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8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棒球外野手讲解.docx

棒球外野手讲解

棒球外野手讲解

外场手的守备范围很大,距击球员最远,处于防守的最后一道防线,以下是教大家整理的关于棒球外野手讲解,欢迎阅读!

棒球外野手讲解:

右外野手

右外野手,顾名思义即于棒球比赛中防守右外野的选手,主要负责接捕打向右外野及右边界外区的飞球、处理右外野方向的安打球,尽可能减少攻击方所推进的垒包数,必要时也需要协防中外野。

由于攻击方在垒上有跑者时,击出安打便可能一举进占好几个垒包,外野手必须积极处理并回传内野,以防跑者进占更多的垒包,因为右外野手距离三垒与本垒都很远,故右外野手通常是由球队中臂力最佳的外野手担任,有助于长传阻杀(刺杀的一种)(或与内野手搭配转传完成助杀)或威吓跑者使跑者不敢再进占垒包。

目前效力于美国职棒大联盟纽约洋基队的日本棒球选手铃木一朗,屡次演出由右外野直传三垒刺杀跑者的惊人守备,被公认为目前全球最佳的右外野手。

在纪录逐局比赛过程时,通常以数字9来代表右外野手这个守备位置。

棒球外野手讲解:

中外野手

中外野手,是棒球和垒球活动防守中外野的球员。

一般而言,中外野手是外野手中守备范围较大的,所以通常会由脚程快,接球判断能力好的选手来担任。

在捕手将球传往二垒时,中外野手也必须於二垒後方补位以防止漏球。

在纪录逐局比赛过程时,通常以数字8来代表中外野手这个守备位置。

棒球外野手讲解:

左外野手

左外野手,是在棒球或垒球运动中负责防守左外野的选手。

由于在一般情况下,打者多是右打者,因此从理论上击向左外野的球会比较多,因此左外野手必需是有扎实的防守功底的球员来担任。

在必要的时候也负责三垒的补位或防止三垒的漏接球。

实际上在现今的棒球比赛中,左外野手一般被视为是三个外野手中守备能力较差的,因此通常由被认为与其他外野手相较守备能力较不理想,但具有长打能力的选手担任。

在纪录逐局比赛过程时,通常以数字7来代表左外野手这个守备位置。

棒球外野手训练手记:

外场手的守备范围很大,距击球员最远,处于防守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外场手接传球次数较少,往往误认为对外场手要求不高或安排较差的队员担任外场手,但又期望外场手不能发生守备上的失误;内野手漏接,还有外场手补接,一旦外场手漏接,最后防线被突破,往往要拼命追球,造成多垒打或连续下分,从而影响全局的胜负,可见外场手轻视不得,往往队伍水平或级别愈高,外场手的要求则愈高。

