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 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178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8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化学平衡 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 习题.docx

《化学平衡 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平衡 习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平衡 习题.docx

化学平衡习题

化学平衡

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达平衡时N2浓度为wmol/L,若相同条件下,向体积相同的另一容器中加入2molNH3和1molHe,达平衡时N2浓度为

A.大于wmol/LB.等于wmol/L C.小于wmol/L D.无法确定

3.对于反应A(s)+2B(g)

3C(g)-Q,物质C的体积分数C%跟外界条件X、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表示温度,X表示压强,且Y3>Y2>Y1

B.Y表示压强,X表示温度,且Y3>Y2>Y1

C.X表示压强,Y表示温度,且Y1>Y2>Y3

D.X表示温度,Y表示压强,且Y1>Y2>Y3

4.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

2NO2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

5.一定温度下,将

molPCl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达到如下平衡:

PCl5(g)

PCl3(g)+Cl2(g),测得平衡混合气体压强为p1,此时再向反应器中通入

molPPCl5,在不变的温度下再度达到平衡,测得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p1>p2B.PCl5的分解率增大C.2p1

6.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I2和1molH2发生反应H2(g)+I2(g)

2HI(g),达到平衡,HI的体积为b%。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HI的体积为b%的是()

  A.4molI2+2molH2 B.1molI2+2molHI  C.1molH2+2molHI D.2molHI

7.今有甲、乙、丙三瓶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氯水,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丙瓶不变。

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

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O2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Ar

9.将2molA和1molB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

2A(g)+B(g)  xC(g)达到平衡,测得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c%;若开始充入容器中的是0.6molA,0.3molB和1.4molC,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c%,则x的值可能为

A.2  B.3  C.4    D.5

10.一定温度下,将2molPCl3和1molCl2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PCl3+Cl2

PCl5。

各物质均为气态。

达平衡后,PCl5为0.4mol。

若此时再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PCl5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    B.0.2mol    C.0.2

11.在一个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xC(g),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

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

平衡后若缩小容器体积,C的浓度c(C)、C的体积分数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正反应速率[V(正)],随压强(P)的变化,一定符合的是

12.已知N2(g)+3H2(g)

2NH3(g)+92.4kJ。

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N2和8molH2达到平衡时生成1molNH3。

现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容器中充入xmolN2ymolH2和2molNH3,达到平衡时,NH3的质量分数与原来相同,且放出热量46.2kJ。

则xy的值为

A.1.5,6.5 B.2,8  C.5,21 D.3,13

13.已知可逆反应:

aA(g)+bB(g)cC(g)中,各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温度T1和T3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温度T2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密闭容器中,有反应:

A2+B2

2AB,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

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

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

 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15.对于可逆反应:

2A(g)+B(g)2C(g)+Q,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C.D.

1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Q(Q>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I      

I             IIIII

A.图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II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III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

1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

aX(g)+bY(g)

nW(g)-Q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

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

18.将2molA和1molB充人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十B(g)

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

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2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1molA、1molB、6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A、0.3molB、1.4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2或3

19.在恒温、恒容下,有反应2A(g)+2B(g)

C(g)+3D(g),现从两种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途径I:

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途径II:

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6mol/l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反应速率V(A)等于途径II的反应速率V(A)

D.达到平衡时,途径I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途径II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的1/2

20.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

 

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X和2mol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

2X(?

)+Y(?

aZ(g)。

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Ⅰ>Ⅱ

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Ⅰ>Ⅱ

C.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

D.平衡时Ⅰ容器的体积小于VL

2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0.5N2(g)+CO2(g)+373.2kJ。

右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催化剂

B.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

C.降低温度

D.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

22.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B(g)

C(g),若开始时通入lmolA和l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开始时通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3amol。

B.若开始时通入xmolA、2molB和l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mol和3amol则x=2,y=(3—3a)。

C.若开始时通入4molA、4molB和2molC,到达平衡后,B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4mol。

D.若开始时通入2molA、2molB和lmolC,到达平衡后,再通入3molC,则再次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23.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填序号)

A.棕红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煅烧粉碎的硫铁矿有利于SO2的生成

E.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F.加催化剂使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 G.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H.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I.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J.向含Fe(SCN)3的黄色水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可使颜色变深

24.在10℃和4×105的条件下,当反应aA(g)

dD(g)+eE(g),建立平衡后,维持温度不变而压强改变,测得D的浓度变化如下:

压强(Pa)

4×105

6×105

10×105

20×105

D的浓度(mol/L)

0.085

0.126

0.200

0.440

(1)压强从4×105Pa增加到6×105Pa时,平衡向    (填“正”或“逆”)方向移动,理由是。

(2)压强从10×105Pa增加到20×105Pa时,平衡向(填“正”或“逆”)方向移动,此时平衡向该方向移动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① ;

②。

25.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和2molD,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在770K,使反应3A(g)+B(g)

xC(g)+D(s)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_________;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_________。

(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改为按不同配比作为乙的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都仍为0.2。

①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和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_ ;    。

  

②若加入0.6molA和0.2mol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应满足       ;    。

2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

X(气)+2Y(气)

3Z(气),已知加入1molX和3molY。

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Z。

(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X和6mol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X和8mol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mol。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5molX,则需加入molY,molZ,才能使平衡时Z为0.9amol。

27.如左图所示,温度不变时,把某容器分割成A、B两部分,A容器体积固定不变,B有可移动的活塞,现在A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B中充入2molSO3和1molN2,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2SO2(g)+O2(g)

