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332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触摸屏行业资讯1.docx

触摸屏行业资讯1

目录

1.液晶面板疲软OLED时代或提前到来

2.液晶面板产业陷入群架时代

3.拓墣:

面板业必定走向大者恒大

4.索尼东芝日立合并面板苹果三星呢

5.触控厂深陷毛利保卫战

6.小米手机预订1小时破十万

 

1.液晶面板疲软OLED时代或提前到来

据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预估,2011年全球AMOLED面板产能约达89万平方米,2012年将可扩增至260万平方米,较2011年增加192%、成长接近2倍。

2013年全球AMOLED面板产能仍将倍数成长、达到500多万平方米,2014年挑战900万平方米。

与LCD面板相比,OLED面板有着轻薄、节能等众多优势,并且随着发展逐渐成为新型显示的主流技术。

据悉,目前OLED面板市场主要由三星占有绝对优势,占有AMOLED几乎100%供货量,与此同时,三星也在不断扩充AMOLED面板产能,台湾面板业友达、奇美、胜华等也有计划投入其中。

据DisplaySearch分析师,这使得其他现存或潜在的AMOLED面板制造商,也希望能够利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投入AMOLED在智能型手机或其他应用之发展。

例如,包括友达、LGDisplay、奇美电,以及中国大陆彩虹集团电子(IRICO)等等,都计划将于未来2年内,建立试点工程或大规模量产AMOLED面板。

就当前市场来说,新增AMOLED产能均已中小尺寸面板为主,但三星以及LGD已经开始着手向大尺寸进发,计划明年在八代线生产AMOLED电视面板的试产。

2.液晶面板产业陷入群架时代

液晶面板价格还在跌。

来自面板调研机构群智咨询的数据显示,8月份32英寸面板价格较7月份又下跌2%。

而今年7月份32英寸面板已由去年同期的193美元跌到147美元。

液晶面板价格一直处在下行周期,全行业都陷入亏损之中。

在此背景下,本土面板产业京东方及TCL两条8.5代线今年的投产显得时运不济。

全行业亏损的背后有产业周期的原因,也有金融危机之后消费能力停滞的原因。

但一样的亏损,却有不一样的处境。

三星虽然面板亏损,但“面板降价”带来的产业福利可以直接转移到智能手机和彩电等关联产业,使后者竞争力增强。

TCL在面板技术上跟京东方虽有差距,但其经营多年的手机和彩电业务却因受益于“面板降价”,交出了一份像样的中报,而京东方虽有过硬的、造福中国平板显示全行业的技术,但因为过于专注而陷入亏损危机。

平板显示产业各家生存环境各异,源于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模式的再度变迁:

全球技术产业已经走过微软和英特尔时代的专注为王、各把一层的千层饼时代,正进入一个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整合为王、垂直一条线的产业链时代。

前一个时代根据产品做分工,电脑芯片越来越快,电视机越来越薄;新时代则根据需求做产品,电脑和电视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

由此,相较于TCL,京东方的处境有些尴尬:

若置身上个产业年代,京东方无疑是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的英特尔,在工业方面,让中国在一个关键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让中国平板显示的产业链不断完善,甚至带动了中国材料、装备自动化等相关工业的崛起。

在消费层面,它让电视、电脑、手机厂商用上了国产屏,不断刺激相关产品价格下滑,造福消费者。

但问题是液晶面板价格下滑为国家、产业和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京东方因自身产业链的欠缺,无法直接受益。

更不幸的是,作为一个产业追赶者,它没有价格主导权,一旦遭遇产业周期下行,或竞争对手吐血打压,它没有止血的能力。

“产业链的竞争”、“以链条抗击链条”,业界对产业竞争新环境做了概括,其实,通俗地说,面板业正进入“打群架”时代,京东方掌舵人王东升、TCL李东生若想在强手林立的面板业立足,需领着一群企业往前冲,而非孤军作战。

