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3185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docx

水灾救灾演练习报告

赛蒙特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水灾应急救援演习

根据伊旗煤炭局[2011]140号文件精神和《赛蒙特尔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工作要求,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于7月18日,在鄂尔多斯市培训中心和专家的监督下,举行一次矿井水灾救灾演习,演练全过程如下。

一、演练围:

赛蒙特尔煤矿井下所有作业人员

二、模拟灾害事故

赛蒙特尔煤矿2401采煤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增大,造成二盘区的大巷被淹,危及所有在二盘区作业人员安全和中央泵房、二盘区水泵房,同时波及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求井下所有人员尽快撤离至地面,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采取措施,迅速启动《赛蒙特尔煤矿矿井水灾事故专项预案》,对井下人员进行撤离。

经过清点核实确定被困人员5人(其中4人是较远掘进工作面工人,一名带班副矿长)。

三、矿井自然状况

赛蒙特尔煤矿属于神府矿区煤田,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08竹5〃〜110°2‘45〃,北纬:

39°7‘23〃〜39°959〞。

井田东西长约6.45km,南北宽约4.79km,面积为16.9011km2,为一不规则形状。

本区完全被第四系风积沙掩盖,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形成浅层地下水,且风积沙渗透性好,当在基岩较薄的地层下开采时,一旦导水裂隙与风积沙浅水导通后使矿井涌水增大。

为一透水沙层,第四系风积沙浅水层可直接补给基岩风化带和基岩孔隙,因此,矿床以孔隙水、孔隙〜裂隙水充水为主,孔隙〜裂隙水具有较高的水头压力,地表无大的水体及建筑,各抽水段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及裂隙带,井下开采所产生的导水裂隙不波及风积沙浅水时,矿井涌水没有大的变化。

赛蒙特尔煤矿于2009年12月6日开始试生产,核定能力150万吨/年,为低瓦斯矿井,全矿在册人数461人。

井下现有采煤工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3个,服务队作业点1个,注浆队作业点1个。

四、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

晓航

副总指挥:

明章

成员:

王新春、吕明旭、董立华、王伊平、光志、昝春、友、进义、牛永志、计明、贾坡、元轩、曾殿权、吴钦昌、延和、于贵富、高运增。

成员单位:

调度室、安检部、通防部、机电部、生产技术部、行政部、急救站、综合办等有关负责人。

指挥部地点:

矿办公楼二楼调度室

指挥部:

部:

6100、6101,固定:

2210025

矿应急救援指扌车部

矿生产调

周度中心

五、演练时间及万式

演练时间:

本次演练暂定在2011年7月18日早班(具体时间为9点0分)。

演练方式:

井下2401采煤工作面当班班长通知调度室,2401采面110号到120号支架后涌水突然增大,现有回风顺槽排水泵已经全部启动仍然无法控制水量上涨,水顺着两顺槽巷道向二盘区大巷流;中央水泵房和二盘区水泵房值班人员也打来说水仓水位增长迅速,请求指示。

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救灾机构全体人员,应急响应如下:

1、矿长到位后立即启动《赛蒙特尔煤矿矿井水灾事故专项预案》,指挥调度按顺序通知井下人员尽快撤离,通知容包括事故地点、性质及避灾路线。

2、应急组织人员到达后,立即成立了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救灾指挥部,由总工程师任救援副总指挥,各应急行动小组负责人立即召集本组人员,按应急救援职责进行抢险救灾或救灾准备工作。

3、车辆安排:

调度及时通知车队安排1台机动车辆去2401回风顺槽3#联巷处接2401采煤工作面作业人员;安排1台机动车辆去2402回风顺槽3#联巷处接2401采煤工作面作业人员;安排2台机动车辆去二盘区辅运大巷直头处接2402运输顺槽和2403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安排1台机动车辆去2401回风顺槽口处接2401泄水巷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安排1台机动车辆去二盘区变电所门口接二盘区变电所和水泵房作业人员;安排1台机动车辆去一盘区变电所门口接一盘区变电所和水泵房作业人员;安排2台机动车辆随时待命。

4、由生产矿长王新春带队,以辅助救护队为先导的前线救援指挥部,深入井下,经过水情探测和救护队勘察将井下前线指挥部设在了二盘区水泵房。

六、井下人员避灾路线

1、2401采煤工作面所有人员-2401运输(回风)顺

槽—二盘区辅助回风巷、二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副(主)、回风斜井—地

面。

2、24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2402运输顺槽T二盘区辅助回风巷、二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

巷T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T副(主)、回风斜井

T地面。

3、2403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2403回风顺槽-二盘区辅助回风巷、二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

