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418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8 大小:87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8页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8页
亲,该文档总共2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docx

初中化学沪教版课件教案导学案九沪化教案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1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6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9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9

     第1课时 常用仪器介绍及基本实验操作11

     第2课时 科学探究和化学符号13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15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16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6

     第2课时 氧气的制法19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21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循环、性质和用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21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24

 第三节 自然界中的水27

     第1课时 水的组成和利用27

     第2课时 水的净化29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32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3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33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 原子的构成36

     第3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离子39

 第二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41

 第三节 物质的组成44

     第1课时 化学式的意义、书写、命名、化合价44

     第2课时 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47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49

 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50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54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57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57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9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61

 第一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62

 第二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65

 第三节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69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学习化学对认识物质的特性及正确使用物质的作用。

(2)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初步概念。

(4)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描述物质的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3)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喜悦,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4)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勇于创新意识等科学品质。

第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生产及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将学生引入化学之门,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今年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第二节课通过典型事例和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明确学习目的,同时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因从小学习环境较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不能正常发展,学习基础普通很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培训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关键。

针对学生特点,教学关键是解决让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教材分析

初三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更是这门起始学科的开篇。

本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目的在于为学生打开化学的大门,看到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认识学习化学的意义,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知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学习、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愚昧和无知,抵制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2.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3.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知道化学在新能源、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4.初步体验实验是认识物质,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

5.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体验化学之美,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培养为服务于社会而努力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法、实验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

(五)教学用品

演示实验:

“白纸显字”:

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滤纸、毛笔。

加热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固体、大试管、药匙、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澄清石灰水、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

二氧化硫实验:

含硫火柴、烧杯(2只)、高锰酸钾溶液。

学生实验:

活动与探究:

玻璃、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牙刷柄)、聚酯(饮料瓶)等材料、水槽、小刀、水、酒精灯、坩埚钳、火柴。

家庭小实验:

铁丝生锈:

5枚铁钉、5只塑料瓶、迅速冷却的沸水、食盐、干棉球、食品干燥剂、食醋。

(六)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引入】自我介绍:

“白纸显字”——化学

今天我要提前带大家开启化学之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化学的世界,去看看什么是化学?

化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

【板书】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小魔术”引出今天的课题,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感觉化学很神奇,立刻激发了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开展活动,保持兴趣

【讲解】先简单介绍古代化学成就,然后以小明的一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化学常识或问题为例,如:

妈妈:

炒菜;爸爸:

抽烟;奶奶:

迷信;爷爷:

管理仓库。

提示现代生活更是处处离不开化学。

设计意图: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而初中化学中更有很多内容是与其相关联的。

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中发现问题,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身边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充分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爷爷在保存化肥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观察与思考】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化肥?

【实验1】加热碳酸氢铵(实验改进:

用大试管装碳酸氢铵,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吸收并检验)

实验现象: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内壁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结论: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提问】你能解释小仓库的秘密了吗?

如果你是管理员,在保存化肥“碳酸氢铵”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到底谁动了我的化肥?

为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创设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柯南破案情境。

本实验虽然是演示实验,但是可以让学生初步的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即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实际。

因为用蒸发皿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所以将该实验装置进行以上的改进。

改良后的实验装置不但可以让全班同学清楚的看见白色固体明显减少,而且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并吸收所产生的气体。

【过渡】只有了解了化肥这种物质的性质后,我们才可以正确使用它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而化学就是来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

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物质。

【过渡】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认识物质呢?

通过实验,实验是认识的有效途径。

【活动与探究】探究四种材料的性质。

先阅读实验要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实验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化学、认识物质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同时构建有利于学生进行沟通和合作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分享,从而形成并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化学知识,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从一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提供和创设一些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养成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过渡】通过实验认识了这四种材料的不同性质,只有真正的认识了物质,人类才能更好的利用物质,利用这些资源。

【板书】第二节 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讲解】比如钢铁资源,如果人类不能合理的利用钢铁资源,就会导致钢铁生锈,用一组数据来展示钢铁生锈造成巨大的损失,从而让学生感受保护钢铁资源刻不容缓。

首先就要知道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布置实验,对铁钉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

