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5008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docx

温病温病学考试复习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

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提出“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的祛邪治疗两大原则。

2、根据三焦辨治理论,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三焦治则

3、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

4、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6条

湿热证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湿热病治疗原则

湿热弥漫阻滞气机

上焦湿热

湿热阻滞,肺失宣降

卫外失司,水道不畅

辛温宣透

芳香化湿

辛宣芳化法

中焦湿热

湿热郁蒸,阻滞气机

脾胃运化功能障碍

辛温开郁

苦温燥湿

辛开苦降法

下焦湿热

湿热阻滞大肠,饮食传导失司

湿热阻滞膀胱,水液代谢失常

淡渗利湿

苦寒清利

淡渗利湿法

湿热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应该不太会考)

定义:

湿温是湿热病邪所引起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多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

发病初起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腕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1.季节性强:

夏秋雨湿较重,气候炎热,雨量大,热蒸湿动,弥漫空间,人之所触,最易感受,且发病率高。

2.发病较缓,病程较长:

湿热胶结,难解难分,阻滞气机,郁遏阳气,致病迁延日久,缠绵不愈。

整个病程以湿热留恋气分阶段时间较长。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弥漫全身:

内外湿合(湿热病邪+饮食内伤),往往阻碍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

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首如裹。

在下---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

在表---周身重痛,白pei出现。

在里---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

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此临床常见矛盾性症状。

身热不扬:

发热初按皮肤不灼手。

发热:

脉反濡缓,面色不红反淡黄。

口干:

不欲饮。

神志不烦躁:

反呆痴淡漠。

大便秘:

下之大便反而不燥结。

养阴法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1.甘寒生津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温病初、中期,邪在上、中焦阶段,肺胃津液耗伤之证。

常用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梨汁等甘寒之品,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益胃汤等。

此类方药,清养肺胃之阴,但又不碍胃,从而获得热减阴复的效果。

2.咸寒甘润法

邪热深入肝肾,真阴亏耗,需用咸寒滋填之品,如玄参、阿胶、熟地黄、龟甲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

青蒿鳖甲汤入阴搜邪,透热外达,治疗温病后期热伏阴分,故宜于此方,临床上治虚热广为应用。

3.酸甘化阴法

以酸敛药物,收敛肺气,起到保阴作用。

常用于温病特别是暑温津气耗伤之证。

主要方剂是生脉散。

如连梅汤,此方为酸甘化阴兼酸苦泄热法,用于暑邪深入厥、少二阴,水亏火旺之证。

4.苦甘合化法

将苦寒药与甘寒之品配合运用,取苦甘之性以化阴气,苦寒又能邪热。

冬地三黄汤为代表方。

热病小便不利,阴气又伤,此方确为对证之治,又春温内陷下痢,阴精欲脱,立法以救阴为主。

育阴坚阴为救阴之两大法门,故吴氏化裁仲景之黄连阿胶汤而成加减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坚阴泄热;阿胶、生地黄、白芍甘寒育阴,而救厥脱。

湿困中焦的治法,代表方

一、治法:

湿重热轻——以芳香化浊为主,佐以淡渗分消——代表方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

湿热并重——以辛开苦降为主,两解湿热——王氏连朴饮

湿轻热重——以治热为主——白虎加术汤

二、湿困中焦证治:

湿困中焦轻证证治——轻宣芳化中上焦之湿——三香汤

阳明湿温证治——苦辛通降——新制橘皮竹茹汤

秽湿着里证治——芳香化浊,燥湿理脾——藿香正气散加减

若秽浊之邪阻滞在里,可随证用五个加减正气散分别治之。

(五方中都以藿香梗、广陈皮、茯苓、厚朴四味药为基本药)如下:

一加减正气散——湿阻脾胃,脘连腹胀——苏醒脾胃之气——神曲、麦芽、杏仁、茵陈、大腹皮

二加减正气散——湿滞经络,身痛明显——疏通经络之湿——防己、薏苡仁、通草、豆卷

三加减正气散——湿渐化热,苔黄————渗利湿热——杏仁、重用滑石。

四加减正气散——湿浊内盛,舌白滑、脉右缓——温运脾阳——草果、山楂、神曲

五加减正气散——湿浊内盛,舌白滑、脉右缓、脘闷便溏——燥脾湿——苍术、大腹皮、谷芽

“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身痛、便溏、脘闷、苔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

“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

“秽湿着里,脘闷便泄,五加减正气散主之”。

一加减调升降,二加减宣经络,三加减利湿热,四加减运脾阳,五加减燥脾湿。

三焦辨证思路(包括病位、脏腑、方证),尤其是下焦辨证(包括哪些病位,主要是肝和肾)

1.上焦:

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

辩证思路:

手太阴肺病证

1)辨明定位主症,区别表里深浅

2)排除风寒外感

3)审察兼证变证,严防病情恶化。

手厥阴心包病证

1)辨别神志症状,区分证候类型

2)分析传入途径,探求证候成因

3)仔细识别兼证,密切审视变证

证候类型:

1、手太阴肺病证

温邪犯肺——发热,微恶风寒,咳嗽为辨证要点。

邪热壅肺——身热,咳喘,苔黄(温邪由表入里,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湿热阻肺——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化源欲绝——症见喘促鼻煽,汗出如涌,脉搏散乱,甚则咳唾粉红血水,面色反黑,烦躁欲绝等。

(邪热犯肺严重者,肺不主气,生气之源衰竭的病理变化。

吴鞠通:

“汗涌、鼻煽,脉散,皆化源绝之征兆也”,“化源绝,乃温病第一死法也。

2、手厥阴心包病证

邪陷心包——症见神昏,肢厥,舌謇、胸腹灼热,舌绛等。

以神昏、肢厥,舌绛为辨证要点。

指邪热内陷,包络机窍阻闭,心不能主持神明及营血正常周行的病理变化。

湿蒙心包——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舌苔垢腻为辨证要点。

2.中焦:

阳明胃肠和足太阴脾

辨证思路:

(1)阳明胃肠病证——经证、腑证之分

1)首辨经腑主症,分清有形无形

2)继辨腑实差异,区分燥湿两类

3)再审腑实兼证,慎察复杂局面

(2)足太阴脾病证

1)首辨湿热轻重,区别偏脾偏胃

实病在阳明,虚则太阴

2)次辨上下内外,再察虚实转化

证候类型:

A.阳明胃肠病证

a.经证:

阳明热炽,以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无形邪热)

b.腑证:

阳明热结,以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为辨证要点。

(有形热结)

B.湿热中阻:

指湿热病邪困阻中焦脾胃的病机变化。

以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为辨证要点。

C.湿热积滞:

搏结肠腑,以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黄浊为辨证要点。

3.下焦:

即肝肾

辨证思路:

(1)足少阴肾病证

1)首明病位主症,次辨轻重类型

2)再察演变趋向,分析病变转归

(2)足厥阴肝病证

1)掌握虚风特点,判断轻重预后

2)详审虚中夹实,明辨夹痰夹瘀

证候类型:

A.肾精耗损——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咽干燥、舌绛不鲜、干萎,脉虚

B.虚风内动——手指蠕动,或瘈疭,舌干绛而萎,脉虚

卫气营血辩证思路(主要是气分、营分的辨证思路)

卫分

1、首明卫分辨证关键

确定邪在卫分的依据(发热与恶寒并见)

凡温病初起,发热而微恶寒者,邪在卫分---章虚谷

发热重恶寒轻

口渴与否是判断寒热属性的重要症状之一。

2、次审卫分具体病因

风热—肺卫表热证

暑热—常兼夹寒、湿

湿热—脾为病变中心,卫气同病

燥热—风热卫分证+清窍干燥证

3、再察卫分病位重心

气分

1、首辨温热湿热

2、次辨病位所在,区分具体证型

3、分清外蒸内郁,辨察痰湿兼夹

4、注重动态观察,把握传变趋向

营分

确定温邪入营的依据:

一是发热类型为身热夜甚,它不同于卫分的发热与微恶风寒并见。

也不同于气分的但恶热不恶寒。

二是程度不等的神志异常,轻则心烦不寐,重则时而谵语。

气分证虽然也可出现神志的变化,但无特殊的营分证表现。

三是舌质红绛,一般无苔垢(脉细数亦为特点之一)

血分

1、辨清出血部位,明确体内脏腑

2、谨析血瘀程度,慎察神志变化

3、关注正气盛衰,判明预后转归

卫气营血的诊断要点:

卫分:

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常伴头痛,咳嗽,口干微渴,咽喉肿痛。

气分:

气分证是病邪深入于里,影响人体脏腑生理功能而产生的一类病证,多见于疾病中期或极期。

以但热不寒、口渴、苔黄为辨证要点。

营分:

身热夜甚,心烦神昏,舌红绛,脉细数。

血分:

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斑疹密布及舌质深绛。

三焦治法:

“上焦药,气味以轻。

肺主气,皮毛属肺之合,外邪宜辛胜,里甚宜苦胜”

“上焦宜降、宣通”

“中焦宜守宜行”、“药用苦辛寒”

下焦病“宜潜宜固”,“药用咸寒”

温病的学术流派

温疫学派:

吴又可《温疫论》,余师愚《疫疹一得》,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戴天章《广瘟疫论》,刘松峰《松峰说疫》

温热学派:

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病经纬》

伤寒学派: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恽铁樵《药盦医学丛书》,章巨膺《温热辨惑》

相容(兼融)学派: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吴坤安《伤寒指掌》,柳宝诒《温病逢源》,雷少逸《时病论》

伏温学派:

柳宝诒《温热逢源》,叶子雨《伏气解》,刘吉人《伏邪新书》,雷少逸《时病论》,蒋问斋《医略十三篇》

王氏清暑益气汤和东垣清暑益气汤的区别、使用方法

①病因病机:

东垣:

暑湿之邪为病,以气虚为主,阴伤为次,适用于暑湿伤气;王氏:

暑热急性伤阴,阴津损伤为主,气伤为次,适用于暑热伤津气之证。

②暑热与暑湿的区别:

李东垣、叶天士、吴鞠通等皆认为暑必夹湿,而王孟英则认为暑邪“纯阳无阴”,与湿邪“虽易兼感,实非暑中必定有湿也”。

暑热

暑湿

伤人急速,多直中阳明

感而即发为暑湿,伏至秋冬为伏暑

但也会直犯心包、肝经、肺络,而出现神昏闭窍(暑厥)、动风抽搐(暑风)、络伤动血(暑瘵)等

其邪酷烈,耗气伤津

困阻脾胃,弥漫三焦,阻遏气机,耗气动血

易挟湿邪为患

③组成与方义分析:

东垣清暑益气汤:

人参,黄芪,炙甘草(甘温益气),当归身(养血和阴),苍术,白术(健脾燥湿),泽泻(利水渗湿),神曲(和胃消食),橘皮,青皮(理气和中),麦门冬,五味子(养肺生津),黄柏(泻火存阴),升麻,葛根(发散表热,升举清气)

王氏清暑益气汤:

西洋参(益气生津),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荷梗,麦冬,石斛(清热解暑、养阴生津),黄连,竹叶,知母(清热除烦),甘草,粳米(益胃和中)

④临床运用注意事项:

东垣清暑益气汤温燥药物较多,应当辩证施治,“虚者得宜,实者禁用,汗不出而但热者禁用。

”又,“若体实脉盛,或虽虚而不甚,及津涸烦渴多火者,则不可混投之也。

”若暑湿较盛,可以去当归、苍朮等温燥之品,而以太子参或西洋参代替人参投之。

湿热痹证条文、治法、方药

原文:

中焦第65条:

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

中焦第68条:

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

治法:

