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4399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docx

长春市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             何苦而不平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无案牍之劳形            劳其筋骨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语,告诉。

(《桃花源记》陶渊明)

B.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遗留。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拂,同“弼”,辅弼。

(《孟子》三则)

D.棹数小舟,曳铁钯。

棹,划船。

(《河中石兽》纪昀)

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   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分。

B.德国的贝多芬、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俄国的托尔斯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名人,都是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C.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丽达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二、字词书写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踏着厚厚的积雪,陶   (yě)冬的乐趣。

放开我的视野,一睹寒冬雪野的风光。

雪野上的冰清玉洁,闪珠烁玉的仙山  (qióng)阁把寒冬分外妖饶;雪原上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万千气象把寒冬如此多娇。

那逶迤连绵的雪山冰川,把人们置入一个神秘而盛洁的意境。

雪给人们带来了一个个    (chōng)憬,趣味和快乐。

那坐着爬犁,荡起一片片雪烟,把歌声笑声洒满雪原,放飞寒冬的潇洒飘    (yì)。

那踏着滑雪板在雪浪中飞驰的身影,把寒冬奔腾激越,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陶____(yě) ②仙山___(qióng)阁③____(chōng)憬④潇洒飘____(yì)

(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写下来中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柔软的父亲

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拿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

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

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有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

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

“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西南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

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

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未,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

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

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

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

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

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

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

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⑩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

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⑪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

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⑫就像那个让我难忘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酸楚和爱怜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⑬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5.对以上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一词本是阳刚、粗犷的,以“柔软”来修饰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本文所写父爱的主题。

B.第②段写这位中年壮汉具有“北方人的轮廓”,意在突出其外表“粗犷、硬朗”,与他为了孩子趴在地上捉蝌蚪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父亲可爱的笨拙。

C.第⑦段将拳师父亲“满脸横肉,彪悍异常”的形象和他为孩子捉萤火虫的“慈爱浪漫之心”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父亲的“柔软”。

D.“兢兢业业”一般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在这里大词小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年壮汉给孩子子捕捉蝌蚪时小心认真的样子,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

7.文中结尾写到“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作者为什么认为“疼痛”是一种“柔软”?

8.“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

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天,一只碗写出了一首歌……

①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只碗写出了一首歌。

②那天傍晚,女主人把碗洗干净,不知怎的,忘了把它放回到橱柜里。

碗被落在了窗台边。

它望着窗外的天际,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掸子一点点拂去了碎云和尘埃,天空越发通透起来,星星发出清亮的光芒。

天边一层层地过渡到淡蓝、湖蓝、靛蓝——就像女主人最喜欢的那些青花瓷的颜色。

然后,月亮像颗清露似的,悄无声息地挂在了夜空中,洒下银色的光辉。

③碗沐浴着月光,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它听见了一段轻灵的旋律。

碗感应着这段旋律,一点点地修饰它、完善它。

最后,当天快亮的时候,它才猛地惊醒过来,自己居然写出了一首歌!

④这是月光送给它的礼物。

⑤碗的心里感慨万千,可它没有嘴,没法把这首歌唱出来,得有人敲一敲它才行,至少要碰出点声响来。

可谁会无缘无故去敲一只碗呢?

何况还是一只没有任何图案,再普通不过的白瓷碗。

⑥不行,一定要保护好这首歌,直到它被更多人听见才行,碗下定了决心。

从这天开始,碗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它开始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

在女主人家的二十年里,它一共遭遇了五次大危机:

⑦被邻居家的孩子举过头顶,当飞碟来玩;让家里九十高龄的老奶奶拿在手里,从卧室到厨房抖了一路;男主人洗碗时手滑了一次,幸好洗碗池的水够深;除夕夜被满桌子的菜挤到了饭桌边缘,半个碗身都露在了外边,摇摇欲坠;刚盛上滚烫的粥就被小主人拿在手里,烫得她一缩手,碗磕在了桌角。

最后一次磕碰在碗身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裂痕,毕竟它是一只有些年岁的碗了,不过碗觉得问题不大。

⑧可是一年又一年,始终没有人来敲一敲它。

后来,小主人长大了,在另一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家,她要把全家人接过去。

女主人决定卖掉家里大多数的碗,这个普普通通还有一道轻微裂痕的碗,就被送进了废品收购站。

⑨废品收购站不像在厨房里,碗过上了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的生活,可尽管如此,它仍然时刻注意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碗小心不被路边的扬尘弄脏,一到雨天,它就借雨水清洗身上的每一处——如果它变成了一个脏兮兮的碗,更不会有人敲它了。

⑪每一个夜晚,碗都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内心深处,哼唱出那首歌。

它重温每一段旋律,把每一个音符都擦得闪闪发亮、崭新如初,期待着当有一天它被人们发现时,能演奏出最完美的声音。

⑫日子一天天过去,碗没有等来一个敲它的人,却听说一个坏消息:

收购站的老板要把这些碗“处理”掉了。

那就糟了,碗想,那会大大提高它被摔碎的可能。

不行,要赶在被“处理”掉之前离开这里。

⑬碗拿定主意,它一天天试着倾斜身体,侧着碗沿立起来。

最后在风的帮助下,它成功了,像个轮子似的滚动着跑出了废品收购站。

⑭碗万分小心地赶着路,留神不被碎石子磕到。

可让它没想到的是,一双脚主动走到它面前,拦下了它的路。

“这碗真有意思,像在逃跑似的。

”是一个邋遢的流浪汉,他拿起碗,带走了。

⑮让碗感到欣慰的是,流浪汉背着一把吉他。

既然是懂音乐的人,有没有可能会敲一只碗呢?

