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130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逍遥游》教学设计.docx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问题展示解决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3、探寻庄子逍遥境界的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

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

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

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2、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通过云课件打开ppt)

(显示幻灯片1)

南怀谨说: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

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逍遥游》,了解道家是如何为人治病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显示幻灯片2)

(一)了逍遥游

1.同学观看视频、图片后,并结合生活中相关词语谈一下你对“逍遥游”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小组形式拍照上传展示,教师点击学生展示、广播教学,板书推送解析,作出评价)(网络搜索与逍遥相关的词语)

(显示幻灯片3)

解析:

  

XX百科:

"逍遥",道家哲学术语。

:

1.徜徉,缓步行走貌。

2.优游自得;优哉游哉;游”,从容地行走.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

  

(二)找逍遥游

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显示幻灯片4)

1.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可分为几类呢?

(一组学生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展示,其余组补充、质疑,教师点击学生展示、广播教学,板书推送解析,作出评价)

解析:

(显示幻灯片5)

  鲲鹏

野马尘埃

蜩与学鸠

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

斥鴳

四种人宋荣子列子至人神人圣人

(显示幻灯片6)

分类:

(显示幻灯片7)

2.对于自然界的各事物作者塑造了他们什么样的形象?

你认为他们是否做到逍遥游了呢?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二组学生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展示进行比拼,其余组补充、质疑,教师点击学生展示、广播教学,板书推送解析,作出评价)

解析:

(显示幻灯片8)

鲲鹏

(实物展台展示课本原文)

1.文中描写:

第一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第二段: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第三段: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第六段: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显示幻灯片9)

1、鲲鹏的形象。

(6分)

解析:

1.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手法,(1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想结合,(1分)抓住鹏的外形和细节动作(1分)

2.描述形体硕大无比,(1分)变化神奇莫测,(1分)奋飞时气势壮美的鲲鹏形象.(1分)

(显示幻灯片15)

2、鲲鹏神奇莫测,画面极其壮美,达到逍遥境界了么?

(5分)

解析: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去以六月息者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1.一个必需等待“海运”,等待“六月息者”,且飞行须六月海动时大风,这是时间与条件对它的限制,有所凭借和束缚的(2分)

2.无论大鹏鸟飞得多高,“九万里而南为,绝云气,负青天,莫之夭遏”,这只是空间上的飞翔,受到空间上的束缚.(2分)

 所以它并不逍遥.(1分)

(显示幻灯片16)

野马尘埃

1.文中描写: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野马尘埃来无影去无踪,达到逍遥境界了么?

(3分)

野马尘埃是生物之以息相吹的结果,

(1)有所凭借的,受到外在条件束缚,

(1)所以它不逍遥.

(1)

(显示幻灯片18)

蜩与学鸠

文中描写: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蜩与学鸠的形象。

(3分)

解析:

1.抓住蜩与学鸠的神态和语言动作(1分)

2.“决起而飞”,可见敏捷灵活。

(1分)“抢榆枋,时则不至”、笑大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表现了蜩与学鸠自鸣得意,毫无自知之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形象.(1分)

(显示幻灯片19)

2.蜩与学鸠上下反飞自如,达到逍遥境界了么?

(5分)

解析:

 1.蜩和学鸠只能翱翔于榆枋之间,时则不至,而控于地,只是空间上的飞翔,受到空间上的束缚;(2分)

  2.它对大鹏的嘲笑,说明其的无知,自视甚高,自鸣得意,见识短浅,安于现状,这都限制束缚了它.(2分)   

  3、所以它并不逍遥(1分)

斥鴳

(显示幻灯片20)

1.文中描写: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

斥鴳的形象。

(5分)

解析:

1.抓住斥鴳的神态和语言动作(1分)

2.“腾跃而上、翱翔”,可见斥鴳翻飞自如,敏捷灵活,(2分)“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笑大鹏“彼且奚适也”,说明其自鸣得意,毫无自知之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形象.(2分)

(显示幻灯片21)

2.斥鴳腾跃翱翔,达到逍遥境界了么?

