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3802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揭示课题。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

2. 板书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趣味识字。

(1)教师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1自然段:

坪坝(bà)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3自然段: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4自然段:

凤尾竹 摇晃(huàng)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3.学生试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

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

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

要注意右边的构成。

“雀”:

“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

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六、作业超市

1. 感情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生字词。

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进行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第1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1段,想一想:

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点评后再指名练习。

4.配乐朗读这一段。

第2.3自然段:

1.师引入。

“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4.想象描述。

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画面?

学生想象描述,并朗读有关句子。

第4自然段:

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3.抒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自由选择段落感情朗读。

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

五、作业超市

1.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还可以画图画,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在积累本上。

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2、金色的草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初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

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

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导入。

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如:

“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3)小老师讲经验:

各类字该怎么写。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巩固检查。

三、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1)学生思考:

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

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2)讨论交流。

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

根茎都可入药。

四、作业超市

1.抄写生字词,自己认为难掌握的可以多写几遍。

2.有条件的同学去找一找蒲公英,仔细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

 

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2、金色的草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感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感悟第2.3.4自然段

感悟第2自然段:

1.复习旧知。

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读、说、演。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

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3.想象、描述。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4.感情朗读。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5.齐读1.2自然段。

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

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

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感悟第3自然段:

1.过渡。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

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2.学生读课文。

3.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4.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草地怎么会变色?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投影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花朵(),(),草地就();(),花朵(),它是(),草地就();

(),花朵又(),草地就()。

5.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感悟第4自然段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师:

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

(喜爱、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1)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

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

(a、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

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

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过渡:

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

”,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

谁再来读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

(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

读懂了吗?

(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过渡:

是呀!

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

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

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

(指名读)

三、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

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四、作业超市

1.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的草地上去踏青,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所得。

个人补充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3、爬天都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爬过山吗?

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觉。

(板书:

爬天都峰)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步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书上画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

犹豫:

拿不定主意。

奋力:

充分鼓起劲来。

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

(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

吸取。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后明确: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质疑

  请同学们把你们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

有些师生共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自己查找资料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试着理解下列问题: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爷爷、爸爸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对于“奋力”“终于”“居然”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致谢?

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3、爬天都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3.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读这一自然段都让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明确:

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

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这句话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说天都峰非常高。

“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吗?

”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这句话中的“笔陡”“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从天上挂下来的”是说天都峰特别陡,所以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表达了“我”当时害怕的心态,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学们说到哪老师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顺序说)

      (3)指导朗读

   对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读出气势。

①自由读,体会一下 ②指名读。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

“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决定一起爬天都峰。

   

(2)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不再犹豫了?

 师生交流后明确:

“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通过对老爷爷的描写,可见他年岁已经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于是勇气倍增,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读指导。

 ①同座分角色试读。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4.学习六、七自然段。

   

(1)朗读6、7自然段,思考:

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你觉得爬天都峰怎么样?

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应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来理解。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问:

“奋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有什么好处?

说明了什么?

   明确:

“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在这里指什么?

   这句话用上“终于”好在哪里?

   明确:

“终于”指“我”和“爸爸”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用上“终于”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费力,很不容易。

   

(2)小结:

“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这两个词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

   5.学习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八~九自然段,思考:

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会互相致谢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用上“居然”有什么好处?

   明确:

“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八、九自然段。

   6.学习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

你怎样理解爸爸说的话?

   爸爸听了,笑着说: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

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们想想课文前面的内容,老爷爷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明确:

小妹妹爬山的勇气使老爷爷增添了勇气,老爷爷爬山的勇气又使小妹妹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3)练习用“鼓舞”这个词说一句话。

   (4)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你在平时有这样的体会吗?

   (5)通过以上分析,谁能再具体理解一下爸爸的话?

   ①老爷爷爬山给“我”增添了勇气。

   ②“我”爬山使老爷爷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③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三)根据课后练习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4、槐乡的孩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教学准备:

槐树、槐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

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

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

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

那花苞什么样的?

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

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

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

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勤劳懂事

    4、槐乡的孩子   可爱  吃苦耐劳

                 以苦为乐

                 ……

 

个人补充

教学反思:

 

 

吉安县集体备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月日班级:

累计节次:

上课老师:

课题:

语文园地一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4、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

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