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409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老集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全长15km,路基工程已基本接近尾声,为了在保证工程总体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机械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我项目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K298+020~K298+220(左半幅)做200m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底基层试验段。

现就试验路段施工组织及过程控制总结如下:

一、试验目的

1、通过试验路段施工,寻找最佳的机械配合,确定最佳压实遍数,确定压实系数,验证配合比及最佳含水量,检查初拟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为大面积的摊铺底基层提供质量保证;

2、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施工工艺及施工机械人员组合,为大面积的施工提供指导,可以使以后的施工少走弯路,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按期完工。

二、试验路段的选取

本项目部拟在主线K298+020~K298+220段(左半幅)按拟定的施工工艺做200米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底基层试验路段。

三、准备工作

底基层试验段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

(1).路槽施工验交;

(2).拌和设备标定校核;

(3).摊铺机具确定及保养;(4).压实设备数量及组合;

(5).运输车辆需求;(6).人员组织分工。

四、机械设备及劳动力组合

1、机械

所有配套机械设备已全部到位,并对各操作人员在摊铺过程中应如何正确操作设备进行培训及技术交底。

拟用于试验段的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词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稳定土拌和站

WCD-400/WCD-500

1/1

2

摊铺机

ABG423

1

3

装载机

ZL50

5

4

压路机

SD-175型

1

5

压路机

双钢轮

1

6

洒水车

东风

2

7

20吨自卸车

东风

20

2、人员组合:

拟用于试验段人员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数量(人)

主要职责

1

项目负责人

成志宏

1

负责全面工作

2

技术负责人

王林俊

1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3

施工

负责人

前场负责

戴志安

1

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组织协调

前场负责

王立华

1

负责拌和站的施工管理、组织协调

机械压实组合指挥

张小林

1

组织指挥压路机碾压

4

测量总负责人

刘桥明

1

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及外形检查

测量一组负责人

宋宏涛

3

负责施工现场测量放样及外形检查

测量二组负责人

智慧

3

负责施工现场测量放样及外形检查复核

5

现场质量负责人

宋宏涛

1

负责施工现场技术及施工质量

6

现场技术人员

郝宋桥李建

2

负责施工现场技术

7

试验负责人

王发元

1

负责试验检测,配合比的验证等

8

前场试验人员

雷登方岑俊鹏

2

负责施工现场试验检测工作

9

后场试验人员

杨建生朱兴荣

2

负责拌和站试验检测工作

10

专职安全员

前场

李现志

1

负责前场施工安全工作

后场

王万超

1

负责后场施工安全工作

11

设备操作手

50

负责操作机械设备,按要求操作设备

12

修理人员

8

负责设备维修、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3

后勤保障

冯春青

3

负责施工过程中后勤保障工作

14

前期及摊铺过程人员配合

李文斌

30

负责清扫路面,细部处理,培土模、挂基准钢丝及养生

以上人员在开铺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综合性技术交底工作。

五、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控制

(一)、施工方法

底基层混合料采用在稳定土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和,用自卸汽车运输,一台ABG423摊铺机半幅摊铺成型的施工方法,每层压实厚度15cm,分两层进行摊铺。

待摊铺机摊铺50m后,压路机组合进行碾压施工,经检测压实度达到标准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的97%以及高程、横坡等各项指标均满足《验标》及设计要求以后,洒水湿润表面,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养生且封闭交通,养生不少于7d。

(二)、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为:

确定配合比比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1、准备下承层

混合料摊铺前,首先准备下承层施工,亦即进行路槽施工和验交工作。

2、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拌和采用WCD-400、WCD-500型稳定土拌和站集中拌和。

水泥采用32.5号散装路用缓凝水泥,石灰在拌和前7~10d应进行充分消解,且应过筛,筛孔为10mm。

3、混合料运输

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摊铺。

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用彩条布加以覆盖,以防水份过度蒸发,保持装载均匀高度,并注意卸料速度以防离析。

同时由专人检查自卸车内装料是否倾倒干净。

摊铺机前等待卸料车辆按5台计算。

4、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采用1台ABG423型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

摊铺首先从K298+220开始由西向东进行摊铺施工。

5、松铺系数确定

根据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初拟定试验段摊铺松铺系数n1=1.267,n2=1.333。

松铺厚度分别为:

H1=19cm,H2=20cm。

各试验段均施工100m。

其中K298+120~K298+220段松铺厚度为20cm,松铺系数n2=1.333;K298+020~K298+120段松铺厚度为19cm,松铺系数n1=1.267。

经实际观测混合料松铺系数n=1.24。

各检测点的松铺系数见附表F-Ⅱ-1。

K298+020~K298+070

碾压工作区间松铺系数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位置

松铺系数

平均松铺系数

K298+040

1.22

n=1.24

1.24

1.24

K298+050

1.30

n=1.29

1.27

1.30

K298+170~K298+220

碾压工作区间松铺系数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位置

松铺系数

平均松铺系数

K298+150

1.13

n=1.20

K298+170

1.24

K298+200

1.22

根据以上实测松铺系数计算所得平均松铺系数n=1.24。

6、碾压及遍数确定

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摊铺从K298+220开始由西向东进行摊铺施工,混合料每摊铺50m后,作为一个压实段,压实前用酒精燃烧法现场测定混合料含水量,确保碾压过程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

压路机行走路线由路肩向中央分隔带方向进行搭接碾压,底基层试验段4个碾压工作区间实际施工碾压程序为:

先用双钢轮型压路机静压两遍,碾压时搭接1/2轮,然后用SD-175型光轮压路机中档慢速振动四遍,要求亦搭接1/2轮进行碾压,最后用双钢轮型压路机光面,光面碾压搭接1/2碾压轮,压至无轮迹为止。

