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2030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

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

145.世界海陆分布

Ⅰ.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

亚洲及太平洋最大,大洋洲及北冰洋最小。

⑴面积排序:

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⑵东半球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洲-南北美洲。

跨东西半球国-冰岛;新西兰-位于西半球。

⑶北半球洲-亚欧北美;南半球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大部、非洲一部分。

⑷赤道穿过地区:

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印尼、新加坡、厄瓜多尔(基多)、巴西亚马孙平原。

⑸北回归线穿过地:

非洲撒哈拉、阿拉伯半岛、印度、孟加拉国、滇桂粤(汕头)台、墨西哥。

⑹南回归线穿过地:

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南部非洲;澳;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中部。

⑺南极洲:

大部在南极圈内,被三大洋环绕。

Ⅱ.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

[延伸]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美、俄、土、埃、印尼(新几内亚岛属大洋洲)、哈萨克斯坦、巴拿马等。

亚与欧: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与非:

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亚与北美:

白令海峡;

欧与非: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Ⅲ.世界主要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最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索马里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南极半岛、朝鲜半岛、马来半岛、堪察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Ⅳ.世界主要岛屿、群岛:

格陵兰岛(最大)、马达加斯加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大不列颠岛、冰岛、西印度群岛、北岛、南岛、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

(写名称及经纬线度数)

Ⅴ.世界主要的海、海湾:

地中海、阿拉伯海、南海、红海、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波斯湾、加勒比海。

(写海名及经纬线度数,陆地填色)

Ⅵ.世界主要海峡:

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台湾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曼德海峡、德雷克海峡。

(写出海峡名称,说出海峡连接的海域及其重要性)

【世界主要海峡的位置】

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的安达里海。

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阿拉伯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

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

白令海峡:

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平洋。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唯一通道。

曼德海峡:

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

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峡:

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

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

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

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

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世界货运最获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麦哲伦海峡:

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和航运要道。

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南太平洋。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莫桑比克海峡:

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

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146.海底地形

⑴海底地形类型: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海岭。

⑵四大洋的主要特征:

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太平洋:

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

跨南北半球,最深,岛屿也最多。

·大西洋:

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世界第二大洋。

·印度洋:

大部分在南半球,第三大洋。

·北洋洋:

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欧、北美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最小、最浅大洋。

【资料扩展】世界大洋界线:

①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

白令海峡即楚克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约克角连线。

②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

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③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

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④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

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度)。

147.陆地地形

Ⅰ.陆地五种地形的判断方法:

山地:

海报较高(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等高线密集,中大周小)

平原:

海拔很低,一般200米以下,平坦广阔(等高线稀疏)。

高原:

海拔较高(5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等高线中部较稀疏)。

丘陵:

海拔较低(一般500米已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等高线多闭合小圈)。

盆地:

海拔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中小周大)

Ⅱ.世界主要地形:

⑴世界主要山脉:

两大巨大山系年轻: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

古老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大分水岭,阿巴拉契亚山,印度的东、西高止山等。

⑵世界主要平原:

亚马孙平原、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拉普拉塔平原、图兰平原、两河流域、中国三大平原。

⑶世界主要高原:

巴西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非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中国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

⑷世界主要盆地:

刚果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

Ⅲ.七大洲地形特征:

⑴亚洲:

4400万,950米,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死海最低(-400米)。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3/4);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高、四周低。

⑵非洲:

3000万,750米,最高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

高原为主,起伏不大,有东非裂谷带。

⑶欧洲:

1000万,300米,最高厄尔布鲁士山(5642米)。

平原为主,地势最低,冰川地形广布。

⑷北美:

2400万,700米,最高麦金利山(6193米)。

分三大地形区,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⑸南美:

1800万,600米,最高汉科乌马山(7010米)。

西部高山、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⑹大洋洲:

900万,350米,最高查亚峰(5030米)。

地势低平、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⑺南极洲:

1400万,2350米,最高文森山(5140米)。

海拔最高,冰雪高原。

Ⅳ.世界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尼罗河、刚果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世界主要三角洲及其物产:

恒河-世界最大,孟印两国,黄麻。

长江-水稻、蚕丝。

湄公河-水稻。

尼日尔河-石油。

密西西比河-亚热带作物、石油。

尼罗河-长绒棉。

黄河-石油。

多瑙河-芦苇。

·世界主要湖泊:

里海、五大湖、死海、咸海、贝加尔湖、维多利亚湖。

Ⅴ.世界的气候:

A.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和具体分布地:

⑴热雨:

南北纬10°之间。

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新加坡、印尼等地。

⑵热草: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

⑶热季: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显著。

⑷热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和西岸。

北非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沙漠。

⑸亚季:

南北纬25°-35°之间大陆东部。

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⑹地中海: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部。

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西岸、澳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

⑺温海: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⑻温季: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部,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⑼温大:

温带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10)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

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11)苔原气候:

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12)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延伸归纳]

①六大洲都有的气候是:

地中海气候;

②没有热带气候的洲是:

欧洲;

③有寒带气候的洲是:

非、南美;

④热雨最大洲是:

南美。

热草最大洲:

非洲。

热沙最大洲:

非洲。

B.七大洲的气候特征:

⑴亚洲: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特有的气候是:

温季、热季。

⑵非洲:

气候呈带状,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气候炎热,干燥地区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⑶欧洲:

深受大西洋影响,从西向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温海、地中海气候最广、最典型。

⑷北美: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复杂多样。

⑸南美:

湿热为主,热带雨林最大,也有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干旱气候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

⑹大洋洲:

大部分炎热、干燥,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⑺南极洲:

酷寒、干燥、烈风。

C.七大洲的气候分布图:

说出图中各数字所在地区的气候名称。

148.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⑴世界人种的分布:

白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其他地如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

黄人: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

黑人: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中部、南部)、大洋洲、美国境内。

⑵世界的民族:

近2000个,汉族最多。

俄罗斯等国有100多个民族。

一个民族可分属不同国家。

世界的语言:

2000多种。

联合国6种工作用语是:

汉、英、俄、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

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

教徒最多,主要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等。

伊斯兰教:

穆斯林6亿多。

主要在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

2亿多。

主要在亚洲。

149.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俄、中、印度等多个经济力量中心。

⑴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非洲国家数最多(55个),亚洲40多个。

⑵192个独立国家。

二战后,非洲独立国家最多(二战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

东帝汶是2002.5.20成立的年轻国家。

144个临海国,40多个内陆国。

⑶极大国:

俄1700万,加997万、中960万、美937万、巴850万、澳768万。

⑷极小国:

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梵蒂冈(0.44km2)、瑙鲁。

⑸世界主要国家:

中、日、印度、哈萨克斯坦、沙特、伊拉克、伊朗、印尼、埃及、南非、德、英、法、意、俄、美、加、巴西、阿根廷、澳。

【资料补充】世界著名旅游胜地:

⑴亚洲:

中尼边界珠穆朗玛峰;日本富士山、奈良东大寺、京都二条城;柬埔寨吴哥窟;缅甸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火山;花园城市新加坡;印度圣河---恒河、新德里附近泰姬陵;沙特的圣城麦加的大清真寺(世界最大)、天房(穆斯林每年12月7日围绕“天房”祷告;耶路撒冷的宏伟的阿克萨清真寺、华丽的萨赫莱清真寺----伊斯兰教、圣墓大堂------耶稣殉难地、“哭墙”------犹太人哭泣哀祷、追思故国之地,犹太王国的旧址。

伊拉克巴比伦空中花园;

⑵大洋洲: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艾尔斯巨石、东北部海岸外侧大堡礁、悉尼歌剧院;

⑶非洲:

坦桑尼亚国界东边乞力马扎罗山、北边维多利亚湖、西边坦噶尼喀湖,东非高原上的盖伦盖蒂国家公园;埃及开罗附近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古城(尼罗河河畔)的卡纳克神庙;

