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313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docx

广东省茂名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析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茂名市2016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16.1

24.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

【知识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试题解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

_

【答案】B

25.明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钱以上者,银钱兼收。

”这反映了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白银取得合法货币地位D.重农抑商并没有得到实施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题干中并不能体现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值银—钱以上者,银钱兼收。

”说明了白银成为了合法的货币可以流通,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C

26.宋代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这反映了

A.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B.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辨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C.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D.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宋明理学

【试题解析】题干中朱熹和王阳明都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的核心内容便是道德伦理观念,说明两者都重视道德,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理欲之辩在理学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属于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宋明时期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出来,故D项错误。

【答案】A

27.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

“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D.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试题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顾炎武对明代学术的全盘否定,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重视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经世致用精神,故C项错误;题干中“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故D项正确。

【答案】D

28.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据此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依然持续发展

【知识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阶段应在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故A项错误;题干图片并未显示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的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中1936年官僚资本所占比例依然保持一定份额,说明其并未开始崩盘,故C项错误;题干中1913年至1936年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比例持续增长,说明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依然发展,故D项正确。

_

【答案】D

29.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

”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A.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B.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试题解析】题干中“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

”说明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故A项错误;题干中“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说明五四之前,中国知识分子提倡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社会主义思潮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潮流,故D项错误。

【答案】B

30.1935年,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开始把非嫡系的地方部队去应付残存在南方等地的共产党小股武装。

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

B.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

C.日本全面侵华严重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统一战线工作成效显著

【知识点】抗日战争

【试题解析】1935年中国共产党通过长征使革命力量得以向北方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题干中“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说明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1937年,故C项错误;蒋介石政策方针的改变与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31.下表反映中国1953—196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其中1963—1965年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

时间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1963—1965年

增长率

14.6%

0.6%

15.7%

A.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影响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知识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试题解析】题干中1963——1965年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比之前有所提高,与6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有关,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于1957年完成,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对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是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交恶,故D项错误。

【答案】A

32.《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

”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知识点】罗马法

【试题解析】题干中提到的相关人物并不全部都是奴隶主贵族,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

”说明私人财产受到法律保护,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审判程序,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罗马贵族特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33.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说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

_

【答案】D

34.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

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

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

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试题解析】题干中提到“1936年”说明该法案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与缓解经济危机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给提到保障农场主,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布局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A

35.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3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

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

这表明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一超多强政治格局形成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试题解析】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并不能说明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亚投行的成立无关,故B项错误;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说明世界各个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治格局,故D项错误。

_

【答案】C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原因。

(10分)

(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

(9分)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户籍制度主题

【试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可知其功能有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中“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可知其特点为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态分析作答即可。

_

(3)从户籍制度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功能:

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6分,任答三点即可)

(2)特点:

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

历史悠久,南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3)认识:

一方面,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分)另一方面,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生了阻碍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

(4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图二

比较图一、图二,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工业化主题;全国卷41题

【试题解析】根据图一中“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等工厂分布情况提取信息,结合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进行说明;根据图二中相关工厂的分布情况来提取新中国时期的工业布局信息,结合造成这一布局的原因进行说明即可。

_

【答案】示例一

信息:

洋务运动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通商口岸地区为最;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最。

(2分)

说明:

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

新中国统一全国,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

(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亦可)(4分)

示例二

信息:

洋务运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

新中国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

(2分)

说明:

近代中国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不平衡。

新中国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苏联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

(4分)

示例三

信息:

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著,铁路公路发展尤其迅速,交通干线不断向边疆伸展。

(2分)

说明:

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新中国加强对对交通运输业建设、发展(4分)。

(可多角度提取信息,言之有理即可,三种答题示例仅供阅卷时参考,不必拘泥)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45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后面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百姓流离失所。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针砭时弊,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广顺三年(953年),后周规定:

“以天下系官庄田(国有土地)仅万计,悉以分赐见佃户充永业”,“百姓既得为永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

显德元年(954年),后周下令:

“念稼穑之忧,罢非理之差徭,去无名之侵耗”。

同年派官员,发丁夫,修治黄河下游各处决口月余。

显德二年(955年)五月,世宗下令“毁佛”,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3万余所,敕额外僧尼一律还为编户。

显德五年(958年),颁布《均田图》,派遣官员赶往各地均定田租,查实耕地,“以据田亩,均定税赋”。

历朝受到优待的曲埠孔家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

后周实行的改革,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带来了由衰败至强盛,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转机。

——摘编自吴枫等编著的《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目的。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周世宗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

(9分)

【知识点】周世宗改革

【试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中“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百姓流离失所。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针砭时弊,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可知其目的为恢复发展生产;解决民生疾苦;增加国家财政税收;为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

_

(2)根据材料中“后周实行的改革,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带来了由衰败至强盛,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转机。

”“以‘民本’思想为主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可知其原因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关注民生,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经济改革措施全面有效;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等。

【答案】

(1)目的:

恢复发展生产;解决民生疾苦;增加国家财政税收;为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

(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

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关注民生,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经济改革措施全面有效;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力推行。

(9分,任答一点即可)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曾亦知瓜分之原因乎?

