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67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docx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

一我国会展业的现状

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全球会展业焦点转向亚洲,这将为中国会展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中国会展业正呈现出新的特点:

中国经济发展为会展业创造条件;中国会展业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会展数量、规模等持续扩大、中国形成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中小城市会展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的新特色;中国会展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继续加强,其中中国同类展会的主办单位联合办展,形成规模效益;国外展览公司改变策略,由展会移植变为并购展会或者与中国展会主办单位合作办展;中国展会水平和会展设施进一步提高,其中品牌展会数量增加、会展观众组织等服务方式改进、会展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会展设施不断完善;中国会展主办者多元发展;中国会展行业组织的作用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贸易展览会有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展览活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形成行业。

近几年来,展览业在以年均20%(估计数)速度发展。

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展览业的直接产值约60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5%。

如果按照德国科隆的一项分析计算标准,展览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为9%,那么,中国展览业的间接产值约为500-600亿人民币。

1会展城市

目前,中国展览业是遍地开花。

就展览规模和实力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中国的展览中心城市,分别占全国展览市场份额的25%、18%和8%;大连、长春、青岛、南京、苏州、合肥、杭州、宁波、厦门、西安、武汉、南宁、昆明、重庆等成为地区展览中心城市;此外,一些地、县、镇也兴建展览场馆、举办展览会,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展览城市,比如潍坊、义乌、顺德、乐从、东莞等。

据北京统计,北京会展业每年解决1.76万人就业,人均产值3.1万美元(是北京人均产值水平的10倍)。

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项目的250家展览公司中约130家在北京,北京注册的展览公司约200家、展览施工公司200家,为展览服务的设计、广告公司约800家。

另据统计,2002年北京共举办会议71053个,举办展览1298个,展览总面积为339.9万平方米,会展业直接总收入20.8亿元。

据上海统计,上海目前平均每周办展6个。

2002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18亿人民币,交易额达500亿。

据广东统计,2002年规模会展就有200多个,单向成交额达3000多亿元(不含广交会)。

考察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会展产业带的发展。

中国会展业作为都市型服务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使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形成了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为会展中心城市组成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

它们通过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级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

以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上述五个区域的发展要齐头并进并不现实,以梯度形式进行则不失为一种相互竞争和相互拉动的良好策略;而从各区域来看,则应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会展产业带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构筑各自的区域创新系统,以促进区域会展经济的腾飞,以促进我国会展产业进一步发展。

2会展项目

中国的展览会项目数量据有人统计已达8000个,其中"中等规模"以上的展览会有3000个。

仅从数量上看,可能已居世界第一。

其中一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综合性质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以及一批专业性质的展览会比如中国国际机床展。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览会,号称中国第一展,在可以称作世界第一大国际贸易展。

最近一届广交会规模达36万平方米(两期两地合计),参展的有48个交易团、10195家企业,展位18400个,参展商品达12万种,海外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总额超过200亿美元。

每届"广交会"可为广州带来约30亿元的收益。

(数据来源:

文涛咨询

3展览场馆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展览场馆建设不多,著名的有苏联援助的4大展馆:

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已被拆除),此外,还有中国农展馆以及一些地方展馆。

这些展馆主要用于举办宣传性展览。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兴建了一大批展览场馆。

目前广东建成展览场馆最多。

广州广交会展馆面积约17万平方米,并正在兴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展馆,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第一期15万平方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广东的深圳、东莞等地也建有一批展览场馆。

上海目前已建有5处展览场馆,今年扩建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面积将达25万平方米。

此外,许多地方有一大批在建和将建项目,据称,潍坊市将建设超大型展览场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约有150个展览场馆,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而据德国统计,德国仅有展览场馆24个,总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场馆是汉诺威展览中心,展馆面积约47万平方米。

国际博览联盟主席安格斯去年末在日本展览业年会上发言,预计中国展览场馆的规模将在5年内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3会展产业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随着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原来简单的市场交换,逐步延伸到其他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科技功能、教育功能等。

所谓会展政治功能,是指会展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宣扬一定的政治主张与观点。

现代会展自诞生以来,就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会展与政治有紧密联系,但并非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具有政治功能。

特别是在西方市场化国家和地区,除政治性会议外,会展活动更多地体现出其自身所特有的经济特性,目的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即便是举办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也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会展的市场化程度很高。

但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会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使得会展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因此,我国目前的会展活动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根据展会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地把我国具有政治功能的会展分为3类。

1.政治性会展。

主要是指那些纯粹以政治为主题或是带有政治题材的,并以获取政治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展活动。

这类政治性会展包括政治成果展、政党集会、英模报告会等,其政治功能显而易见。

目前国际会展大部分是科学和商业性的,与政治等方面关系不大,但在我国政治性会展所占比例稍高一些。

2.公益性会展。

主要是指大型体育活动、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特定领域的效益并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包括国庆庆典、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等,其目的在于获取政治效益。

大型体育活动包括奥运会、全运会等,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吸引全球的注意力,尽管活动本身排斥政治,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政治的影响。

3.商业性会展。

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

之所以说其具有政治功能,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少商业性会展,多有政府的参与和介入。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在会展活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商业性会展活动中的种种政府行为,反映出其政治功能的作用。

因此,具有很强政治功能的商业性会展是我们研究分析的重点。

4会展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会展产业正在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报告从前瞻的视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体,会展经济与其他经济类型互为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要达到行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会展经济发展应包含这一产业所有链条、环节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建设会展场馆,培育会展公司等单方面的进步;它应该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

会展经济发展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会展是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的整合形态,它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体现对利益的追求,它同时也是社会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向往。

二、发挥政府对会展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对此报告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第一,建议政府部门能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中国会展业进行宏观规范,同时减少对会展活动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使会展业各个主体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竞争。

第二,共同研究制定中国会展产业政策。

三,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使会展中心场馆、会展业和相关服务业能有积极性办好会展活动。

三、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

会展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规模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经济”,就会展城市而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能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的重点,加速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和竞争实力的会展公司。

就展览项目而言,会展企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展会活动的创新,争创名优品牌,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快筹建全国性会展协会,促进中国会展产业化。

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政府行政机关主要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市场,而市场的自律则主要依靠由企业构成的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

中国应该借鉴那些展览发达国家的行业管理经验,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会展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尽早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充分发挥相关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大协调和服务力度,加强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会展活动。

五、有意识有目的推进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这其中包括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会展项目运作的专业化。

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带来的契机。

5个制约因素影响中国会展业发展

处于新兴产业阶段的中国会展业,在近年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就会展业的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结合采集的数据和年度报告研究结果,报告认为中国会展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第一,当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仍然是粗放型量的扩张,亟待实现注重内在质量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第二,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行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调整。

第三,中国会展业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会展业全国体系的形成。

第四,中国会展业相对低下__________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