l、任务

①接好和传好所有击到外野的各种来球。

②根据不同的来球,不同的局面灵活运用接传球的各法,手法。

③根据配球种类、击球员特点、棒次等不断调整自己的守位,并熟悉自己的防守范围

④对击到内场或外野的球要积极补漏。

⑤积极堵接传偏或失接的来球;尽早使堵接位置和传球人、传杀垒位成一条直线。

⑥接球后要快速出手,向击跑员或前位跑垒员欲进的第二垒位传球或传杀。

⑦要成为队里的跑垒能手和强打手。

⑧要熟悉各个垒位距离、方向、角度。

2、基本要求

①球击到外野,至少二人追球,最后为一人接球,一人补漏和指挥。

②处理好外野三角地带(交接点)的来球,若此地带的来球可接可不接的,要大胆扑接,即使漏接,也有人补漏;若是的边线球,接好又没把握,应以堵接或挡住为主,防止漏接造

成多垒打,因这时中外场手补漏往往来不及。

③要熟悉内野手(尤其游击手、二垒手)的传球能力和外场手相互间的防守能力。

④随时注视二垒手、游击手发出的配球信号,并了解投手的临场投球状态。

⑤垒上无人,击出的外野地滚球,以跪接为主;垒上有人,无论是地滚球或高飞球,尽量采用三步接传法。

3、注意点

(1)了解当天的风向、风速,抓一把沙向空中抛,就可略知当时的风向、风速。

内场高飞球也因风力的影响会落到外野,外野球也可能飘向内场。

(2)顺风球要深防一些,注意突然上飘和落下。

逆风球要浅防一些,注意球的突然减速和反向落下,可采用背向内场和方法接球。

(3)凡是打到边线的外野高飞球,均有自然曲线,并有向边线拐出的可能。

若是反方向来球,球的旋转曲线更大。

(4)有阳光照眼时,最好先用手套遮光找球。

也可戴专门的棒球太阳镜。

(5)两人追球接时,向前接的容易,侧向接次之,退后接较难。

击到中外场手附近的高飞球较易判断,球路较稳定,应让中外野接杀。

(6)宁传平直的一跳球,也不要传高抛物线的到位球。

(7)尽量在球的上升阶段,判断好球的方向、角度和落点。

(8)要熟悉局面,应变能力强,如多垒有人时,杀不了前位跑者,要马上传杀后位跑者。

(9)三垒有人,二出局以前,击出外野深远的界外球时,为了不使攻方以"牺牲打"得一分,可故意失接。

唯一允许接的是回传本垒有把握将三垒跑者杀出局或要出局数时。

(10)第九局下半局,三垒有跑者,两人出局以前,内场手收缩防守,外场手中守,缩小内、外野之间的安打区,若外场手臂力均较强,可稍向后五、六米站位。

目的是接到球后直传本垒杀三垒跑者出局。

(11)外场手可引诱跑垒员冒险进占下一个垒位而杀其出局。

如二出局,垒上无人,击出左外野二垒打,进占二垒后,可故意失接转身向外跑几步,当跑者欲进占三垒时,要快速转身传球三垒,触杀其出局。

4、外场手的条件

①强肩,远传能力强。

②起动快,脚程快。

③视觉好,空间感觉好。

各种来球的角度,方向、旋向测量准确,判断能力强。

④注意力集中,耐性好。

5、外场手的特点、区别和选择:

①外场手的技术、战术项目和训练手段、内容比内野手要少些,单纯些,几乎无直接处理垒上的局面。

因而防守训练的时间可少些,击球和跑垒的训练要多些,外场手往往是队里的优秀击球员和跑垒员。

②三个外场手的防守范围:

左右范围约140米一150米,前后范围约50米一75米。

个人防守范围前后左右约50米一75米,在3.5秒至5.5秒内应能接住20米一30米范围内的来球。

4秒内能远传60米-80米(包括-跳传)。

③中外场手

a.因击到中外野的球最多,故接传球次数最多。

b.防守范围最广,还要顾及左、右外场手的补漏。

c,没有界外球,只要失接,就是多垒打或失分;不象左、右外场手、有界外球接,即使失接,也判界外球,不造成上垒或失分。

d.传本垒的距离最远,传三垒距离次之,故有二个远距离传球,即85米一121米。

e.中路来球较易判断,球路稳定,轨迹清楚。

f.因要照顾其他外场手,应是外野守备的队长,有指挥权,由此可见,应安排臂力最强、跑速最快、防守能力最强(判球能力可稍差)的队员担任中外场手。

④左外场手

a.防守范围比右外场手稍大

b.应具备较强的攻击能力,因牺牲打传杀本垒的机会较多。

c.击到左外野的边线高飞球往往有向外的曲线变化,较难判断,球路不稳定。

d.只有一个较远距离的传球,即传杀本垒。

e.有界外球的处理,有时可以故意失接。

由此可见,应安排判断能力强,最好是右手接球者(有利于接边线球),但跑速、臂力可相对稍差的队员担任左外场手。

⑤右外场手

a.防守范围比左外场手稍小。

b.应具备很强的攻击能力,因传杀三垒和本垒的机会较多。

c.击到右外野边线的高飞球往往有向外的曲线变化,球路不稳定,较难判断落点和接稳。

d.有两个远距离的传球,即传杀三垒和本垒,有83M一12lM。

e.有界外球的处理,有时可故意失接。

f.替补投手一般安排右外野防守。

由此可见,应安排判断能力强,臂力强,左手接球者(有利于接边线高飞球),但跑速可稍差的队员担任右外场手。

6,基本守位.:

①外场手的守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投手的投球类型、击球员特点、局面、比分等不断调整自己的最佳守位。

②若是正规的成人棒球场,一般的守位是内外野草地线(内野弧)与本垒打线之间的正中或稍后。

即中外场手约在85米一95米,左右外场手约在65米一85米。

③三个外场手无论如何调整站守,均要能从内野手之间直接看到击球员。

7、防守准备姿势

①外场手的准备姿势应比内野手的重心稍高,这有利于判断高球,动作自然。

②投手踏板准备投球前,外场手的重心较高,投手合掌投球时,降低重心,落腰(但不必像内野手那样压低重心),浮起脚后跟把重心放在脚尖或作碎步准各起动接球。

③注意力要集中在击球员的击球,这有利于反应快,起动及时,有充分时间正确判断来球。

8、防守的步法、手法(可参考第一章第一节的相关内容)

