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904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docx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

避雷针设置材料、尺寸要求

表5.1.1防雷装置的材料及使用条件

材料

使用于大气中

使用于地中

使用于混凝土中

耐腐蚀情况

在下列环境

中能耐腐蚀

在下列环境中增加腐蚀

与下列材料接触形成直流电耦合可能受到严重腐蚀

单根导体,绞线

单根导体,有镀层的绞线,铜管

单根导体,有镀层的绞线

在许多环境中良好

硫化物有机材料

热镀锌钢

单根导体,绞线

单根导体,钢管

单根导体,绞线

敷设于大气、混凝土和无腐蚀性的一般土壤中受到的腐蚀是可接受的

高氯化物含量

电镀铜钢

单根导体

单根导体

单根导体

在许多环境中良好

硫化物

不锈钢

单根导体,绞线

单根导体,绞线

单根导体,绞线

在许多环境中良好

高氯化物含量

单根导体,绞线

不适合

不适合

在含有低浓度硫和氯化物的大气中良好

碱性溶液

有镀铅层的单根导体

禁止

不适合

在含有高浓度硫酸化合物的大气中良好

铜不锈钢

注:

1、敷设于粘土或潮湿土壤中的镀锌钢可能受到腐蚀; 

2、在沿海地区,敷设于混凝土中的镀锌钢不宜延伸进入土壤中;

3、不得在地中采用铅。

  

 

表5.1.2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

等电位连接部件

材料

截面(mm2)

等电位连接带(铜、外表面镀铜的刚或热镀锌钢)

Cu(铜)、Fe(铁)

50

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

各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

Cu(铜)

16

Al(铝)

25

Fe(铁)

50

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

Cu(铜)

6

Al(铝)

10

Fe(铁)

16

连接电涌

保护器的导体

电气系统

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Cu(铜)

6

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2.5

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1.5

电子系统

D1类电涌保护器

1.2

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体的截面可小于1.2mm2)

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

 

5.2接闪器

5.2.1接闪器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表5.2.1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

材料

结构

最小截面(mm2)

备注⑩

铜,镀锡铜①

单根扁铜

50

厚度2mm

单根圆铜⑦

50

直径8mm

铜绞线

50

每股线直径1.7mm

单根圆铜③④

176

直径15mm

单根扁铝

70

厚度3mm

单根圆铝

50

直径8mm

铝绞线

50

每股线直径1.7mm

铝合金

单根扁形导体

50

厚度2.5mm

单根圆形导体③

50

直径8mm

绞线

50

每股线直径1.7mm

单根圆形导体

176

直径15mm

外表面镀铜的

单根圆形导体

50

直径8mm,径向镀铜厚度至少

70μm,铜纯度99.9%

热浸镀

锌钢②

单根扁钢

50

厚度2.5mm

单根圆钢⑨

50

直径8mm

绞线

50

每股线直径1.7mm

单根圆钢③④

176

直径15mm

不锈钢⑤

单根扁钢⑥

50⑧

厚度2mm

单根圆钢⑥

50⑧

直径8mm

绞线

70

每股线直径1.7mm

单根圆钢③④

176

直径15mm

外表面镀

铜的钢 

单根圆钢(直径8mm)

50

镀铜厚度至少70μm,铜纯度99.9%

单根扁钢(厚2.5mm)

注:

①热浸或电镀锡的锡层最小厚度为1μm;

②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2、扁钢至少32.4g/m2;

③仅应用于接闪杆。

当应用于机械应力没达到临界值之处,可采用直径10mm、最长1m的接闪杆,并增加固定;

④仅应用于入地之处;

⑤不锈钢中,铬的含量等于或大于16%,镍的含量等于或大于8%,碳的含量等于或小于0.08%;

⑥对埋于混凝土中以及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的不锈钢,其最小尺寸宜增大至直径10mm的78mm2(单根圆钢)和最小厚度3mm的75mm2(单根扁钢);

⑦在机械强度没有重要要求之处,50mm2(直径8mm)可减为28mm2(直径6mm)。

并应减小固定支架间的间距;

⑧当温升和机械受力是重点考虑之处,50mm2加大至75mm2;

⑨避免在单位能量10MJ/Ω下熔化的最小截面是铜为16mm2、铝为25mm2、钢为50mm2、不锈钢为50mm2。

⑩截面积允许误差为-3%。

 

5.2.2接闪杆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时,其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杆长1m以下时,圆钢不应小于12mm,钢管不应小于为20mm。

2、杆长1~2m时,圆钢不应小于16mm;钢管不应小于25mm。

3、独立烟囱顶上的杆,圆钢不应小于20mm;钢管不应小于40mm。

 

5.2.3接闪杆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其最小弯曲半径为宜为4.8mm,最大宜为12.7mm。

 

5.2.4 当独立烟囱上采用热镀锌接闪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5.2.5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

 

5.2.6明敷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表5.2.6的规定。

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

 

表5.2.6明敷接闪导体和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

布置方式

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mm)

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mm)

安装于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

500

1000

安装于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

500

1000

安装于从地面至高20m

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

1000

1000

安装在高于20m垂直面上

的垂直导体

500

1000

表5.4.1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

材料

结构

最小尺寸

备注

垂直接地

体直径(mm)

水平接地体(mm2)

接地板(mm)

铜、镀锡铜

铜绞线

50

每股直径1.7mm

单根圆铜

15

50

单根扁铜

50

厚度2mm

铜管

20

壁厚2mm

整块铜板

500×500

厚度2mm

网格铜板

600×600

各网格边截面25mm×2mm,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

热镀锌钢

圆钢

14

78

钢管

20

壁厚2mm

扁钢

90

厚度3mm

钢板

500×500

厚度3mm

网格钢板

600×600

各网格边截面30mm×3mm,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

型钢

注3

裸钢

钢绞线

70

每股直径1.7mm

圆钢

78

扁钢

75

厚度3mm

外表面镀铜的钢

圆钢

14

50

镀铜厚度至少250μm,铜纯度99.9%

扁钢

90

(厚3mm)

不锈钢

圆形导体

15

78

扁形导体

100

厚度2mm

注:

1、热镀锌层应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2、扁钢至少32.4g/m2;2、热镀锌之前螺纹应先加工好;

3、不同截面的型钢,其截面不小于290mm2,最小厚度3mm,可采用50mm×50mm×3mm角钢。

4、当完全埋在混凝土中时才可采用裸钢。

5、外表面镀铜的钢,铜应与钢结合良好。

 

6、不锈钢中,铬的含量等于或大于16%,镍的含量等于或大于5%,钼的含量等于或大于2%,碳的含量等于或小于0.08%。

7、截面积允许误差为-3%。

 

5.4.2在符合本规范表5.1.1规定的条件下,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

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5.4.3人工钢质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

其间距以及人工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均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5.4.4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

接地体宜远离由于烧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5.4.5在敷设于土壤中的接地体连接到混凝土基础内起基础接地体作用的钢筋或钢材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接地体宜采用铜质或镀铜或不锈钢导体。

 

 

5.3引下线

5.3.1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按本规范表5.2.1的规定取值。

 

5.3.2明敷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本规范表5.2.6的规定。

 

5.3.3 引下线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

当独立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防腐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5.2.9条的规定。

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和第4.4.5条的规定。

 

5.3.4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外表面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外观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

 

5.3.5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以及幕墙的金属立柱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其截面应按本规范表5.2.1的规定取值;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

 

5.3.6 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

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

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5.3.7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

 

5.3.8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在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本规范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可不要求满足专设引下线之间的间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