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244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docx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46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期中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如下图所示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游人从路灯下走过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路灯的高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2mB.3mC.7mD.13m

2.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房屋B.云层C.停在路边的汽车D.远处的高山

3.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4.中周“海巡31”轮船配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超声波

B.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入耳处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音调变高

5.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

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

6.用同一支温度计测0℃水和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D.无法比较

7.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

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8.夏天天气热,许多同学喜欢吃冰棒.哟!

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烟”,这“白烟”是()

A.冰棒升华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口里冒出的白烟D.空气液化而成

9.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A.

B.

C.

D.

10.下面是冬天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其中伴有吸热过程的是:

()

A.冰棍上冒出的“白气”B.卫生间里的固体清香剂放置久后变小

C.寒冬里,天空飘着鹅毛大雪D.带着眼镜从室外走入室内镜片会蒙上水珠

1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2.在如图所示漫画中,小李很机智地判断出小张在“说谎”。

小李依据的物理知识是______

13.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和(3)________三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4.如图所示,动物们都赶去参加动物晚会,蜗牛看到乌龟驮着小蚂蚁超过了自己,关心地嘱咐小蚂蚁要抓稳了……。

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运动。

15.一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A、B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放置正确的刻度尺是______,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cm。

16.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

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___________(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相同的”)

17.小明妈妈在小商品市场买了一支温度计,小明发现不太准确,就自己通过实验重新标数据,他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里一段时间温度计内的水银上升至

处,放入沸水中水银上升至

处,小明所标刻度每厘米表示______

,如果当天气温为

,则小明的温度计上升至______

.小明用这支温度计测冰箱内的温度发现下降到

处,此时冰箱内的温度是______

18.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频闪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拍下纸锥竖直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反映纸锥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的_________。

(2)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9.甲和乙两个小球(小球大小可忽略)在平直路面从左到右运动,从计时开始记录,每隔0.1s记录一次,纪录得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甲小球做_______运动.

(2)从计时开始,乙小球前0.5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

(3)根据如图的记录,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甲小球的s﹣t图线_________.

20.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不断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表。

请在图乙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______。

21.以下是关于相对温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气蒸发得越慢.

如图所示,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1)如图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度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__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归纲“当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

(_________)

22.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行之梦,C919的惊艳亮相让中国人倍感骄傲。

C919绝对是个身强力壮、心胸开阔、颜值爆表的“壮小伙”。

全机长度39m,翼展近36m、高约12m,设计158个座位。

(1)根据设计,大飞机C919航程超过4000km,胜任国内所有城市之间的往返飞行,最大航程可以达到5500km,若北京直飞新加坡的距离为4500km,C919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则飞机飞行的时间为多少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飞机匀速通过100m长的欢迎人群(欢迎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如果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需要40s的时间,则飞机运动的速度为多少m/s?

合_______km/h?

(3)飞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如图乙所示为该飞机从甲地飞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段平均速度为8km/h

B.

段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速度为250m/s

C.

段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速度为12.5km/min

D.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750km/h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

1.7m左右,由图知,路灯高度大约是成年人身高的4倍,所以高度在7m左右.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选B.

【点睛】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C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详解】

ABC、美国的歌手Jessie•J与李玟同唱一首歌,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她们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D、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详解】

A.根据题意知,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所以警示音能被海盗听到,则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不是超声,因为超声是听不到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当然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也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护航官兵距离强声设备很近,所以佩戴耳罩是在人耳接收时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故C正确;D.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响度变大,但不能使音调变高,故D错误;故选C.

5.D

【解析】

【分析】

为了是蜡烛均匀受热,应用碎蜡烛;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的位置;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详解】

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目的是使蜡烛受热均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使玻璃泡与蜡烛充分接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非晶体,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既然温度都是0℃当然相同。

故ABD错误,C正确

7.C

【解析】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8.B

【解析】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以及液化的条件是:

降低温度.

解答:

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烟”,“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液化及其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且冰是晶体,所以从图中找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即可。

A.图像表示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即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图像表示的是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为0℃,符合晶体熔化特点,即是冰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图像表示的是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图像表示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冰的凝固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冰棍上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故A错误.B.卫生间里的固体清香剂放置久后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B正确.C.寒冬里,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故C错误.D.带着眼镜从室外走入室内时镜片会蒙上水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液化放热.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

1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

【详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月球到地球中间是真空,所以小张在说谎

13.凝固放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

【解析】

【详解】

水变为冰的过程为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为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冰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为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14.静止向后

【解析】

【详解】

[1]乌龟和小蚂蚁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静止的;

[2]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和小蚂蚁之间位置发生了改变,且距离变大,所以以小蚂蚁为参照物,蜗牛是向后移动的

15.A2.20

【解析】

【详解】

[1]刻度尺测量时,带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所以放置正确的刻度尺是A

[2]观察A其分度值为

,由图可知A的读数为精确值为

,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终测量结果应记为

16.凝固由高到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逐渐的变为各种矿石,这种物态变化叫凝固;

在岩浆流动的过程中,岩浆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先凝固的说明凝固点高,熔点高;后凝固的说明凝固点低,熔点低.

17.411

【解析】

【详解】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是

,则

液柱表示的温度

[2]如果当天气温为

,则小明的温度计上升的高度

[3]小明用这支温度计测冰箱内的温度发现下降到

处,则温度计内的水银柱下降

,其温度下降

,所以此时冰箱内的温度是

18.A0.21

【解析】

【分析】

(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图象,找出与纸锥运动相符的图象。

(2)直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详解】

(1)由图1可知,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B项中速度一直不变,C项中速度一直增大,D项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只有A选项先变大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故A正确。

(2)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40cm,在AC过程中,纸锥运动的时间为2个时间间隔;

则纸锥的平均速度为:

19.匀速直线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甲小球0.5s经过的路程和乙小球0.5s经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所以图中所示乙小球0.5s经过的路程s=0.3m×5=1.5m,

所以乙小球前0.5s的平均速度v=

=

=3m/s;

(3)s﹣t图象如图所示:

20.热胀冷缩变大液化

98保持不变吸热

【解析】

【详解】

(1)[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变大;

[3]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是看不见的。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2)[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即得沸腾图像,如图所示:

(3)[5]由表格数据知,水在2min开始沸腾,沸腾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水保持98℃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6]由图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7]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热

21.1480见解析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以上第4条刻度处,温度为14℃;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且示数差为2℃时,空气湿度为80%;

(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升高到20℃,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3)湿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上的水蒸发,根据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爆,所以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水分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

22.6h3.475m/s12.51km/hBD

【解析】

【详解】

(1)[1]根据

可求出北京直飞新加坡的飞行时间

(2)[2][3]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实际走的路程:

所以飞机运动的速度为:

(3)[4]图乙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

A.由图可知,

段的路程为

,时间

,则

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

段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速度为: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

段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飞机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C错误;

D.由图可知,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