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477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docx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

教学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2006年11月1日

目录

第一部分:

学院(系、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自评自建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主要成效

一、教学工作指导思想

二、师资队伍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

第四部分:

特色项目

第五部分:

自评结果

第六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

正文格式:

要求一级标题居中小二号黑体,段前一倍行距;二级标题四号黑体,段前0.5倍行距;正文小四号宋体,1.25倍行距)

 

第一部分:

学院(系、部)基本情况

包括:

院系部发展简史,机构设置,发展目标定位,博士、硕士点、本专科专业,毕业生人数、现有学生数,教职工人数,教师年龄、职称、学历学位结构情况,科研成果等。

第二部分:

自评自建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主要成效(可按一级指标论述)

包括:

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要突出),教学条件建设(含实验室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验与实习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等。

第四部分:

特色项目

特色是独特优质风貌,特别出色的所在,独出于众的意思。

办学特色是办学历史的沉淀,它是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效果明显、作用大。

办学的特色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上的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

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

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大问题等;

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

优良的校风。

各院系部应立足实际,深入挖掘,实事求是地提炼本单位特色。

特色可大可小,可以是全局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可以各方面的,特色应对优化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特色就是灵魂,特色就是鲜明的旗帜,是长期积淀而成的优良传统,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得到公认。

第五部分:

自评结果

第六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

1、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2、整改建设的主要目标、措施和整改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部分医学影像学系基本情况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于2003年11月正式成立,它的前身影像学科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本学科便初具规模,在以全国著名影像学专家马自新、才书春、戴自祯、刘望彭、范光灿等教授为首的老一代影像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创立了以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基地的影像学科。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本学科已经成为包括普通X线、CT、核磁、超声、介入、核医学及放射治疗在内的大型综合性学科。

1981年获医学影像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培养硕士研究生120余名。

1995年被评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影像常务理事单位,山西医学影像人才培养基地。

医学影像学系有系办公室、五个教研室(包括影像诊断教研室、介入医学教研室、超声医学教研室、核医学医学教研室、放射治疗教研室),总支下设2个学生党支部、分团委。

从事教学的教师和教编人员总计77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讲师24人、助讲5人、其余2人。

教授占教师32.47%,副教授占教师27.27%。

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3名,博士9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33名,在读硕士2人。

35岁以下年青教师25人。

2000年开始招生,总计学生331名,现在校学生数272名。

我系专业实习基地(一、二院放射科)拥有普通X线机20余台(套),数字化胃肠造影机5台,螺旋及多排螺旋CT4台,磁共振3台,全身DSA4套。

但目前设备普遍陈旧,属省级及国内低下游水平。

在科研方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卫生部及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5项,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300余篇,省级论文400余篇。

现代医学影像学在本世纪最鲜明的特点是,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展都直接应用或间接渗透到医学影像,使医学影像学从临床医学中的一个辅助性学科跃升为支撑性学科,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我系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管理、内容、手段、方法等的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学科趋势。

医学影像系的演变发展虽然有一定历史,但仍是一个新成立的系,我系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逐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完善、发展和创新。

 

第二部分自评自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医学影像学系于2004年元月成立并任命了部分领导,从2004年4月接到评估通知后,系领导高度重视,以“评估”为契机,加强我系管理、教学、服务等各方面的建设,推动我系党政工作。

04年由于机构不健全、无编制,李健丁主任亲自挂帅,学习、分析评估内涵,对照体系,联系实践,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加快影像系的建设步伐。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作好评估工作,2004年成立了评估领导组,2005年又重调整了领导组成员。

成立了医学影像学系5个教研室,为了便于管理把每个教研室分成教研一组和二组。

按照学校评估要求,整理了教研室的资料,促进了教研室的建设。

三、注重宣传、多方调动

我们把评估作为我系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顺利通过评估为目标,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与评估有关的教学工作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校评估专家组对我系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并把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通过教研室主任及时与老师们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依据评估要求,对老师严格要求。

作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重视评估,人人以评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