①正面球:

若垒上有人时,无论高飞球还是地滚球,接球点最好在左脚前接住,采用三步接传球法;若垒上无人,击出地滚球,最好采用单腿跪接。

②后方球:

若来球在左方,左脚先左转,右脚向左前交叉启动;来球在右方,则相反。

两侧球的最后一步接球点在左脚。

若球的偏向不大,接球点在左或右脚均可。

③左右方球:

若是左后方球,第一步左脚后移半步,右脚随身体左转移到左脚右侧,右肩对着来球;右后方球动作则相反。

落点近时,要边跑边目测球;落点较远时,要侧背向来球跑动,确定落点

④前方球:

前方落点的高飞球,无论是正前方、左或右前方要大胆单手前伸接球,接球时要沉腰、左脚在前。

不要边跑边伸手,要在接球的瞬间才伸出单手接球。

⑤)平直球:

击到外野的平直球,较难判断其落点,主要是球的上升阶段不明显,有突然上飘特点,落点相对较远。

故接平直球时,不能起动太早,宁愿后退几步,再向前跑接,否则易变成过头球,造成多垒打。

⑥挡网附近球:

为防止撞网受伤,要尽早跑到挡网边,用右手触摸挡网,确认离网距离。

⑦接阳光照眼球

先用手套遮阳光找球或戴专门的太阳镜,待判断准确后才跑向落点接球。

为了适应阳光照射,两眼可对着太阳注视10秒(在赛前)。

⑧偏向较大的来球:

左右偏向较大的来球,要大胆扑接;扑球时要降低重心,腹部与地面平行,用腹部落地滑行(皮带处),单手伸直接球,右手在体旁(不用撑地,以防受伤)

⑨前方落点远的球:

估计前伸接不到球时,要采用坐式滑垒接球技术,接球时上体要立起,不要成仰式。

⑩正后方球:

左脚或右脚先后移半步,转体背向来球,跑向落点前方。

然后转身迎前接球。

若落点不远,可对着来球后退到落点接球。

9、外场手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训练外场手在向后转身时采用直线到达球的落点处,要绕圈子或旋转找球;除非球向判断错误,才顺势左转或右找球。

(2)接后方深远的球或冒顶的高飞球,应采用深角度的跑动路线防守。

(3)外场手要尽量跑过球下落点的前方接球。

若内野手要传其它跑者,可拦接。

若传球准确,有时间传杀前位跑者,则不拦接,使球一弹到位,球弹地速度加快,这种反弹球接起来更易

(4)用一弹球传球,应离接球者10一15米,在比赛之前应对场地的软硬度、表层结构有所了解。

(5)对平直球的球性应注意,若击到球的下部飞出来的回球,在落地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会稍向上飘;而击到球的上部出来的前旋球,则会突然下降。

因此,迎面飞来的平直球争取

大胆迎上前接球。

(6)外场手时刻要明确自已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球击到内野或在内野之间传杀,也要时刻想到内野手有漏球或传偏的可能。

(7)在各种高飞球中,最难判断球的运行轨迹、高低角度、球速的是正中球,因即使都是正中球其落点均不同,因此,接正中球要靠经验去判断球的落点或多后退几步留有余地。

另外外场线的正中球,往往会突然飘向界外,这时要再转身面向内野,对来球迎上前10-2步去接球,这可借助重心前移速度发挥全身力量;若边后退边接头上来球,重心后移,要立刻回传,只能靠臂力,势必影响传球的速度和距离。

(8)后方接传球的过程应是:

转体→冲跑到落点前方→回转身体→左脚迎前接球→右腿小跳垫步→大步伸踏左脚传球→重心在空中前移→右腿前冲(与投手投快球的动作相似)→传球臂随挥下垂,使球平直运行。

(9)外场手接高飞球的一般过程是:

盯二、游回发的投球信号→调整守位→防守准备姿势。

→眼睛由盯投手移向击球员→击球员将球击出→球在上升阶段→判断球路、方向→起动到落点→调整步子→接球,面向传球目标。

盯球击出、判断、起动均在一瞬间进行。

(10)冲跑转身后,迎前接球应与球以及传球的方向成一直线。

(11)回传的球,宁可偏低,也不要过高。

(12)拦接者应在接球位置与传球位置之间离接球者1/3处举双臂做假定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