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758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1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Word格式.docx

subplot(2,2,1);

plot(n,s1);

axis([0,100,-2,2]);

xlabel('

时间序号n'

ylabel('

振幅'

title('

信号#1'

subplot(2,2,2);

plot(n,s2);

信号#2'

subplot(2,2,3);

plot(n,x);

输入信号'

subplot(2,2,4);

plot(n,y);

输出信号'

axis;

滤波器所需的长度=2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ans=

0100-22

图1

2、生成一个简单的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

运行程序:

200;

x=sin(2*pi*0.05*n)+1;

x1=[x00];

x2=[0x0];

x3=[00x];

y=x2.*x2-x1.*x3;

y=y(2:

202);

subplot(2,1,1)

plot(n,x)

subplot(2,1,2)

plot(n,y)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3.生成一个产生线性与非线性系统:

40;

a=2;

b=-3;

x1=cos(2*pi*0.1*n);

x2=cos(2*pi*0.4*n);

x=a*x1+b*x2;

num=[2.24032.49082.2403];

den=[1-0.40.75];

ic=[00];

y1=filter(num,den,x1,ic);

y2=filter(num,den,x2,ic);

y=filter(num,den,x,ic);

yt=a*y1+b*y2;

d=y-yt;

subplot(3,1,1)

stem(n,y);

加权输入:

a\cdotx_{1}[n]+b\cdotx_{2}[n]的输出'

subplot(3,1,2)

加权输出t:

a\cdoty_{1}[n]+b\cdoty_{2}[n]'

subplot(3,1,3)

stem(n,d);

差信号'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4、产生一个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

D=10;

a=3.0;

b=-2;

x=a*cos(2*pi*0.1*n)+b*cos(2*pi*0.4*n);

xd=[zeros(1,D)x];

ic=[0,0];

yd=filter(num,den,xd,ic);

d=y-yd(1+D:

41+D);

输出y[n]'

grid;

stem(n,yd(1:

41));

title(['

由于延时输入x[n'

num2str(D),'

]的输出'

]);

差值信号'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5、产生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

N=40;

y=impz(num,den,N);

stem(y);

冲激响应'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6、编写程序得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级联:

x=[1zeros(1,40)];

den=[11.62.281.3250.68];

num=[0.06-0.190.27-0.260.12];

y=filter(num,den,x);

num1=[0.3-0.20.4];

den1=[10.90.8];

num2=[0.2-0.50.3];

den2=[10.70.85];

y1=filter(num1,den1,x);

y2=filter(num2,den2,y1);

d=y-y2;

subplot(3,1,1);

四阶实现的输出'

grid

subplot(3,1,2);

stem(n,y2);

级联实现的输出'

subplot(3,1,3);

grid;

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7、产生一个振幅调制信号:

h=[321-210-403];

x=[1-23-4321];

y=conv(h,x);

14;

subplot(2,1,1);

用卷积得到的输出'

x1=[xzeros(1,8)];

y1=filter(h,1,x1);

subplot(2,1,2);

stem(n,y1);

由滤波生成的输出'

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8、产生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击响应的绝对值之和:

num=[1-0.8];

den=[11.50.9];

N=200;

h=impz(num,den,N+1);

parsum=0;

fork=1:

N+1;

parsum=parsum+abs(h(k));

ifabs(h(k))<

10^(-6),break,end

end

N;

stem(n,h)

disp('

值='

disp(abs(h(k)));

结果得

值=

1.6761e-005

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9、产生两个离散时间系统:

299;

x1=cos(2*pi*10*n/256);

x2=cos(2*pi*100*n/256);

x=x1+x2;

num1=[0.50.270.77];

y1=filter(num1,1,x);

den2=[1-0.530.46];

num2=[0.450.50.45];

y2=filter(num2,den2,x);

plot(n,y1);

axis([0300-22]);

系统#1的输出'

plot(n,y2);

系统#2的输出'

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4、实验分析:

针对实验1产生滑动平均滤波器;

