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352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docx

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有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湖南卫视推出了内地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它在借鉴韩国原版节目的基础上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老敬亲的理念,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说明(  )

①电视节目创作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法国开放了全国1.6万处历史文化遗产庆祝第29届欧洲遗产日。

之所以设立文化遗产日,是因为文化遗产(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2014年2月10日,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

央视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4月1日,2014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暨黎祖祭祀庆典活动在五指山市主会场盛大开幕。

节日期间,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举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示海南省在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海南省这样做的依据是(   )

①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形成新改革合力。

对“文化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6.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全国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仅存91万处,目前正以平均每年约2000处的速度在文化遗产目录上消失。

之所以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们的不同建筑艺术体现了建筑文化的(   )

A.多样性       B.社会性    C.趋同化倾向   D.积极作用

8.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说:

“凡是在知识上有进步而在道德上没有进步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这说明(  )

A.科学文化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科学文化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科学文化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D.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9.近年,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自基层、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B.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C.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D.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1.我国不同主题的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异彩纷呈:

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特色社区、精品社区、无毒社区、青年文明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

这表明,从本质上看,发展先进文化是(  )

①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②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

④一个立足于当前实际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13.“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这说明:

  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4.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有些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

以下歌词中与朱熹的“理生万物”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二、简答题

   17.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其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让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的普通大众拥有了“麦克风”,网络反腐迅速成长为反腐的“尖兵”。

但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真正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不仅需要“自下而上”的被动式的监督,更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来主动防腐,将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发展道路,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方针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败“加力提速”更是标志着党和国家对腐败行为的“零度”容忍。

  结合材料,说明网络反腐成为反腐前沿阵地的文化生活依据。

  18.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

我国人口众多,资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今明两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需逐年下降3.9%以上。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12分)

 

【原创】高二政治寒假作业(八)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CCCB            6--10DACBD        11--16BCCDBA 

二、简答题

   17.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通过“自下而上”的网络监督既有利于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也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使网络反腐发挥出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的特点,为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渠道,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

公民意识与民主意识的增强,提升了人们对腐败危害性的认识,激发了人们监督意识与监督腐败的自觉行为。

   18.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

(4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的利用率,实现资的优化配置。

(4分)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分)

第四课 第二框: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

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2、我国古诗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  )

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           

B、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

C、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固有属性是________。

(  )

A、联系运动             B、运动客观实在性   

C、客观实在性联系       D、客观实在性运动

5、“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  )

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    

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

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宋人有看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疾也!

余助苗长也!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也。

”此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7、人与规律的关系是(  )

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规律的客观性服从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

二、非选择题

8、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就同生命节律一样开始运行,按照正弦一直延续到死亡。

上述发现,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BCDDAA

二、非选择题:

8、

(1)这一发现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种节律的波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

(2)这一发现还告诉我们: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材料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正是人们能够发现规律的具体表现。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刻舟求剑”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2.恩格斯说: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3.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C.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D.哲学的任务就是回答人们的思考

4.哲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

①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哲学在其本质上并非“概念哲学”或“意识哲学”,而应成为“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

这表明(  )

A.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C.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生活的基础

6.纯粹思辨的哲学体系就像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是难以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这告诉我们(  )

A.哲学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

B.脱离实践的哲学是可以存在的

C.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D.哲学是帮助人们思维的科学

7.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8.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学者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己任,在西方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改革开放为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事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上述材料表明(  )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哲学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认为只有能够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哲学则是一种大而无用的学问。

这种观点(  )

①没有看到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看到了哲学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③没有认识到哲学一定能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 ④忽视了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0.2012年7月,相约伦敦奥运。

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这说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产生于奥运的价值取向

C.哲学是我们生活中的疑问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11.马克思说: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其意思是说(  )

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

C.哲学的智慧是凭空产生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12.“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发展,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对待生活和实践 ③可以使我们永远不犯错误 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亚里士多德说: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讶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

请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加以评析。

14.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里被偷了许多东西。

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

“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因为:

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 

结合本课时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罗斯福为什么能如此巧妙地理解家里被盗的不幸。

 

第2课时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B.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下列关于哲学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不懂哲学的人没有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3.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4.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

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下列能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是(  )

①二者互相决定、互相体现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世界观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④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A.①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6.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①哲学可以代替艺术 ②艺术受到哲学影响 ③哲学对艺术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黑格尔在谈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时,曾把具体科学比作小鸟们在白天各处飞翔的足迹,把哲学比作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

黑格尔的比喻生动说明(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8.钱学森带研究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

这样安排学习顺序的原因是(  )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④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就难以在科学上取得成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2012年广东珠海模拟)回顾20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上述材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

10.“哲学总揽一切,总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说明(  )

A.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D.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11.“嫦娥二号”卫星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成功传回虹湾地区高分辨率图像,这标志着预定科研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这体现了(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2.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他说:

“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

”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自发的世界观都是错误的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甲同学说:

“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

所以,没有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

“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试评析以上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14.爱因斯坦说:

“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以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如何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等到这种已经接受了的观点被推翻以后,又会有一种意想不到和完全新的发展,它又成为一个新的哲学观点的源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爱因斯坦的话进行评析。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1课时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可以表述为(  )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 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我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了(  )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

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

这说明(  )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和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5.某市文化局下大力气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大批伪科普读物,其中有不少是宣传不可知论的。

不可知论的显著特点是(  )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承认思维可以反作用于存在 

C.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C.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始终

D.哲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7.某位学者问农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

追求什么?

”农民工答道:

“打工,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

”学者回答: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