如下图所示:

设计意图:

教材上的实验是铁丝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但反应速度较慢,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

另外考虑到本节课所面向的初三学生还没有学过气压的知识,对于水柱上升这一现象的理解是有困难的,所以决定放弃这个实验。

换成铁钉生锈的探究,并且把它作为家庭小实验,让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用生活中容易得到的物品替代专门的化学仪器,让学生感受到在家中也能完成化学实验,让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获取更多化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本来这部分内容在《钢铁的防护和回收》教学中也是需要进行探究的,这样正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过渡】如果不合理利用资源,除了会带来一些损失,还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危害,比如环境问题,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

【观察与思考】实验:

含硫火柴的燃烧

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振荡烧杯,烧杯中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过渡】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

【学生】1、用化学方法对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检测;2、可以用化学方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减少酸雨的形成;3、用无硫火柴(或者打火机)代替这种含硫火柴……

【过渡】所以化学带给我们什么呀?

清洁的环境,解决污染的方法……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化学家们也在不断的努力着。

设计意图:

污染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要让学生明白污染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造成的,而化学能给我们带来解决污染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起着的重要作用。

三、发挥智慧,巩固兴趣

【讲述】通过直观的视频、图片、文字介绍讲述化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能源(太阳能汽车、氢能源汽车、风能汽车)的开发解决了资源枯竭的问题。

新药物(青霉素)的发明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新材料(硅晶体、纳米材料等)的发现推动了产业技术的革命。

【板书】第三节 化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设计意图:

应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境界,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另外所选择的内容紧跟时代发展,例如:

苹果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都是现在的学生所关注的,能够再次引发学生的情感高潮,使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巩固。

四、巧设结尾,提高兴趣

【讨论】“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现在你有没有新的认识呢?

你希望化学能够帮助你实现什么愿望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结束语】同学们的愿望都很美好,但是要实现这些愿望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化学,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化学?

有兴趣学习化学吗?

有没有信心学好化学?

设计意图:

点明主题,前后呼应,再次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对化学产生更多美好的憧憬。

(七)板书设计: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减少资源的损失

2.解决污染的问题

三、化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新能源的开发解决了资源枯竭的问题

2.新药物的发明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3.新材料的发现推动了产业技术的革命

设计思路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堂课,所以这节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至影响整个学年的教学。

这节课要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感受化学的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真切地感悟到化学与人类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

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实验、直观形象的视频等方式,充分展现化学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化学的氛围,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喜欢上化学。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应源自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杂和散,加上还有三组《观察与思考》(演示实验)以及一个《活动与探究》(学生实验)。

而这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相当紧,所以只能对课常内容进行精编。

本来这节课的内容多是了解性的知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成了首要目标。

2.由小明一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实例,引出正确认识物质的重要意义。

其中《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演示实验以柯南破案式的情境引入,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得出仓库内化肥消失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了解了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与变化规律,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借助这个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化学有什么用?

3.用触目惊心的数字来展示由于不合理利用钢铁资源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用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吸收火柴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实验,带给学生一些解决环境的启示,帮助他们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4.从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所举例子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

苹果手机、电脑、太阳能汽车、风力汽车等,诱发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兴趣。

5.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实验,加强实验教学。

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节课安排了二个演示实验,一个学生合作实验,另外还布置了一个家庭小实验。

(1)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因为用蒸发皿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所以将该实验装置进行以上的改进。

改良后的实验装置不但可以让全班同学清楚的看见白色固体明显减少,而且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并吸收所产生的气体。

(2)铁丝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但反应速度较慢,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

另外考虑到本节课所面向的初二学生还没有学过气压的知识,对于水柱上升这一现象的理解是有困难的,所以决定放弃这个实验。

换成铁钉生锈的探究,并且把它作为家庭小实验,让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用生活中容易得到的物品替代专门的化学仪器,让学生感受到在家中也能完成化学实验,让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获取更多化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本来这部分内容在《钢铁的防护和回收》教学中也是需要进行探究的,这样正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整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简图:

 

                   

1.我国古代化学制造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 C )

