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557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8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docx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2、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

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②国家的落后(闭关自守)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含义、实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5、爱国主义的含义(内涵)及表现:

①含义: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②表现:

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6、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7、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

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和发扬热爱和平的传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于发展事业。

(此处印证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这一内容)

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⑵、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世界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个独立、自主、民主、日益繁荣昌盛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9、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运动失败得出的结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

①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②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10、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正确抉择。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历史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也将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时间: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中国共产党。

12、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证明:

落后就要挨打。

也时刻警示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3、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充分认识这一差距,能使我们产生紧迫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

14、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为实现时代赋予的使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时代相传。

②青少年必须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结合梁启超的话理解)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第四课    走向小康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实现由温饱(1990年第一步战略目标)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小康”一词源于《诗经》。

小康水平的含义:

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也就是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

具体地说,就是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3、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

(1)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2)、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3)、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单选):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全面小康目标)

党和政府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简记为“六个更加”)。

8、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有什么新特点?

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9、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意义是什么?

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0、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三大差距为:

A、科技领域。

B、教育文化。

C、综合国力。

我国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三大差距:

①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不强;②制造技术基础薄弱;③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第五课    财富之源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

2、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

3、如何正确理解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

⑴、要创造财富,不只要靠劳动,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敢于冒险和开拓的胆识与勇气。

⑵、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⑶、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4、如何理解科技创造财富?

(或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⑵、在我国,科学技术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5、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开拓精神、资本、管理和信息等。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种源泉的作用。

这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

7、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⑴、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⑵、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还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

分配制度和政策是激发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的有力杠杆。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二者关系如何?

⑴、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⑵、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⑶、关系:

分配制度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1、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

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

然而,无论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子,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走合法经营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2、“法”与“义”的关系是怎样的?

“义”与“法”同源共生。

其实,“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3、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4、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⑴、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⑵、作用:

国以税为本。

①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③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

⑶、特点: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5、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6、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⑵、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就应增强。

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⑶、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

7、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

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

⑵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⑶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

⑷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8、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

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

(2)、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

1、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1)、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主要原因)

(2)、个人因素(如先天残疾、疾病等)自然因素(如地震、洪灾等)和社会因素(如战争、失业等)产生弱势群体。

2、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⑴、含义: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⑵、特征:

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

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

其主体是什么人?

⑴、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

⑵、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

1、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何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平等的真谛是什么?

⑴、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在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⑵、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现实的境遇,不能成为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的条件。

人格尊严的获得,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⑶、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⑷、一些处境不利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4、新中国的成立,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

5、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

⑴、虽然我国公民在基本权利的享有上是平等的,国家也在为公民实现这些权利创造着各种条件,但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等因素。

⑵、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6、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效应:

①市场竞争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使人群和富裕者,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②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迫使一些国有企业开始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分配上拉开档次和差距,这样就使得一些职工的收入水平降低而成为社会弱势群体;③市场经济使得社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分配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8、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采取了什么政策?

有什么意义?

⑴、平等不等于平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⑵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9、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这为每个公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创造了一个日益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10、平等总是相对的。

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第九课和你在一起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2、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所做的努力)

⑴、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

⑵、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

⑷、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

⑸、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并出台相应政策。

⑹、我国还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

⑺、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等等。

3、我国和世界各国,有哪些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

⑴“春蕾计划”⑵中国扶贫基金会⑶中国红十字总会⑷中华慈善总会⑸联合国难民署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为什么我国社会中还有各种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帮助?

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康、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

但是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所以,社会中还有各种弱势群体需要帮助。

⑵、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只要有人帮助,就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也许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我们有无限的责任去关注。

5、我们应该如何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弱势群体有哪些需要?

⑴、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

⑵、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6、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⑴、不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不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

⑵、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

⑶、只有相互关爱,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充满爱心与祥和的美好世界。

7、关爱弱势群体,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

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8、“关爱”品行对学生个人有什么意义?

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第四单元  又到两会时

第十课 聚焦两会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新时代。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3、正确区分下列概念:

(难点,最易出错)

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⑶、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⑷、我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⑸、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⑺、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⑻、我国的分配原则: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4、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权)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制度和主要职权是什么?

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任期:

每届任期五年。

会议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当年的大事。

主要职权:

①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③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④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可简答为:

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的职能(三大职能):

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

7、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组成:

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组成:

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8、人民政协的主题: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与自由。

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2、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知识点:

①年满18周岁时,我们就拥有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我们可以参加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3、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中国人)②年满18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4、选举的一般程序:

①选民登记;②推荐候选人;③候选人产生;④代表选举。

5、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四大民主):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6、我国城乡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

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

⑴、我国城镇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城市居民委员会;

⑵、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

7、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直接提名候选人、差额选举、匿名投票,是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8、工矿企业中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在积极支持职工当家作主、尊重并保证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9、健全基层民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