即产生一个低频正弦信号;

即产生一个高频正弦信号;

即滑动平均滤波器的实现;

即定义输入;

即定义滑动平均滤波器;

此程序是通过从若干个正弦信号之和所组成的信号中滤出高频分量,来实现滑动平均滤波器。

针对实验2产生一个简单的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

即产生一个正弦输入信号;

即x1[n]=x[n+1];

即x2[n]=x[n];

即x3[n]=x[n-1];

即对输出信号的计算

此程序中输入信号是由两个正弦序列的和组成的,通过三点平滑滤波器的因果表达式得出线性时不变系统,产生输出信号。

针对实验3产生线性与非线性系统;

即三个输入序列;

即对filter函数计算系统输出的num赋值;

即对filter函数计算系统输出的den赋值;

即设置零初始条件

即计算输出y1[n];

即计算输出y2[n];

即计算输出y3[n];

即计算差值输出d[n];

此程序是在因果系统的线性特性的基础上,输入三个不同的输入序列,计算相应的输出响应。

针对实验4产生线性时不变系统;

即设置初始条件;

计算输出y[n];

计算输出yd[n];

计算差值输出d[n];

此程序通过描述因果系统的线性特征,输入两个不同的输入序列,计算并画出相应的输出序列。

针对实验5产生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

此程序用命令impz计算因果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冲激相应的前N个样本。

针对实验6产生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级联;

即生成输入;

即四阶系统的系数;

即计算四阶系统的输出;

即两个二阶系统的系数;

即级联第一级的输出y1[n];

即级联第二级的输出y2[n];

即y1[n]和y2[n]之间的差;

此程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高阶因果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可以用低阶因果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级联得到。

四阶离散时间系统可用二阶离散时间系统的级联实现。

先产生了序列x[n],把它作为四阶系统的输入,生成输出y[n];

然后用同样的输入x[n]应用到第一级得到输出序列y1[n]。

接下来,用y1[n]作为第二级的输入得到他的输出y2[n]。

最后求出y[n]和y2[n]之间的差,并画出所有的输出信号和差值信号。

针对实验7产生有限冲击响应系统的输出序列

即实现卷积;

在此程序中假设待卷积的两个序列都为有限长序列,通过卷积运算符可得到有限冲激响应系统的输出序列。

针对实验8产生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击响应的绝对值之和;

由于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是绝对可和的,则该程序就是BIBO稳定的。

此程序就是计算因果iir线性是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的绝对值之和。

针对实验9产生两个离散时间系统

即产生输入序列;

即计算输出序列;

即系统#1的输出;

即系统#2的输出;

即画出输出序列;

此程序用差分方程描述了两个离散时间系统。

五、实验总结

在此次实验中,我学会了用MATLAB程序绘制图形,并且掌握了线性离散时间系统和线性时不变系统,离散时不变系统,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卷积,级联,因果系统有了详细深入的认识。

习题求解:

Q2.4修改程序P2.1,用一个长度为101、最低频率为0、最高频率为0.5的扫描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计算其输出信号。

程序如下,结果如图10所示:

s1=cos(2*pi*0.0*n);

s2=cos(2*pi*0.5*n);

Axis;

输入滤波器所需的长度=2

得到结果:

 

图10

Q2.6用形如x[n]=sin(w0n)+K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求出系统的输出信号。

程序如下,结果如图11所示:

K=1;

f=0.05;

w=2*pi*f;

x=cos(w*n)+K;

图11

Q2.11假定另一个系统为y[n]=x[n]x[n-1],修改程序P2.3,计算这个系统的输出序列y1[n],y2[n],和y[n].比较y[n]和yt[n]。

运行程序如下,结果如图12;

y=x1.*x2;

y3=filter(num,den,y,ic);

yt=y1+y2;

d=y3-yt;

);

图12

Q2.17考虑另一个系统,y[n]=nx[n]+x[n-1],修改程序P2.4。

运行程序如下,结果如图13;

tit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