准确地说,带走碗的是一个街头艺人,他在街头演奏吉他,让欣赏他音乐的人自愿付些钱给他。

⑯一个深夜,街头艺人完成了演出,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歇息。

⑰那是一个晴朗天气的夜晚,月亮像颗清露似的,悄无声息地挂在夜空。

街头艺人的手碰到了口袋里的碗,不知怎么的,他忽然觉得,敲击碗的声音,和眼前的月光很相称。

于是他把碗拿了出来,倒扣在长椅上,轻轻地敲了敲。

⑱出人意料的是,他这一敲就完全停不下来——他听见一串轻灵的音符源源不断地从碗里涌了出来,像最清冽的泉水,像最甘美的微风。

这是真正属于月光的旋律,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日夜打磨,已趋近无懈可击。

⑲可就在最后一个音符发出后,这个普普通通的白瓷碗“刺啦”一声碎了。

⑳不过,碗已经不再有遗憾了。

它知道,街头艺人已经记下了这段旋律,他会把它写的歌演奏给更多的人听。

(作者:

王君心。

选自《儿童文学》,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⑤段描写碗的心理活动,突出了它内心对自己平凡外表的自卑。

B.第⑦段的五次危机情景真实,让这个虚构的故事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像个轮子似的滚动着”这个比喻抓住碗的特点,生动写出了碗逃跑的姿态。

D.文章最后一段与第⑥段相照应,表现碗终于实现了梦想,碎了也不遗憾。

10.文中这只碗写出了一首歌之后又有哪些经历?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中标志性语句

在女主人家的二十年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一个深夜

内容概括

碗十分爱惜自己的身体,躲过了五次危机,只留下一道浅浅的裂痕。

11.文中第②段和第⑰段两次描写月亮,有什么作用?

请任选一处,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2.这篇文章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请结合全文,写出两个方面。

四、句子默写

1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急湍甚箭,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出初逢席上见赠》)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链接)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及其家穿井_______   

(2)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

(3)闻之于宋君_______   (4)有悯其苗之不长_______

1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断句。

(标两处)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得一人之使。

(2)苗则槁矣。

17.选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链接)材料讲述的是哪一个成语故事?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孤雁(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①。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②云低暗度,关月③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④,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念尔”句:

不知大雁独自飞向哪里。

  ②渚(zhǔ):

水中的小洲。

③关月:

指关塞上的月亮。

  ④缯缴(zēngzhuó):

猎取飞鸟的工具。

18.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诗中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暗含自己与孤雁同命相怜的意味。

B.从“归塞”二字,可以看出雁群是在向北飞行,且又是在春天。

C.颔联上句描写了孤雁离群之后仓皇的表现,下句描写了孤雁离群的原因。

D.尾联写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和矛盾心情。

19.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字是整首诗的“诗眼”,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

B.“欲下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孤雁欲下未下的举动和迟疑、畏惧的心理。

C.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境,反衬了孤雁形单影只的形象。

D.尾联中表现了孤雁心有余悸,也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七、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仲淹还金授方

范文正公①仲淹贫悴②,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③,内④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

“而⑤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⑦宛然。

(注释)①范文正公:

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②悴:

忧。

③封志:

封存并加标志。

④内:

同“纳”,放入。

⑤而:

你。

⑥俾:

使。

⑦封识:

即密封的标志。

20.下列句中的“之”与“故俾我收之”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学而时习之

D.术者之子长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使人呼文正____

②吾善炼水银为白金____

③文正为谏官____

④故俾我收之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②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23.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读了本文,结合具体内容,概括说一说范仲淹身上哪种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八、名著阅读

24.课外阅读积累。

(1)《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______)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2)猪八戒也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

他本是天上的_________,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后随唐僧取得真经后被玉皇大帝封为__________。

九、作文

25.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为迎接“母亲节”,学校开展了“孝在我心间”的主题活动。

作为活动的一部分,请你为自己的母亲写一张祝福的卡片,回忆你和母亲相处的动人点滴,再谈谈你将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母亲那无私的爱。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运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6.二选一作文。

(1)《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红遍全国,选手们不凭长相,不凭出身背景,他们唯一能征服评委内心的只有“好声音”,“好歌曲”。

在我们周围也有许许多多的“好声音”“好歌曲”:

父母的一声叮咛,校园的一声课铃,窗外淅沥的细雨,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哪一种“好声音”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

请以“我心中的好声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网络为我们的生活翻开了崭新而精彩的一页。

在互联网上,你可以跟世界各地的朋友直接对话;你可以随便翻阅世界各地的网上图书资料;你可以坐在家里进行网上购物;你可以请最好的老师为你上课……

请以“网络给了我_______”为题,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的作文。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句子默写

1、

五、课内阅读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课外阅读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