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66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常见化合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3~6.6

6.8~8.0

A.橘子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思路解析】橘子、葡萄、牛奶的pH都小于7,显酸性,所以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吃,玉米粥的pH接近或略大于7,故答案选D。

【答案】D

【点评】该题考查酸碱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试题难度较小。

44·

1)44.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置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思路解析】碳酸钙含钙元素,和胃液中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钙离子,生理盐水

是0.09%的氯化钠水溶液,碳酸氢钠可以和胃液中盐酸反应,减缓胃酸过多,所以B、C、D说法都正确。

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烹调食物,故答案选A。

【点评】该题考查常见酸碱(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主要用途,试题难度较小。

(2011佛山市·

2)9.化学学习中要善于总结规律,认识物质时要抓住“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铵盐是一类含NH4+的盐,下列有关铵盐的认识错误的是

A.都易溶于水B.受热都易分解

C.都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D.铵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都会升高

9.【思路解析】可以思考生活中的铵盐,如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铵、硝酸铵等,很容易可以确定D不正确。

【点评】该题考查盐类中的铵盐,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判断。

很多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试题难度较大。

20·

6)20.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是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着广泛的用途。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阴离子对应的酸都是(填化学式)

(2)碳酸钠常用作食用碱,水溶液pH(填“﹥”“﹦”或“﹤”)7。

(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常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中的化学式为。

(5)干粉灭火器利用碳酸氢钠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20.【思路解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阴离子都是碳酸根,所以对应的酸都是碳酸;

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pH﹥7;

胃酸主要是盐酸,NaHCO3+HCl=NaCl+H2O+CO2↑;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以算出化学式;

干粉灭火器利用碳酸氢钠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产生了二氧化碳,隔绝氧气灭火。

【答案】

(1)H2CO3

(2)>

(3)NaHCO3+HCl=NaCl+H2O+CO2↑(4)CO2

(5)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因而隔离了空气而灭火.

【点评】该题考查碳酸盐的相关知识。

试题难度中等。

(2011河南省·

10·

1)10.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CuSO4、NaCIB.BaCI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

10.【思路解析】溶液为无色透明可以确定不能有带颜色的物质,A中FeCL3是黄色的,CuSO4是蓝色的;

B中BaCI2和Na2SO4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NaOH也

不能和PH=1的酸性物质共存;

C中CaCl2和Na2CO3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CaCl2和AgNO3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

【点评】该题考查各物质的颜色及相互反应。

难度中等。

20.(4分)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可与水反应:

Cl2+H2O=HCI+HCIO(

次氯酸)。

右图是探究物质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实验。

(1)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2)写出右图C中C1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HCIO+NaOH=NaCl0+H2O)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D中布条褪色而A中布条不褪色,由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

的物质可能有哪些?

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消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20【思路解析】该题属于实验探究题。

(1)闻气体气味时,应采用扇气入鼻法,防止因

吸入过多气体而中毒

(2)C1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先参考Cl2+H2O=HCI+HCIO和HCIO+NaOH=NaCl0+H2O,综合到一起即可写出,(3)D比A中多的是盐酸和次氯酸,所以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也可能是这两种物质;

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漂白性

,应排除盐酸的作用即可,所以可采用取一红色布条,在上面滴加盐酸,布条不褪色。

(1)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氧气的气味。

(或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fL。

(2)Cl2+2NaOH=NaCl+NaClO+H2O.(3)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盐酸和次氯酸。

取一红色布条,在上面滴加盐酸,布条不褪色。

【点评】本题属于典型的实验探究和信息题。

第二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难点。

试题难度

较大。

(2011年湖南衡阳)

【解题思路】溶液的酸性越强其pH越小,由于柠檬的pH小于橘子的pH,因此柠檬酸性比橘子的酸性强,故C错误。

【答案】C

【点评】读图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教学中加强。

【解题思路】

熟记常见物质的用途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④

(2)③(3)②(4)①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解题思路】熟记饮用酒的主要成分的俗名或化学名称、酒精的化学式以及燃烧产物和配平是关键。

【答案】酒精或乙醇C2H5OH或CH3CH2OHC2H5OH+3O2

2CO2+3H2O

【点评】化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化学,学好化学。

(2011.湖北武汉)33.(6分)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

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

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

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解题思路】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可知,一定有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只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

