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262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1、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的地区是()

A.新疆地区B.东北地区C.四川盆地D.青藏高原

2.某日,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A.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增强

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D.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3.下列四幅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4.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是()

A.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不同B.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C.角速度都为15°/h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此日后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C.北半球正值夏季D.北半球昼短夜长

6.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不一定相同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一定相同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D.地方时是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7.我国目前采用的时间是()

A.北京的地方时B.北京所在的经线的时间

C.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D.我国领土所跨5个时区的各个区时的平均值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并于北京时间6月20日上午10时11分女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在太空进行授课活动,据此完成第8题。

8.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授课时,位于华盛顿(77°W)的李先生要同时收看授课活动,则应选在华盛顿当地时间是()  

A.6月20日21:

11B.6月19日21:

11

C.6月19日20:

03D.6月21日21:

11

9.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

10.下列各纬度,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67oSB.21oNC.37oSD.80oN

11.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A.3月21日B.9月23日C.6月22日D.12月22日

12.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应是()

A.15时B.17时C.19时D.21时

13.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③②

14.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杭州B.上海C.福州D.厦门

15.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北半球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

16.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赤道附近

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

17.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18.如下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果要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A.10mB.15mC.20mD.25m

19.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0.冬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加大气逆辐射

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加地面辐射

21.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且大气逆辐射弱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2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分布不均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3.下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为()

A.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B.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的成因相同

D.丙气压带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可能总辐射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读“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回答下面问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²)

139.3

169.9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²)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可能总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云量最多的地区是20°N

C.有效总辐射随纬度增加而迅速递减

D.20°N有效总辐射最大是因为太阳高度较大且降水较少

25.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读下面“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B.BC.CD.D

27.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信风带的是()

ABCD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下列问题。

28.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9.如图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B.北极点附近出现了极夜现象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我国昼长夜短

30.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A.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B.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C.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D.被海洋上的高压切断

31.当北半球为夏季时,下列所叙述的地理现象中,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风向由大陆吹向海洋B.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C.北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低压中心D.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32.关于亚洲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只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我国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

C.我国寒冷干燥的冬季风源地位于青藏高原一带

D.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是造成南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33.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更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34.下列各组城市中,最适合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珠海、郑州B.石家庄、昆明C.福州、天津D.海口、三亚

35.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甲、乙两图表示某月两天(从甲日到乙日)的日照图,图中两个虚线圆圈分别是回归线和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6.该月可能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37.该月()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南移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北移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南移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北移

38.该月()

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D.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下图是我国中纬度地区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夏至日这一天,对旗杆影子的观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的最长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

回答下列问题。

39.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

40.旗杆的影子为甲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此地的经度为()

A.120°EB.0°C.110°ED.130°E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计40分)

41.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图是以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

该图表示的节气为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晨昏线MPN中晨线是_________。

P点地方时为_____时,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

(3)此时,M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4)此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

42.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数值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2)图中大气环流呈_____时针(顺或逆)运动。

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3)图中丁为________(低压或高压);甲、乙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

(4)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_。

若仅考虑热力环流,城市比乡村更多________(晴天或雨天)。

43.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图。

图乙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2)B表示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3)C表示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4)季风气候在亚洲东部最显著,而分布在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为。

44.地理原理分析题(10分)

(1)我国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丰富,但年平均气温却很低,试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简要分析其中原因?

(4分)

 

(2)冬季时,我国北方寒冷,南方温暖,南北温差很大;而夏季时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试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对我国冬、夏季分别进行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答案】1.C

【解析】

太阳辐射能与纬度、地形地势、天气状况都有关系。

四川盆地虽然纬度不高,但处于盆地,常年阴雨,多云雾,晴天少,光照少,获得太阳辐射能少。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2.D

【解析】

【考点定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方法总结】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表现为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等。

当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形成绚丽的极光,并影响地区的气候等。

【答案】

3.D

4.C

5.C

【解析】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答案】

6.B

7.C

【解析】

6.地方时只与经度有关,因此,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7.我国目前采用的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考点定位】地方时和时区。

【答案】8.B

【解析】

【考点定位】时差计算。

【方法总结】时差计算类型及方法。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

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

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仅对计算时间是对的,对判断方向不对)。

4.计算地方时:

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答案】9.B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答案】

10.C

11.C

12.C

13.A

14.D

15.B

【解析】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拓展】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

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阳的为夜半球。

由于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周期约为24小时。

2.产生时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的日出时刻就会有早晚,产生地方时。

3.是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做有规律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

昼弧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短。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方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

3.四季更替、五带划分一年中,随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时间上的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种种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答案】

16.B

17.D

18.C

【解析】

【考点定位】正午太阳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变化规律及应用。

【名师点睛】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且太阳光线入射房屋面积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几乎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判断前两小题;第3小题,冬至日楼影最长,甲乙楼距X最少达到冬至日楼影的长度,才能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据此作答。

【答案】

19.D

20.B

21.C

【解析】

【考点定位】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

【答案】22.C

【解析】

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分布不均,导致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从而使得在高低纬度间存在气压差,促使大气运动,C正确。

【考点定位】大气运动。

【答案】23.B

【解析】

【考点定位】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答案】

24.D

25.C

【解析】

24.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知道“可能总辐射量”的基本分布规律:

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判断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太阳高度;云量最少的地区是20°N;有效总辐射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但迅速不一;20°N有效总辐射最大是因为太阳高度较大且晴天多,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25.热力环流形成的本因是近地面冷热不均,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据此判断C正确。

【考点定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热力环流。

【知识拓展】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其形成过程为: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

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

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

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原理: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答案】

26.D

27.C

【解析】

26.风向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的合力决定。

气压梯度力总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最终为与气压梯度力有一个夹角,稍微右偏的方向,选D。

27.北半球信风带位于低纬地区,且风向为东北信风,据此C正确。

【考点定位】风向的判定、大气运动。

【方法总结】风向的判定

1、近地面风向。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的综合影响,近地面风向与等压面斜交,其画法是:

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

2、高空风向。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与等压面平行。

其画法是:

相对水平

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与等压面平行,南半球向左与等压面平行,赤道不偏。

【答案】

28.C

29.D

30.A

31.B

【解析】

【考点定位】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答案】32.D

【解析】

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除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我国寒冷干燥的冬季风源地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南亚季风中,夏季风即西南季风影响深远,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是造成南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考点定位】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知识拓展】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及影响总结 

(1)分布 

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

 

(2)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

从东亚来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冬季风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当夏季风盛行时,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

 

(3)影响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

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33.B

34.D

35.A

【解析】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答案】

36.D

37.C

38.D

【解析】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答案】

39.B

40.C

【解析】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差计算

【方法总结】常见的时差计算方法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

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

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计算地方时:

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答案】41.

(1)南(1分)冬至(1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1分)

(2)MP线(1分)0时(1分)17时(1分)

(3)66°34′(2分)由南回归线(或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23°26′S,45°E)(2分)

【解析】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其应用。

【答案】42.

(1)甲>乙>丙>丁(2分)

(2)逆时针(1分)西南(1分)

(3)低压(1分)甲(1分)

(4)甲(1分)雨天(1分)

【解析】

【考点定位】等压线图的判读、热力环流。

【方法总结】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

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②判断风向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

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

(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

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

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答案】43.

(1)甲(1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1分)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2)东南(或东亚夏季)(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3)西南(或南亚夏季)(1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1分)

(4)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终年温和多雨(温暖湿润)(2分)

【解析】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知识拓展】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

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

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最冷月气温

>15℃

0℃~15℃

<0℃

最热月<5℃

季节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气候

温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