:

处罚信息录入;处罚信息查询;处罚信息统计等。

4、安全执法管理:

安监员进行安全执法,安监局领导对安监员执法行为进行考核。

主要模块包括:

执法信息录入;执法信息查询;执法信息统计等。

5、应急培训管理:

对安监员进行应急相关知识的培训管理。

主要包括:

培训资料管理;培训过程记录;培训查询等。

6、安全生产状况普查:

安监局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状况的普查,并对普查信息进行统计,使安监督局领导对辖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全面的了解。

主要功能包括:

安全生产状况查询;安全生产状况统计等。

7、危化品管理:

安监局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危化品的普查登记,并对普查信息进行统计,使安监督局领导对辖区内企业的危化品状况有全面的了解。

主要功能包括:

危化品状况查询;危化品状况统计等。

8、企业日报管理:

对企业每日上报的日报进行查看、管理、统计查询等。

9、企业月报管理:

对企业每月上报的月报进行查看、管理、统计查询等。

10、企业问责:

安监局向企业下发企业问责信息,由企业对其进行反馈。

11、企业信息:

安监局对企业基本情况和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5.2.2预防准备

在预防准备模块,主要为安监局处置突发事件做预防和准备工作。

主要功能包括:

1、值班管理:

主要实现对安监局内部值班人员的管理,有利于事故发生后责任的追究,增强安监员的责任感。

提供按月排班、查看值班情况、交接班和值班日志等功能。

主要包括值班日志、值班留言、交接班和排班等功能。

2、救援保障:

提供对救援物资、救援设备、救援队伍和应急避难场所等保障资源的信息维护,供应急处置使用。

本模块主要提供对这些信息的基本维护功能。

3、应急预案:

提供对预案的录入、编辑和查询功能对预案进行分类登记,为在应急状态下启用预案做好准备,并将预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使其在应急事件发生启动预案时,能自动关联相关任务和流程。

4、企业评估:

安监局对辖区内企业的安全状况和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并将企业按能力进行分级管理,对评估结果差的企业,要责其进行整改。

5.2.3监测预警

在监测预警模块,安监局从企业处获取危险源、企业状态等关键信息和危险源周围环境的相关视频信号。

主要功能包括:

1、危险源信息监管:

实现安监局对危险源的监管,安监局辖区内的危险源总共有以下几类:

储罐区、库区、危险性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

危险源信息登记;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分级等功能。

2、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

安监局对重点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和监控预警。

1)监控的数据包括:

储罐以及生产装置内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位等工艺参数;当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为气态或气液两相时,监测现场的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气温、温度、风向、风速等环境参数等。

59化工监控

510钢铁企业加工流程监控图

2)预警和报警流程:

当传感器数值超过某个阈值,预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安监局接收到报警信号,通过视频监控查看视频图像,通过GIS查找地理位置,如果确认为重大突发事件,则进行救援处置工作。

3、危险源视频监控:

实现为危险源及周围环境的视频集成监控。

511视频集成监控

5.2.4救援指挥

1、事件管理:

接收到上报的重大事件,或由安监局人员录入重大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类型和发生地点,系统自动提示相关预案、危险目标、环境因素、应急资源、次生事件和人员信息,并在地图上定位事件发生的地铁和周边环境。

512事件管理界面

2、启动预案:

启动相关预案,并根据预案成立指挥机构,并通过手机短信和视频会商系统通知预案相关的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业。

513启动预案界面

3、风险分析

对事件周围危险源和目标进行分析,生成风险分析报告,如下图:

4、应急保障

对事件需要的保障资源和可以供调度的资源进行分析,形成保障计划。

514生成保障计划

5、智能方案

根据事件和启动的预案,生成救援指挥所需要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对和修改。

6、指挥调度

系统根据方案,跟踪各任务的执行状态,并对任务执行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可采用视频会商、语音调度等形式。

也可对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通过PDA等形式,通报事件进展情况,并接收现场指挥的命令。

5.2.5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包括责任认定和应急评估两个模块。

1、责任认定:

通过企业上报的事件原因和相关情况分析,认定事故的责任。

2、应急评估:

对企业、安监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

5.2.6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主要功能包括:

企业标注、监测指标和视频接入。

1、企业标注:

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管企业(或单位),用不同的特定标识和颜色显示该处监管的内容和安全等级,通过点击电子地图弹出该处单位的安全等级及单位信息

2、监测指标:

在地图上与现场监测信号联接,可随时查看监测指标情况,对于指标超标的单位在电子地图中用红点闪烁,并采取警号、通迅、短信等报警措施通知企单(单位)和监管部门。

3、视频接入:

在地图上点击视频图标,进行视频查看,并启动现场录像取证功能。

5.3指挥平台企业端

指挥平台企业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部署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自行建设或由政府和企业一起建设的部分,第二部分为企业用户登陆到安监局系统中,实现信息维护和反馈的“安监局互联”部分。

指挥平台企业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期建设。

本期可以不作为重点建设内容。

指挥平台企业端总体功能如下图所示:

515指挥平台企业端功能图

5.3.1安监局互联

与安监局互联的功能,由政府端系统开发时统一考虑,由安监局统一建设。

主要功能包括:

1.安全隐患登记:

登陆安监局系统,实现对企业安全隐患信息的登记和维护工作。

2.资证申报:

登陆安监局系统,实现对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三同时申报、资格证书等申报功能。

此功能在本期建设项目时,不作为重点功能考虑。

3.安全生产状况登记:

登陆安监局系统,实现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态信息的登记和维护工作。

4.危化品登记:

登陆安监局系统,实现对企业所属的危化品信息的登记和维护工作。

5.企业日报:

登陆安监局系统,企业每日按规定格式要求,向安监局进行报告。

6.企业月报:

登陆安监局系统,企业每月按规定格式要求,向安监局进行报告。

7.企业问责反馈:

登陆安监局系统,对安监局下达的“企业问责”的内容进行反馈。

8.企业信息维护:

登陆安监局系统,维护企业自己的基本信息。

9.预案登记:

登陆安监局系统,对本企业的各种预案进行登记和维护工作。

10.接收企业评估:

登陆安监局系统,查看安监局对企业评估结果。

11.值班信息上报:

登陆安监局系统,上报本企业的值班信息,遇到紧急事件后,安监局可以迅速联系到企业值班人员。

12.危险源预警上报:

企业内的危险源的预警信息,可自动或人工上报到安监局系统。

13.危险源信息登记:

登陆安监局系统,企业实现对危险源信息的登记维护工作。

14.监控信息上报:

对危险源监控信息、视频监控的信息,上报到安监局系统。

可采用监控数据采集自动上报和视频接入的方式实现。

15.事件上报:

对企业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时间登陆安监局系统,进行事件上报工作。

16.事件反馈:

登陆安监局系统,查看安监局对事件处置的过程和其他反馈信息。

17.接收任务:

登陆安监局系统,接收安监局下发的指挥调度和其他任务。

18.任务反馈:

登陆安监局系统,对安监局的任务进行反馈。

19.接收方案:

登陆安监局系统,接收安监局下发的事件处置方案。

20.上报方案:

登陆安监局系统,上报本企业对事件处置的方案。

21.事件总结:

登陆安监局系统,对企业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总结,以便查明原因,进行责任认定。

5.3.2企业内部独立

企业内部独立系统为部署在企业内部,由企业自行建设或由政府和企业一起建设的部分。

本部分的功能包括:

1、值班管理:

主要实现对企业内部值班人员的管理,可促进单位安全生产人员的排查事故,有利于事故发生后责任的追究,增强安全生产人员的责任感。

主要包括值班日志、值班留言、交接班和排班等功能。

2、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

1)监控的数据包括:

储罐以及生产装置内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位等工艺参数;当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为气态或气液两相时,监测现场的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气温、温度、风向、风速等环境参数等。

2)预警和报警流程:

当传感器数值超过某个阈值,预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

企业或生产经营单位接收到报警信号,通过视频监控查看视频图像,如果有重大事件并符合上报要求,则整理上报给安监局。

3、视频监控:

实现对重大危险源及周围环境的视频监控。

5.4协同指挥

突发事件发生后,系统启动相关预案,并根据预案联系、通知相关政府部门人员。

各部门人员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大厅,通过移动指挥平台或视频会商、语音调度系统,实现各部门的协同指挥。

5.5移动办公指挥

5.5.1移动办公

安监员经常需要深入到企业现场进行巡查和执法活动,本系统提供移动办公的功能,确实提高安监员的办公效率。

本模块目前不属于本期重点建设内容。

图表1移动办公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本系统可利用手机现场开出相应的执法文书,并进行打印。

5.5.2移动指挥

安监局辖区内如若发生事故,安监局领导和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的使用价值,使其在应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考虑建设小型的移动指挥平台。

小型移动指挥平台的载体是PDA或其他手持终端。

在事故现场,领导通过PDA或其他手持终端,实时接收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发送的事件进展信息、任务执行状况、风险分析报告、资源调度报告等。

在现场的安监员也可通过PDA或其他手持终端,向后方人员传达领导指示、现场情况等内容,系统根据这些内容,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

6总体架构

本项目的总体架构如下所示:

61总体架构

社会大众、企业等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安监局外网网站,获取安全生产和应急相关知识和信息。

安监局各部门登陆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对危险源的监控、企业的监管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救援。

安监局执法用户可通过PDA等手持终端,实现移动办公和移动应急指挥。

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市应急指挥中心、行业内各有关单位、公安消防市政部门等单位,通过政务专网,实现协同指挥。

通过VPN网,实现对重电监控单位的实时数据采集和视频采集。

本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如下所示:

62技术架构

基础支撑层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系统、显示系统、有/无线通信系统、图像传输系统、电源及机房、软件支撑平台等。

应用支撑层的设计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等重要因素,本层采用低耦合,高内聚的设计思想,使系统可基于开放的标准在该层部署应用部件,为应急平台系统高效、可靠的运行提供保障。

