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2005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docx

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一、农业互联网大潮已起,农业迎来全面改革8

1、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8

(1)过往20年为消费互联网时代8

(2)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9

(3)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特征10

2、我国农业运营效率低,互联网改造空间大11

(1)养殖业:

生产、管理、交易等效率低下,互联网改造空间巨大11

①养猪企业的“脏乱差”12

②从个体户模式如何过渡到公司化运营12

③养猪人的持续学习问题12

④猪病问题持续困扰13

⑤如何提前预判猪价行情13

⑥如何随时随地掌握养猪信息14

(2)种植业:

生产、管理、交易等效率低下,互联网改造空间大14

①“假合作社”泛滥,大量合作社注册为骗取补贴,合作社管理水平低下15

②生产效率低下15

③融资难16

④销售难16

⑤大量假冒伪劣农资产品16

3、“互联网+农业”大潮已起,农业互联网时代到来17

(1)基础设施角度:

农村互联网设施逐步完善,农村迎来移动互联浪潮17

(2)国家政策: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农业”位于重中之重19

(3)产业界:

农业企业家积极触网,互联网正全面改造农业20

①农产品销售渠道变革型21

案例一:

农产品销售环节----生鲜电商21

案例二:

农产品批发市场环节---一亩田22

案例三:

“农销”对接(用户思维)23

②产业链大数据型案例23

案例:

芭田股份(大数据思维)23

③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服务商型案例:

江淮动力VS云华农汇网24

案例一:

江淮动力(打造“新农人”运营服务平台)24

案例二:

云华农汇网25

④农业大数据挖掘型案例26

案例一:

龙信思源26

案例二:

禾讯科技27

⑤农业物联网型案例27

案例一:

慧云信息28

案例二:

简实科技28

⑥土地流转电商化型案例:

阿里巴巴“聚土地”29

⑦农资电商--农资销售环节渠道变革型30

案例一:

农资交易平台-辉丰股份(农一网)30

案例二:

云农场30

(4)国际市场:

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已开始在全球农业中得到广泛运用31

①类型一:

运用大数据精准种植、精准施肥等,提高种植效率31

案例1:

谷歌领投:

计算机化农业网络公司FarmersBusinessNetwork31

案例2:

孟山都收购:

精准种植服务商PrecisionPlantingInc32

案例3:

孟山都收购:

大数据意外天气保险公司TheClimateCorporation32

②类型二:

通过物联网监测农作物全流程,保障食品安全33

案例:

农场综合解决方案与食品安全服务商CropIn33

③类型三:

通过互联网以及自动化设备,提高养殖效率34

案例1:

牧场数据采集监测服务商SilentHerdsman34

二、农业互联网之商业模式对比分析35

1、“养殖业+互联网”:

大北农VS新希望35

(1)大北农VS新希望:

农业领域的“苹果生态圈”VS“安卓生态系统”35

(2)大北农:

打造农业互联网平台运营服务商36

①转型模式:

猪联网-智慧养猪战略的核心平台36

②智慧大北农变现渠道:

金融、农资电商、生猪交易平台38

(3)新希望:

打造农业领域的“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网”38

①新希望战略转型目标:

打造中国食材第一品牌。

38

②新希望战略转型模式:

打造开放式养殖云服务平台39

③新希望开放式养殖平台变现方式:

对接希望金融,实现流量变现41

2、“种植业+互联网”:

芭田股份&诺普信42

(1)芭田股份&诺普信:

提高种植生产效率VS提高交易、融资环节效率42

(2)芭田股份:

以提高种植效率为核心,打造种植综合服务平台42

①公司转型模式:

由产品提供商向种植综合服务商转型43

②变现渠道:

软件服务费、种植收入提成、融资贷款等43

(3)诺普信:

构建大三农社交•服务生活圈44

3、合作社平台服务商:

江淮动力46

三、农业互联网企业的“护城河”47

1、是否在产业链中具备优势地位(是否掌控线下渠道等资源)48

2、是否粘住大量用户资源49

3、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服务能力51

四、重点企业简况53

1、大北农54

2、芭田股份55

3、江淮动力56

4、新希望57

5、诺普信58

6、辉丰股份58

7、新都化工59

8、史丹利59

 

