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755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1.docx

高考物理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直线运动1

1.(2013重庆一中摸底)飞机从停机坪沿直线滑出,在第1秒内,在第2秒内,在第3秒内的位移分别是2m、4m、6m,那么()

A.飞机做匀加速运动

B.飞机做匀速运动

C.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答案:

D解析:

不能确定是否做匀加速运动,飞机不是做匀速运动,选项AB错误;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v=

m/s=4m/s,选项D正确C错误。

2.(2013浙江十校联考)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

B解析:

“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选项B正确A错误;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选项C错误;由于题中没有时间和位移,不能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3.(2013广西三校联考)两石块A、B从同一高处自由下落,石块A比石块B早下落2s。

令石块B开始下落的时刻为计时起点,取石块B为参照物,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A运动的图象是()

答案:

BC解析:

取石块B为参照物,A做匀速运动,能正确表示石块A运动的位移图像是B,速度图象是C。

4.(2013安徽江南十校摸底)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

D.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答案:

A解析: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正,选项A说法错误;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A说法正确;若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C说法正确;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可以与速度方向垂直,选项D说法正确。

5.(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答案:

ABC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选项ABC正确D错误。

6.(2013广西三校联考)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

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A.

B.

C.

D.

答案:

D解析:

设小球上抛的最高点距A点的距离为hA,距B点的距离为hB,根据树枝上抛运动规律,hA=

g(

)2,hB=

g(

)2,A、B两点间的距离为hA-hB=

.,选项D正确。

7.(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

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26m/s

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71m/s

C.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

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答案:

D解析: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

m/s=9.26m/s,选项A说法正确;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

m/s=8.71m/s,选项B说法正确;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选项C说法正确D不正确。

8.(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一步行者以6.0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5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答案:

B解析:

在跑到距汽车25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当汽车加速到6.0m/s时二者相距最近。

汽车加速到6.0m/s用时间t=6s,人运动距离为6×6m=36m,汽车运动距离为18m,二者最近距离为18+25m-36m=7m,选项AC错误B正确。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先减小后越来越远,选项D错误。

9.(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B.1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第1秒内质点受合外力是第5秒内受合外力的2倍

D.3秒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答案:

C解析:

根据vt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可得,质点前7秒的位移为1m,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7m/s,选项A错误;3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第1秒内质点的加速度是第5秒内质点加速度的2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第1秒内质点受合外力是第5秒内受合外力的2倍,选项C正确;3秒末质点速度为零,没有回到出发点,选项D错误。

10.(2013武汉摸底)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一t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s时,甲、乙相遇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s~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D解析:

在t=1s时,甲、乙速度相等,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在t=2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都开始减小,选项B错误;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不改变,选项C错误;在t=2s~t=6s内,两车加速度相等,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

11.(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

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答案:

D解析:

当物体做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选项D说法不正确。

12.(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某人在t=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B.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不能求出第3s末到第7s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D.能求该质点加速度

答案:

BD解析:

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可以得到运动的加速度a,可以得到2.5s末和6.5s末的瞬时速度。

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A错误BD正确;应用位移公式可以得到任意时间内的位移,选项C错误。

13.(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如图所示为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物体向东北方向运动,AB段物体向东运动,BC做又向东北方向运动

B.OA段与BC段物体运动方向相同,AB段物体静止不动

C.因OA段和BC段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所以OA与BC的斜率相同

D.OA段、AB段、BC段物体通过的位移均相同

答案:

BC解析:

OA段物体沿s轴方向运动,AB段物体静止,BC段物体又沿s轴方向运动,选项AD错误B正确;因OA段和BC段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相等,所以OA与BC的斜率相同,选项C正确。

14.(2013衡水中学调研)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速度图象如图实线所示。

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B.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

C.A、B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答案:

ABC解析:

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选项AB正确;根据位移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B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

,B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

,选项C正确D错误。

15.(2013衡水中学调研)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sB.0.7sC.1.5sD.2s

答案:

B解析:

设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t,则有,v1t+v12/2a=56,v2t+v22/2a=24,联立解得t=0.7s,选项B正确。

16.(2013衡水中学调研)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小3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2m/s2C.3m/s2D.4m/s2

答案:

C解析:

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s末的瞬时速度,在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s末的瞬时速度,△v=3m/s,由△v=a△t解得a=3m/s2,选项C正确。

17.(2013衡水中学调研)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1)∶(

)∶(2-

答案:

BC解析:

根据题述可知每两个相邻垫圈之间的距离查为恒量24cm,由△x=aT2可知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选项AD错误B正确;由v2=2gx可知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选项C正确。

18.(2013安徽师大摸底)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

答案:

B解析:

由△x=aT2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选项A错误B正确;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0.2m/s,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1=v-aT/2=0.2m/s-0.3×0.5m/s=0.05m/s,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2=v+aT/2=0.2m/s+0.3×0.5m/s=0.35m/s,选项CD错误。

19.(2013吉林摸底)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C.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答案:

B解析:

a、b两物体同地同一直线运动,从速度图象看速度都为正值,即同向行驶.a的加速度a=

=1.5m/s2,b的加速度a′=

=2m/s2.,所以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即A项错误。

.20s时,a物体速度达到v=40m/s而b物体仍静止,只有当40s时,即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a、b两物体才相距最远,此时相距的距离为Δs=(800m+500m)-400m=900m,

.所以CD项错误。

当60s时a的位移为sa=

×(10+40)×20m+40×40m=2100m..。

而b的位移sb=

×40×100m=2000m,所以a在b的前方即B项正确.