A.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

B.制井盐、烧碱、盐酸

C.造纸、制黑火药、烧瓷器、青铜器

D.制塑料、玻璃、黑火药、指南针

2.为了建设“生态扬州,绿色家园”,我市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关于植树造林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防止沙尘暴

B.防止水土流失

C.净化空气

D.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C )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用化学物质可以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

B.用化学手段检测和监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C.用化学方法可以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清洁化处理

D.用化学反应使海水变成石油,从而解决能源紧张的矛盾

5.禁放烟花爆竹,是防治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污染是( D )

①水源污染 ②大气污染 ③噪声污染 ④以上三项污染都存在

A.①②B.②③

C.③D.④

6.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容易分解,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理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7.与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 )

A.空气和水B.太阳光

C.盐酸D.二氧化碳

8.农村里有一种现象,在长期使用煤球炉的厨房门上贴的春联比客厅门上贴的春联更快地褪色。

结合课本知识,猜测产生该作用的物质是( C )

A.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B.炒菜时产生的油烟

C.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

D.烧开水时从水壶中冒出的蒸汽

9.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其最主要原因是( B )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

C.保温性能好

D.生铁锅中含有碳元素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

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

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

11.下列措施同环境保护有关的是( AB )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脑、手机等

C.大范围推行“酱油加铁工程”

D.用加碘盐替代一般食盐

1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今年的“3·15”前夕,我市有关部门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D )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长江中

C.碾压粉碎后深埋于土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13.专家提醒:

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牙齿比较坚固,蛀牙少。

你认为含氟牙膏比普通牙膏中多出的有利于牙齿健康的化学元素是__氟__;但从保护臭氧层角度出发,环保专家大力提倡使用无__氟__空调、无__氟__冰箱等。

可见,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请再举两例:

(1)__煤气是一种污染小的燃料,但一旦泄漏会引起中毒__;

(2)__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但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__。

14.为研究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中间有红墨水的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现象是什么?

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__向左移动:

二氧化碳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__。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2)初步学会物质变化的区分及物质性质的区分。

(3)理解观察与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4)了解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身边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学会区分物质的变化及区分物质性质。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2)通过小组实验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科学精神。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重点:

物质变化类型的区分,物质性质类型的区分。

难点: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与制法的一门自然科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幻灯片 自然界中有许多与物质有关的现象,也存在物质相关的许多问题,如:

钢铁的炼制、钢铁的锈蚀、泥土烧成瓷器、焰火的多彩艳丽、石灰岩溶洞的形成、污水的处理等。

说来你也许会感到非常惊讶,现在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土的作坊。

炼丹术土幻想通过炼丹发明长生不老药;炼金术土幻想通过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成贵金属——黄金。

他们的做法和想法虽然多脱离实际,但通过炼丹和炼金士工作,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器具,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一些用于分离和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做出了贡献。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生成新的物质。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与制法的一门自然科学。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1:

活动探究 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提示】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的变化,需从观察入手,运用自己的感官,借助仪器,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的内容包括:

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活动2:

观察交流并展示下表

探究

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分析

点燃前

颜色白色、状态固体、形状柱状、硬度小、气味无味,不溶于水,浮在水面。

燃着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焰心层最暗。

一根火柴在火焰不同部位燃烧的情况:

两头变黑,中间不变黑。

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可见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状物质产生。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雾产生,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1.说明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2.说明蜡烛含有成分:

氢和碳。

近燃芯

侧罩一

空心圆筒

空心圆筒口产生一缕白烟

蜡烛蒸气在空心圆筒口变成白色固体小颗粒

熄灭后

熄灭后观察的现象是有一股白烟产生。

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后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

1.蜡烛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3.蜡烛含有的成分:

氢和碳。

4.蜡烛硬度小,熔点低,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活动3:

提问 从以上探究实验可以体现学习化学的哪些特点?

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讨论。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的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发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小结 石蜡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这样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熔化、汽化,只发生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活动4:

做一做 点燃煤油。

提问 煤油燃烧可见什么现象?

展示 煤油烧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

议一议 还能感觉到什么?

活动5:

做一做 氯化氢和氨气混合。

提问 可见什么现象?

展示 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结合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