农业互联网大潮已起,农业迎来全面变革。

1、农业互联网时代已到:

1)基础设施角度:

农村互联网设施逐步完善,农村迎来移动互联浪潮;2)政策层面:

国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农业”是重中之重;3)产业层面:

2013年以来,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农业企业家、创业家开始拥抱互联网,尝试利用互联网探索农业企业的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全面改造农业。

4)国外:

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在全球农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农业运营效率低下,(移动)互联网改造空间巨大。

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环节存巨大效率提升空间:

1)市场空间大。

2)产业落后,信息不对称较严重。

3)大规模分散的用户。

4)交易环节较长,交易成本高。

5)交易可持续性强。

移动互联网正全面改造农业产业链条:

根据我们对国内涉农互联网近100家企业的深入调研,涉农互联网企业主要有7种类型,分别为:

1)农产品销售渠道变革型;2)产业链大数据型;3)专业合作社服务商;4)数据挖掘型;5)农业物联网试点型;6)土地流转电商化;

7)农资电商型。

农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1、“养殖业+互联网”:

大北农VS新希望:

农业领域的“苹果生态圈”VS“安卓生态系统”

1)共同点:

两者都是以养殖为切入口,搭建农业互联网生态系统,获取线上养殖户流量。

以海量交易数据为基础,通过公司传统产品销售及互联网金融实现价值变现。

2)不同点:

新希望:

打造“农业领域的开放式安卓系统”。

公司定位于平台技术标准提供商,为产业链运营商提供一个商机发现平台,通过交易撮合,获取用户数据,对接希望金融,实现平台变现。

根本目标还是以平台品牌推动公司终端肉制品的升级。

大北农:

打造“农业领域的苹果生态系圈”。

通过猪联网,联接一切与养猪业相关服务,通过猪友圈、猪生产管理系统、生猪交易平台、农信网等构成一个闭环生态系统。

2、“种植业+互联网”:

芭田股份VS诺普信:

提高种植生产效率VS构建大农业生态圈

1)共同点:

两者都是以种植户为切入口,为种植户提供增值服务,帮助种植户提高种植业效率。

芭田股份:

公司定位于种植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金禾天成掌控的种植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服务能力,包括与产业链相关的合作如无人机“大疆”,帮助种植大户提高种植精细化管理效率。

诺普信:

构建大三农社交•服务生活圈。

公司的目标是借助B2B、O2O平台,整合农资全线产品资源和多层次渠道资源,减少经销商环节,掌握交易数据,帮助农民提高交易、融资效率。

公司以农资、农产品等为切入点,未来甚至拓展至农民的日常消费品、社交圈。

3、“新农人”运营服务平台:

江淮动力

江淮动力收购上农信后,打造“新农人”运营服务平台。

公司平台将由“系统+中间服务+电商”三大部分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市场”的平台,通过平台:

1)抓住生产源头、质量的控制。

2)在中间环节提供金融服务、专家服务。

3)在后台具有电商平台的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公司将通过对接上下游形成完整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农资交易-生产-农产品销售”闭环农业互联网平台。

农业互联网企业的“护城河”:

1)是否在产业链中具有优势地位(掌控线下渠道等资源):

产业互联网相比与消费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区别,即产业互联网是服务于产业,需要更多的线下服务能力。

尤其是农业互联网,无论是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各类服务,都需要大量线下与农户的沟通、交流,因此,是否在产业链中具备优势地位即是否有线下服务能力成为农业互联网企业的一个重要壁垒。

2)能否黏住大量用户资源:

互联网企业,高频交易、流量是关键,只有能够黏住大量用户资源的产品或服务才更有价值。

3)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服务能力:

农业企业是否成功实现互联网转型的关键因素:

1)实际控制人是否拥有分享精神,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2)能否打造一个具有战斗力的互联网运营团队。

一、农业互联网大潮已起,农业迎来全面改革

1、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1)过往20年为消费互联网时代

自从90年代中期,互联网商业化以来,互联网以终端用户为中心,以消费为主线,迅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在娱乐、消费、旅行、学习等方面已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未来随着我国移动网络环境的改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整个社会经济已经很难再离开互联网。