第三部分教学建设与改革主要成效

一、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1.1规划

医学影像学系专业教学、实习依托一、二院放射科及核医学科,我们的办学模式是学校的基础教学与一、二院放射科临床教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一、二院专业学科、重点学科优势。

同时,在医学影像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努力配备并正在争取完善实验设备。

注重本科生能力的培养,突出特色,扩大优势。

增加专业内容,实现医学影像人才培养多样化,力争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同步发展。

创建教学设备完备的全国医学影像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全国重点学科。

医学影像学科是医科大学的重点学科,因此我系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扎扎实实抓好基础建设。

我系的目标定位是——力争使学科水平保持国内一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层次定位——注重本科生的培养,同时抓好研究生的教育。

学科定位——以影像诊断、介入医学、超声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学五个学科为主,主要着眼于以上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服务面向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医学道德;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身心健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需要的医学影像医师。

学生学成后,立足山西,服务周边地区,面向全国。

1.2教学工作思路

本科教学是我系的中心教学工作,经过认真分析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我们的培养目标及专业发展方向。

我系的总体工作思路是:

根据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紧密围绕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结合医学影像发展的需要,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基础教学,大力进行本科教学的基本建设,深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求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关系统一和谐。

面对新形势下人才观念的变革,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更新,已迫在眉睫。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今后将医学影像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上,特别是将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上。

同时要求所有教师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新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实在教学工作中,在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致力改革。

1.2.1教育思想观念

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是:

培养身心健康,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医学道德;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需要的医学影像医师。

1.2.2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在工作中,我系将把教学作为各项工作的首重,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系行政办公机构将积极配合各教研室完成教学工作;在制定有关经费分配、奖金分配政策时,注意向教学一线倾斜。

我们大力进行本科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和基本建设。

在教学计划方面,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人文素质教育为改革的重点,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方面,以多媒体教学的研制与应用为重点。

目前我系已全部开展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将组建系的中心实验室,将临床所属的实验室的资源重新组合,使实验条件大为改观。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关安排及新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召开了系教学工作研讨会,集思广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进行讨论。

形成了内容详实、衔接紧密、符合实际的医学影像学系专业教学大纲。

同时,还从医学影像教学整体观念出发,对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手段等进行了改革。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系一方面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选拔“跨世纪人才”,青年学术骨干。

对选拔出的教师给予扶植和培养,优先安排出国进修,鼓励高层次学历的培养。

与此同时,我系还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培训规划,对全系教师进行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培训和提高,随着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我们开展岗位聘任工作,坚持年终考核,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2.1师资队伍结构

2.1.1整体结构与发展

从事教学的教师和教编人员总计77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讲师24人、助讲5人、其余2人。

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3名,博9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33名。

35岁以下年青教师25人,教授占教师32.47%,副教授占教师27.27%。

(1)年龄情况:

35岁以下25人,占32.47%,36~55岁49人,占63.64%,56岁以上3人,占3.90%。

(2)职称情况:

正教授25人,占32.47%,副教授21人,占27.27%,讲师24人,占31.17%,助教5人,占6.49%。

年富力强的副教授和讲师队伍已成为我系教师队伍的主体。

(3)学位情况:

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33人,学士学位33人。

(4)学缘结构:

我系师资队伍以山西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及天津医科大学毕业生为主体。

2.1.2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我系35岁以下教师25人,占全体教师的32.47%。

其中博士有3人,在读硕士1人。

2.2主讲教师

2.2.1主讲教师资格

我系在职教师77人,符合主讲教师资格70人,全部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主讲教师占符合岗位资格教师90.91%。

2.2.2教授、副教授上课

我系在岗教授、副教授共46人,除一名同志读博外,其余全部承担本科课程。

 

教师职称结构情况

学年度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见习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03-2004

23

34.32%

20

29.85%

24

35.82%

3

4.48%

2004-2005

23

33.82%

20

29.41%

24

35.29%

4

5.88%

2005-2006

25

32.47%

21

27.27%

24

31.17%

7

9.09%

 

教师年龄结构情况

学年度

≤35岁

36-55岁

≥56岁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03-2004

21

31.34%

42

62.69%

4

5.97%

2004-2005

21

30.88%

43

63.24%

4

5.88%

2005-2006

25

32.47%

49

63.64%

3

3.90%

 