清热利湿,行气通痹

方药:

加减木防己汤和宣痹汤。

二方均以防己直走经络以祛络中湿邪,以杏仁开肺气以利气化,其他如滑石、薏苡仁、通草清热祛湿。

而加减木防己汤之用石膏、桂枝,意取《金匮》白虎加桂枝汤,加强清热通痹之力。

湿热久蕴气分,壅结经络不通而发“湿痹”;症见发热恶寒,骨骼关节疼痛,烦躁不安。

面目萎黄,舌红苔黄腻;治宣清热利湿,宣通经络,用宣痹汤或加减木防己汤。

祛湿法分类及代表方剂

1.开肺化湿法

适应证:

湿热病初起

见症: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

代表方:

三仁汤

2.芳香化湿法

适应证:

湿热秽浊之邪犯于中焦

见症:

胸脘胀闷,不饥不食,渴不欲饮,大便不溏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模糊

代表方:

三香汤

3.淡渗利湿法

适应证:

湿蕴下焦

见症:

小便不利或短少,甚或热蒸头胀,舌白,渴不多饮,或伴有肢体浮肿者。

代表方:

茯苓皮汤

4.苦寒清化法

适应证:

湿中蕴热,湿热俱盛者

见症:

有汗小热解,继而复热,身痛,渴不多饮,舌淡黄而滑,脉缓,或见有腹胀痛,热利下重,潮热胸闷等证

代表方:

黄芩滑石汤、杏仁滑石汤、四苓合芩芍汤、加味白头翁汤、加减芩芍汤、泻心汤等。

五个加减正气散病机、治法、方药

58、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一加减正气散(苦辛微寒法)

59、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二加减正气散(苦辛淡法)

60、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

三加减正气散方(苦辛寒法)

61、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

四加减正气散方(苦辛温法)

62、秽湿着里,脘闷便泄,五加减正气散主之。

五加减正气散(苦辛温法)

重点掌握温病的证治(《温病条辨》治则、治法、分类)

 

清热法分类、治法(清苦微辛法、辛寒清气法、清热泻火法)代表方

1.轻苦微辛

适应证:

温病热邪初入气分,热势不甚而胸膈气机不畅者。

亦可见于里热渐退、余热扰于胸膈之时。

症见:

身热微渴,心中懊恼不舒,起卧不安,苔薄黄,脉数。

治法:

轻清宣气,透热外达。

代表方:

栀子豉汤、翘荷汤

备注:

王孟英说:

展气化以轻清,如栀、芩、蒌、苇等味是也。

2.辛寒清气

适应证:

阳明气分邪热亢盛之证

症见:

壮热,汗出,心烦,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

以辛寒之品透热外达,大清气分邪热

代表方:

白虎汤

3.苦寒泻火

适应证:

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之证

症见:

身热,口苦而渴,心烦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

以苦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

代表方:

黄芩汤或黄连解读汤

备注:

若邪热亢盛而液大伤,或素体阴虚而里热内发者,宜苦寒与甘寒合用,称为甘苦合化。

《温病条辨》中冬地三黄汤治疗热盛水亏之小便不利,即属此法。

吴鞠通在中焦篇第31条中提出:

“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4.清营泻热

适应证:

热邪入营但未入血动血者

症见:

身热夜甚。

口干而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红绛。

治法:

透邪外达,使其转出气分而解。

代表方:

清营汤

备注:

(1)透热转气:

叶天士指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于清解营分热邪的药物中配合轻宣透泄之气分药物如银花、连翘、竹叶等

(2)清营汤的运用:

a.上焦篇第30条:

“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指明体内湿重不能用清营、滋柔药。

b.上焦篇第33条:

“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c.上焦篇第34条:

“大人暑痫,亦同上法。

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疭,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本条在清营汤中加入钩藤、丹皮、羚羊角,以增强凉肝息风的作用。

5.凉血散血

适应证:

血热炽盛、迫血妄行者

症见:

身灼热,燥扰不安,甚或狂乱谵妄,斑疹密布,尿血、便血或吐血、衄血、舌质深绛或紫绛

治法:

清散血分瘀热

代表方:

犀角地黄汤

临床运用:

下焦篇第20条:

“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淤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

”此条指血分热盛、血溢肠间,因而以犀角地黄汤轻剂以调之。

上焦篇第11条:

“血从上溢,温邪逼迫血液上走清道,循清窍而出,故以银翘散败温毒,以犀角地黄清血分之伏热,而救水即所以救金也。

”以银翘散清散肺中的热毒,以犀角地黄汤清解深伏于血分的邪热,通过清热就可以达到保存阴液、救护肺脏的目的。

6.清气凉营(血)

适应证:

气营两燔证或气血两燔证

症见:

壮热,口渴,烦躁,苔黄燥或黑等气分热邪炽盛表现,同时伴有神昏,谵妄,两目昏瞀,门秽喷人,周身骨节痛如被杖,身发斑疹,舌质深绛等营血分症状

治法:

双解气分或气血之邪热

代表方:

加减玉女煎

临床运用:

上焦篇第10条:

“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下焦篇第27条:

“妇女温病,经水适来,脉数耳聋,干呕烦渴。

辛凉退热,兼清血分,甚至十数日不解,邪陷发痉者,竹叶玉女煎主之。

”吴氏指出此证乃是“外热未除,里热又急,故以玉女煎加竹叶,两清表里之热”,也可用化斑汤凉血解毒化斑。

简单版:

清法的清泄邪热的治法和代表方

(1)清苦微辛——轻清宣气,透热外达——栀子鼓汤、翘菏汤

(2)辛寒清气——以辛寒之品透热外达,大清气分邪热——白虎汤

(3)苦寒泻火——以苦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

(4)清营泻热——透邪外达,使其转出气分而解——清营汤

(5)凉血散血——清散血分瘀热——犀角地黄汤

(6)清气凉营(血)——双解气营或气血之邪热——加减玉女煎,化斑汤

白虎四禁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9条: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湿温三禁(禁汗、禁润、禁下)

1.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2.下之则洞泄

3.润之则病深不解,

原文: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1、卫分的病变涉及上焦手太阴肺。

气分病变的范围不仅涉及太阴肺,尚包括中焦阳明胃肠、足太阴脾等。

营分病变与上焦厥阴心包、下焦的肝、肾相连系

血分病变也与上焦厥阴心包、下焦的肝、肾相关连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血,故精血同源,血分病变与肾及肝有一定关系。

2、一般先以卫气营血辨证定病变浅深及其发展趋势,再用三焦辨证定病变部位,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辨证体系

卫气营血辨证主要反映卫气营血的功能失常及其损伤,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不可避免地涉及相关脏腑的功能失调。

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损伤的三焦辨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

湿热证的特点、治法分类

临床特点:

1)季节性强2)发病较缓,病程较长3)以脾胃病变为中心,弥漫全身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

治法分类:

(1)辛温宣透、芳香化湿法

(2)辛温开郁,苦温燥湿法

(3)化湿利浊、清解湿热法

(4)淡渗去湿、清利下焦法

温病的分类

(1)以性质分类

温热类温病: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

湿热类温病:

湿温、暑湿、伏暑

(2)以初起见证分类:

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养阴法的分类

(1)甘寒生津法

(2)咸寒甘润法(3)酸甘化阴法(4)苦甘合化法

三焦辨证的病位和治法

上焦治疗: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药不仅药性要注意轻扬上浮,用药分量也宜轻不宜重,在煎煮方法上也要注意一般不宜时间太长温病初起邪犯肺卫,药用辛凉轻清;上焦肺津亏,主以甘寒清润;湿热初犯,其治法以轻开肺气。

中焦治疗: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以祛邪为主,邪去而正自安;湿热蕴阻证,清热化湿并施。

下焦治疗:

用质重沉降的药物,用药多滋腻厚味之品,多为介石重镇之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