1)娱乐:

据调研,778%手机娱乐用户在晚上睡觉前使用手机,732%手机娱乐用户在家里/宿舍等休息时间使用。

说明手机娱乐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上的消遣方式还成为一种家庭娱乐方式。

可见,手机娱乐已成为用户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

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38亿,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出现爆发性增长,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544%)。

大屏手机和4G网络助推视频网民向移动端转移。

围绕互联网电视的客厅争夺战变得激烈,娱乐化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点。

2)消费:

手机网络购物成重要消费模式。

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247%),使用率489%。

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4亿(+1602%),使用率高达289%。

消费者对手机购物的认可程度逐渐加深。

3)旅行:

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81亿(+619%),使用率提升至293%,有过手机预订经历的用户占203%。

4)商务:

移动商务彰显巨大潜力,使用率快速增长。

2013年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增长,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使用率为251%。

(嘀嘀打车VS快的打车)

5)学习:

手机浏览器碎片化特点明显,阅读是核心需求,浏览网页和新闻阅读为主。

(2)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宽带资本总裁田溯宁称,随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拥有了后台云计算及大数据的能力,互联网还将创造从改变消费者个体的行为到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的新时代,我们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

未来每个行业都将逐步被互联网所改变。

因为就像人在工业革命时要具备知识智商一样,未来企业要有企业的智商,这个企业的智商就是能够在整个互联网上可以不断的获得数据,再通过这个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

产业互联网区别于消费互联网,泛指以生产者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改造。

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是因为“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借助(移动)互联网得到了极大提升,使消费者的消费、娱乐、学习、旅行等方面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而产业互联网将以“生产者”用户体验为中心,借助(移动)互联网使生产者生产更高效、资源配臵更合理、交易效率更快,从而提升生产者收益。

阿里和腾讯虽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势不可当,但是在产业互联网应用的尝试均未取得好的效果。

由于BAT的客户积累和运营经验主要集中在个人客户,其向产业互联网拓展过程中优势将不再明显。

反而是传统行业的生产者服务商,以农业企业为例,比如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养殖服务企业(大北农)在产业链中掌握生产者资源的企业,除了为生产者在线下提供产品/服务外,还可以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交易平台等多重功能,进一步增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3)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1)互联网融入农业、交通、能源、医疗和教育等行业,政府/企业是互联网普及的主要受益者。

2)数据以PB级的数量激增。

对新增和存量的大数据资源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维护。

3)数据是金矿,云计算是从数据中提炼黄金的工具。

产业互联网时代将诞生一批服务于企业(生产者)的科技公司。

互联网进入各个行业,数据将成为企业的金矿,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赢家应该是“拥有金矿的人”(采集数据)和“会炼金砖的人”(会用数据)。

2、我国农业运营效率低,(移动)互联网改造空间大

互联网已经影响了零售业、广告业等众多行业,未来互联网还将影响其它产业。

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

哪些传统产业被互联网改造的潜力大:

1、市场空间大。

2、产业落后,信息不对称较严重。

3、大规模分散的用户。

4、交易环节较长,交易成本高。

5、交易可持续性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具有巨大的改造空间。

(1)养殖业:

生产、管理、交易等效率低下,互联网改造空间巨大

以养猪业为例,当前养猪行业面临的问题:

①养猪企业的“脏乱差”

一头猪每天排粪量可以达到10公斤,而我国在2012年的生猪存栏量最高时已达到了47亿头,所产生的粪便极为可观。

如果这些粪便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粪便散发出的臭气不仅影响百姓生活,更会损害畜禽健康;如果把粪便直接排入农田,不仅不会产生肥田的效果,还会造成土壤板结。

粪便的乱排乱放污染水源、毒化空气,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②从个体户模式如何过渡到公司化运营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以散养(即年出栏1-49头)为主。