本层采用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ezONE业务基础平台。

ezONE业务基础平台是一个高度模块化,构件化和标准化的业务基础平台,其核心构件包括:

ezPortal企业门户、ezFramework企业框架、ezCMS内容管理系统、ezWorkflow工作流系统、ezStudio开发工具、ezBI商业智能构件、ezESB企业服务总线、ezGIS统一GIS构件、ezDI数据集成等模块,功能覆盖整个应用集成领域。

各模块可独立和组合使用。

ezONE平台是国内目前功能最完备、覆盖面最广的业务基础平台之一。

本系统采用ezONE的ezFramework企业框架、ezStudio开发工具、ezCMS内容管理系统、ezGIS统一GIS构件、ezRIMS工业监控等产品。

业务应用层是本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和功能层。

展现层是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包括桌面应用、信息发布、无线访问等。

整个系统架构,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有完善的系统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技术及创新

1)遵循SOA架构体系,采用全程建模、基于组件分层开发,并支持大颗粒构件的复用,属于国内外首创和领先。

2)均遵循主流的国际标准:

J2EE、XML、WFMC/BPM、JCA、WebServices/SOA等,同时兼顾对.NET技术的支持。

标准化的技术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使系统间的连接和集成水到渠成。

3)OPC:

与各传感器之间的通讯大部分采用OPC技术标准接口。

OPC全称是OLEforProcessControl,它为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应用建立了桥梁。

在过去,为了存取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需要每一个设备编写专用的接口函数。

由于现场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产品的不断升级,这就给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通常这样也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就急切需要一种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开放性、可互操作性的即插即用的设备驱动程序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OPC标准应运而生。

OPC标准以微软公司的OLE技术为基础,它的制定是通过提供一套标准的OLE/COM接口完成的,在OPC技术中使用的是OLE2技术,OLE标准允许多台微机之间交换文档、图形等对象。

在本系统中,使用OPC是把多种类的传感器通过一个统一的OPC接口与之进行通讯,达到实际子系统的数据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本系统,并且本系统的控制指令也通过OPC接口下发到相应的子系统设备中。

4)应急资源基础数据库

根据应急资源的类型划分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指导中心数据库建设,确定采集和传输的内容,同时通过对系统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性质、数据特点、数据的规范化程度等进行分析归纳,建立稳定的中心数据库数据模型,为新系统的开发提供支持。

5)预案数字化

将纸质预案数字化,实现突发事件与预案的自动关联,根据突发事件等级自动启动相关预案。

6)方法的创新:

平台+套件

提出“平台+套件”的概念,基于已有的行业应用经验,开发了基于SOA架构快速应用构建的面向行业解决方案,使业务基础平台的通用软件构件和行业业务构件松散耦合,真正实现了“构件库”的模块化、标准化和灵活性设计理念,增强了系统的可复制性和二次开发的易用性。

7)构成的创新:

组件化

产品遵循“即插即用,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思想,以“组件嵌入式”为具体应用模式,具有自定义功能,针对用户的具体需求,无需更改源程序,可无缝集成其它各类业务数据和管理子系统。

7技术需求

1)遵循软件开发的基础标准、开发标准、管理标准、质量标准与文档标准。

2)基于B/S与C/S并存的分布式体系;

3)支持多用户并发使用(50用户以上);

4)支持主流中间件与主流数据库技术;

5)支持扩展到移动终端以支持移动办公使用;

6)支持广域网的访问;

7)完善的多级用户权限管理;

8)充分考虑采用国务院推荐使用的二次开发平台,遵循应急相关国家标准;

8性能需求

8.1可靠性

保障各子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应急指挥平台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方案需充分说明保证系统高可靠性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8.2安全容错与保密性

软件与网络设备应满足应用的需求,符合必须的安全级别,系统具备较强的容错和故障恢复能力。

8.3可操作性

说明该系统如何易于理解掌握,操作简单,逻辑性强,直观简洁等的要求;

8.4可移植性

说明该软件在需求或环境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

a、操作方式变化;b、空间地点变化(移动用户、分布式);c、操作系统环境变化等。

在统一系统平台下要求能进行无缝移植。

8.5可拓展性

支持应急指挥平台对其他子系统的高拓展性,避免对既有系统的重复开发。

8.6可维护性

系统的数据维护都要求能够通过应用系统的界面来实现。

8.7响应速度

系统对用户操作的反应时间,如查询时间、批处理时间等不能过长。

9运行需求

9.1用户界面

(1)系统采用简体中文显示或输入信息。

(2)用户图形界面要求风格统一、简洁明了。

对显示界面使用的文字、字体可以使用统一的风格管理,要采用B/S结构与C/S结构相结合,客户端采用浏览器。

(3)错误信息采用中文方式显示。

9.2硬件接口

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硬件与软件的接口方案设计。

9.3软件接口

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山东省潍坊现有和未来要建设的系统的接口。

充分考虑与视频监控与会商子系统、GIS地理信息共享与发布子系统以及手机短信收发子系统的集成接口。

10系统约束

10.1业务约束

立足安监局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率先建成具有日常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