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016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第一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凑十”准备课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给9、8、7、6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2、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具准备:

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

“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

“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

1和9组成10。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

1、哪个小朋友知道植树节使几月几日?

(3月12日)

2、植树节这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人民公园植树,有十个坑,已经种了9棵树,再种几棵才能吧这十个坑填满?

教师板书:

9+()=10

给9凑十需要几?

9加几等于10?

(生答)

3、教师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凑十”

(教师板题:

“凑十”)

三、新授:

1、学生动手摆小棒,分别给9、8、7、6凑十。

如:

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再摆1根凑成十,9+1=10)

(8、7、6凑十教法类似)

2、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给9、8、7、6凑十各需要几,你们还记得吗?

3、下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

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

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

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

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十什么?

(凑十)

4、你们还知道其他可以凑成十的数吗?

小组4人交流,边摆边说。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

妈妈叫小明去买10个鸡蛋,他先买了5个鸡蛋,再买几个才凑够

10个鸡蛋?

(5+(5)=10)

2、指名学生自编题目,其他学生列式计算,再对答案。

3、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要求用我们今天刚学习的“凑十”法来做:

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9凑1

“为什么要挪一个?

4、拍手说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

大家一起把十凑,

9凑1,8凑2,

7凑3,6凑4,

两5相凑刚好够!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

9+=108+3=7+4=

8+=109+3=9+6=

7+=108+6=6+3=

6+=105+=105+7=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自己编题来考考他们,看哪个

小朋友最厉害,编的题目最多,考倒爸爸和妈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9加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

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88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

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

“还有多少盒?

师:

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

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

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

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

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

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

(板书9+4)

师:

9加4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

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

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

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

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

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

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

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

9+6)

师:

9+6等于多少呢?

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

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

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

(“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

(“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

9加几)

教师指出: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9加几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练习二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口算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

2、与同桌说一说。

3、学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

1、出示教材第90页第1题图。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指名说说。

2、出示教材第90页第4题。

学生说图,然后列算式。

指名板演,指名说说怎样算的。

三、巩固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2、3、5题。

四、数学游戏__找朋友。

1、把第5题的算式制成动物头饰,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玩法:

一名学生说“我是9+3”,另一学生说“9+3=12,我是12,我们是好朋友。

2、针对活动情况进行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8、7、6加几

教学内容:

书91页8、7、6加几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法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具准备:

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天气非常好,同学们在上跑步只见前面包来了8个同学,后面又跑来了5个同学。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同学们相帮这个忙吗?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数出来的、8后边继续数、凑十法(8和2、5和5凑十)教师小结:

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方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2、8+5应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3、一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4、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小结“凑十”的方法:

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

(一样)

例3那老师这里有一组题目8+9,看那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汇报:

2和8凑十、9和1凑十、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

 

+=+=

2、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小兔找家:

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就能回到自己家。

五、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了解到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8、7、6加几(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4页的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8、7、6加几。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8、7、6加几的速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8、7、6加几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

拍手说“凑十”歌谣: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二、知道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引导学生观察。

2、练习二十一第8题。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

交流汇报。

学生自己列算式计算。

3、练习二十一第1题。

分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要求自选一题,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练习二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练习。

小组交流:

说一说图意,以及列式解答的方法。

5、练习二十一第5、7题。

教师把算式做成卡片,教师举卡片,学生说得数。

6、练习二十一第3题。

指名说说题意,在独立完成。

7、练习二十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5、4、3、2加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使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提高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具准备:

图、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5=9+3=8+5=8+3=9+4=

9+2=8+4=7+5=6+5=8+6=

2、板书8+9=?

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饿进位加法。

(板书: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独立思考

B、反馈: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3想7+5=12,所以5+7=12(以上3种板书)

C、小结:

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什么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

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4、做一做。

A看图列式(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2、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二、巩固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练习二十一第1题)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三、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5、4、3、2加几(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页的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的计算5、4、3、2加几。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8+4、9+5、7+6的。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知道练习

1、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学生说一说,再把算式写到作业本上。

2、出示练习。

在O里填上“>””<”或”=”.

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看表格,弄清题目的意思。

然后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一说。

4、学生自主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4、5题。

三、数学游戏——找朋友。

让学生出示数字卡片。

05793681042

从卡片中抽出两张,按游戏规则玩。

1、游戏规则:

(1)得数是10的两个数是好朋友。

(1)得数是12的两个数是好朋友。

(2)那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

2、游戏方式:

小组中进行。

3、每小组评出两位优生学生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用数学

(一)

教学目标

1、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正确、熟练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

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卡片口算

9+5=8+5=7+6=6+6=

8+7=7+7=6+5=8+4=

7+5=4+7=5+7=4+8=

6+9=6+9=7+9=7+8=

9+4=5+9=6+7=4+8=

说说你怎样算最后三道题的?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10-74+813-35+910-9

2+93+84+74+93+95+8

二、新授课:

1、出示例5看主题图

(1)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老师引导:

前排多少人,后排多少人?

女生多少人,男生多少人?

(3)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列式:

前排7人,后排8人,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9人,女生6人,一共有多少人?

2、抽生计算出它们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观察97页做一做主题图

学生试说图意:

1、左边有几只天鹅,右边有几只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2、白天鹅有多少只,黑天鹅有多少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完成列式,并解答。

四、作业:

1、练习二十三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抽生说一说过程。

2、完成2、3题。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用数学

(二)

教学目标

1、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0-38+49-19-88+215+3

8+77+55+63+911-19+6

8+86+78+69+82+9

2、()里应填什么数?

(1)比9大2的数是(),比7多4的数是()。

(1)写出得数是13的四道算式?

---------------------------------

-----------------------------------

3、练习

9+()=138+()=1512-()=2

()+7=14()+()=12()+()=19

4、填空

9+7=()

想:

()+()=()

()+()=()

二、新授课:

1、出示例6看主题图

(1)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抽生说图意。

(3)明白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

3、抽生演示解答。

4、出示主题图:

98页做一做

(1)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一起完成100页5题和6题。

过程同上,重点让学生多说。

2练习7题。

四作业:

1、同桌互相说一说8题题意,并列式解答。

2、独立完成思考题。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能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很快地讲出答案。

2、使学生能仔细观察事物,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一、课前组织:

1、背诵10以内的加法表。

2、口算:

9+8,9+6,8+9,6+9,9+4,5+9,9+5,9+2,2+9

二、仔细观察,探究新发现

1、揭题,明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仔细观察,竖着看、横着看有什么新发现?

3、小组交流

4、汇报并板书:

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一样

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

和一个一个大起来

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小起来

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

和一样

5、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3、这些题你是怎么计算的?

(凑十法,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一、巩固练习

游戏:

出示一些算术卡片,找得数是12的卡片(看课堂实际可多来几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