每压实段振动压实后均进行压实度检测(灌砂法),以确定碾压遍数及最佳碾压组合。

碾压时尽量避免不要过振,静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如发生类似情况,立即由专人进行细部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压路机振动碾压时的行驶速度宜控制在1.5~1.7km/h,且由专人统一指挥。

试验段各碾压工作区间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检测见附件F-Ⅱ-2。

K298+020~K298+070

碾压工作区间压实度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区间及遍数

压实度

平均压实度

K298+020

K298+070

第二遍振动

91.5、92.2、91.8

91.8

第三遍振动

94.0、94.7、95.1

94.6

第四遍振动

98.6、97.5、99.2

98.4

K298+070~K298+120

碾压工作区间压实度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区间及遍数

压实度

平均压实度

K298+070

K298+120

第二遍振动

91.8、92.1、91.4

91.8

第三遍振动

94.8、95.2、94.3

94.8

第四遍振动

98.7、98.3、97.1

98.0

K298+120~K298+170

碾压工作区间压实度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区间及遍数

压实度

平均压实度

K298+120

K298+170

第二遍振动

92.1、91.9、91.4

91.8

第三遍振动

95.0、94.7、94.0

94.6

第四遍振动

97.7、98.6、99.4

98.6

K298+170~K298+220

碾压工作区间压实度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区间及遍数

压实度

平均压实度

K298+170

K298+220

第二遍振动

91.1、91.7、92.0

91.6

第三遍振动

93.9、94.0、95.2

94.4

第四遍振动

98.5、98.1、97.8

98.1

7、养护封闭交通

碾压完毕且达到压实度要求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采用洒水并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养护至少7d,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的车速不应超过30km/h。

8、设备计算选择

8-1.拌和设备

水泥石灰稳定砂砾试验段混合料采用WCD-400和WCD-500型稳定土拌和站集中拌和。

设计量为3108m3,混合料最大干密度2.15g/cm3,标准击实试验所得最佳含水量为7.5%,混合料总重为7183.4T,每工作日工作时间按12小时计算,时间利用效率折算系数取0.8,则每工作日WCD-400和WCD-500型稳定土拌和站生产能力为M=12×0.8×900=8640T,拌和站生产能力完全能满足施工需要。

8-2.摊铺设备

混合料采用ABG423型摊铺机半幅全宽分层摊铺。

8-3.运输设备

试验段最大运距为3km,混合料运输车辆采用20t自卸汽车,自卸汽车在工地卸料及等待的总时间为10min,车辆运输平均速度为45km/h(0.75km/min),车辆储备系数取1.2,在拌和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拌和站每小时产量为400T,则最少需要运输车辆数为:

n=1.2×(3÷0.75+3÷0.75+10)÷(60×20÷900)=16.2台

则试验段最少需要运输车辆17台,为安全起见,配备运输车辆20台。

(摊铺机前等待卸车数量按5台计算)

8-4.碾压设备选择组合

通过试验段施工,得出碾压设备最佳组合为:

一台双钢轮型压路机配合一至两台大吨位振动轮胎式压路机,最佳碾压长度控制在50~80m为宜。

碾压速度宜适中。

(三)、操作要点控制

混合料在拌和场集中拌和,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摊铺。

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用彩条布加以覆盖,以防水份过度蒸发,保持装载均匀高度,并注意卸料速度以防离析。

(1).路槽验交完毕,进行路肩人工培土模,中央分隔带一侧立木模,测设摊铺机行走导引线及敷设钢丝基准线,然后将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2).在集中拌和站,拌和时加水时间及加水量应作好记录,拌和机内死角的材料得不到充分搅拌的立即排除。

(3).混合料在运输中应根据距离远近作好防水份蒸发的设备,如摊铺位置距离拌和站远时,加以覆盖。

(4).拌和料应尽快摊铺,并且自第一次在拌和机内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

(5).拌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碾压过程中水分损失。

(6).经最终拌和及整型的混合料应迅速在全宽范围内开始压实,并在水泥终凝前完成碾压。

压实度达到重型击实得出的最大密度的97%以上。

(7).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养生期间保持一定湿度,时间不少于7d,养生采取洒水后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养生期间封闭交通。

(8).横缝(施工缝)处理应与路线中心线垂直并且断面垂直向下,摊铺机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9).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

(10)夜间摊铺照明设施应齐全保证施工生产安全。

五、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控制

 

人员组织机构图

项目负责人:

成志宏

后勤保障:

冯青春

技术负责人:

王林俊

 

试验负责人:

王发元

现场质量负责:

宋宏涛

测量负责人:

刘桥明

 

摊铺前及摊铺过程准备:

安全员:

李现志王万超

后场试验:

杨建生朱兴荣

前场试验:

雷登方岑俊鹏

现场测量二组:

智慧

现场测量一组:

宋宏涛

现场技术二组:

李建

现场技术一组:

郝宋桥

 

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测量放样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集团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运行领导小组

地方质检部门

监理工程师

业主代表

设计代表

老集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ISO9002质量运行领导小组

 

质量检查管理手段

职工质量意识教育

质量技术管理手段

设计文件审核制

优质工程规划制

职工培训

质量定期不定期检查制

QC小组活动

单位工程开工、竣工报告制

工序质量“三检制”

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

技术交底制

工程验工检查计价制

工程测量双检制

群众性的技术比武活动

质量事故“三不放过”分级检查处理制

工程材料试验制

材料合格检验制

质量奖惩兑现制

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标准,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值大于95分,全合同段工程争创交通部优质工程

 

提高安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