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

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还有氯化钠,因为过量硝酸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完,硝酸银与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有HNO3、NaNO3和Ca(NO3)2;

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在操作、试剂均给定的

情况下,只有选择氯化钡溶液。

因为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没有明显现象,而氯化钡可以反应完碳酸钠,消除碱性的干扰,滤液仍为红色可证明有氢氧化钠。

(1)Na2CO3HCl

(2)HNO3NaNO3Ca(NO3)2

(3)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仍然呈红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是实验型推断题。

要解决好该题,除了掌握好酸、碱、盐的性质外,对物质的除杂,实验的逻辑推理要求都很高。

在最后一问中,

直接去找有现象的试剂很难发现答案,但通过全局分析后可以得出BaCl2溶液消除了碳酸钠的干扰后就能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江苏苏州)19.下列区别两种

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解题思路】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都是黑色固体,都难溶于水,所以A错;

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分别是中性、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B错;

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都是碱性溶液,都可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所以D错;

碳酸氢铵充分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气体,无固体残留,氯化钠受热不反应,可用加热法鉴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所以

C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知识。

物质的鉴别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初中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

观察色态、闻气味、感知硬度大小、测密度、磁铁吸引等;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加热法、沉淀法、气化法、置换法、反应是否变色等。

鉴别物质的实质是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以及发生反应的现象不同加以区分。

(试题难度“难度中等”)

江苏苏州)26.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解题思路】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敞口时,只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质量增加,所以A错;

浓盐酸是挥发性的酸,不能用来干燥氧气,所以C错;

稀盐酸与氢

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的氯化钡易溶于水,实验无明显现象,所以D错;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铁锈反应,生成易溶性氯化铁、硫酸铁,所以均可除去铁锈,所以只有B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两酸”的性质和用途,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两酸”的个性与共性。

江苏苏州)30.酸、碱、盐在

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解题思路】草木灰(含K2CO3)显碱性,碱性物质与铵盐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这是铵盐的特性),降低肥效,所以A不合理;

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冬天气温降低,纯碱的溶解度减小,湖水很易形成纯碱的饱和溶液,所以会有纯碱晶体析出。

即人们所谓

的“盐碱湖、冬捞碱”),当然还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此法举世闻名),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B合理;

C符合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知识。

倡导学以致用的理念。

试题“难度较大”)

江苏苏州)33.(6分)氯化钠是

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填序号)。

A.研钵B.量筒

C.烧杯D.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A.B.C.D.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等仪器。

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1)、

(2)、(3)是关于实验仪器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滤纸的折叠、玻璃棒搅拌、酒精灯加热温度的调控等操作技巧方面的内容,(4)是关于实验误差成因的分析,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开阔思考。

(1)A

(2)D(3)蒸发皿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

(4)ABD

【点评】本题与苏州20111年13题均考查“粗盐提纯”的实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一种

常见的化学题型。

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实验的基本环节:

粗盐研磨(可用研钵将大块粗盐压碎研细)、称量粗盐并量取水、溶解、过滤、蒸发、转移并称量精盐、计算精盐的产率,并能对实验误差进行合理分析,其中误差分析是难点。

【考点梳理】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混合物彼此分开,从而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其原则是:

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

易复原(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有:

1)、常见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

主要有过滤、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分馏、萃取、渗析、升华凝华等

2)、常见的化学方法:

(1)吸收法:

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

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液体作为吸收剂

(2)沉淀法:

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3)气体法:

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

(4)转化法:

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

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之间的转化为常见

(5)溶解法:

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

3)、综合法

溶解过滤蒸发

江苏苏州)36.(8分)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

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具体的检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其质量为ag;

再向其中加入样品。

称得总质量为m1g;

②加热该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2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用▲(填仪器名称)将加热后的坩埚放到▲中(填序号)冷却。

(3)根据题意,用a、m1、m2的代数式表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4)步骤①、③和④都需要用到精度为0.1g的托盘天平称量,若本题中(m1-m2)的值超过0.6g,假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至少需称样品多少克?

