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824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位置与方向》导学案

(一)

学校:

第一小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

曲秀杰二次备课教师:

徐冬华

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一单元第1课时

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知识准备1.说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你认得东、西、南、北方向吗?

是怎样认识的?

4.自学教材第3页例1。

导学过程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

提问:

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

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下。

(3)课件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

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

(1)出示例1图,说一说:

小明面向东,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2)与相对,与相对。

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

(1)起立,早晨,太阳在()面,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

左面是,右面是。

(2)面向东,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西,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面向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

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

(2)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并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

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正方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的所在方向。

 

(3)说一说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各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4)设计情境认识方位、同桌共同完成。

(在教室内辨别方向)

达标检测

1.练习一第1题。

2.完成填空:

小红早晨背对太阳,她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归纳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

怎样辩认东、南、西、北?

布置作业认方向

课后反思

 

《位置与方向》导学案

(二)

学校:

克东一小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

曲秀杰二次备课教师:

徐冬华

课题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1单元第2课时

学习目标会辩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辩认地图上的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方向。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

知识准备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2及做一做,

练习一第4题。

导学过程

1.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坐的是哪位同学?

2.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方向?

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方向?

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怎样辩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呢?

4.自学教材第4页例2

达标检测

1.感悟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必要性

出示校园示意图,把上方定为北的示意图贴在黑板上。

(1)比较一下,这幅校园示意图与平常所观察的有什么不同?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把上方定为北方,那其他的方向各是什么?

(3)点拨:

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下(),左()右()。

(4)去掉方位词,只留下“北”。

在示意图上指出其他方向。

2.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根据第4页下面的校园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教学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图书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大门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体育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2)操场在教学楼的什么方向?

操场在图书馆的什么方向?

操场在大门的什么方向?

操场体育馆的在什么方向?

3.拿出事先准备的纸画出校园方位图,并标出名称。

归纳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

怎样在地图上辩认东、西、南、北?

布置作业练习二第4题:

在地图上圈出北京、嵩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后,独立完成填空。

课后反思

 

《位置与方向》导学案(三)

学校:

克东一小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

曲秀杰二次备课教师:

徐冬华

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

(一)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1单元第3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

的路线。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知识准备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

导学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自学教材第5页例3。

1.出示第5页例3的图。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

(3)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

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

2.描述行走的路线:

(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

从医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路口时,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2)描述行走路线:

(3)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

3.体会同一路线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

……还有别的路线吗?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

为什么?

4.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

怎么回答?

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

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

请问去体育场怎么走?

(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问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

(3)老师拿出图,让学生到前面演示怎样叙述方位。

艳置

达标检测

1.第5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在图中画出小红从家到游泳馆的路线。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放学的路线。

2.练习一第3题。

(1)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

(2)题,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今天学会了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布置作业

描述去新泽的路线。

课后反思

 

《位置与方向》导学案(四)

学校:

克东一小 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

曲秀杰二次备课教师:

徐冬华

课题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1单元第4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习重点难点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知识准备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2、4题。

导学过程

1.初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分组讨论:

你们认为1在5的什么方向?

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2)探讨:

你认为哪一组的想法更合理些呢?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确定哪一组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3)借助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做最终裁判。

请5同学拿着指南针宣布最终结果,点拨:

我们通常说“西北”而不是“北西”。

(4)开展猜一猜活动。

a.谁能猜猜6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b.猜猜3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c.谁愿猜猜9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2.辨认生活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

(3)说一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

3.辨认地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

(1)根据太阳的方向确定东面,再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

(2)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3)议一议,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4.教师演示用给定的方向辨别另外的七个方向艳置

达标检测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请9名学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讲台前面。

123

456

789

3.说一说,2、4、6、8分别在5的哪个方向?

1、3、7、9分别在5的哪个方向呢?

归纳总结

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

怎样辩认东北、东南、南北、西南呢?

布置作业

1.练习二第4题。

2.练习二第2题。

3.练说方位。

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导学案

(一)

学校:

克东一小 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

徐冬华

课题口算除法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2单元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学法指导

知识准备教科书例1、例2

导学过程

1.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2.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

  ①计算:

  想法一:

 ()÷3=()所以60÷3=()

  想法二:

()×3=60所以60÷3=()

  想法三:

()+()+()=60所以60÷3=()

  ②算法比较:

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③小结:

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

()÷3=(),就是20.  

(3)试算60÷2=(),60÷6=()。

 (4)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个十,()个十除以3得()个十,就是()。

 (5)初步练习:

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3.想一想:

600÷3可以怎样算?

6000÷3呢?

说出口算过程。

(点拨:

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4.教学例2.

 

(1)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

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先分(),每份分得()捆?

再分(),把单根的分成了()份?

每份分得()根?

分完后每份共有()根。

 (3)说明计算方法:

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结果。

艳置

达标检测

1.计算69÷3=23时,可以这么想:

先用69里的( )÷3=(),

在用69里面的( )÷3=(),( )+( )=23

  2.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归纳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

布置作业

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

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导学案

(二)

学校:

克东一小 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

徐冬华

课题除法估算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2单元第2课时

学习目标体会除法估算的意义。

学会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知识准备教材20页例2

1.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要用除法估算来解决。

下面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教材16页中,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大约运多少箱?

(2)小黄从家到学校346米,走6分钟到达学校,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3)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买多少瓶饮料?

(4)182个同学们春游,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蓬,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说一说这几道算式的意思。

能估算结果吗?