不管是合作还是合并,这两家本土面板企业都必须建立一条上通原材料、配件等关联产业,下达汽车显示屏、电视整机、手机等关联产业的全产业链。

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京东方及TCL提供了建立强大产业链的可能。

我国家电厂商每年采购液晶屏5000多万块,京东方及TCL两条8.5代线年产能3000万块,如果两家企业能将本土下游整机企业紧密团结在身边,市场没有问题。

这个势头已经出现。

来自群智咨询的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市场面板供应方面,CMI以38%的占有率位居第一,LGD以24%排名第二,友达AUO以17%位居第三,但京东方出货增速加快,随着其合肥6代线电视面板产能的增加,自今年6月份开始,其出货量较之前增长1.5倍,市场占有率上升为3%。

中国本土面板业的崛起,将致使未来中国市场面板供应走向大陆、韩国、台湾三分天下,面板供需失衡问题也将更加严重,这正是全球面板大佬们的心头之患,也是即将召开的“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移师中国的原因。

3.拓墣:

面板业必定走向大者恒大

Sony、Toshiba与Hitachi合资成立中小尺寸面板公司,可望于2012年将此新合资公司推上全球中小尺寸面板龙头宝座。

拓墣产业研究所表示,过去日系面板厂产能在扩产上没跟上台湾、韩国的脚步,失去大尺寸面板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后PC时代让制造思维逐步退场,长期致力于研发高阶技术的日本业者,终于可以一展长才,藉由资源整合提供品牌客户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坐稳版图重组后的最佳位置。

拓墣产业研究所柏德葳经理指出,日本三强筹设新公司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藉由行销通路、管理成本以及客户来源的多方整合,降低面板成本,提升竞争力。

但若就其现有产能来看,恐难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况未明下,若要扩增产线,势必以购买现成产线与厂房为优先,但如此投资对营收恶化的日本厂商来说,将是不小负担,台湾面板业者应紧抓住接下来半年的产能空窗期,在IPS及AMOLED方面,藉由提供日本部分产能,以代工或空玻璃供货模式强化双方合作关系,进而争取和日系面板厂技术整合机会;另外,台湾地区政府也应出面整合友达及奇美的AMOLED技术资源,与日本业者携手对抗韩国,为面板产业创造利多,以因应后PC时代来临。

唯有坚持技术研发才能永久抗敌

目前炙手可热的便携式产品关键发展趋势是采用LTPS制程搭配IPS技术或AMOLED搭配IPS技术,如今日本政府出面挹注资金,整合厂商所有技术优势,日本业者可望藉此扩增产能,在技术、资金与产能均到位之下,全力争取国际品牌大厂的订单。

对于技术多来自日本,且部分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均掌握在日本手上的台湾及韩国面板业者而言,的确是一大隐忧。

拓墣表示,厂商面临后PC时代产业版图重整趋势,除非是手握全球整合资源(硬件、软件、内容、跨产业合作的对象),如Apple,或是坐拥雄厚技术与生产资本的Samsung,才有本事在后PC时代领航,其它就算是像HPPSG部门及Nokia之类的产业龙头,都得面对产业洗牌造成的成长停滞风险。

代工制造思维的台湾面板产业,在全球市场持续供过于求情况下,产业正处于难以扩大、几乎饱和的状态,过去日本面板厂也曾面临同样状况,秉持技术立国的日本面板厂,2008年起虽陆续放弃大尺寸面板生产,仅剩Sharp独撑大局,但是,挟着高阶技术优势在产业急速变迁之际,日本面板厂的壮大技术资源仍可屹立不倒。

积极促成台日互补致力发展AMOLED

拓墣指出,后PC时代产业重组势必走向大者恒大的态势,台湾业者必须改变单打独斗的心态,以及过去专注整合产业链策略思维的框架,从制造代工转型成为服务提供者。

台湾地区政府亦需积极思考日本政府作法,在LTPS及IPS策略上,联合台湾与日本业者,让日本厂商透过台湾在TFT基板产能与电子产品组装代工供应链的优势,携手切入品牌供应链,提高获利空间,并提升台湾在LTPS及IPS面板的技术竞争力,才有可能和韩国业者一较长短。

