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636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docx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好复习笔记

教育学考研如何做笔记?

最近有好多同学会问,复习的阶段我们理解了,究竟如何做笔记!

一般来说做笔记就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如何做到不抄书去能把整个学科系统的串联成丰富的整体呢?

在此学姐分享一位成功学员的笔记,提炼出普遍有用的原则,希望能并对大家的复习的有所帮助。

一、首先需要强调一下做笔记的重要性,有好多同学愿意去买学姐学长的笔记,这个强烈不建议!

笔记应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第一,每个人的知识盲点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光拿杜威来说,也许你对与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不了解,而学姐只标注了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如果咱们真的是用了这样的笔记,无形中你就少了很多自己原本不会的东西.

第二,每个人做笔记都是注重做的过程

做笔记的目的是理解和记忆,而不是说单纯的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自习室里有好多同学在抄书,很辛苦,一个赫尔巴特的思想抄一下午,抄完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既浪费时间,还没有学到东西.重点是在做笔记的过程建立起自己的框架体系,整体把握教育学的脉络,让知识在头脑中游个泳,不管之后会剩下多少气息起码会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东西,消化起来也是一个很费神的过程,等到讲别人的经验消化吸收,还不如把自己的武器准备好了来的实在。

可以借鉴别人的做笔记方法,但千万不要以全盘接收别人的内容为自己的主要目标

第三,每个人会用到一些简写,会给复习增加额外的工程量

比如,教育学我会用e,经济我会用E来表示,卖学姐的笔记,她是不会在笔记上把这些简写的东西标注出来的,这样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困扰。

所以说,笔记是方便我们自己看的,方便我们记忆的,帮助我们理清框架的,重在做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其次,做笔记浪费时间?

那是因为咱们做的不够精简,不够有针对性,不够系统。

有效时间最重要

能量是守恒的E=mc^2其实不光是物理中,生活中学习中也是一样的,不管我们要考什么,需要花的有效时间是一样的,没有时间做自己的笔记,没有时间整理思路,就需要腾出时间去背诵书上那些不是你自己的思路的东西。

笔记是辅助,是帮我们学习的工具。

最后,笔记是工具,所以不要被自己的笔记所束缚,

笔记也是需要更新的,每一个阶段,需要做不同的笔记,基本上基础班的笔记用完我就会精简成强化班的,冲刺班基本上就剩下纸了。

有好多同学会以自己做了多么厚的笔记引以为傲,可是,初试的考场上老师不会因为谁的笔记厚谁的分数就会高,所以,利用笔记来巩固,来使自己理解,记忆,甚至是背诵。

就拿大家头疼的教育史来说,比如说吴式颖老师的外国教育史,

第九章对于英国近代教育的介绍是17,18世纪的英国的教育,教育概况,培根,洛克的思想

第十四章会介绍英国的教育,教育的发展概况,斯宾塞,赫胥黎的教育思想,

这么看的话会感觉很乱,而且每个年代都有很多国家(英法德美俄日),每个国家都有很多思想家,每个国家的教育背景和法制不同,每个国家还有初等,中等,高等不同的阶段还有不同的发展。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顺序记忆的话会很乱,而如果我们做笔记还是按照教材的这个顺序整理的话,还是不知道来龙去脉买。

所以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路来整理,

一、可以按照国家来整理

每个国家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阶段,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拿出一个国家我们可以知道它19世纪为什么会这么做,是因为17,18世纪他们国家出了什么事情,这样想,我们是有故事,有附着点可以找到的。

 二、巧用关键字

做笔记的时候不用把所有东西都放上去,只需要把你觉得重要的东西,以及可以提醒你想起来全部的关键词放在这里即可。

关于英国的近代教育制度的总结,理清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脉络在旁边注明要添加的点,背景以及中等初等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像叙写故事一样,将整个框架用关键字串出来。

后期背诵的时候坐在自习室里就这样把关键词列出来,边回忆边背诵。

主要都是一些关键词,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好了。

三、盲点用专题巩固

除了整理教材上有的大的专题板块,还要去总结自己一直很害怕的知识盲点,比如说我一直很怕教育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一直感觉很乱,什么(历史,成熟,工具,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内部效度...)还有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东西太多会让自己感觉有点乱,每次见到这种类型的题就有点发憷,这部分内容就可以自己多花一些时间来作为一个模块集中整理一下。

如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还可以去总结一些人物专题,比如中国的陶行知,晏阳初,杨贤江,黄炎培,比如中国的陈鹤琴和外国的蒙台梭利的区别,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区别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任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思想以自己能接受的逻辑结构以及一些关键词存在自己的脑子里,因为很有可能会直接考两个人的思想的比较,我们需要从背景,实践,思想,理论体系等方面去比较。

在教育家的考察上也会有很多重点人物和次重点人物,可以分为五星级和三星级两个列表总结,然后再将相对来讲联系比较紧密考查比较较多的教育家列一个比较表格。

比如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比较,陶行知与杜威的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除了这些专题,教育学原理可能大家看起来都很费劲,基本上看完第四章,前三章全忘了,其实教育学原理是有自己的框架的,如果我们把这个教原的框架一直装在自己的脑子里,每看一章我们都知道自己在看哪个部分,这样的话,就不会乱了。

比如这个框架,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把教育学原理想象成一个人,教育结构决定教育功能这是头,左右手分别是教育与人的发展,右边是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肚子是目的和制度。

两只脚是课程和教学,穿的鞋分别是师生和德育。

这就是教育学原理的十章内容,如果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把这个框架放在脑子里就不会乱了。

因为复习到教育心理学的同学可能会了解到,下位学习要比上位学习容易,所以我们先把框架记下来,再补充里边的内容是符合人的一个逻辑思维的。

除了专门为了理解记忆和背诵总结的一些专题,因为一个论述30分,需要一页A4纸,如何让自己的思路更有逻辑性,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就是整理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模板,这个不用刻意去做,我们就在一本最常用的讲义的第一页,留出地方,想起来就写上去,到考前可以积累不少呢。

比如我的一些答题模版就都是自己总结的。

这个很重要!

还有,可能我们在看书做习题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好的大题,思路很好,我们需要把它抄在最常用的讲义上,这样有利于我们以后用。

不要放开了,以后就找不到了。

但是呢,也不能全抄,那就失去了意义。

像这样,把思路和关键词都写下来就可以了。

最后要告诫大家的是,大题一定要自己写,卡时间三小时做完,而且不要列框架或是写关键词,要像考试一样,多模拟几套卷子,形成习惯这样考场上就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很冷静,可以分析出来哪些应该写在前边,逻辑要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