20.(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t=t1时刻相交,乙车从t=0开始到停下所通过的位移为S。

t=0时刻,甲在乙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时刻为t’,则下列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A.t’=t1,d=

B.t’=t1,d=

C.t’=

,d=

D.t’=

,d=

答案:

C解析:

【解析】由甲乙两车的v—t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2v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若t’=t1,d=

,,可以使两车相遇两次,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以后乙车速度小于甲,不能第二次相遇,选项AB错误;若t’=

,d=

,第一次相遇后,乙车速度大于甲,根据v-t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可得第二次相遇在

,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21.(2013安徽师大摸底)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

答案:

B解析:

由△x=aT2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选项A错误B正确;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0.2m/s,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1=v-aT/2=0.2m/s-0.3×0.5m/s=0.05m/s,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2=v+aT/2=0.2m/s+0.3×0.5m/s=0.35m/s,选项CD错误。

22.(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5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m

答案:

BC解析:

物体在第2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选项C正确;物体在2s末、5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0m,选项D错误。

23.(2012.9月南昌一中月考)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述,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四辆车均做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0~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路程相等,丁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丙车通过的路程,选项B错误;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选项C正确;0~t2时间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24.(2013重庆一中摸底)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密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值转化为测量长度和时间。

具体的做法是:

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A.

B.

C.

D.

答案:

B解析:

设小球上升的最高点距抛出点的高度为h,则有h=

g

,h-H=

g

联立解得g=

,选项B正确。

25(2013江苏名校摸底测试)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

(1).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

(2).开始刹车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

(3).汽车刹车后前3秒汽车滑行的距离。

25.(l3分)解析:

(1)由v0=at得,刹车时间t=6s。

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L=

=90m。

(2)由L1=v0t1-

at12代人数据50m=30×t1-

×5×t12

解得从开始刹车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t1=2s。

(3)L2=v0t2-

at22=30×3m-

×5×32m=67.5m。

26(2013武汉调研)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s内通过的位移为6m,在紧接着的1s内通过的位移也为6m。

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

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0,通过第一段位移为x,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x=v0t1+

at12。

通过这两段位移为2x,2x=v0(t1+t2)+

a(t1+t2)2。

联立解得:

a=

代入数据得:

a=2m/s2。

27.(8分)(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其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8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止,问:

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

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8分)解:

B车刹车至停下来过程中,由

(1分)

=-

=-2.5m/s2。

(1分)

假设不相撞,设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对B车有

(1分)

解得t=8s(1分)

此时,B车的位移有

(1分)

A车位移有

(1分)

故两车不会相撞,两车最近距离为△x=5m。

(2分)

28.(16分)(2013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25m/s.警车发动后刚好用12s的时间追上货车,问:

(1)警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多大?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8.(16分)

解:

(1)设t0=5.5s内货车位移为s0,则s0=v0t0=10×5.5m=55m(2分)

若12s内警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t2=v0t+s0(2分)

解得:

a=2.43m/s2。

(1分)

此时警车速度为:

vmax=at=29.2m/s>25m/s(1分)

因此警车的运动应为: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设其加速时间为t1,则:

vmax=at1,   

at12+vmax·(t-t1)=v0t+s0      (3分)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

a=2.5m/s2(2分)

(2)当警车的速度达到货车的速度时,两者间的距离最大,设所需时间为t2,则:

           v0= at2   (2分) 即t2=4s(1分)

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smax=v0t2-

at22+s0=75m。

(2分)

29.(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前面的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车,当电车行驶100m后被追上,此时汽车的速度恰好是电车速度的4倍,求汽车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多远?

.解.设汽车运动t时间追上电车,汽车行驶S1,电车行驶S2,开始时两车相距S0,由已知条件可知,

①……………3分

②……………3分

③……………1分

④……………3分

解得s0=100m。

⑤……………2分

30(10分)(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

汽车刹车后20s内滑行的距离。

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

在汽车停止前3秒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解:

(1)由v=v0+at可知,汽车的刹车的时间t0=(v-v0)/a=(0-30)/(-5)=6s····(2分)

由于t0

X=

v0t=

×30×6m=90(m)·······························(2分)

(2)设从刹车到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t’

由位移公式x=v0t’+

at’2可知:

50=30t’-

×5t’2

解的t’=2(s)·························(3分)

(3)此时可将运动看成做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

x1=

at2=

×5×32m=22.5(m)······························(3分)

31(10分)(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

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解:

设B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运动的位移为x1,

则有:

x1=4t+

×2t2①···(2分)

设B匀速的位移为x2,则x2=(4+2t)(12-t)=48+20t-2t2②(2分)

设A在12秒内运动的位移为x3,则x3=20×12m=240(m)③··(2分)

有题意可知:

x1+x2+84=x3④·(2分)

由①②③④联立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