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771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docx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

化学实验反思

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改进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P7页的活动与探究栏目里,对蜡烛及燃烧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

把罩在烛焰上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向烧杯里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实验效果都不理想,很多小组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本人分析其原因,有二个:

其一是因为烧杯罩在烛焰上一段时间后,使得烧杯内温度较高,倒过烧杯时,使空气形成热气流,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随热气流而散发到空气中了;其二是学生操作不熟练,把烧杯倒过来后、逗留时间大长,倒入石灰水之前,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散逸了,这样,很多小组的石灰水就没有变浑浊。

本人对该实验的改进是:

将烧杯移开火焰,倒过来之前,用一块玻璃片先盖住瓶口,再把烧杯正放在桌面,然后移开一部分玻璃片,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再盖住烧杯,振荡,各小组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了,实验效果很好。

 

2006年9月13日

 

化学实验反思

多功能的洗气瓶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洗气瓶是最普通、很重要的一种仪器,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诸多功能,解答试题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洗气瓶在化学实验中有以下一些功能:

 

一、制取气体(气体发生装置)(如图1:

制O2或CO2) 

打开橡皮塞装入固体,液体从b端流入(注意:

瓶内的液面要液封b管口)后立即夹紧橡皮管,产生的气体从a导管导出。

为了克服从b管添加液体不便这个缺点,可将b管改为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二、贮气(收集气体)

 

   洗气瓶集传统的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于一体,用导入不同气体的进出方向即可进行多种气体收集。

1.排空气法收集:

(如图2)

如: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

O2或CO2),气体从b端进,空气从a端出。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

H2),气体从a端进,空气从b端出。

 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b导管。

2.排水法收集:

(如图3)

瓶中盛满水。

气体从a端进,水从b端出。

三、洗气(除杂质)

洗气瓶内装有吸收杂质的液体,混和气从长端进、短端出(即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

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H2SO4。

混合气体从a端进,两次洗气后CO从右b端出。

 

四、验气(检验或证明某气体)(如图5)

 

洗气瓶内装有验某气所需试剂,检验时必须要有现象来证明。

气体流向是:

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

(即a进b出)如检验H2中是否混有HCl:

应通过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应通过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五、量气(测量气体体积)(如图6)

瓶内盛满水(也可不盛满):

气体从a端进,水从b端出。

用量筒测排出水的体积,则为该温度,压强下所产生的气体体积。

若气体能溶于水,可在瓶内水面上加一层油。

 

2007年7月15日

 

化学实验反思

对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人教版课程标准论断教材P124页的活动与探究栏目里,有一个实验步骤是:

用导气管对准烧杯里热水中的白磷吹少量氧气(或空气),再观察现象。

实验过程中,白磷在热水中融化,吹气时,白磷会浮上水面,裸露在空气中而发生燃烧。

为了避免白磷上浮于水面,该实验可做如下改进:

改进方法是;在导气管一端连接一个小漏斗,将小漏斗侧着插入水下,盖在热水中的白磷上面、这样白磷就不会浮在水面,而在水下着火燃烧,而且生成的白烟(五氧化二磷)。

也不容易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2006年12月18日

 

化学实验反思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教学反思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可操作性很好,有利于学生动手、观察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现对部分实验内容的具体操作做一些探讨,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建议和成功经验一起交流。

该实验操作因在9月份,气温较高,蜡烛燃烧烧杯壁有水雾的现象不明显,所以要指导学生在最初的几秒仔细观察,时间稍长,烧杯就被烤热,轻微的水雾马上消逝。

建议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补做,时值12~1月份,现象明显,证明石蜡中也含氢元素。

另外,实验中所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对于没有操作经验的学生来讲,此举的成功率很低。

建议改用图1装置,蜡烛在烧杯中燃烧一会儿取出,再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图1

 

2007年9月7日

 

化学实验反思

活动与探究──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教学反思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1.要指导学生收集从肺中呼出的气体,即用鼻吸气后用嘴吹出,不要鼓腮。

忌用嘴吸气、鼓腮吹气,否则会造成该实验步骤3的探究结论情况复杂。

(当然,用两种方法吹气,多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引导学生进行较为复杂的探究,则另当别论。

2.该实验的步骤4,同样会因9月份气温高,呼出时嘴和玻璃片必须凑得很近才有短暂现象。

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一般都知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因此建议插入讨论和举例,如“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再戴口罩,眼镜为什么易模糊”等也可达到目的。

 

2007年9月16日

化学实验反思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教学反思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可将直径25mm(大一点则更好)的试管截去底部,组成图2装置,操作更简单。

燃烧完毕后,随着温度的下降,液面逐渐上升至1/5高度(相对于烧杯内液面)。

图2

2006年9月18日

 

化学实验反思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实验的反思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要注意用新配置的

溶液;将铜丝擦净插入

溶液后切勿搅动(或受震动),静置片刻后即能看到铜丝上“长”满银白色的银絮,溶液变蓝色,获得教材图示的效果。

 

2007年4月5日

 

化学实验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

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

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

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

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

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

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

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

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2008年3月25日

 

化学实验反思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

老凹坝中学——唐加品

在教学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农村中学,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更好贯穿新课程理念,这是我思考的问题。

对于该课,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法,我改变了以往在第一课时处理实验的模式,而是把所有知识上完后与下一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相结合,安排了一节分组实验课,要求学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实验,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预习了新课,为下一个课题的讲解打下基础,而且有效利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感觉自己还不是很好地让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相结合,曾尝试过多种讲解方法,包括把实验和教学同步结合,边实验边讲解,但实验条件,实验课堂的控制,有限的教学时间要求学生要达到的目标都困扰着我,最终确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并在两个班中实施了。

效果还可以,但我仍然觉得让学生更多的通过实验探究,亲生体会实验的快乐,让化学实验探究学习真正走入学生心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和爱上化学是我追求的最高目标。

还望同仁多提意见!

2008年4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