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134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方自桂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世界各地”为主题,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的历史。

《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

本单元课文介绍的对象虽不同,但写法上有不少相似,《秦兵马俑》和《音乐之都维也纳》都是从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两课都有过渡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作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作用也要学生关注。

《练习4》主要训练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掌握,可以作为训练点单独上,《习作4》要求写参观记或游记,可以结合研学活动或春游活动来指导。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单元22个一类生字,认识6个二类生字,1个多音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过渡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并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自学与小组探究相结合来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2、感受音乐之都浓厚的音乐氛围,激起学生对世界各地独特文化的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按照要求预习三篇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课时安排:

5课时+1课时练习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立足单元的主题,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能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明确

自学

重点

4

自学重点:

通过自读、互读等多种形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三篇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一、主题引入。

1、由上学期“祖国各地”引出本单元“世界各地”选编的3篇课文。

板题

2、课题质疑。

二、宣布重点。

 

围绕

重点

自学

14

自学提示:

1、阅读3篇课文(给字注音、标序号)

2、提问:

你对哪些词句、内容或写法有疑惑或读不懂?

(把问题写出来)

3、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篇课文细读,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提醒学生二类生字要在文中注音。

用学过的列小标题或分段的方法理清课文内容。

交流

自学

情况

18

一、小组讨论:

10

1、按学习单讨论交流。

2、交流问题。

二、全班交流8

小组代表任选一个片断朗读竞赛。

重点关注三个小组讨论。

同学互评。

点拨自学得失

2

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巩固

自学

成果

2

朗读课文。

(带着问题去读)

学习单:

我会读生字:

靡翘峻乘椎矗

我会读词语:

恢宏气势鸟瞰所向披靡跃跃欲试惟妙惟肖

殊死拼搏战车千乘巍然屹立砌成坟墓摩天大厦

轮廓波光粼粼谱写阿尔卑斯山和谐街头巷尾金碧辉煌

我会读课文:

任选1-2个自然段朗读,做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22个一类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环节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明确

自学

重点

2

自学重点:

学会本单元要写的一类生字,理解词语。

一、谈话引入。

二、宣布重点。

 

围绕

重点

自学

15

自学提示:

1、读-找-描-记学生字。

2、列出每篇课文中易错的字、难写的字。

(练习本)

3、默读课文,圈出课文中不理解的生词,结合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练习本)

提醒学生将生字、词语列在本子上,以备小组交流。

勤看点,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交流

自学

情况

20

小组讨论:

10

字形交流----词义交流

全班交流:

10

1、汇报要关注的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间交流。

3、课后练习中的词交流含义。

重点关注三个小组交流。

字形预设:

吏(史);靴;擎;厦;宏;卑;巷;

词义:

所向披靡、跃跃欲试、摇篮、掺和

巩固

自学

成果

3

1、在生字本上写最易错的生字词。

2、课下写完剩余的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热爱。

2、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明确

自学

重点

3

自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和《秦兵马俑》,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质疑:

都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二、出示重点。

 

围绕

重点

自学

8+5

自学提示:

(一)

默读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说它是”音乐之都“,是因为-------)

自学提示

(二):

默读《秦兵马俑》,说说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提示学生可以从文中划句子来回答,也可以自己适当概括写在本子上。

教师巡视,选一些笔记清晰的学生以备展示。

交流

自学

情况

17

一、小组讨论5

二、全班交流

(一):

8

1、展示课本,请代表用文中的一些句子说说。

相机补充。

2、请另一组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

三、全班交流

(二)4

参与讨论,了解。

1、2、3、4自然段开头第一句为中心句,引导学生体会作用。

点拨

自学

得失

3

1、课文从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及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在世界的影响力这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过渡:

本单元的14课《秦兵马俑》也是从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引出自学提示二)

巩固

自学

成果

4

1、选择《秦兵马俑》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细细朗读体会。

2、体会过渡句的好处,并从15课中找找这样的句子。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埃及的金字塔》,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感受古埃及认得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明确

自学

重点

3

自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想象金字塔外形的宏伟和结构的精巧,感受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一、由“过渡句”引入

1、出示《秦兵马俑》一课的过渡句,体会作用,引出本文的过渡句。

2.联系过渡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金字塔的哪些知识。

二、出示重点。

 

围绕

重点

自学

12

自学提示: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结合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式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师巡视指导。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

交流

自学

情况

18

一、小组讨论:

6

二、全班交流:

1、小组汇报。

2、其他组补充。

3.小组代表上台摆一摆或画一画金字塔建造过程。

教师重点观察三个小组。

课文为了让读者更直观了解金字塔工程的浩大,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还把数字与人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点拨