政府无振作也,……政府若有振作,则强横如俄罗斯,残暴如土耳其,外人不敢侧目也。

……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之满清政府,……今有满清政府为之鹰犬,则彼外国者欲取我土地,有予取予携之便矣。

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孙中山1904年《驳保皇报书》

材料二吾国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惟社会革命尚未着手,故社会事业在今日非常紧要。

诚以中国四万万人析之,居政届者,多不过五万人,居军界者,多不过百万人,余皆普通人民。

是着眼于人数,已觉社会事业万万不可缓办。

未统一以前,政事军事皆极重要。

而统一以后,重心又移到社会问题。

前者乃牺牲自由之事,后者乃扩张自由之事,二者并行不悖。

——孙中山1912年4月10日在湖北的演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4年、1912年孙中山对民主革命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孙中山对民主革命认识的局限性。

(7分)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试题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中“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可知其对民主革命的认识在1904年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政府。

根据材料二中“吾国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惟社会革命尚未着手,故社会事业在今日非常紧要。

”可知其对民主革命的认识在1912年是进行社会革命;第二小问背景,结合1904年左右和1912年左右的相关历史史实作答即可。

_

(2)根据上述材料中孙中山并未提到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以及将满清政府同满族人民等同,认为“吾国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等信息可知其局限性为对列强的侵略性认识不足;狭隘的排满兴汉思想;对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

【答案】

(1)变化:

1904年孙中山认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前提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政府;1912年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是当前工作重心,主张进行社会建设。

(4分)。

背景: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满清政府变为洋人的工具;1912年满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

(4分)

(2)局限:

对列强的侵略性认识不足;狭隘的排满兴汉思想;对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

(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

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

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摘自【英国】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法国和美国对德国政策的区别,并分别指出其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

(5分)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试题解析】

(1)第一小问对德国政策的区别,根据材料一中‘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可知法国的对德政策是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根据材料二中“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可知美国的对德政策是吸收德国加入国际联盟;第二小问原因,法国方面结合法德历史关系分析作答即可,美国方面结合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目的分析作答即可。

_

(2)结合当时的国际关系状况,国联特点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法国:

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2分)

原因:

法德之间宿敌;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独霸欧洲大陆(3分)

美国:

主张吸收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2分)

原因:

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进而称霸世界。

(3分)

(2)原因:

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国联缺乏权威性,存在制度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5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身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为中国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备的近代海关业务管理制度,在海关人事行政管理制度上也有创制。

他推行考试录用,不仅保证海关能够选拔到有真才实能的关员,促进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提高,而用且使海关在相当程度上减了当时中国一般政府机关通行的,仅凭当局显要之推荐、或由亲戚故旧之援引即可安插位置的官场风气。

赫德把海关职员分为税务、海务两大部门,前者又分内班、外班两系,每一部门、系别内部又划分许多不同的等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别分类更细、等级划分不断增繁。

以评判项目的形式为关员树立了良起性行为模式和考核标准,实行考绩报告制度,关员升迁奖惩有据有序有期,职位有保障。

此外还实行年资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3年晋升或加薪一次。

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

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

——摘编自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评赫德关于海关人事行政管理的改革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德治下清朝海关的历史作用。

(6分)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政治家

【试题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中“推行考试录用”“

赫德把海关职员分为税务、海务两大部门,前者又分内班、外班两系,每一部门、系别内部又划分许多不同的等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别分类更细、等级划分不断增繁。

”“实行考绩报告制度,关员升迁奖惩有据有序有期,职位有保障。

此外还实行年资加薪制度”可知其措施为采取考试录用制度,考绩报告制度,年资加薪制度等;第二小问简评,根据材料中“不仅保证海关能够选拔到有真才实能的关员,促进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提高,而用且使海关在相当程度上减了当时中国一般政府机关通行的,仅凭当局显要之推荐、或由亲戚故旧之援引即可安插位置的官场风气。

”“为关员树立了良起性行为模式和考核标准……关员升迁奖惩有据有序有期,职位有保障。

”可知其作用为提供相对公正的竞争环境,保证工作高效,促进人事管理规范化等。

_

(2)结合对中国海关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对清政府财政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措施:

考试录用制度:

提供相对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职位分类制:

各门类各等级分工合作,权责明确,保证工作高效;考绩报告制度:

促进人事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职员工作积极性;高薪和养老制:

激励职员进取心,促使职员安心工作,提高管理效能。

(9分)

(2)作用:

捧动了中国海关管理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方国家的经济扩张。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