教师学位结构情况

学年度

博士

硕士

学士

在读博士

人数

在读硕士

人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03-2004

3

4.48%

30

44.78%

31

46.27%

10

6

2004-2005

6

8.82%

31

45.59%

30

44.12%

7

5

2005-2006

9

12.99%

33

42.86%

33

42.86%

2

2

教师学缘结构统计表

学年度

本校毕业

外校毕业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03-2004

53

79.10%

14

20.90%

2004-2005

53

77.94%

15

22.06%

2005-2006

58

75.32%

19

24.68%

35以下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情况表

学年度

青年教师人数

博士学位人数

硕士学位人数

两项合计

在读博士人数

在读硕士人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03-2004

21

0

0%

9

42.86%

9

42.86%

3

5

2004-2005

21

1

4.76%

11

52.38%

12

57.14%

3

2

2005-2006

25

3

12%

16

64.00%

19

76.00%

2

1

2.2主讲教师

教授、副教授担任本科教学工作的情况,是否体现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

主讲资格任课教师分布情况表

学年度

任课教

师总数

符合主讲资格任课教师分布情况

符合率(%)

讲师以上教师

有硕士学位

的新教师

任课助教

2003-2004

67

64

0

3

100%

2004-2005

68

64

0

4

100%

2005-2006

77

70

3

5

100%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统计表

学年度

教授上课情况

副教授上课情况

合计

总人数

上课人数

比例

总人数

上课人数

比例

比例

2003-2004

23

20

86.96%

20

11

55.00%

72.09%

2004-2005

23

14

60.87%

20

13

65.00%

62.79%

2005-2006

25

16

64.00%

21

11

52.38%

58.70%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基础设施

3.1.1教学基本设施

我系学生所用教室全部由校教务处统一调配,校模拟医院的使用改善了部分实验条件。

2000级学生临床实习在忻州,专业实习在一院影像实习基地;2001级学生临床实习在太铁医院进行。

专业实习在一、二院影像实习基地,2002级临床实习基地在太铁医院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开辟了省人民医院和太原市中心医院两个实习基地,计划以太原市为中心,大力扩展周边有良好条件的医院作为实习场所,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3.2教学经费

我系自筹了50万经费,主要用于办公教学条件改善,师资培训,图书资料的构置等。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我系授课教师不仅有教编人员,还有一、二系的卫编人员,教编授课人员总计22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学科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

4.1专业

4.1.1专业教学计划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我们执行了新的教学计划,修订后的教学计划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体现了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目前执行情况良好。

4.1.2专业教学大纲

我系组织人员编写了“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本科影像诊断教学大纲、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大纲、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X线设备学教学大纲、核医学教学大纲、放射肿瘤教学大纲,”本大纲力图体现启发式教学,在内容上尽量使学生边实践、边理解;在大部分章节中指定一部分不讲授的内容让学生阅读与思考,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层次。

本大纲的编辑是以解剖学为主线,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及影像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了部分内容比例。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临床、护理、法医等专业的本科生《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4.2课程

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坚持整体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优秀课程建设与全面课程建设相结合。

4.2.1课程建设

全面开展合格课程评估,并以重点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程建设规划方面,坚持整体和重点建设相结合,优秀课程与全面课程建设相结合,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目标,以评促建,全面建设好影像专业的课程,积极发挥该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06年,我系三个课程被学校作为精品课程(分别由李健丁主任、薛燕山主任、李思进主任负责),同时李健丁主任还申报了国家精品课程。

于10月将整合《影像诊断》课件,形成系统的课件,资源共享。

a、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

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本教研室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系整体教学水平。

b、措施

采用教授负责制,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

坚持开展由教授主持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座谈研讨。

结合教书育人工作,健全教师课堂教学考核考评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授有义务指导中青年教师,使其尽快成长。

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有步骤地实施各阶段工作,形成阶段性成果。

主讲教授负责组织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撰写相关论文,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先进的教学观念。