此外,AMOLED是当今面板厂的新机会,若仅就智能手机市场来看,2011年到2013年就有1.3亿片、2.2亿片、2.9亿片的供应量需求,而大部分产能又是由Samsung所主导,友达及奇美的AMOLED部门若能在现阶段大幅度整合,结合技术、专利、人才、资金共同研发,才有机会在全球高度发展次世代AMOLED显示技术的时间点取得入场券。

4.索尼东芝日立合并面板苹果三星呢

索尼、东芝和日立宣布合并各自公司的LCD面板业务,同时日本政府将为此资助26亿美元,合并业务将于明年春季完成。

合并之后新组建的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主要供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制造商,超越夏普和三星电子。

组建中小尺寸液晶面板NO.1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0年,索尼、东芝和日立三家公司一共占据了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市场21.5%的份额,夏普占据了14.8%的份额,三星电子占据了11.9%的份额。

这也就意味着,此次合并之后成立的新公司将超越夏普和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型液晶面板制造商。

LCD整合对于苹果来说意味着什么?

随着日本三大LCD厂商合并为世界第一大显示屏制造实体。

苹果公司在针对三星电子的专利诉讼上可能得三思一下。

路透社报道说索尼、东芝、日立三家公司将把自己的LCD显示屏业务进行合并同时日本政府将为此资助26亿美元。

合并的新实体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LCD面板生产商,超越夏普和三星电子。

此次合并也将消费市场当前光芒万丈的苹果公司推进一个尴尬的位置。

目前该公司的大多数LCD供应均来自三星、LG和夏普。

有传言称苹果正计划给夏普投资10亿美元以确保iPad3推出时能有稳定的供应(两家公司对此都不予置评)。

但夏普能否提供如此大量的高质量面板尚有质疑。

苹果和三星目前陷入专利纠纷,而后者是目前最大的LCD供应商。

到目前为止这些诉讼还没影响两家公司的面板输出关系,而二者的矛盾正日益加重。

如果夏普确实有良率问题,而苹果又疏远了三星,那么接下来呢?

我得说情况非常尴尬。

iPad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触屏,这是它的主要用户界面并占据设备正面的大部分面积。

如果屏幕供应不足或质量下降,苹果可能会损失一些忠实用户。

现在可不缺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

毫无疑问会有厂商填补三星或夏普可能出现的空缺,但选择不多。

LG可以划分更多产能给苹果,但这会损害它与其它客户的关系。

另一家大型LCD供应商AUOptronics(友达光电)正受到操纵价格的指控,夏普可能得快点解决良率问题。

几周前,苹果看起来似乎不可战胜。

现在长期担任该公司CEO一职的乔布斯已经退了下来,而它的这条主要供应链也处在危险之中。

今年以来,苹果有意在新一代iPad、甚至是未来电视产品上应用AMOLED面板的传闻不断,除了跟三星洽谈AMOLED面板供货之外,苹果也一直和LGD、以及多家日本厂商洽谈合作的可能性。

如今三星是AMOLED的领导厂商,供货与否全看三星的脸色,因此在缺货时三星往往优先供应自家集团所需。

苹果如果扩大与日本厂商合作,可望分散供货,降低对三星的依赖,否则就得考虑修复与三星的关系了。

索尼东芝日立抱团的利弊分析

这次LCD实体合并仍有很多障碍。

路透社列举了其中的一些:

政府提供的注资中有90%是2009年为鼓励日本工业创新而准备的。

该项目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投资如果被用来扶持这样一个易变的产业,可能会遭致批评。

这三家公司采用两种不同的显示技术,它们如何合并运作目前尚不清楚。

此次声明没有提供如何解决业务重叠的细节。

优势方面,从技术来看,索尼、东芝和日立三家公司各有擅长,日立拥有当红的IPS广视角和MENS等技术,东芝是低温多晶硅面板龙头,而索尼在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的AMOLED面板领域累积有很多技术和专利。

