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1847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9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

溶液的浓度易错自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初中、江都三中等六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化学(带解析)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

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首发]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5月)化学试题

5.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信息卷化学试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8.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9.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题

10.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来源】2013届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保沙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六校联考

(二)化学试题(带解析)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牛奶C.米粥D.豆浆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2019届化学模拟

12.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

1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

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

D.20℃时,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化学(带解析)

14.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化学(带解析)

15.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a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诊试卷

16.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启东东海中学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1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来源】【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8.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B.在10℃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中,NaCl溶液中的水多

C.40℃恒温蒸发一杯NaCl和KNO3饱和溶液,析出KNO3多于NaCl

D.分别降温40℃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到10℃,析出的KNO3多

【来源】【区级联考】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19.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来源】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化学(带解析)

21.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2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带解析)

23.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图乙a、b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丙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来源】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2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

25.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向15g甲中加入50g水,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D.乙物质常用冷却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查(一模)化学试题

2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或加水的方法

【来源】2019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初级中学二模化学试题(,)

28.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东方中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9.“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

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来源】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安徽版)化学下册同步习题:

第九单元滚动小专题

(一)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0.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来源】广西柳城县太平第二中学2019年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

解析:

C

【解析】

【分析】

由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基本不变,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详解】

A、乙的溶解度为35.7℃,则常温下,乙易溶于水,故A正确;

B、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故B正确;

C、从t2℃降至t1℃,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C不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2.D

【解析】

A、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但甲、乙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故甲溶液不一定比乙溶液浓,错误;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变小,错误;C、温度

解析:

D

【解析】

A、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但甲、乙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故甲溶液不一定比乙溶液浓,错误;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变小,错误;C、温度大于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D、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为30g。

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解析:

D

【解析】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甲乙丙;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40

100%=28.6%,故错误

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A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25g+50g)=1∶3,选项B正确;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B>A;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选项C错误;

D、由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D正确。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知,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知,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100=1∶4;故C正确。

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故A错;

B、凡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B错;

C、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故A错;

B、凡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B错;

C、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26.5%,故D错。

故选C。

8.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

解析: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中全部溶解,乙中部分溶解,故C正确;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D错误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9.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

解析:

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零,图示错误;

B、常温下,石灰石是固体,反应开始时,溶液的质量从零开始,图示错误;

C、石灰石和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到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再继续加入盐酸,温度会逐渐降低,图示正确;

D、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图示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a、b、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A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那么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中溶质的质量为50g,t1℃时a的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a、b、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A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那么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中溶质的质量为50g,t1℃时a的溶解度为20g,那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30g,B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那么2g水中恰能溶解1ga形成饱和饱和溶液,C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D正确。

故选C。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1.A

【解析】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解析:

A

【解析】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