⑷欧洲: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议会大厦、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墓;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艺术之都巴黎的凯旋门、艾菲尔铁塔、凡尔赛宫、罗浮宫、巴黎圣母院;挪威陡峻幽深峡湾;荷兰风车、郁金香;希腊巴台龙神庙;瑞士湖光山色、手表作坊,誉为“世界公园”;奥地利音乐节、多瑙河航行;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比萨斜塔、水城威尼斯、庞贝城;西班牙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斗牛比赛;意、法等阿尔卑斯山登山滑雪;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场(有列宁陵墓);

⑸北美洲:

美国、加拿大之间尼亚加拉瀑布、华盛顿白宫、五角大楼、总统纪念堂,纽约有自由女神像、联合国总部、帝国大厦、华尔街、曼哈顿,黄石国家公园(落基山区),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西南部,活的地质教科书);墨西哥玛雅人的金字塔、仙人掌;

⑹南美洲: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巴拉圭);赤道纪念碑(厄瓜多尔)。

【基本能力训练】区域的定位:

熟悉主要经线纬线通过的地理事物。

⑴主要经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

0°经线:

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西侧、阿特拉斯山、撒哈拉沙淇、几内亚湾。

30°E:

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的西侧、地中海东侧、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的西侧、南非高原的东侧。

60°E:

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阿曼湾)。

90°E:

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蒙古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

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的西侧、大兴安岭的东侧、秦皇岛、山海关、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杭州、台湾海峡、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苏拉威西岛)、澳大利亚西部。

150°E:

穿过亚洲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

180°:

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太平洋(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东侧。

150°W:

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120°W:

穿过北美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

90°W:

穿过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

60°W:

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20°E:

非洲中分线。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波德平原、巴尔干半岛、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南非高原、好望角。

40°E:

东欧平原、黑海、红海、东非高原东部边缘

20°W:

格陵兰岛、冰岛西侧、大西洋东部。

30°W:

穿过大西洋中部。

75°W:

北半球在北美洲东岸,南半球在南美洲西海岸。

⑵主要纬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

赤道:

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度洋、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太平洋、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大西洋等。

北回归线:

穿过北非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滇桂粤、台湾海峡、台湾岛南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大西洋等。

北极圈:

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瑞典、芬兰)、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太平洋沿岸山地、白令海峡、阿拉斯加半岛、北美洲大陆、格陵兰岛、大西洋。

南回归线:

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印度洋、澳大利亚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太平洋、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侧。

南极圈:

南极大陆外围。

【与中国相关的同纬度地区的地理事物:

30°N: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河河口)、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珠穆朗玛峰北侧)、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北侧、上海南侧)、钱塘江河口、九州岛南侧、太平洋、密西西比河口新奥尔良。

40°N: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里海、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北缘、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太平洋、落基山、北美中部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大西洋。

50°N:

哈萨克丘凌、阿尔泰山北侧、蒙古高原北侧、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黑龙江、库页岛、鄂霍次克海。

考点150-162

【各大洲的经纬度】

亚洲:

26°E~169°E,10°S~80°N。

赤道穿过马来群岛,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跨东西、南北半球。

非洲:

17°W~51°E,35°S~37°N。

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回归线通过,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W~66°E,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以温带为主。

北美洲:

170°W~20°W,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南美洲:

82°W~35°W,12°N~54°S。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大。

大洋洲:

110°E~130°W,30°N~47°S。

赤道、日界线通过,跨东西、南北半球。

南极洲:

360°,62°S以南。

跨经度最广,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

【世界重要国家的位置特征】:

中国:

4°N~53°N,73°E~1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跨东9区——东5区,使用东8区时间。

印度:

10°-30°N,70°-90°E。

北回归线过北部地区,南临印度洋,热带地区。

东5.5区。

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日本:

3l°N~46°N,130°E~145.5°E。

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

东9区。

德国:

48.5°N~55°N,6°E~15°E。

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

东1区。

俄罗斯:

43°N~78°N,28°E~170°W。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跨约11个时区。

莫斯科东3区。

美国:

25°N~49°N,125°W~73°W。

本土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

本土有西5区(东部时间,纽约)、西6区(中部时间、休斯敦)、西7区(山地时间,亚利桑那)、西8区(太平洋时间,洛杉矶、旧金山)。

有海外州:

阿拉斯加(西9区)和夏威夷州(西10区)。

巴西:

34°S~5.5N,74°W~42°W。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赤道过北部,大部分是热带。

西3区。

埃及:

21.5°N~31.5°N,25°E~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的热带沙漠。

东2区。

澳大利亚:

41°S~10.5°S,113°E~153.5°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独占澳大利亚大陆。

东10区。

150.东亚

Ⅰ.概况:

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

⑴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汉城),岛国-日本(东京)。

⑵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富。

东亚:

90°E-160°E20°N-40°N

⑶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

---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

⑷人口: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Ⅱ.东亚其他国家特征:

⑴朝鲜:

东9区,温带季风。

种水稻,森林.水力.矿产丰富。

金刚山是著名风景区。

又称高丽。

⑵韩国:

资源匮乏,靠进口。

以汽车(现代、大宇)、电子(三星)、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贸易立国”,进出口贸易发达,中国重要贸易伙伴。

浦项是全国最大钢铁厂。

最大港口釜山,第二大城。

⑶蒙古:

东8区,内陆国,温带大陆性气候。

畜牧业为主。

[热点关注]东北亚地区,朝鲜核问题。

朝韩分界线:

三八线(38°N)

【填图练习】在东南亚图上填注: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六甲海峡。

在图中画出湄公河。

151.东南亚

Ⅰ.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1个国家,印尼人口过亿,越.老.缅3国与中国陆邻,马.菲.印.文隔海相望。

⑴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唯一内陆国),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

印尼在东南亚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⑵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本区的咽喉。

东南亚90°E-160°E23°26’N-10°S

⑶地形:

中南半岛:

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湄公河平原:

是本区最大平原,生产稻米。

马来群岛:

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⑷两种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对流雨植物终年茂盛,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6-10月-西南风-雨季-播种。

11月到次年5月-东北风-旱季-收获。

有亚洲象。

Ⅱ.居民和经济:

⑴人口稠密,华人众多。

黄色人种,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宗教信徒很多,仰光大金塔、吴哥窟是著名佛教建筑,泰国作为国教。

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⑵农产:

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

稻米是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矿产:

有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

⑶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Ⅲ.新加坡:

赤道附近,105°E,东七区。

“狮子城”。

热带海洋性气候。

(1)城市岛国:

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资源匮乏,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2)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①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②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是仅次于休斯敦、鹿特丹的第三大炼油中心)、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规模仅次于美国)、电子电器等工业;③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Ⅳ.印度尼西亚:

·东7区,千岛之国,火山之国,人口第四,一半在爪哇岛,

多信奉伊斯兰教。

·热带雨林气候。

矿产、地热、森林丰富,石油出口。

胡椒、木棉、金鸡纳树、藤产量居世界首位,盛产橡胶、油棕、椰子、咖啡等,水稻为主。

·万隆会址,巴厘岛是著名游览区。

[热点关注]东盟十国:

有新.马.印.泰.菲.文.越.缅.老.柬等。

自由贸易区。

对中国主要出口橡胶、木材、化肥、化纤、糖等,从中国进口轻纺、土特、粮油、中成药等。

152.南亚

【填图练习】在南亚图上填注:

南亚七个国家的名称、喜马拉雅山、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半岛、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加尔各答、孟买。

区别概念:

南亚地区>南亚次大陆>印度半岛

Ⅰ.概述:

8国,印.巴.孟3国人口过亿,印.巴.尼.锡.不5国与中国相邻。

悠久的历史:

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英语是第二语言。

自然条件:

·地形:

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大多属印度洋板块。

·河流:

印度河:

源出西藏,注人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

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南亚60°E-90°E0°-30°N

·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1500mm,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

西北部,降水稀少,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Ⅱ.巴基斯坦:

伊斯兰国家,农业为主,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最大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伊斯兰堡是新建首都,最大城市卡拉奇,海港,国际航空港。

白沙瓦,历史名城。

[热点关注]克什米尔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