彼此客户、产品线互不重迭,合并效益大。

只是目前还不知道这三家公司会怎样处理各自不同的几种显示技术。

日韩液晶巨头准备过冬

此次除了3家日本企业抱团取暖之外,韩国企业对液晶电视的未来也颇不看好。

此前有传言称,全球第一大液晶电视制造商三星计划将电视机面板产量大幅缩减80%。

尽管三星随后发表声明予以否认,但其随后又宣布,作为对亏损的液晶电视部门重组的一部分,公司已经撤销了该部门10%的高管。

三星表示,在液晶电视行业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裁撤高管将帮助公司加强在液晶电视领域的竞争力。

全球第二大液晶电视制造商LGDISplay近日也宣布将把2012年的资本开支目标下调33%。

LG预计平板显示器制造商明年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并且再度推迟投资在广州的8.5代液晶面板线项目。

国内面板企业风险加剧

就在日韩企业开始紧缩准备过冬的时候,国内企业还在大干快上面板生产线。

继中电熊猫6代液晶面板线于今年一季度末建成投产后,京东方在北京亦庄的8.5代液晶面板线项目在6月底正式投产。

TCL参股的华星光电的8.5代液晶面板线则于8月份在深圳投产。

与生产商不同,包括DisplaySearch在内的数家市场研究机构纷纷下调了2011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规模预期。

业内人士指出,短期内国内面板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更糟糕的是,自2010年5月份至今,液晶面板价格已连续下滑15个月。

国内几家面板厂商的业绩前景令人堪忧。

5.触控厂深陷毛利保卫战

北京时间09月05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受惠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依然蓬勃,触控面板供应链包括触控模组、感应器、组装等2011年下半营收仍持续上冲,然而在毛利率方面却充满压力。

触控供应链业者指出,尽管大厂订单接不完,但客户砍价毫不手软,除非是玻璃、导电胶等仍供不应求且门槛较高产品业者,否则大多数产业链业者2011年下半要力守毛利率向上恐不易。

触控面板业者指出,相关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出货放量,相关触控厂毛利率表现已不像过去那么好,2011年底消费性市场旺季订单开始走量,9~10月业绩可望成长许多,触控上游零组件如玻璃、触控感应器等业者营收已开始加温,但营收成长可能无法完全反应至获利。

触控供应链业者指出,由于客户砍价力道愈来愈强,由终端向上游零组件一路杀价,造成具经济规模量的供应商面临毛利压力,至于二线零组件或模组供应商则愈益式微,尤其国际品牌厂纷推出更高阶新品,触控小厂更无力吸收客户杀价订单。

供应链业者提出警讯,目前触控供应链中,触控感应器产能有供过于求疑虑,由于面板厂纷投入产线投资,台厂在触控感应器虽具优势,良率亦提升,但品牌客户有更多供应商选择弹性,向上游砍价要求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一些二线供应商为抢单填产能,杀价竞争情况亦纷浮现。

事实上,苹果iPhone4旧平台产品有策略性促销需求持续走量,但触控供应商集中于胜华,由于提供更大数量订单,采购价几乎对半砍,至于新平台iPhone5则以宸鸿为主,近期传出苹果6~7月提出多次砍价要求,让宸鸿对于2011年下半毛利表现十分担心。

另外,目前触控面板材质技术应用,双玻璃(G/G)电容式触控仍是主流,而玻璃与薄膜(G/F)电容触控,除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外,绝大部分仍是中低阶产品比重较大,玻璃与薄膜式触控以介面及洋华为主,但2厂仍持续在强化良率,介面2011年上半毛利率滑落至10.82%,洋华则降至13.8%。

目前薄膜触控厂正陷入毛利保卫战,为技术转型及提升良率,研发费用支出过于庞大,获利数字大不如前,显示触控产业虽是高热度产业,但要赚钱并不容易。

6.小米手机预订1小时破十万

雷军“二次创业”推出的小米手机昨日开始公开预订。

预订页面上线后,一分钟内预订量突破一万台,一小时内突破十万台。

官方公告称,预订用户将于10月或11月获得手机实物。

被雷军定位于“发烧友手机”的小米手机于8月16日发布,采用业内最高的CPU、内存配置并定价于中低端价格范围1999元。

据小米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小米手机发布后,小米论坛的注册用户从50万暴涨至260万左右。

此次预订无需交费,但必须为8月31日前注册小米论坛的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