(5分)

解析:

1、斥鴳只能翱翔于蓬蒿之上,也是空间上的翱翔,受到空间上的束缚.(2分

  2.它对大鹏的嘲笑,说明其的无知,自视甚高,见识短浅,安于现状,这都限制束缚了它.(2分)

  3.所以它并不逍遥(1分)

(显示幻灯片25)

朝菌蟪蛄

1.文中描写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实物展台展示课本容)

2.朝菌蟪蛄达到逍遥境界了么?

解析:

  朝菌不知晓一天,蟪蛄不知晓一年四季,它们生命短暂,有“年”的局限,也就是说不能在时间上自由,受到时间的限制,不逍遥。

(显示幻灯片29)

冥灵大椿

1.文中描写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2.冥灵大椿百岁千岁,达到逍遥境界了么?

解析:

冥灵大椿百岁千岁,和生命短暂的朝菌蟪蛄相比,貌似长寿逍遥,但依然有“年”的局限,不能在时间上自由,受到时间的限制,不逍遥。

(显示幻灯片30)

小结:

不论是形体巨大的鲲鹏,还是形体小的野马尘埃蜩与学鸠斥鴳,都有空间的和外在条件局限,在空间上不自由,;不论“大年”的冥灵、大椿、彭祖,还是“小年”的朝菌、蟪蛄等,都有“年”的局限,在时间上不自由。

自然界万物无论大小,都受时空的局限,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没有做到“游于无穷”都不能自由,从而不能得道,不能真正的逍遥游。

(显示幻灯片31)

3、人类社会中的几种人,他们有没有达到逍遥游的理想境界?

(两组学生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展示进行比拼,其余组补充、质疑,教师点击学生展示、广播教学,板书推送解析,作出评价)

(显示幻灯片32)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耐征一国者

1、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智,行,德,能这四个方面都已经实现了,人生得意,受人爱戴,可呼风唤雨,他们逍遥游否?

(4分)

解析:

1.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位,品行顺合一方百姓、道德符合君主心意、能力足使国人信任的人,

2.这四种人人生得意,受人爱戴,可呼风唤雨,看似潇洒但都被功名利禄束缚,自视甚高,见识短浅。

3.并且有“一官、一乡、一君、一国”空间上的限制。

4.所以不能逍遥游

(显示幻灯片33)

宋荣子

1.文中描写:

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2、宋荣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很高,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他逍遥游否?

(6分)

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对于外界做到宠辱不惊;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分清了物我的界限,弄清了荣辱之别。

但大知大德之人,却犹然而笑俗人(3分)

2、说明宋荣子肯定自我,否定外物,达不到物我为一。

(1分)

  3、他只是从空间界限上,把物我荣辱分开了,荣子本质上还存在着空间的概念,还不能够在无限的空间自由地活动,(1分)

  4、他不逍遥游(1分)

(显示幻灯片36)

列子

1.文中描写: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2、列子乘风而行,犹如羽化而登仙,应该达到逍遥游境界了吧?

解析:

1.“虽免乎行”,仍要“御风而行”,仍受到外在条件束缚,这依然是“有所待”.

2.而且也只能飞行十五日之内,或者,他本可以“泠然善也”飞更久,但只十五日就返回了,说明他心中的时间观念尚存,而只要他的时间观念尚存,他的“御风而行”就没有突破时间的无极限。

3.可见还是不逍遥。

(显示幻灯片37)

至人、神人、圣人

1.文中描写: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至人,神人,圣人达到逍遥游境界了么?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忘记自我,不追求功名事业、名誉和地位,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显示幻灯片38)

(三)怎样才能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实现真正的逍遥游?

用文中原话回答    

  (抢答题)

(显示幻灯片39)

解析: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天地万物之性,来驾驭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而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的.“逍遥游”就是顺应万物的本性,与宇宙万物混同一体,遨游在绝对自由之中。

无拘无束,无阻无碍超越个体的精神生命,这就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能从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人的局限,实现一种绝对超越。

(显示幻灯片40)

小结:

除了无己至人,无功神人,无名圣人,大小万物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没有做到“游于无穷”都不能自由,从而不能得道,不能真正的逍遥游。

(板书推送)

三.聊逍遥游

(显示幻灯片41)

1、很多人在《逍遥游》中,看到了一个翩然如蝶、自由高迈的庄子,他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庄子是否达到逍遥游了呢?