巷-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副(主)、回风斜井

-地面。

4、2401泄水巷掘进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二盘区辅助回风巷、二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副(主)、回风斜井-地面。

5、二盘区水仓(变电所)所有作业人员-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副(主)、回风斜井-地面。

6、二盘区主运皮带司机-二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副(主)、回风斜井-地面。

7、一盘区主运皮带司机-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副(主)、回风斜井-地面。

8、一盘区水仓(变电所)所有作业人员-一盘区辅运(主运、回风)大巷-副(主)、回风斜井-地面。

七、抢险救灾的过程及容

1、接警起动应急救援预案

调度室在接到事故后,通知人员升井时必须安排现场负责人清点好本单位人数(现场安检员配合),并做好记录,井口检身房安检人员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将当日各单位入井人员信息统计清楚并汇报至调度室,同时立即阻止所有非抢险人员入井。

通知值班矿长和矿长等领导,矿长到达矿调度室后,立即起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救灾工作。

2、经过人数清点核实确定被困人员后,采取救援的方法和措施,全部包括在矿长(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救灾工作容中。

八、救灾总指挥工作容

(一)、矿长向调度主任了解基本情况

1、突水地点、时间、水量大小、工作面排水情况、气体和温度变化情况等;

2、了解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总人数等;

3、调度通知情况。

(二)、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

1、向公司、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炭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

2、请协议救护组织前来救护;

3、通知相邻矿井注意防。

(三)、部指挥下达指挥命令

1、总工程师

(1)、组织人员了解灾区情况,突水地点、影响围,静止水位、估计突水量、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情况;提供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及各种水文地质图纸资料,绘制灾区示意图(由生产技术部办理),分析突水原因。

(2)、加强通风工作,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发生次生瓦斯事故(由通防部负责掌握矿井的风压、风量、通风阻力、瓦斯等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调频和调节风峒处风门等措施)。

(3)、根据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容进行修改和补充水灾抢险救灾措施实施。

(4)、通知矿辅助救护队进入战备状态,强调在进行侦察抢险时,注意防止冒顶和二次突水等次生事故的发生。

2、责令生产安全矿长

(1)、组织人力、物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组织人员采用沙袋等抢险物资封堵变电所和水泵房口,保护水泵房和变电所的正常运行。

(2)、调配抢险救灾的物资和车辆,对地面造成渗漏的水坑进行封堵。

(3)、进行灾区警戒,对升下井人员进行清点和登记。

(4)、选定井下救灾指挥部位置。

3、责令机电矿长

(1)、了解供电和排水情况,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全力排水。

(2)、提供供电和排水系统图,确定断电围和设备。

(3)、迅速采取设置临时水泵等强排措施。

4、责令后勤矿长

(1)、做好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工作。

(2)、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在井口等候。

(3)、遇险人员升井后采取医疗防护措施(防止因环境的突然改变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5、听取各成员汇报灾情,并分析判断作出决定,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6、收尾工作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要求做好善后工作,逐步恢复生产,决定抢险救灾工作结束。

九、总工程师抢险救灾工作容

(一)、突水地点

1、井下位置:

综采工作面第110号至120号支架间。

2、井上位置:

井下突水点对应的地面雨季积水坑。

(二)、突水量的预计及突水原因分析

1、根据地面积水坑的体积和井下巷道积水面积,预计突水量在8000m3至10000m3,事故前矿井的涌水量为100m3/h。

2、由于连续降雨,加之地面有低洼处,形成积水,工作面位置顶板基岩厚度不足50米,开采所产生的裂隙与之导通积水涌到井下,造成突水事故。

3、因此处风积沙比较薄,没有地表潜水补给源,及时填平积水坑位置,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三)、由于进回风巷道断面被积水堵上60%,使主扇的风

阻一时间增大,风压值由原来的1050pa增加到1250pa,采取增大一盘区1402风桥调节窗面积的办法解决,积水排出后恢复原来通风状态。

4、有针对性的对水灾的处理措施进行了补充,将图纸资料收集到救灾指挥部。

(四)、确定被困人员(5人)后,分阶段采取措施如下:

第一阶段:

1、全力排水;

2、用少袋等材料全力保护两水仓和变电所;

3、准备水泵开关设备进行强排;

4、封填面积水坑;

5、在1402风桥处调节风量;

第二阶段:

1、分析被困人员生存条件,空间氧气量等;

2、事故时要观测长观孔水位变化;

3、事故结束后要安排采水样;

4、对图纸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被困人员生存时间和排水时间等。

第三阶段:

事故地点稳定一段时间,确认无误后,恢复生产要分阶

段进行,对无风巷道要按照规定进行排放瓦斯等项工作。

第四阶段:

演习记录及资料整理工作

(一)、指派专人作演习记录,其中调度2人;井下2401回风顺槽风门处1人;二盘区变电所门口1人;一盘区变电所门口1人;副井口检身房2人。

各记录人员要记录好各作业地点人员到达时间、有无人员走入风井和其它有关情况,并及时与救灾指挥部保持联系。

(二)、演习报告结束及报告编写

1、编写救灾演习报告2、将演习的信全过程录像制成光碟。

3、收集整理救灾工作中的图纸和各种记录。

4、当井下所有作业地点人员全部撤离至安全地点后,由各作业点带班队长或班长清点好人数,确认没有人员走失后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后及时编写了演练报告,总结经验,认真查找不足,根据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应急预案,要求调度室认真保留演练报告和救灾演练指挥图纸资料,以备今后各种演习参考。

附件如下:

附件1、整理后的调度员和办公室人员的跟踪写实记录。

附件2、全过程录像资料。

附件3、按照文件要求完成的考核容。

按照文件要求的考核容

一、救灾指挥部岗位考核

总指挥:

矿长(晓航)职责:

在矿总工程师、副矿长和救护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方案。

副总指挥:

总工程师(明章)职责:

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有权从各单位调集物资和人员进行抢险救灾。

1、闻警行动:

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救护队长、后勤副矿长,地测、通风、调度、机电、安检、技术等负责人

以上人员接到调度室通知后,迅速赶到矿调度室报到、待命,听候矿长分工。

2、图纸资料准备:

平面布置图(灾害地点)、排水系统图、供电系统图、避灾路线图、通风系统图,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3(4)、矿长了解情况后,下令分工:

安全副矿长:

负责井口警戒,控制人员入井,签发入井许可证,及时组织必须人员待命和调集必需的设备、材料。

生产副矿长:

确定井下救护基地、井下总指挥,负责井下抢

、救灾

机电副矿长:

改变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保证正常运转,掌握

矿井停送电工作,及时抢修和安装设备。

救护队长:

对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并协调各救护小组的战斗行动。

后勤副矿长:

及时准备好抢救器械、组织医务人员到位、妥

善安置遇险人员和救灾人员、稳定职工情绪、维持矿区正常秩序。

职能科室:

地测:

准备好图纸和资料;技术:

协助矿长进行抢险和灾害事故处理;

通风:

按照矿长命令调整通风系统,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机电:

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及时抢修和安装设备;安检:

负责灾害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上报工作,查清被困井下的认识和,对未签发入井许可证的人员严禁入井;调度:

保证各单位通讯系统可靠,负责井上下的通讯和监测工作;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并立即通知值班副矿长、矿长、总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掌握出入井和井下的人数。

二、救灾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1、听取调度汇报汇报容:

1)7月18日早上9点10分,接到采煤队早班跟班队长(钢)汇报,2401综采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涌水(水头0.5米高)经皮带顺槽流入二盘区大巷,已通知采煤队长钢带领采煤队早班人员沿回风顺槽全部撤离,采煤工作面已全部停电。

2)根据跟班队长(钢)汇报,气体正常,涌水无臭味。

3)已通知综掘各队井下人员沿避水灾路线撤离。

2、落实调度室指令的执行情况

1)审定调度的判定及指令是否正确:

总指挥:

给钢打(小灵通),确认工作面涌水情况,询问人员撤离及停电情况。

2)落实指令的执行情况:

总指挥安排调度员:

给各综掘队地面值班人员打,询问人员撤离。

3、认真分析灾情

1)资料,信息齐全可靠(五图,拿到调度台,含电子版,

2401工作面的风积沙在富水情况资料),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灾情分析切合实际:

涌水无臭味、气体无变化、地表正在经历明水,基岩较薄产生导水裂隙带,预计是地表水通过裂隙带进入地下,水量不是很大,灾害波及围较小。

地表水主要是大气降水,水量大约7000m3至10000m3,属于静水。

预计会对二盘区大巷造成威胁,从发展趋势上分析,二盘区各大巷的低洼点有可能会被淹没,可能造成通风系统、避灾路线中断,掘进工作面无风,需要尽快撤离人员。

4、组织指挥部成员制定有效的救灾措施及方案。

1)撤人措施通知井下各区队,由各队的跟班队长带领,沿主运大巷

撤离避灾,如水涨高,可以经由皮带撤离。

通知车队,到二盘区变电所附近等接人。

2)避灾措施如果人员无法撤出,要求人员往里走,到辅助回风大巷迎头处等待救援。

3)救灾措施准备沙袋、水泵、电缆、开关等。

井口清点人数,加强警戒,没有通行证不得下井,变电所与泵房增派人员。

4)根据救灾的需求及时采取区域和局部调控风等措施询问压风机房U形压差计读数,及时调整主扇通风频率,防止压力过大损毁主扇风机。

5)对确认的措施必须适时执行核实沙袋、开关、电缆、水泵的准备情况,人员撤离情

况。

井下汇报大巷积水升高,掘进一队五名工人被困,无法

撤出。

6)根据反馈信息,总工程师及时组织制定补充规定,修订措施或方案

根据井下救灾指挥部反馈,大巷涌水不断上涨,水位高度到2.0至2.5米。

二盘区工作人员除被困在二盘区辅运大巷的5个人外,其他人全部撤离。

地面指挥部决定:

1、由救

护队人员带皮筏子下井;2、要求前线指挥部,指挥前线救灾人员和机电部门人员,组织下沙袋、水泵、开关、电缆等,保护

井下两个水仓泵房和变电所,并实施强排措施;3、要求车队迅速用铲车封堵地面积水坑;4、要求通风队派人调整1402风桥处调节门,保证主扇正常运行。

7)对修订方案进行审定,形成决议,贯彻实施

经地面指挥部总指挥、总工程师等全体人员一致通过,形成决议,执行以上措施(6)。

8)对重大决策必须报告上级

三、救灾指挥程序的考核

1、调度室的应急指挥

汇报清楚、条理清晰、分工明确、指挥有序。

2、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救灾指挥部

3、听取值班矿长或矿调度的汇报

4、各职能成员(机构)立即上岗

5、清点人数,继续组织撤人,停电

由井口负责人清点升井人数,汇报调度室。

机电矿长下

令二盘区掘进工作面全部停电。

6、与灾害有关的各要害岗位加强人员

7、向上级汇报由总指挥打向上级汇报(在井下指挥部汇报有五人被困后)。

8、召请协作单位后勤副矿长打召请矿山救护队与医院(事故已经发生,调度室向总指挥汇报完情况后)。

9、各井口设警戒,令人签发入井许可证

10、选择井下救护基地及总指挥救护基地为二盘区变电所,总指挥为生产副矿长王新春。

11、选定安全区域,明确任务三个井设置安全岗哨,严格检查下井人员入井许可证。

12、落实救灾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各重要岗点的、小灵通、救生筏、沙袋、呼吸器。

13、命令矿井救护队引导人员撤退在井下指挥部汇报有5人被困后,总指挥下令由救护队长带领救护队员待水淹区可过人后,实施救人。

14、组织救灾队伍及时投入抢险救灾由机运队和通防部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其它相关工

作。

15、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井下人员后,总指挥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等情况

井下指挥部汇报,水泵已经安装并正常启动,开始排水,水位在缓慢下降,气体情况正常。

同时地面实时观察主扇风机的U形压差计的读数的变化。

16、救护队长应具体负责指挥部对按规程要求完成任务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水位距顶板约有一米,水头已经距2401回风顺槽30米,存水长度约290米。

17、根据掌握的灾情处理方案的要求,应对救护队员做好战前思想动员

18、决定行动时间,立即投入战斗。

指挥部要不断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

遇变化及时修改平衡

19、事故抢救结束后,稳定一段时间,经事故调查组织同意后方可恢复各系统。

正常后,抢救指挥部结束工作

20、处理结束后总指挥指定有关部门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编制事故调查报告,报上级备案

四、灾区现场人员的考核

1、现场应急程序:

1)灭灾,控灾

2)通知灾区人员,汇报,调度

接到调度室撤离的通知后,相互转告,由班长和安检员

清点人数,汇报调度室和工区值班室,按照指挥部的指令,组织集中沿避水灾路线撤退。

3)是否同时进行

是同时进行。

2、积极救灾

1)抢救人员措施

2)处理事故

3、有序撤离

1)路线选择

按指挥部指令由调度室向下传达。

2)撤退条件

3)采取的保障措施

4、避难措施

1)区域措施;个体自救:

是否得当及安全设施和装备是否合理使用;行为状态

观察气体情况,通风状况,水位上涨情况。

人员情绪稳定,行动一致,听从指挥。

5、各职能人员的职责:

(区队、班组长、瓦检、安全员、电钳工)

1)应知应会

2)组织处置能力

6、通讯信息

1)畅通及时

2)保障有力

7、现场组织

1)协调得当

2)有序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