3.自学教材20页例2。

导学过程

1. 解决第一个问题124÷3≈

(1)独立估算结果:

124÷3≈

(2)比较:

124÷3≈124÷3≈

120123

(3)交流,说估算方法。

①124≈120120÷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②124=120+4120÷3=40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以运一箱,每人大约运41箱。

比较:

两种估算的方法都是正确的。

两种估算有微小的差别,但都接近准确值,这样的差异在本题中可以忽略不计。

2.解决第二个问题:

(1)独立估算结果:

346÷6≈

(2)交流,说估算方法。

①346≈300300÷6=()平均每分钟行()米。

②346=300+46300÷6=()46≈48

48÷6=()()+()=()平均每分钟行()米。

③346≈360360÷6=()平均每分钟行()米。

3.讨论、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

(1)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归纳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

将被除数看作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计算。

4.小组讨论。

问题(3)中100能估成120吗?

为什么?

问题(4)中182能估成160吗?

为什么?

①在问题(3)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不能估大。

②在问题(4)中,如果把182能估成160,有的同学将得不到帐篷,所以只能估大即将182估成200,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住进帐篷。

5.独立完成100÷3≈,和182÷4≈。

(1)独立估算

(2)说一说估算过程和结果。

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

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整()或几()几()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艳置

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1题

(1)展示问题:

260个桃子分4筐装,大约每筐装多少个?

把260看成240和280都可以吗?

为什么?

(2)说出你的估算方法。

2.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2题

3. 教材17页3、4题。

归纳总结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

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整()或几()几()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导学案(三)

学校:

克东一小 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

徐冬华

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2单元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百位不够商1个百)的算理,会在此基础上正确

进行计算。

2.能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说清每一步的算理,从而提炼出算法。

学习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知识准备

1.竖式计算: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69÷3

(独立计算讲述计算方法,重点说出算理及计算顺序。

2.填空:

200是()个百,也是()个十;30是()个十;

20个十与3个十合起来是()个十,也就是()。

导学过程

1.小梦和小欣正在整理这些照片,(出示主体图)你在图中都了解到什么信息?

2.估算:

(1)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样列算式?

(2)谁来估一估,大约能插多少张啊?

238≈(),()÷6=()(页)

3.探索竖式算理及算法

(1)如果要准确的知道能插多少页怎么办呢?

(2)尝试计算。

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算不下去?

怎么办?

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利用小棒操作)2个百在百位不能平均分成6份,但是如果把这2个百拆开放到十位上就会变成()个十,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个十,这样就能分了。

(4)用竖式算:

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可以把这2个百看作20个十,这20个十正好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个十,这样()个十就能除以6了。

点拨:

当百位上不够商1时,要把百位的数与十位的数合并成几十个十,再去除以除数。

4.我会用竖式算:

236÷6 

(1)23除以6商几余几?

商3写在什么位置?

为什么?

(2)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方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的()位数字去除以除数,如果不够商一个百,就把()位数字与()位数字合起来再去除以除数。

5.解决问题:

要插多少页?

(1)与估算的结果对比。

(2)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

6.判断商的位数:

(1)观察:

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呢?

(2)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分别是几位数。

说说你的方法。

276÷6324÷2651÷3640÷3498÷8738÷9艳置

达标检测

1.课本做一做

2.竖式计算:

156÷3434÷8605÷6

 

归纳总结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说清每一步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布置作业同步测试1、2题

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统计》导学案

(一)

学校:

第一小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于爱丽二次备课教师:

徐冬华

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

(1)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三单元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知识准备空白统计图二张、相关课件等。

导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口算:

55÷581÷9280÷4120×3750-340

52÷926÷4240+520700-35026×4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2.师:

这是一家超市的老板在询问售货员上周矿泉水的销售情况

提问:

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师:

他说对了吗?

除了统计表,咱们还学过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数据,使它们更直观?

出示一个空白的统计图

谁来给大家说说这个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师:

你们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画出下面的统计图吗?

4.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5.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师:

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各种矿泉水销售量的差异,从而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可是售货员给老板看的统计图和我们用的不一样,你们想看看吗?

6.课件出示例1的横向空白条形统计图

师:

这是一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比较一下,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把条形朝上画的统计图叫做纵向条形统计图。

那么这种条形横着画的就称为……

很好,这种横向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其实它和我们原来学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道理是一样的。

只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才把它画成横向的条形统计图,这样横轴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

7.展示完成的统计图,简单订正对错

师小结:

看来,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作出重要决策呢。

既然统计图的

用这么大,那咱们就用它来解决咱们自己的问题

出示课前的统计表

请大家拿出第二张空白统计图,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条形,标出数据再分析

达标检测

出示P40第1题

这是五种动物的最高时速统计图,先说说这个条形统计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从这个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还有一种动物也想参加比赛呢,它就是鸵鸟,它说:

我的最快每小时跑64千米。

比较一下,假如鸵鸟也参加了比赛,哪几种动物跑得比它快,哪几种动物比它慢?

是怎么比较的?

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来?

你认为它们的比赛谁是第一?

谁是最后?

根据这个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请你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统计》导学案

(二)

学校:

第一小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教师于爱丽二次备课教师:

徐冬华

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

(2)

课型新授课

案序第三单元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知识准备相关课件,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

导学过程

探究、经历折叠式统计图产生的过程与必要性

1.展示汇报,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

⑴出示制好的具有代表性条形统计图

每张统计图提问:

它能清楚地看出五位小朋友的差距吗?

你满意吗?

(每格代表10厘米、5厘米的条形统计图:

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每格代表1厘米、2厘米的条形统计图:

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但太长)

⑵重点观察:

每格代表2厘米、1厘米的条形统计图,教师慢慢的移动统计图,提问:

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的差距只要那些部分?

(底下的名字与0,上面的一部分)那中间一部分怎么办(剪掉、盖住、折起来),教师用一张长长的纸折一个样子?

⑶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师生共同在黑板上做草图)

⑷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

仔细观察,那一部分是折叠的,如何表示,表示多少?

与过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