除出栏规模1-49头的散养户数量仍保持下滑趋势外,年出栏50-99头的养殖户数量也开始出现下滑,而年出栏量介于100-49999头养殖户的养殖意愿则差异较大。

从散户模式过渡到规模经营,是中国养猪业的必经之路。

成熟的规模化经营,会最大程度地降低生猪患病的危险。

而机械化作业,也会带来用人成本的下降。

在饲料方面,大客户收购会让饲料供应商乐意给出更优惠的价格。

而现在,中国的猪肉市场正处在过渡的阵痛期。

散户还没有完全撤出,而规模经营还远没有成系统。

当前现状是散户即没缺乏资金支持也缺乏专业人才发展成公司化运营。

③养猪人的持续学习问题

现代养殖业与过去传统养殖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整个养殖过程中的精细化组织、管理,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从业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责任心的转变和提高。

我国目前养殖业从业者普遍存在着靠天吃饭、素质偏低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养殖业的进一步前进和发展,我们需要向从业者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完成从养殖者到专业养殖人员的蜕变。

④猪病问题持续困扰

我们认为,1993-2014年中国生猪市场经历了6轮周期,除1999年5月-2003年5月生猪价格围绕均衡水平小幅波动,其余四个周期均出现暴涨暴跌,疫情是关键因素。

中小规模猪厂,一般难以吸收人才,养殖和防疫条件相对大型规模化猪场较差,养猪不仅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养猪厂长要懂养殖技术、动物营养、疫情防治、猪场管理等。

近几年猪病泛滥,仔猪存活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中小规模化猪场由于资金实力有限、防疫条件跟不上,中小规模化养殖厂的能繁母猪每年普遍能提供13-14头成活仔猪,养殖技术水平、防疫水平的差距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⑤如何提前预判猪价行情

互联网时代,信息就是咽喉,谁人能先人一步掌握最全面、最精确、最及时的信息,成为在当今时代致胜的法宝。

而对于猪产业链,价格、产量等信息因素对养猪企业至关重要。

如何全面的掌握信息,如何比别人更快地获取信息,成为养猪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⑥如何随时随地掌握养猪信息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带给人们无限广阔的信息海洋。

但随着互联网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得到和处理需要的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

无线移动互联创造了崭新的商业前景,手机、笔记本、ipad等终端成为获取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养猪业整体落后,从被互联网改造的潜力分析,养猪行业具有巨大的改造空间。

(2)种植业:

生产、管理、交易等效率低下,互联网改造空间大以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社为例:

当前我国合作社运营面临“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下、农资产品混乱、融资难、销售难”等五大痛点!

①“假合作社”泛滥,大量合作社注册为骗取补贴,合作社管理水平低下

根据国家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政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服务、项目承担、人才培养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同时在用地、用电、运输等方面也有相应的优惠。

因此,全国各地均有“假合作社”成立,以套取补贴、逃避税费为目的。

据调研,黑龙江、安徽、江苏、江西等乃至全国“假合作社”、“死合作社”、“空壳合作社”泛滥,入社社员数量、注册资金额度“水分”大。

个别省份有1/3合作社没有发挥作用。

此外,合作社缺乏运行规范,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目前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大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内部管理混乱,合作社账目不清,彼此怀疑、指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凝聚力。

②生产效率低下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极为低下。

美国已有51%以上的农民使用互联网,62%以上的农场接上了互联网,众多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场都普遍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

目前美国有20%左右的农场使用直升机作业,大量中等规模农场以及所有大型农场已安装GPS定位系统,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过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科学驱动、科学经营、数字化管理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③融资难

合作社因为管理混乱,内部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规范、财务指标不符合信贷要求等问题,与银行发放贷款所要求的“产权明晰、管理规范、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等条件相差甚远。

同时,合作社大多缺乏担保抵押物,且未纳入信用体系,导致合作社融资极为困难,限制发展。

④销售难

农产品销售难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

1)农业生产由于没有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主体过多,生产规模狭小。

2)大量农户需要既生产又销售,直接面对销售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

3)从田地到餐桌的交易链条长。

⑤大量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目前农资市场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

主要原因有:

1)生产源头乱。

2)流通体系较乱。

3)监管体系不完善。

4)农民辨别能力低下。

我国种植业整体落后,从被互联网改造的潜力分析,互联网化潜力无限!

