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1895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docx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doc

附件1: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审计课程(课程代码:

00944)考试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审计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2章审计类型和审计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3章审计组织的形式、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4章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5章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6章资产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7章负债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8章所有者权益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9章收入、成本和费用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10章利润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11章审计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

审计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财会与审计(专科)专业必考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审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设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审计这门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对审计人才和经济监督人才的迫切需要。

审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特征,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综合性课程,对考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

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认识审计的意义和目的,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实务知识,充分理解审计对于现代经济生活的现实作用,包括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的基本方法、技巧,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型人才。

侧重点在于着力培养应考者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适应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满足社会尤其是农村对审计人才的迫切需要。

审计学基础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

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11章;次重点章为第7章、第9章、第10章;一般章节为:

第8章、第12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审计的意义和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务技能,能够运用审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1章审计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发展的过程;理解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二、考试内容

1.1审计的概念

1.1.1审计概念的表述

1.1.2审计概念的把握

1.1.3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1.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2.1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1.2.2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2.3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2.4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3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1.3.1审计的职能

1.3.2审计的作用

1.3.3审计的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

1.审计的概念

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3.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四、考核要求

识记:

审计概念的表述、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领会: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职能、审计的作用、审计的任务。

简单应用:

能够运用本章的基本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审计的实际问题和案例。

第2章审计类型和审计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审计的多种分类;理解、运用审计程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二、考试内容

2.1审计类型

2.1.1审计的基本分类

2.1.2审计的其他分类

2.2审计程序

2.2.1审计程序的含义和意义

2.2.2审计程序的准备阶段

2.2.3审计程序的实施阶段

2.2.4审计程序的终结阶段

三、考核知识点

1.审计分类

2.审计程序

四、考核要求

识记:

审计的基本分类。

领会:

审计程序。

简单应用:

审计程序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

综合应用:

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能够理解审计的不同类型的内在联系,掌握、运用审计程序的基本理论。

第3章审计组织的形式、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同类型审计相应的组织形式;理解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二、考试内容

3.1审计组织的形式

3.1.1审计组织

3.1.2审计人员

3.2审计准则

3.2.1审计准则概述与作用

3.2.2审计准则的一般内容结构

3.2.3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

3.3审计依据

3.3.1审计依据概述

3.3.2审计依据的分类

3.3.3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3.4案例及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1.审计组织的形式

2.审计准则

3.审计依据

四、考核要求

识记:

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民间审计组织;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准则;审计依据及其特点、分类。

领会: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审计准则的一般内容结构;不同类型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简单应用:

根据审计情况,运用审计主体的相关知识,能够区分不同的审计主体。

综合应用:

对具体案例分析,能够理解审计准则、审计依据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第4章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审计方法,熟练掌握具体审计方法的运用;理解审计证据及其作用、特点、分类,并进行熟练的运用;理解审计工作底稿。

二、考试内容

4.1审计方法

4.1.1审计方法概述

4.1.2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4.1.3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4.2审计证据

4.2.1审计证据概述

4.2.2审计证据的分类

4.2.3审计证据的运用

4.3审计工作底稿

4.3.1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4.3.2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4.3.3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

4.4案例及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1.审计方法

2.审计证据

3.审计工作底稿

四、考核要求

识记:

审计方法、审计证据。

领会:

审计证据的作用、特点、分类;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作用、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

简单应用:

运用审计证据的基本理论,分析实际工作中对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5章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内部控制,熟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并能够运用内部控制的描述与评价。

二、考试内容

5.1内部控制概述

5.1.1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5.1.2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特征

5.2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5.2.1内部控制的要素

5.2.2内部控制的种类

5.3内部控制的描述与评价

5.3.1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5.3.2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5.3.3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5.4案例及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1.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制度

3.内部控制的描述与评价

四、考核要求

识记: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特征。

领会:

内部控制的要素、种类。

简单应用:

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掌握调查了解内部控制、描述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内部控制评价的过程及其在企业实际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第6章资产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流动资产审计,能够综合运用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

6.1流动资产审计

6.1.1货币资金审计

6.1.2应收款项审计

6.1.3存货审计

6.2非流动资产审计

6.2.1长期股权投资的审计

6.2.2固定资产的审计

三、考核知识点

1.流动资产审计

2.货币资金审计

3.应收款项审计

4.存货审计

5.固定资产审计

四、考核要求

领会:

流动资产审计的内容,以及审计的基本方法。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能够掌握、运用货币资金审计、应收款项审计、存货审计、固定资产审计。

 

第7章负债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流动负债审计和非流动负债审计的基本内容,能够综合运用各类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具体内容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

7.1流动负债审计

7.1.1流动负债审计概述

7.1.2短期借款审计

7.1.3应付账款审计

7.1.4预收账款审计

7.1.5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7.1.6应交税费审计

7.2非流动负债审计

7.2.1长期借款审计

7.2.2应付债券审计

7.2.3长期应付款审计

三、考核知识点

1.流动负债审计

2.非流动负债审计

四、考核要求

识记:

流动负债审计、非流动负债审计的基本概念。

领会:

流动负债审计、非流动负债审计的区别、联系。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并能够运用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的审计。

第8章所有者权益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所有者权益审计,并能够综合运用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为分配利润等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

8.1所有者权益审计概述

8.1.1所有者权益审计的意义

8.1.2所有者权益审计的目标

8.2投入资本审计

8.2.1投入资本业务中一般存在的错弊分析

8.2.2投入资本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8.2.3投入资本的实质性测试

8.3资本公积审计

8.3.1资本公积业务中一般存在的错弊分析

8.3.2资本公积的实质性测试

8.4盈余公积审计和未分配利润审计

8.4.1盈余公积审计

8.4.2未分配利润审计

三、考核知识点

1.所有者权益审计

四、考核要求

识记:

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基本内容。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并能够运用投入资本审计、资本公积审计、盈余公积审计、未分配利润审计。

第9章收入、成本和费用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收入、成本费用审计,能够综合运用具体的审计内容。

二、考试内容

9.1营业收入审计

9.1.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9.1.2其他业务收入审计

9.2成本费用审计

9.2.1制造成本的审计

9.2.2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

9.2.3期间费用审计

三、考核知识点

1.营业收入审计

2.成本费用审计

四、考核要求

识记:

营业收入审计、成本费用审计的基本内容。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并能够运用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其他业务收入审计、制造成本审计、营业税金及附加数据、期间费用审计。

第10章利润审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利润及其分配的审计内容,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

10.1利润审计概述

10.1.1投资收益审计

10.1.2营业外收支审计

10.1.3所得税审计

10.2利润分配审计

10.2.1利润分配项目常见的错弊分析

10.2.2利润分配的审计目标

10.2.3利润分配的实质性测试

三、考核知识点

1.利润审计

2.利润分配审计

四、考核要求

领会:

利润分配审计的目标。

简单应用:

根据利润分配项目常见的错弊知识,能够初步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错弊行为;初步掌握利润分配的实质性测试。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并能够运用投资收益审计、营业外收支审计、所得税审计。

第11章审计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审计报告的概念,理解审计报告的分类、编制,熟悉民间审计报告的结构、内容,能够运用不同意见类型审计报告。

二、考试内容

11.1审计报告概述

11.2审计报告的编制

11.3民间审计的审计报告

11.4案例及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1.审计报告

2.审计报告的编制

3.民间审计的审计报告

四、考核要求

识记:

审计报告及其作用,审计报告的分类;民间审计报告。

领会:

审计报告的编制

简单应用:

民间审计报告的结构、内容。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标准民间审计报告、非标准民间审计报告的运用。

第12章验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验资的基本内容,了解验资的程序、方法及相应的报告。

二、考试内容

12.1验资概述

12.1.1验资的含义

12.1.2验资的分类、目的与范围

12.1.3验资的依据

12.1.4验资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异同

三、考核知识点

1.验资概述

2.验资的含义

四、考核要求

识记:

验资的含义,验资的分类、目的与范围,验资的依据。

领会:

验资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异同。

简单应用:

根据验资的基本知识,区分验资与其他审计业务的异同。

 

Ⅲ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地位

审计是财会与审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知识。

本课程是农村财会与审计专业考试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学习会计与审计的关键课程。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既要考核知识,又要考核能力。

因此,在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大纲所列出的考核点,在自学中注意各知识点、基本原理的比较,综合和归纳,机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时要注意分析实际问题。

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每章先概述全篇的自学要求、考试内容,然后列出本章的考核知识点,再对考核知识点提出不同认识能力层次要求。

本大纲各章规定的自学要求、考核知识及考核知识点的知识细目都是考试内容。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具体含义为:

识记:

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

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

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

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

《审计学基础(第三版)》,王守龙、王珠强主编,杨玉龙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3版。

四、自学方法指导

1.依据大纲,学好指定教材。

大纲中明确了本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的目的,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和考核的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大纲是考试命题和自学的依据,考生应该按照大纲规定的范围和要求,认真学好指定的教材。

2.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阅读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环节。

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加强理解。

只有理解了教材的内容,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扎实地掌握本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如果不把教材真正弄懂,就忙于做练习题,必然事倍功半。

同时切忌猜题、押题。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审计实践进行学习。

本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审计实践,自学考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的内容同审计实践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与考试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要覆盖各个章节,并适当突出课程的重点,难易程度要适中。

2.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

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其难度结构。

题目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每份考卷中各种难易程度题目所占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能力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指的内容不一样。

在每个能力层次的题目中,都会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命题时要注意兼顾这两种不同的结构问题。

4.本课程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题等。

5.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审计起源于()。

A.西周B.秦汉c.隋唐D.宋代

二、名词解释

1.审计

三、多项选择题

1.审计的促进作用可以概括为()。

A.查错防弊B.改善经营管理c.提高经济效益

D.加强宏观调控E.加强法制监督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每小题中划线的部分表述是否有错,如果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1.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本质,其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现象。

()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审计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