积极参加各地区的学术会议及一些科研交流会,学习别人的先进的东西,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

4.2.2教材建设

a、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统化的

优秀教材。

教师应积极参与编写、更新有关教材内容,同时使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我系各教研室老师积极主编及参编各类影像学教材,并主办教材编写会议。

重点工作在于认真钻研新教材,探讨教材的教法及优化习题的配置,研究国内外同类教材,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等。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

b、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02-2003年我系李健丁教授参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临床专业使用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五版及《外科学》,康春松、余亚平参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2002-2004年由李思进教授主编、参编了大量核医学教材。

2004-2005年我系李健丁教授作为副主编编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影像专业使用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二版,及康春松参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二版。

这批教材的编辑出版,积累了我系大量教学经验,也体现我系教材建设在国内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地位。

4.3实践教学

随着学校的投资到位,我系设想将建立系级中心实验室,由2名副教授为室主任的兼职实验教师队伍(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10名,实验师2名),负责中心的管理和大部分实验教学工作,同时将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和投入新设备,促使教学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动手能力。

五、科研情况

5.1学科建设

影像系目前拥有普通X线机20余台(套),数字化胃肠造影机5台,普通CT5台,螺旋及多排螺旋CT5台,磁共振4台,全身DSA4套。

本学科除承担全省繁重的影像检查及诊断外,还担负医科大学本科、专科及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并为全省各地培训骨干人才若干,曾在80年代、90年代受中华医学会委托举办全国放射相关学习班2次,全国超声工程学术年会3次,已举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3次,目前承担国家继续教育项目4项。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影像学科的各个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及飞速的发展,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及山西医科大学的重点学科,并且逐渐形成了腹部影像、骨关节、超声心动图、神经影像及心肾核医学等稳定的科研方向。

未来发展规划

1、进行科室体系全面改革,将科室设置分头颈组,胸组、腹组、骨骼组、超声组、介入组、核医学组。

2、学科建设:

腹部影像诊断,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领域争取走出山西,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建设影像学实验室,以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及深入。

建立至少有5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或博士学位,在各课题研究中起带头作用的学术带头人队伍。

3、人才培养:

每年面向全省及全国举办影像诊断学习班,争取1~2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4、队伍建设:

建立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中青年学术队伍,在现有基础上,博士学位资格者不低于50%。

各专业组,以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博士为带头人,形成人才梯队。

培养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30名左右,从中择优留科。

5、学术交流:

每年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1~2名到国外或先进省份学习和合作研究。

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相关医学影像学术会议。

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科讲学。

6、硬件建设:

(1)更新设备,2年内争取购买64排CT,高场强磁共振,PET,完善CR,建立DR,建立RIS。

(2)建立动物实验室,病理影像学实验室,分子影像学实验室。

5.2科研水平

我系目前形成了腹部影像、骨关节、超声心动图、超声生物学效应及心肾核医学等稳定的科研方向。

主要研究:

心肾核医学、神经影像、负荷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骨与关节疾病的MRI研究、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学术交流方面,在影像系五年规划中,专门指出每年要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1-2名到国外或先进省份学习和合作研究。

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相关医学影像学术会议。

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4-5次来本系讲学。

到目前为止,受中华医学会委托举办全国放射相关学习班4次,全国超声工程学术年会3次,举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3次,目前承担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4项。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卫生部及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5项。

发表7部著作,其中国家级出版社著作4部,省级3部。

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300余篇,省级论文400余篇,被SCI收录9篇,并且承担了多部教材的编写。

许多老师担任主编、副主编,在全国享有盛誉。

5.3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名称

项目

完成人(*)

采纳单位、时间

社会、经济效益

SCT多平面薄层重建在肾及输尿管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李健丁

(1)

在省内各大医院:

二院、肿瘤、省人民医院及大同、晋中等地推广应用

进一步规范了该类疾病的检查程序,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

急性白血病骨髓MRI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王峻

(1)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2000年已采用

与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及形态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预后评价准确率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心肌SPECT显像

李思进

(1)

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1997年已采用

已应用300余例,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巯甲丙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