3、“互联网+农业”大潮已起,农业互联网时代到来

(1)基础设施角度:

农村互联网设施逐步完善,农村迎来移动互联浪潮

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城镇互联网普及率达62%,农村互联网普及率275%,接近于08年的城镇水平。

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

2013年,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135%,城镇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80%,城乡网民规模的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地区依然是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

2013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地域性差异仍然存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高,超过65%,而江西、云南、贵州等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则相对较低,均不到33%。

未来农村网民,尤其是移动网民将高速增长。

增长原因:

1、政策支持。

2013年是中国宽带建设实现跨越性发展的一年,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宽带网络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加大光纤到户、农村宽带进入乡村。

2013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颁发了TD-LTE牌照,从此,中国全面进入数据通信(相对于语音通信)的4G时代。

即标志着“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两大行业融合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移动网与固网的边界开始模糊,这是电信运营史上重要的战略转折点。

(意义: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2、一是3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价格持续走低,为手机上网奠定使用基础。

二是手机应用服务的多样性和深入性,增强手机网民的上网黏性。

由于3G、4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双轮”快速驱动,使得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远超预期。

根据2007年的世界无线电大会(WRC-07)预测,2015年以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语音流量将持续占主导地位。

然而,事实是2008

年后智能移动终端的爆炸式发展加上

3G、HSPA/HSPA+、LTE移动宽带网络的相互促进,2010年移动数据流量即已超过了移动语音流量,比国际电联(ITU)的预测整整提前了5年。

根据ITU-R的预测,2010年移动数据总流量为1000PB,而实际是7000PB,是预测的7倍。

近4年来,智能终端与移动数据流量每年均递增100%左右,预计未来5年移动数据流量还将再增7倍。

据统计,智能手机产生的流量大约是非智能手机的60倍,而平板电脑则是非智能手机的500倍!

到2020年,移动设备的数量将从目前的50亿发展到500亿(包括物联网终端)。

即物终端数:

人终端数=10:

1。

而根据有关标准组织的研究,上述这个比例的极限需求,至少将是50:

1以上。

(2)国家政策: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农业”位于重中之重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15年将是“互联网+农业”高速发展之年。

5月中旬,商务部研究制定《“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速互联网与流通产业深度融合。

《行动计划》首条任务即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计划》提出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

《行动计划》提出将培育200个点在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60个国家级商务示范基地等,力争2016年底,电商交易额达22万亿,网上零售额达55万亿。

同时,财政部官员透露,2015年中央财政将拨20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的200个县进行支持。

此外,官方媒体也大力报道“互联网+农业”。

4月19-13日,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播放“春耕遇上互联网”、“互联网+养殖业”系列节目,并重点介绍了大北农的猪联网及养产业金融生态圈。

4月6-10日,央视二套《致富经》栏目播放“赢在未来—农产品电商崛起”系列节目。

依靠互联网解决中国农业落后问题已成为国家政策重要的推动方向!

(3)产业界:

农业企业家积极触网,互联网正全面改造农业

2013年以来,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农业企业家以及互联网人开始积极探索农业互联网,我们对从事涉农互联网的近100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发现从农资销售、中介服务、土地流转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整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上都已经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身影,伴随着土地经营进一步规模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崛起,农业互联网时代已到来,互联网正全面改造着农业产业链。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目前国内涉农互联网企业主要有7种类型,分别为:

1)农产品销售渠道变革型;2)产业链大数据型;3)专业合作社服务商;4)数据挖掘型;5)农业物联网;6)土地流转电商化;7)农资电商型。

①农产品销售渠道变革型

案例一:

农产品销售环节----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就是通过互联网购买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新鲜的农产品。

利用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经销渠道的改造,直接对接种植商与消费者,使消费者吃到新鲜、安全的食品。

过去生鲜类产品主要通过菜市场、超市等传统的渠道销售,一般会经历长途的运输,加工,储存等多个环节,我国冷链物流的缺乏使得老百姓吃不上新鲜的食材。

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从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甚至可以部分实现全程冷链。

生鲜电商的卖点就是食品新鲜,安全,放心。

案例二:

农产品批发市场环节---一亩田

一亩田是农产品批发流通领域的变革者,试图颠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

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亩田)是2011年8月创办的一家农业互联网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