(将内容板书推送学生,并限时1分钟做答)

(显示幻灯片42、43)

知人论世:

介绍庄子.

(学生将课前收集资料上传展示并展讲,教师评价)

(显示幻灯片44、45)

解析:

庄子其人:

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宋国蒙地人。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

家境贫穷。

据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相,“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他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

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造成庄子思想的社会原因: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

孟子所说: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

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天下无道,庄子有两种选择:

入世与出世,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

庄子思想: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安时处顺,无为而治,精神自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作品《庄子》:

《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计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

”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鲁迅先生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解析:

   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庄子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去寻求解脱。

庄子最大的痛苦,也在于他是庄子,他无法抛弃蚂蚁一样苦难的众生,独自去逍遥游.庄子没能“无己”。

他虽然醉心于作绝对自由的“至人”,但念念不忘的仍是不自由的人世,尽管他所追求的是在人世的无为,但他仍然不能喝一杯忘情水.面对苦难中的芸芸众生,庄子终于不能学太上忘情,开始精神的布道。

而一旦庄子开始布道,就已经不是“无己、无功、无名”的普通人了。

他当然知道“道”是不可言说的,却还是要说出来;他当然明白“得意而忘言”,却仍然要将之告诉世人;他当然知道齐物才能逍遥,自己却不愿放弃那份对世人的怜悯和热爱。

庄子最大的痛苦就在于,他已经找到了根治痛苦的良药,但始终耿耿于怀,不能“齐物”。

尽管最终冷眼看穿,但实际上庄子并未忘情,故忧伤满怀,悲慨万端,奋受红尘千般苦,未展人生一次眉。

在《逍遥游》中,我们只能看到庄子的苇草般的脆弱

   向往着自由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其实蕴藏着自己难言的苦衷.大鹏好比庄子.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显示幻灯片46)

2.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三组学生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展示进行比拼,其余组补充、质疑,教师点击学生展示、广播教学,板书推送解析,作出评价)

(显示幻灯片47、48、49)

一个在海滩度假的富翁看见一个贫穷的渔夫也悠闲地晒着太阳,感到不可思议,忍不住问他:

“你为什么不去工作呢?

  渔夫答:

“我今天已工作过了,打上来的鱼已够我一天所用。

  富翁很可惜:

“那你可以多打一些鱼,多赚点钱啊。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可以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然后可以有自己的船队,然后建立远洋航运公司……最后当上百万富翁。

  “当了百万富翁又怎么样呢?

  “那时你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做,可以像我一样躺在海滩上晒太阳啊。

  渔夫哈哈大笑:

“我现在不正在这里晒太阳吗?

  同学们要做富翁还是渔夫?

为什么?

富翁笑了笑说道:

呆会儿在沙滩晒完日光浴之后,我就会回到别墅,和我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一起共进美妙的晚餐。

而我的父母也住在同样舒适温暖的居所里,受到良好的照顾。

我和所爱的人都不用担心看不起病,吃不好穿不好,更不用担心遭受白眼和蔑视,他们生活得快乐且有尊严。

而你待会儿躺完沙滩之后,只能回到你那破渔船里,眼睁睁地看着你那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婆孩子和父母爹妈满面愁容地吃着一餐冷饭。

他们生不起病,吃不好饭,甚至穿不暖衣服,更无从谈起追求属于与尊严。

那么试问,现在的你怎么好意思和我一起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呢?

 同学们要做富翁还是渔夫?

为什么?

渔夫回到海边,每天多打一些鱼,多赚点钱,然后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之后有了自己的船队,建立了远洋航运公司……,渔夫终于当上了百万富翁。

他也开始了梦想中奢华与刺激的都市富翁生活,开始还比较新鲜,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渔夫感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有些乏味,加之生意上的起伏盈亏,渔夫反倒觉得烦恼要比快乐多。

于是,他开始怀念在海滩晒太阳的日子。

  同学们要做富翁还是渔夫?

为什么?

(显示幻灯片50、51)

作者谈小大之辩,是不是否定小而肯定大呢?

(抢答题并评价)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众人匹之不亦悲呼?

