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26039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x

神经外科张平,来自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被滥用抗生素是用于输液的青霉素。

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一项来自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90%的住院病人使用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深入社区,家庭输液占护士日常工作的2/3,静脉输液成为关注的重点是因为?

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认识到血液的运输作用,从而为静脉输液奠定了基础。

被称之为现代静脉输液治疗的鼻祖。

1656年,英国医生克里斯朵夫和罗伯特用羽毛管为针头,将药物注入静脉内,为历史上首例将药物注入血流的医疗行为。

1662年,德国有一个叫约翰的医师,首次将药物注入人体,但由于感染的问题,病人未能被救活。

1832年,欧洲一次瘟疫流行,有一位英格兰医生叫托马斯试着把煮沸的盐水试着输入病人的血管使药物直接进入人体的静脉,参与循环来治疗疾病,这个方法效果明显,托马斯医师被认为第一位成功的奠定静脉输液治疗模式的医师。

静脉输液的历史,国外:

1.INS静脉输液委员会2.IVTEAM静疗队伍3.静疗护士4.带手套操作5.螺旋式连接6.观念:

保护病人及医护人员7.合理选择输液工具8.完全密闭式输液9.并发症少。

国内:

1.静脉输液委员会2.没有3.任何注册护士都可以操作4.不戴5.个别医院使用6.对病人算经济帐,替病人做决定7.无选择性使用8.半密闭式输液9.并发症多,目前静脉治疗需规范的内容,美国静脉输液发展专科化静疗注册护士。

静疗队伍要点:

CDC指南推荐“经过训练的员工”应是那些拥有资格与监督、管理能力证件的专业人士确保病人照顾质量,减少病人危险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外周静脉导管感染发生32%降至15%)(静脉炎发生12%降至9%),减少院感而减少住院时间成本效率:

有效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有效物资管理,美国,即使社区输液中心,也配备有专业的配制中心和人员中国现状:

尚无官方认可得静疗护士认证中心全国部分医院已率先成立静疗队伍,学习、掌握输液基础知识,积累经验病人多、输液率高,输液不方便家庭输液几乎难以生存,以医院为主大部分医院输液配制由护士承担,合理的输液治疗、合适的输液工具的应用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

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

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护士常用技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

静脉输液方法,优点:

1、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给药迅速,起效快。

2、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3、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4、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缺点:

1、处理不当易产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

2、药物过量或滴注过快,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持续性的过量输注,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电解质失衡。

4、医源性疾病的增多方法,静脉输液给药优缺点,1外周静脉:

钢针、留置针2中心静脉: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埋藏式输液港。

常见的输液途径,消毒范围:

55CM血管选择:

从小到大穿刺方法:

为血管的一侧进针角度:

5-15进针速度:

快(38.穿刺导管的选择,P3536)“使用钢针应仅限于短期或单次给药治疗”,钢针,1安全:

不易损伤血管,保证输液是的安全。

2配合合理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患者的费用。

3减轻患者的痛苦。

4保护患者的血管。

5使患者在输液时感觉更舒适。

6提高工作效率。

7提高护理质量,给医院带来良好的声誉。

留置针,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避免使用下肢静脉及桡静脉。

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输液量大时应选择粗大的静脉输入。

成人留置针保留72-96小时,儿童无并发症用至输液结束。

若从远端静脉输入时,输液速度宜慢。

用药的顺序:

先输入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后输入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化疗药、血浆、全血、TPN输注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每次输液前要用生理盐水冲管,留置针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需长期输液,静脉很差的病人。

2早产儿(23-30周)。

3用刺激和有毒药物治疗的患者。

4长期输液家庭病床的患者。

PICC,1输液目的2输液疗程3输液速度4药物性质(PH值,渗透压)5血管的直径与血流量,选择输液工具的根据,1.胃肠外营养治疗2.抗肿瘤治疗3.抗感染治疗4.疼痛治疗5.快速补液,输液目的,输液疗程在1天以内,液体量不多,无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输注时可选用头皮针躁动不安病人的输液疗程有时虽然短,但应选用留置针以确保安全输液每天输液量1000ml或输液时间6小时或疗程在2-14天,应首选留置针疗程在14-30天首选深静脉导管疗程在30天以上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者应首选PICC疗程在2天以上需要快速输注者或输注刺激性药物者应首选CVC,输液疗程,一般速度:

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为了输入某些液物(如抗菌素、激素、维生素、止血液、治疗肝脏疾病的输助药等)时,一般每分钟5ml左右。

通常说的输液速度(40-60)滴(2.6-4ML/min)快速:

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小时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

慢速:

颅脑、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

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分钟在24ml以下,有些甚至需要在1ml以下。

输液速度,药物的性质,5%GS、10%GS、50%GS的PH=3.25.50.9%NS、PH=4.57.05%GSNSPH=3.5-5.5复方氯化钠PH=4.5-7.55%NaHC03PH=7.58.520%甘露醇PH=4.56.5低分子右旋糖苷GSPH=3.56.0多巴胺PH=2.54.510%KCLPH=4氨苄PPH=10,常用药物PH值,正常值:

280-320mosM/L。

大于600mosM/L,则24小时后必定引起静脉炎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阿奇霉素2805-FU650环磷酰胺352长春新碱6105%葡萄糖3520.9%盐水3083%氯化钠1030TPN1400甘露醇10985%碳酸氢钠119050%葡萄糖2526,常用药物渗透压,血管的直径与血流量,静脉输液的理念,全疗程“一针治疗”“无钢针”病房,静脉充盈方法研究,穿刺无痛技术研究,静脉输液新产品,静脉输液护理,正确的冲封管,输液前:

1.人员(病人.护士)2.药品(药品的配置)3.输液用具4.护理告知输液中:

1.合理安排输液顺序2.规范输液无菌操作3.严格控制输液量与速度4.提前做好应对输液反应的防治准备输液后:

注意巡视输液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1.防止因体位改变造成输液加快2.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输液安全三个环节,一建立建全输液管理制度1.建立输液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外渗,输错,漏输,不良反应)2.建立严格的查对制度并落实是避免差错的最重要的措施。

3.建立静脉治疗的规范和流程A、双人核对医嘱B、执行者准备药液三次核对一次签名(准备药液.加药前.加药后核对、最后一步签名C执行者床旁十步查对法:

查对患者身份.查对床号.查对药品及药液质量.查对浓度.查对剂量.查对有效期.查对给药时间.查对给药途径.执行操作中穿刺前查对.操作后查对并签全名。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措施,穿刺工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评估,严格无菌操作,1.环境清洁,少污染,减少人员走动,有条件做好人环境的消。

2.培养护士慎独的工作修养。

3.加强人员的培训:

加强基础知识培训、加强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加强护士安全输液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培训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输液环境及人员管理,学习药物新知识,特殊药物的应用,加强输液微粒的管理,静脉炎的预防,输液患者的用药教育,输液反应的管理,静脉炎的分级,静脉炎的处理,渗出的分级,渗出的临床症状,输液外渗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