(1)根据“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这

一信息很容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移取热的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放在石棉网上;

(3)显然,剩余固体为碳酸钠,其质量为(m2-a)g,其中一部分是原有的,一部分是生成的,用生成的碳酸钠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会使问题复杂化。

用差量法可简化计算:

根据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可表示出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共有(m1-m2)g,可计算出原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84(m1-m2)/31g,因为原样品质量为(m1-a)g,所以,原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84(m1-m2)/31(m1-a)或84(m1-m2)/31(m1-a

)×

100%.;

(4)解法一:

可设样品的质量为x,则碳酸氢钠的质量为90%X。

若本题中(m1-m2)的值超过0.6g,即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超过0.6g,先按最小值0.6g计,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X≈1.8g;

解法二:

84(m1-m2)/31(m1-a)=90%

,计算得:

X≈1.8g

【答案】

【点评】本题属于定量化学实验试题,是一种较高要求的深层次的实验考查形式。

解题关键是认真审题、析题、掌握差量法这一计算技巧。

(试题难度“难度较大”)

盐城)10.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pH会发生相应变化。

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其新鲜度的变化情况为

A.越来越新鲜B.趋向腐败变质C.没有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

【解题思路】通过图,我们可以看出新鲜肉、鱼到次鲜肉、鱼到变质肉、鱼的pH是逐渐变大的,当测定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时,肯定是趋向变质了。

【点评】本题通过鱼肉的变化与pH的关系,考查酸碱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图像找出肉、鱼由新鲜都变质的pH是如何的,从而确定新鲜度的变化情况。

对于该种类型的题目一定要找出图像中的信息。

本题难度较小。

盐城)14.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B.H+、Na+、NO3-、CO32-

C.K+、Ba2+、OH-、SO42-D.K+、Ag+、NO3-、C1-

【解题思路】在B中H+和CO32-能结合生成H2O和CO2,C中Ba2+和SO42-能结合成BaSO4,D中Ag+和C1-结合生成AgC1,都不能大量共存,只有A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

【点评】所谓的在水中大量共存就是阴阳离子之间不会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水。

本题难度中等。

江西,8题,2分)下列购买的物质中不能作为氮反使用的是()

A.硫酸铵[(NH4)2SO4]B.氨水(NH3·

H2O)C.硝酸(HNO3)D.尿素[CO(NH2)2]

【解题思路】氮肥是能提供氮元素的物质,但硝酸有腐蚀性,施用后使农作物腐蚀,达不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效果。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化肥的知识,同时对酸和碱的腐蚀性进行考查,本题易忽视的就是酸与碱的腐蚀性,虽然浓氨水具有腐蚀性,但通常使用的是稀氨水,硝酸不论浓或稀的都有强

腐蚀性,本题难度较大。

江西,10题,2分)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

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

分数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显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A、B一定都有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消耗A的质量

【解题思路】从图像中曲线可知,A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B与酸快,由于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根据反应实质:

M(金属)+2H+=M2++H2↑,可知

(1)不同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不同;

(2)相同质量的

金属完全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或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相对原子质量较多的金属更多;

(3)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参加反应的氢离子一样。

根据

(1)、

(2)可知,图示反应中可能两种金属都过量,也可能只是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A过量

,即B不正确,根据(3)可知,参加反应的氢离子相同,由于盐酸和硫酸中的氢元素在水溶液中都能全部离解成氢离子,且一个氯化氢分子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一个氢离子,一个硫酸分子在溶液中可以离解出二个氢离子,所以等溶质质量的两种酸中,盐酸所含氢离子更多

,说明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更大,C正确,根据

(2)可判断消耗A的质量较B的质量小,D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本题难在两点:

一是用图像表示有关信息,二是参加反应的酸是质量分数相同、但溶质不同的酸。

本题关键是从M(金属)+2H+=M2++H2↑入手分析,本题难度较大。

江西,11题,2分)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重的是()

A.氢氧化钠  B.碳酸氢铵   C.浓盐酸   D.

【解题思路】露置在空气扣质量会增加,说明该物质能吸收空气中的某些成分,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并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变质,质量增加,碳酸氢铵易分解,其质量会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由于挥发质量减小,质量增加的还有氧化钙,浓硫酸,铁

粉等。

【答案】A氧化钙(或浓硫酸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抓住质量增加是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中

的一种或多种,如果不认真审题会误选C,本题难度较小。

江西,15题,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用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

【解题思路】用氢氧化钡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会引入新杂质氢氧化钠,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除去氯化钙中混有的少量盐酸,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太小,不能用点燃方法除去,同时点燃时会引入新的杂质

氧气,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可与碱溶液反应,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吸收。

【答案】B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离与提纯。

关键是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和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本题易误选C,本题难度中等。

江西,23题,4分)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

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