此小大之辩)

  解析:

在第四段:

“蜩与学鸠笑之曰:

……”在第六段:

“斥鴳笑之曰:

……”在第七段:

“宋荣子犹然笑之……”作者写了“笑”的双方,对“笑”的一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作了否定,,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顺便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

1、这里突出“小”和“大”只是量的区别,而非事物之间的质的差别。

因为大至鲲鹏小到学鸠,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

2、小大之辩是从现实角度来看,也就是从”有所待”的角度来看.

3、如果从”无所待”的角度看,作者并没有否定“小”而肯定“大”。

庄生晓梦迷蝴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庄周问老子,老子曰:

周即蝴蝶,蝴蝶即周。

以明道之为一。

庄子的齐物论:

主张泯除事物的大小之分的。

他认为,大不可自矜,小不可自馁,只要能达到各适其所,自觉其乐,趋于至性,就能进入安时顺处的状态。

(显示幻灯片52)

既不求名,也不求功,终生无所事事,这样才算逍遥游?

意义:

所谓的“逍遥游”指的是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无为:

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而有为。

崇尚天道,遵循自然规律,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可持续发展观,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

崇尚人道,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无为”的态度即可用于政治的政策方针,政府无为,不与民争,百姓自治.和谐社会,以民为本。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如,36年后的今天,十九大报告再次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论断。

十九大报告: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先学后导,以学定教.

信息化建设

  1、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2、无为:

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而有为。

崇尚天道,遵循自然规律。

崇尚人道,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如,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大自然。

  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我们应该拒绝诱惑,淡泊名利,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远大志向,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面对人生挫折困境时,多一分坦然等。

3、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随堂小测。

(运用随堂小测作题,并根据柱状图有针对性的指导)

(3分)1.下列对本段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庄子认为,人只能通过修养精神,体会人与“道”、人与宇宙万物的一体,才可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解析】 A项,宋荣子和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达到的是不同的境界,甚至宋荣子的境界比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的人境界略高一些;B项,“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不对;C项,“树立至德”不对,宋荣子算不上至德。

(3分)2.下列对第一段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此二者是“小年”之物。

而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B.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的寿命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也很短吗?

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

C.文段中“汤之问棘”一段话看似与课文中第一段的内容重复,其实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并与文章开头部分形成呼应和应证。

D.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观点。

【解析】 D,对中心论点的理解不当.

(3分)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计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并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以为哲学家,也是以为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再历史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比如李白等。

D《逍遥游》是《庄子》中的名篇,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鹏程万里”、“食不果腹”、“榆枋之见”、“夏虫朝菌”都源于此篇。

解析:

D项,“目无全牛”、“游刃有余”源于《庖丁解牛》。

四.课后作业:

素材积累。

(用文件分发给全体学生)。

写作训练、课后巩固训练。

(用平板将资源库的题发给全体学生)

1.庄子作文素材

有一种生命的格调叫做淡泊。

濮水之边,你翩然远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谁人如你——庄子,只偏执那淡淡的清白,与道教合而为一,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名利、地位于你只是虚空,你了解了蝶舞之愉、螳螂之负,驾一叶扁舟穿梭于泥潭之中,清风相伴,明日可掇。

甚至,你看透了生死。

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号啕大哭,谁言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你依旧逍遥山水,以一颗平静的心相追逐。

只言片语的记载中,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看到了一份平静致远的处世态度。

庄子,如同万花丛中的一株莲花,开得淡漠孤傲,亦如乱世中寡淡的丝竹之声,给纷扰的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起历史遥远的绝响……

庄子的身影已在岁月中淡去,然而那份淡泊的生命格调却在历史中弥留。

一篇《桃花源记》令多少人心生艳羡,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颂千古,这就是陶渊明,庄生晓梦已不再,而那份淡泊在东晋传承了下去,他是受拙归园田的田园诗人,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他是独爱菊的隐逸者,远离官场,他获得了一片桃源天。

远离喧嚣,他复得返自然,他用一份宁静致远的心胸让我们窥见了一种生命的格调叫淡泊。

而今,物欲横流,信息技术、飞机、汽车……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宽广,而人们的心却狭隘了,汲汲于功利,在一片灯红酒绿中孤寂地生活,少了如庄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