2SO3(g)。

根据下列要求填写空白:

(1)固定活塞位置在3处不动,达到平衡时,设A中压强为PA,B中压强为PB,则PA与PB的关系是PAPB(填“<”、“=”、“>”)。

(2)若要使A与B中平衡状态相同,可移动活塞的位置应在处。

(3)若活塞右移到5处,达到平衡后,B中SO3为xmol,A中SO3为ymol,则x和y的关系是xy.(填“<”、“=”、“>”)。

 

28.如右图所示,当关闭阀门K时,向甲中充入1.5molA、3.5molB,向乙中充入3molA、7molB,起始时,甲、乙体积均为VL。

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

3A(g)+2B(g)

C(g)

+2D(g);ΔH<0达到平衡(Ⅰ)时,V(乙)=0.86VL。

请回答:

(1)乙中B的转化率为;

(2)甲中D和乙中C的物质的量比较:

(填“相等”、“前者大”、“后者大”);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乙的体积为(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29.如图,A中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

关闭开关K,先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再向A

中充入1molX和1molY。

起始时A、B的体积都为aL,

在相同的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都开

始发生下述反应X(g)+Y(g)

2Z(g)+W(g),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为1.2aL,则

(1)A中X的转化率

(A)=。

(2)A、B中X的转化率

(A)    

(B)(填“>”、“<”或“=”)。

(3)打开开关K,保持温度不变,再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4)假设该反应的热效应为0,即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容器内的气体具有理想气体的特征,在(3)所述平衡的基础上,同时等幅提高A、B内气体的温度,且均升至原温度(单位为:

K)的n倍(n>1)。

此时A容器内气体的体积V(A)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与n的函数关系是V(A)=。

30.已知T°、pkpa时,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内充有1molA和1molB。

保持恒温、恒压反应A(g)+B(g)

C(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

试回答有关问题。

(1)欲使温度和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内充入2molA2molB,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C的体积分数为。

(2)若另选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使1molA和1mol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40%,则该密闭容器的容积为。

答案:

1C 2B 3A 4A 5AD 6AB 7AD 8B 9AB 10D 11D 12C 13B 14C  15AD16BD 17AB 18BD 19AD 20AC 21C 22C 23BDFH 

24.逆反应方向;假定压强从4×105Pa增加到6×105Pa时,平衡不移动,则[D]=6/4×0.085mol/L=0.128mol/L,由于0.128>0.126,所以实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正反应是一个气体总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即a<d+e。

正反应方向;第一个条件是压强从10×105Pa增加到20×105Pa时E从气态变成了液态甚至固态,第二个条件是a>d。

25

(1)2;3 

(2)相等 不相等(3)4/3<n(C)<4;n(C)=3.6 n(D)>1.8

26 2a61.9,1.2

27 <  3  <

28 20% 后者大 0.29a

29 

(1)40%

(2)>(3)2.6a(4)增大,V(A)=(3.6n-1)a

30 10/7VL40%5/7VL

一、选择题

1.设反应C+CO2

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2.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

2NH3

N2+3H2。

已知NH3起始浓度是2.6mol·L-1,4s末为1.0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

A.0.04mol·L-1·s-1B.0.4mol·L-1·s-1C.1.6mol·L-1·s-1D.0.8mol·L-1·s-1

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SO2+O2

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SO2、O2、SO3共存B.SO2与SO3的浓度相等

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4.反应2A(g)

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

5.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

c(A2)=0.58mol·L-1,c(B2)=0.16mol·L-1,c(C)=0.84mol·L-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2A2+B2

2A2BB.A2+B2

2AB

C.A2+B2

A2B2D.A2+2B2

2AB2

6.一定条件下的反应:

PCl5(g)

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5分解率降低的是

A.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B.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

C.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D.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7.在一定温度下,把2.0体积的N2和6.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3H2

2NH3。

已知平衡时NH3的浓度是cmol·L-1,现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分别充入上述容器,并保持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后,NH3的浓度不为cmol·L-1的是

A.1.0体积的N2和3.0体积的H2B.2.0体积的N2、6.0体积的H2和4.0体积的NH3

C.4.0体积的NH3和1.0体积的H2D.2.0体积的NH3

8.将3mol O2加入到V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s建立了平衡体系:

3O2

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

 

9.下图为可逆反应A(g)+2B(g)

n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A.p2>p1,n<3

B.p2>p1,n>3

C.p1>p2,n<3

D.p1>p2,n>3

10.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Y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3X(g)+Y(g)

2Z(g),并达到平衡。

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X的转化率为37.5%,Y的转化率为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X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则Z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Y的转化率提高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X、Y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1.在373K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

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

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以N2O4的浓度表示的平衡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

B.在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25 mol

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12.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13.反应:

L(s)+aG(g)

bR(g)达到平衡,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图中:

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D.无法确定a、b的大小

14.合成氨反应为N2+3H2

2NH3,今有A、B、C、D四个容器,每个容器中有两种操作,两种操作分别达到平衡后,操作1中N2和操作2中NH3转化率之和一定不为1的是(起始体积相等)

A.恒温恒容:

操作1:

加1molN2+3molH2,操作2:

加2molNH3

B.恒温恒压:

操作1:

加1molN2+3molH2,操作2:

加2molNH3

C.恒温恒容:

操作1:

加1molN2+3molH2,操作2:

加3molNH3

D.恒温恒压:

操作1:

加1molN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