自学

得失

3

1、结尾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齐读)

2、(图片)与中国的长城、秦兵马俑联系,感受人类的勤劳和智慧。

巩固

自学

成果

4

结合《练习四》口语交际要求,搜集你感兴趣的城市资料,给同学们作介绍。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语文书上的个别练习题,并结合《练习与测试》相关题当堂练习。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自学事宜

教师引导事宜

明确

自学

重点

3

自学重点:

完成P83第2题,P87第2、3题,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一、谈话导入。

二、明确重点。

 

围绕

重点

自学

8

自学提示:

按照题目要求依次完成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体会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的好处。

交流

自学

情况

12

一、小组讨论:

二、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汇报。

2、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说意思该怎样说。

3、“许多、多”虽表示数量多,但不是表示全部,举文中的例子。

教师重点巡视三个小组。

巩固

自学

成果

17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一)

本单元主题为“世界各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等具有代表的地域人文特色。

从课文的内容上来看,很适合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在上学期的经验基础上,加上前段时间课题组的活动理论积累,使我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阅读了一些前辈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尝试后我发现,原来“单元整体”还有很多种模式可探究,并不是固定的。

可以根据单元的内容去寻找单元的共性内容去教学,可以根据教材的性质选择精讲课文和自读课文。

本单元我就尝试有针对性的选用一些课文精讲,另一些课文在教过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一课时的内容我主要安排的是读,因为考虑到这三篇课文较长,同时生字量很大,于是果断决定先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作为第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学生初步体会三篇课文的一些共性。

因为一节课不可能总是自己读,因此我在课文的朗读上尝试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如小组互读互听,片段展示朗读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从一节课的效果来看,一些中下层次的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还不能够完全做到读正确、读通顺,因此,这节课上完后我安排的作业也是与读相关的,希望能巩固或将课堂上不能达标的落实下来。

本节课的学习单我没有像公开课的时候打印给各小组,而是直接出示在课件上,从当时反应来看,效果还可以,虽然会有几个同学反映看不清楚,但组里的同学正好在此时起到了团结互助的作用。

教学反思

(二)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主要是放在生字的形和一些词语的理解上。

我数了一下发现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生字总共有22个要写,量还是很大的,要在一节课学习任务还是挺重的,于是决定分层教学。

就是让学生在自学生字字形时先将自己觉得最难的、最易错的字做上记号,重点关注,在小组交流时也是拣自己标记的生字来交流,在最后的巩固环节写生字时就可以先写自己标记的生字,乘热打铁,容易写的一些字就留在下一次作业时再写。

这样就解决了这节课中识字量大的难题。

在对词语的理解上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方法不是很妥。

特别是在当下强调随文解词,即学习到那个自然段的时候再理解个别难的词语。

我这节课好像就不能做到随文,虽然有的词语是让学生放在句子中想意思,但还是觉得牵强。

我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就留到小组中问。

结果在课堂中发现,不少学生提出的他们不理解的词语都不是很有价值的,可以说他们的问题不让我满意。

没办法的情况下,我在学生提问结束后也提了几个词语的意思,结果发现不少学生还是不知道的,但是也没提问。

从这节课上,我觉得学生的提问技巧还是需要我关注的,怎样在日常的课堂上教学生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还有在引导自学课堂上或单元整体设计时怎样引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

这一系列我的未解之谜困扰着我,且行且努力吧!

教学反思(三)

本单元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我是这样处理的:

学生在完成第一、二课时的学习后让他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通过统计发现《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最让同学感兴趣的,而《秦兵马俑》是选择最少的,我想这可能与之前李老师借班上课上过这一课有关。

根据统计结果我对教学设计做了以下的尝试:

精读《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的,同时学习这种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方法,然后由此及彼,将学习过渡到《秦兵马俑》一课,这篇课文也是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的,而且它有一个过渡段将这两篇课文连在一起,对于这一课的学习我就是放手让学生自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分别向我们展现它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这一篇课文的结构也是很清晰的,所以学生自读感悟不是问题。

接下来的一节课我是精读《埃及的金字塔》,从中学习这篇课文介绍事物的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

这篇课文与《秦兵马俑》中极为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有一个过渡句,这个句子在文章中比较重要,学生知道过渡句的作用,由此可以判断课文大致的主要内容。

我便从过渡句着手,先导入到《埃及的金字塔》,再在学习内容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好处。

《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两篇课文其实都在介绍一种坟墓文化,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智慧体现在当时人们的创新,如从埋葬活人至用兵马俑替代是伟大的人性创新,但通过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后,学生们应该发现人类真正需要的文明、创新是什么!

这个单元值得探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